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门-第3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个老爷们,身为堂堂的临清侯,又是四公主的驸马,你也不想成天被人指指点点的吧。在朝中找个差事,也好有俸禄养家,吃老本可不是男子汉的所为。”
柴锦闻言好像受教一样,点了下头道:“哦。”
“这次的差事还是在尚书院,没上次那么忙,会很轻松愉快。”
柴锦马上问道:“什么差事?”
“门下侍郎,就是每天过去尚书院那边看看,有什么差事,韩相会吩咐给你做,你也可以不听韩相的,至于那些曾经对你吹胡子瞪眼的,现在他们管不着你,你也不需要理会他们。”
柴锦一脸的茫然,显然听不懂刘愈说的这个“门下侍郎”到底是干什么的,不过他听刘愈所说的,就知道是个不简单的差事。越复杂,他就越不想接。
“今天就去报到,一会韩相过来会带你过去。好好干,别让你家内子失望。”
听到刘愈提及苏碧,柴锦才终于点点头应了一声:“哦。”
刘愈正说着,韩升也在女军侍卫的相随下过来,与韩升一同过来的还有刚任中书令不久的隋妤。二人过来,刘愈对韩升交待了几句,韩升上下打量了一下柴锦,带着柴锦到尚书院那边去熟悉工作环境了。
等老少二人离去,隋妤才对刘愈再次施礼,拿出商贸司的一些事务奏本给刘愈处理。
隋妤现在身为中书令,但她也是商贸司少监,而现在商贸司经理衙门少卿的职务名义上是由刘愈代理的,但隋妤有便宜行事的权力,只有商贸司有大事不决时,隋妤才会过来请示刘愈。
“有外国人在我大顺朝境内经商?”刘愈看过刘愈呈交过来的奏本后,皱了皱眉头。
隋妤道:“这些西洋人的商队,已经到达长安城,并希望朝廷答应他们在长安城内进行贸易,并希望我们开辟通商的口岸,允许他们的船只大批的往来。”
第四百八十八章 科学才是生产力
自由通商?
刘愈有种很熟悉的感觉,这么快西方国家的船舶就染指到大顺朝的海境了?
刘愈想起在西域时,西洋商人杰森曾说过,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一定会来顺朝经商,如今才过去不到半年时间,就算是杰森赶得回自己的国家,也没时间组织船队兑现他的诺言。那也就是说,这些人根本就是一群闯入者。
“货物和文化交流也算是一件好事,让他们现在国驿馆住一住,至于开辟通商口岸的事,暂时先缓缓。”
刘愈不想草率的作出决定,很多事情还是深思熟虑之后才能明辨得失。西洋人的科技发展到什么水平刘愈还不清楚,但这些西洋的野心家的侵略之心,刘愈可是清楚明白的很,跟东方人的安分守己中庸的价值观相对的是,初期资本社会的扩张增大了西方人的野心。
现在的西方人,说他们个个都是战争贩子也不为过。
“那西洋人如果要在长安城内出售货物呢?”隋妤继续问道。
“都有什么货物?”
刘愈皱眉,心说会不会是鸦片。
“一些工业品,还有布匹,他们的布匹很致密,价格很低,东部沿海的一些商贩已经暗中在跟这些西洋人做生意,主要因为他们的布物美价廉。”
刘愈点了两下头表示明白,东方人织布用的是老旧的织布机,而西方人已经走入了蒸汽时代,用的是蒸汽织布机。西方人的布匹多了,自然就想运往国外贩卖他们的成果,顺带从别的国家换回他们所需的物资。
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信号。
那也就是说西方人的工业革命已经拉开了序幕,如果顺朝不马上展开科学技术的改革,那必然会走到西方人的后面,而遭到打压。
“他们要卖什么东西暂时不去阻止,但派人监视着他们。一旦他们有不寻常的举动第一时间奏报给我。还有,他们在我顺朝境内不管购买什么货物,也都需要得到商贸司的批准,不允许任何商贾跟这些西洋人做生意。”
刘愈本的是小心谨慎的态度,防止西洋人从大顺朝掠夺走一些东方的技术,尤其是“火枪”。
“可能无法禁止。”隋妤有些为难道,“商人逐利。就算是明知道后果严重,但恐怕也无法阻止商贾的贪婪之心。”
刘愈点头道:“光严格限制恐怕无济于事,盯着这群人,有什么人跟他们解除,也会看的清楚些。”
隋妤是商贸司的少监,关于西洋人提出通商的请求。她无法作出决定就来请示刘愈。而刘愈所吩咐下来的,她只需要照做就可以了。
说完西洋人到顺朝经商的事,隋妤又奏报了商贸司最近以来的收入及支出情况,因为战事刚刚结束,又适逢关中百年不遇的雪灾,朝廷的开支很大。刘愈一直也都在关注这些数字,因为刘愈想展开对南的一战。现在刘愈看来也只能想想,国家的确是应该到了要休养生息的时候,这场仗他打不起。
“隋小姐,你觉得我们大顺朝,要休养几年才能恢复到四五年前的状况?”
隋妤想了想道:“短则三五年,长则一二十年,就看天下是否风调雨顺。”
刘愈叹道:“恐怕是等不起了,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加快休养生息?”
这问题直接把隋妤给问住了。要休养生息本就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事,刘愈非要“揠苗助长”,这既不符合现实,又可能会造成一些后果。
“小女子不知有什么办法能加快。”
刘愈这些天其实都在想如果令大顺朝可以更加富强,除了轻徭减赋之外,大力发展农桑,兴修水利。扶植手工业发展,开辟新的交通路线都是好办法。但这些都只是纸上文章,需要人力物力以及时间做后盾,不会马上见到成效。
要立竿见影。就是发展科技,比如说研究一下杂交作物,再发展点南洋甘玉米之类的新作物,在商业方面,以蒸汽机全面取代旧有的落后工艺,只有把一个人当成几个人用,才能有劳动富余,才能完成大顺朝的资本扩张。
研究这些,对刘愈来说都像是天方夜谭,更不要说这时代那些未开化的愚昧的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捡现成的。
“那些西洋人,我会派人专门去接待他们,如果他们想开放两国的自由贸易,那我们的条件也很简单,需要他们提供他们的一些技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进一步友好发展。”刘愈想了想措辞道,“就这么说,看他们的饿反映如何,回来再告诉我。”
这年头人们对专利的认识还不深,刘愈必须从这些西洋人手中,将他们所有的先进技术“骗”到手,再组织一些有头脑的手工业技师来学习,并取长补短加以改良。在有基础的情况下,要改良也不是很复杂。就好像蒸汽机一样,一个瓦特只发明了蒸汽机,但他的后人们却开启了一个蒸汽时代。如果没有瓦特,蒸汽时代也许就不会到来,要到来也可能要推迟几百年。
瓦特对世界科技的发展,作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
隋妤好像是理解了刘愈要做什么,但也是一知半解,她并不知道西洋人具体是如何织出物美价廉的布,也不明白刘愈为何要如此慎重对待与西洋人的贸易,还提出要他们的“技术”。在泱泱华夏内,人们还是有种夜郎自大的思想,认为只要是番邦,就一定是落后到茹毛饮血的地步,即便是隋妤,也认为西洋人跟番邦差不多是一类人。
本来西洋人的事情谈完,没想到刘愈又把话题兜回来,隋妤马上想起一件事道:“西洋人似乎提出要在长顺朝境内传教的事,至于他们要传的是什么教……小女子并不清楚,但此事礼部已经在着手。”
刘愈微怒道:“那为何礼部从未提及此事。”
隋妤道:“大概是他们还未形成共识,没有传达过来……”
刘愈从微怒变成薄怒,一巴掌拍在桌上。
原本长安城内神秘宗教的发展已经是很头疼的事,现在西洋人又来搀和,这不是捣乱是什么?刘愈最怕西洋人用他们的信仰和价值观来误导东方的百姓,在这样一个帝王至上的国度里,如果信仰被改变,那就离乱国不远了。
第四百八十九章 小事不求人
礼部官员的办事不力给了刘愈发作的机会,刘愈马上到礼部衙门过问了西洋人传教的事,礼部尚书黄程也因此而丢官。
在外人看来,刘愈的做法未免小题大做,但刘愈却很慎重,因为他知道此事的后果。
刘愈不允许外来思想的传入,在封闭落后的大顺朝内,更不能容许东西方文化的大同。作为一个独裁者,刘愈有这方面的觉悟。
刘愈在礼部衙门裁撤了多名官员,亲自督办西洋人的事,表现出很慎重其事的模样。刘愈刚回宫,韩升便又匆忙来请见刘愈,刘愈在雅前殿会见了韩升。
“韩老哥,礼部衙门的人办事拖沓懒散,这次就当是给他们的教训,你也不用为他们说项了。”还未等韩升说话,刘愈先说道。
韩升无奈一笑道:“刘小兄,还真不是我刻意要为他们说项,只是这礼部与其他五部不同,礼部的官要识体而博通。这样的替代者可不好找。”
刘愈明白韩升的意思,礼部的那些都是些老学究,这时候的礼部相当于教育部、外交部,还要负责大顺朝的祭祀和天文历法,看似可有可无的礼部,在这时代十分重要。而掌管礼部的官,约定俗成的是必须要找个“德高望重”的朝中大儒来担当,而这样的大儒,通常也是朝廷最稀缺的那种。
“韩老哥,你先回去,我好好想想人选,明日朝议时再行商议。”
刘愈想法很简单,现在隋乂还在家中赋闲,现在让隋乂官复原职王虎就不好安排了,于是干脆让隋乂执掌礼部。让隋乂多学一些东西。刘愈没当面跟韩升提这回事,是怕韩升反对,刘愈在朝堂上提出,那就有已经定案的意思,下面基本不会有反对之声。
刘愈跟韩升没有太多商议便自行回了内廷。回来时才知道原来隋妤一直没走,刘愈回到颍翠殿时她还在跟徐轩筑说话,曲宁倒是已经离开。
“夫君可是将礼部的人给裁撤?”徐轩筑上来便问道。
“消息传的还真快,夫人如何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