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庶门 >

第309章

庶门-第309章

小说: 庶门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之逆鳞的突厥士兵紧忙仓皇逃下王座,远远对峙着。

第三百九十章 风雪长安城(上)

十月初二,长安城。

今年关中的冬天来的格外的早,到了秋末,已经连着下的两场雪。第一场雪没能积下来,第二场雪,已经让整个皇宫都铺上了厚厚的白装。

银装素裹,寒冬也就近了。

飞雪扬天,六台衙门的差事就更好做一点,袁博朗黑着一张老脸听完了几个少壮派的改革陈述,早就不耐烦想甩袖走人,不过碍于是皇帝派下来的任务,他只能耐着性子听完。

“袁相对此有何意见?”

说话的年轻人不过二十许间,身材矮小,生的跟唱戏的花旦一样偏偏生了张雄辩滔滔的嘴。他名叫许迎,是皇帝新榜提拔起来的进士,年纪轻轻就已经进了六台衙门,这就好比是入阁了。

一个官吏,即便有才干人脉,往往也需要在官场上混个三五十载才能入六台衙门办差,六台衙门虽然没有定制有多少官吏,但大致每一代都是有六到十几人不等。这些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精。现如今的皇帝却不依旧例,新榜的两个进士一个探花,因为他们对改革有一套独到的见解,于是他们摇身一变就成了朝中大员,三个都进了六台衙门。

这个许迎官不过是中书郎,正五品编撰日历的芝麻官,竟天天在六台衙门跟袁博朗唱对台戏。

“没意见,呈奏皇上吧。”

袁博朗听他们说完,早就不耐烦,穿上羊皮袄的外套,大踏步出了六台衙门。出来才发觉外面凛风逼人,飞雪迎面而来,正要考虑是不是回去,一个熟人打着一把伞从后追出来,为袁博朗撑好。

“李尚书?”

袁博朗瞥了为他打伞的人一眼,心觉有几分晦气。此人便是新任不久的户部尚书李延年。要不是仗着李延年女儿跟刘愈的“交情”,皇帝会将这个曾经身陷牢笼数年的罪臣提拔为户部尚书这么关键的职位?

李延年陪着笑容,好似并未察觉袁博朗对他的生分。

“袁相这是往何处去?进宫见皇上?”李延年为袁博朗打着伞,笑盈盈问道。

“跟李尚书不同路,多谢李尚书了。”袁博朗本来不想去叨扰皇帝,因为他知道皇帝不想见他,既然现在李延年出来恶心他。他觉得去见见皇帝也无不可。

食君之碌担君之忧,反正袁博朗知道,一个户部尚书没得皇帝传召是进不去雅前殿的。

袁博朗想接过伞,李延年却一笑道:“下官也正要进內苑,不如同行吧。”

袁博朗叹口气,真是被李延年给赖上了。

两个人一路踏雪而同行。袁博朗心中恼火至极,他没想到怎么都甩不开这狗皮膏药。李延年一路上一直在说话,有意无意好像在向袁博朗透露着什么消息。

“北边……好像有些热闹看了。”

“相信他们不久就回来了……”

袁博朗皱眉停下身子,此时他们才刚进內苑不远,距离雅前殿所在的院子还有段路。

“李尚书到底要说什么?”袁博朗没好气道,“现如今长安城都已经下雪,北方的雪恐怕更厚了。就算是他们没获胜。也会班师回朝,更何况他们现在打了胜仗。”

李延年淡淡一笑道:“这胜仗,有些门道。”

袁博朗终于明白这李延年是故意来向他传达消息,而不是来自找晦气的。袁博朗只知道现在花集安控制了军方的大权,已经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一路北征到现在还没停息下来。不过这两天军部衙门那边传过来消息,好像是说北边的战事已经结束了。

怎么个结束法,因为路途遥远传达的不是很清晰。可以预见的是,花集安会是第二个刘愈。可能比刘愈更加专权。

刘愈说到底那也是皇帝的师傅,会给皇帝几分面子。而花集安不过是个降将。

袁博朗黑着脸不问,李延年也就不说了。两个人一路到雅前殿的院子,刚进去,便见到雪地里有几个人在扔雪球,到处是女子娇笑的声音。袁博朗定睛看了看。是皇帝裹着厚厚的貂皮大衣,在跟几个宫女打雪仗。太监们都侍立在一旁,有的还为皇帝搓着雪球,皇帝一个对一群。玩的不亦乐乎。

袁博朗叹口气,看来这个皇帝也是挺闲的,丝毫不知道危险的来临。

花集安班师回朝,那或许意味着顺朝另一场内斗的腥风血雨。

小太监见到袁博朗和李延年进来,紧忙拉了拉皇帝的衣袖,皇帝这才注意到门口那边过来两个人。登时脸上变得很扫兴,拍了拍手上和身上的雪,马靴踏着厚雪走过来。

“臣李延年拜见陛下!”

皇帝还没走近,李延年便在雪地里一跪到底,恭敬地像个初见皇帝的草民。袁博朗皱眉,谁都知道顺朝君臣之间和顺,除非是朝议,不然见了皇帝不需要下跪行礼。

小人!袁博朗心中骂了一句。

“李爱卿起身吧,是有什么重要的事,需要你和袁相一起来见朕?”

小太监拿来了厚重的棉布给皇帝擦手,皇帝接过手帕擦了擦手,见到手上一片通红,很自然的一笑,但见到面前两个大臣,脸上的笑容登时又暗淡下去。

“皇上……”袁博朗抢先一步,本来他想说跟李延年不是同行。

不过李延年语速更快,抢白道:“陛下,臣这里刚收到一份从北方传来的密信,特地来呈交给陛下您御览。”

袁博朗再皱眉。

密信?如果真是急件,这李延年会这么不紧不慢,要等到六台衙门议事散了以后才送来?就算是边关的急件,那也不应该从户部呈交,而是从兵部。户部名义上是负责大军的行军开销,但是个朝臣都知道,现在花集安征调军需根本没通过长安城。

“哦?”皇帝也发觉事情好像不对,道,“那李爱卿就念念吧,朕就不看了。”

“这信原本不是密信,但臣看过之后发觉事关重大,这才拿来给陛下您御览。陛下还是亲自看的好。”

李延年说话时特地看了袁博朗一眼,好像是说这信不能让袁博朗知道一样。

袁博朗终于忍不住内心的火气,道:“既然李尚书都看过,那还叫什么密信?皇上说的话不好使?”

“不敢,不敢!”

李延年告罪道,“这信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边军在西域征调了一批粮食。当中好像略有一提,说是有……前锋将军的消息……”

话说完,皇帝手上拿着的棉布直接落在雪地上,连袁博朗也惊讶地看着李延年。有点不敢相信他说的是事实。

第三百九十一章 风雪长安城(中)

“师傅……他还活着吗?”

苏彦问出这句话,觉得不太合适,于是只好将脸转向别处,问了好像没问一样。

李延年道:“陛下,前锋将军是生是死,现在无人知晓。”

袁博朗瞪了李延年一眼,既然你连他是生是死都不知道,还跑来乱说,这不是自己找不痛快?谁都知道新皇对刘文严的情感是很复杂的,既敬重,又希望早些脱离管束展翅高飞。

刘文严死了对新皇来说才是解脱。

“唉!说起来有多久没见过师傅了。”苏彦看着雪景,感慨道,“有四五个月了吧,他走之前就是匆忙跟朕见过一次,朕也没去送他,谁曾想,走了就是有半年,恐怕再也见不到了。”

袁博朗拱手道:“皇上请节哀。”

苏彦惊讶地看了袁博朗一眼,道:“袁相,难道你不希望师傅他还活着吗?”

李延年还拿着那封信,苏彦想接过来看看,终究还是没接。

“去年下雪时,朕在徐州城里,外面也是这样的大雪,朕好想出去玩一会。但朕却没有那样的心情,师傅他说要来,可怎么等,师傅终究还是没回徐州城。师傅他欠了朕一个承诺。”

苏彦说到这,脸色也稍微悲泣了些。

“可师傅还是帮朕平定了天下,让朕的皇位稳固下来。他是大顺朝的功臣。”

听到这些,袁博朗觉得不爽了。

刘文严有多擅权那是人所共知的,令袁博朗耿耿于怀的是当初刘文严干涉新皇选妃,将他认为将来最好的皇后人选给替掉。而现如今的皇后孙小鱼,说到底就是个花瓶摆设,根本不足以母仪天下。

现在新皇在那缅怀过去,他有意见也暂时不适合提。

“知道师傅出事以后,连师娘那边朕也没去看看,不知道师娘家里是否还好。”

袁博朗插话道:“这些毋须皇上担心。刘家女眷暂时无恙。”

说完袁博朗用促狭的神色望了李延年一眼,苏彦也很配合地问李延年道:“李爱卿,令媛找到了吗?”

哪壶不开提哪壶。李延年无可奈何道:“尚未有消息。”

“那应该是被师傅藏起来了吧,师傅待几位师娘还是很好的,李爱卿不用担心。相信令媛也会过的很好。”

如果这不是皇上说的,而是朝中哪个大臣说的,李延年非上去拼命不可。

就算是他默认了这段“私奔”的婚姻。可现在刘文严生死不明,那可是要让他女儿当寡妇,且是没正式名分的寡妇。

“唉!”

最后苏彦又叹口气,终于还是从李延年那里接过来那封信,有些犹豫地打开来,当看到上面的内容。脸上神色依旧没变。

“司令,这的确是新军将士对师傅的称呼。师傅可能真的没死吧。”苏彦将信合上,又好像有些无奈道,“两位爱卿,你们好好去查查,师傅是生是死,终究还是需要一个确切的消息。”

苏彦失去了打雪仗的兴致。转身往雅前殿的方向走,此时宫女们也紧随在后。

走出一段路,苏彦好像是想起什么事,转身道:“哦,对了。有什么消息的话一定第一时间通知朕,还有……顺带去通知一下师娘。想必她更挂心吧。”

目送皇帝回了雅前殿,袁博朗知道此时不走也要走了。侧脸看了李延年一眼,此时的李延年好像也失去了陪笑的心情。两个人,一左一右往宫门的方向走。

“那家伙,到底是活着还是死了?”

走了一段路,袁博朗还是忍不住侧目问道。

李延年被皇帝询问女儿李遮儿的事,正一肚子晦气,此时语气也没之前那么恭顺,道:“袁相想知道。何不去问问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