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篡明 >

第139章

篡明-第139章

小说: 篡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众人都不言语,李辉叹了口气,“锋锐营算半个,潜龙营也算半个。至于其他的,就努力吧!但无论如何,都要记得咱们的军队是民族的军队,是为了守卫炎黄子孙的荣誉和尊严而战斗的。”

“大哥的意思是……”王承化喜形于色,“我们锋锐营,可以和关宁铁骑平起平坐了?”

李辉皱皱眉头,苦笑一声,不置可否。他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相比关宁铁骑,咱们差得远了,咱们现在连一支像样的骑兵都没有,想当年李如松以百人独闯碧蹄馆,杀伤倭寇以千纪,那是怎样的风光与骁勇!”

看着众位将领脸上的各种表情,李辉笑了,“你们不要丧气,咱们现在不行,不代表咱们以后不行。我要将你们这几支军队,加上潜龙,石门等营打造成百战精师,最终可以和白袍军、岳家军、怯薛军等悍旅相提并论的铁军。别忘了咱们的名字!”

“是!东山军!”这四个人被李辉鼓动起来,站起来以拳击胸,“请大哥放心!”

“好!”李辉笑着看着手下这四名战将,心里被一种小小的满足感包围,当老大的感觉不是一般的爽啊!

“报,报侯爷!”一名斥候冲进大帐,这也是东山军的规矩,紧急军情可以不经传唤,闯账禀报。

“报来!”李辉正色道。

“满酋马国柱部开始后撤,不知为何。请侯爷定夺!”斥候一句话,惊得满屋子的人都愣在当场,刚才还再为这个问题头痛,现在竟然后撤了?

“所报为实?”李辉不敢相信,问道。

“不敢欺瞒。”斥候大声喊道,“敌军火把如林,正在缓缓西撤,城中我军已经开始反击。”

“大哥,马上追上去,杀他们!”王信跳起来,抄刀就要往外跑。

“慢着!”李辉迅速冷静头脑,“应该是元华他们起作用了。听我号令,全军火速奔往秦望山,阻击敌军!”

“这……”按照众将的思维,当汇合雷通的军队一起在后面追击,为什么要跑到百里之外的秦望山?

“听我的没错!锋锐营,飞云营,听我号令,马上出发,不得有误!”李辉见众人面带迟疑之色,不得不动用老大的威严。

看着一队队士兵奔出靖江,向江阴西南方向的秦望山前进,李辉一直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元华,做得好谋划!”

……

高元华站在巡风号的甲板上,看着对面的镇江府,镇江府都司沈安国已经被高元华折磨疯了。

“快来了吧?”高元华看着身边站着的岳琪和受伤未愈的周能。

“应该快到了,我们的埋伏已经做好了。”岳琪看着仍旧在不停还击的镇江城,点点头,“抛下香饵钓鱼鳖。”

“呵呵,大哥妙计安天下。”高元华慢慢说道,三个人相视,大笑起来。

就在前几日,驻守应天的满清固山额真朱马喇接到紧急军情,说江阴贼逆虚张声势,不足为惧,而江北泰州,扬州等地出现大量叛匪,声势浩大,正欲全军北上,攻占中原之地。而江阴百姓苦于流寇,大饥,需要大量的粮秣进行救援,希望能火速调派粮食,发与饥民,便能兵不血刃,叛乱自消。

朱马喇看了几遍,又派出大量游骑向北面侦测虚实,得出相同的结论后,他马上从应天粮仓中调派三十万担粮食,发与江阴前线,同时上表军机处,要求派遣大军镇压江北叛乱,军机处下旨,三千里加急命令马国柱马上调往江北,镇压流寇,守卫中原。

如此一来,马国柱便接到了一张莫名其妙的调兵命令,责令他马上前往泰州、扬州等地平定叛乱。不得有误。

马国柱本想上表说明情况,江阴贼寇未除,不能撤兵。但是幕僚的一句话惊醒了他,“我等非满将,拥兵数万,如置于火山之上,江南叛乱,风起云涌,军卒多有同情。若有人以谗言进之?置以谋逆之罪,何以脱身?”

马国柱吸出一身冷汗,顾不得其他,马上率领士兵们赶赴镇江,预备在此征集民船,渡江北上,消灭叛逆。

李辉等人经过一夜的急行军终于来到秦望山脚下,他已经累得虚脱了。

“大,大哥,为何要赶往此山?”王承化憋了很久,终于问出这个问题。

“这个……”李辉喘匀了气息,“前几日下令,各村镇民团出动,以疑惑敌人,马国柱围困江阴多日,进攻不利,很明显作战保守,自然不会冒险向疑兵之地进军,除了江边,此地是赶往应天、镇江的最便捷的路径。而江岸又被咱们控制,所以他只有这一条路。”

“好!”王承化赞了一句,“马上就地组织防御,准备阻击。”

“笨蛋!”李辉骂了一句,“不是阻击,是追击,将他们放过去,在后面追!”

“后面不是有雷通他们追击么?”王承化愣道。

“你能一口气追出一百里啊!”李辉敲敲他的脑袋,坐在地上大口喘气,妈的,一个下午加上一个晚上跑了一百里,刘翔也受不了啊!

手下士兵们躺在地上,累得起不来了,王承化费力的将他们叫起来,跑到半山腰组织防御,一双双眼睛眼巴巴的望着远方,把脑袋缩进绿树丛中。

马国柱撤退时也做得滴水不漏,能带走的绝不留下,带不走的一定烧掉,总之不给东山军留一分一文。

雷通得知马国柱军撤退之后,扔下饭碗,抄刀撵出去,看着远处烟尘滚滚,敌人已经走了很远了。

“奶奶的,留下粮草!”雷通大怒,还有胆敢不给过路费的!于是乎手下那些流氓兵们都红了眼,撵着马国柱军的屁股追起来。

第三卷 将军令 第二十八章 随金鼓(六)

(求收求推)马国柱很郁闷的被人撵着打,他下令由骑兵断后,一千名骑兵列成一排,成了雷通他们不可逾越的障碍。

骑兵且战且退,雷通追了半夜也没抢到一分钱,怒火攻心,干脆下令士兵以火铳射杀骑兵,不论死活,以泄心头之恨。

马国柱牺牲了骑兵,自己带着主力向西南撤退,此时已经是月淡星稀,一缕鱼肚白在东方缓缓出现。

“天亮了!”马国柱抬头看着渐渐消失的满天繁星,“走过前面的山冈,就出了江阴地界,咱们也可好好休息一下了。”

大军正在向前,主力已经越过秦望山,突然一阵急促的火铳声响起,大量的士兵从草丛中冲出来,口中尽喊着休走了马国柱。

马国柱军大骇,士兵们走了一夜,都已困顿,被敌人这么一冲,马上散乱,不成阵列。

但是在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出一支军队的作战力,马国柱军虽然被冲击,但是并没有大溃而逃,而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原地组织反抗,和东山军缠斗在一起。

“撤!”李辉见敌人耐战,不能死拼,下令撤退。

正在激战的东山军士兵听到撤退的命令,抛下眼前的敌人向后退却,瞬间消失在茂密的丛林中。

马国柱看着这些身穿绿褐色衣服的贼寇混进树林,再也难觅其踪迹,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东山军要穿成这个样子,原来是一种保护色。

“东山军,若不剿除,来日必成大患。”马国柱看着东山军井井有条的向树林退却,令行禁止,法度森严,虽然现在人数不多,但是将来呢?

马国柱摸摸头,又是一身冷汗。算了,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我还是先从此地逃跑为妙。

他主意已定,下令手下兵卒加紧行军,迅速逃离此地,同时下令丢弃一部分辎重,诱惑敌军。必要的时候就得断臂求生。

李辉并不是目光短浅之人,不会被敌人扔下的几袋子粮食而停住脚步,他们一路追着马国柱的部队,从秦望山一直追出五十余里,前面已经遥遥可见常州府。

“撤吧!”李辉看着星星点点延续了一路的死人和大量丢弃的辎重,心满意足的点点头,“传令,让高元华等人从各地撤回,前往靖江,部署下一步计划。”

李辉和士兵们怀着一种丰收的喜悦将马国柱丢弃的大量的粮草辎重还有带不走的虎尊炮、火铳等武器悉数带走,整个一大搬家。

雷通他们也追过来,看着这些战利品,他们的双眼中冒出喷火的色彩,这回真是发财了!

李辉无奈的看着他们眼中的兴奋表情,摇摇头,一群鼠目寸光之辈,真是没有见过大阵仗。悲剧。

高元华也派来斥候,说已经在镇江一带截获敌人粮草船六十余艘,缴获上好大米九千担,正在抓紧追逐其他粮食云云。

“做得好!”李辉挠挠头,这次收获还真不小,总计缴获粮草两万余担,火铳弓矢三千余,虎尊炮二十门,军服仪仗不计其数。

所有的军队都撤回靖江,损失最大的是石门营,在与满清运输粮队的作战中,石门营受到极大损失,被八旗兵大杀大砍,损失了三百多人,失去了战斗力。

听到这个消息,让李辉的头脑冷静下来,看来自己的实力还不能和满清骑兵作战,在没有强力远程火力支援和严肃的军纪统辖下去与满清骑兵作战,几乎就是去找死。

多亏高元华见机行事,以舰炮和大风弩打退骑兵进攻,这才将被冲散的石门营救出来,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悲剧。

“烁烁具体的作战过程。”李辉,正要发火,看到拄着拐棍的周能,努力将怒火压下去。

“我们,我们的士兵从岸上登陆,之后杀了押运粮草的步兵,突然一只骑兵从后面冲过来,身上都披着铁甲,冲到我们阵营中就开始大杀大砍,我们身上没有铠甲,腰刀也砍不透敌人的铁甲,只好落荒而逃。最后多亏高元华的大船开到岸边,用大炮轰击,敌人这才后撤。”周能费力地说着,“大哥,你惩罚我们吧!是我作战不利,应当受军法惩处。”

“惩罚是不可避免的。”李辉仰着头,看着懒懒的天空,一动不动的看,众将也都好奇的向天上望去,只见几朵白云在空中飘荡,除此以外,空无一物。

“一只鹰从小到大要经历很多磨难,凤凰也是如此。”李辉的目光缓缓下移。盯着靖江城墙上那面随风飘扬的凤凰旗,“唯有涅槃的凤凰,才能一飞冲天,声达九霄,巡游天下,所向无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