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门-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奴家该死,不知该如何处置!听凭徐将军发落!”她这么说等于是将自己的命运。完全交给徐轩筑来处置,或者说是按照柴锦的意愿来处置,毕竟徐轩筑代表的是刘愈,再就是代表柴锦的立场。
通常家有母老虎的男人,本身还有权有势甚至能只手遮天的,不小心跟外人发生关系。一般是塞银子了事,利用权势上的给女方的家人施压,从此拟定一份协约,日后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相干。凌絮虽然不懂这些,但大致也知道柴锦不会善待于她,因而她也没什么别的奢求。
徐轩筑在来之前本身就没得到授意,刘愈也只是让她来问事情的来龙去脉。便叹口气道:“妹妹言重了,不知昨日……到底怎生一回事?”
凌絮担惊受怕的,轻轻啜泣着讲述了昨晚发生的事情。原来本来凌絮进去只是想让柴锦写份回信,好让她带回去交给四公主,苏碧当日临行前也是这么嘱咐她的,毕竟她以为刘愈当晚就会带女军侍卫一同护送马车回去,她不想将事情拖到第二日。可谁知道她一进去,只剩下柴锦和她二人。柴锦便开始上吐下泻,得意间还说他的功劳,说的高兴了,柴锦便开始对凌絮动手动脚。
按照凌絮的意思,柴锦是男子,她拧不过柴锦的权势和力气,就只能吃哑巴亏送上自己的身体任他使唤。本以为他会负责,收她当个小妾也行,谁知道柴锦第二天醒来完全变成另一个人,吓的穿上衣服就跑了。跟昨日那个意气风发的柴锦就是两个人。
听完凌絮的讲述,徐轩筑安慰了几句,凌絮便哭的更加伤心。而刘愈这面却感觉听了一个离奇扯淡的故事,难道柴锦喝了酒,就变成另一个人兽性大发?
禽兽啊!
刘愈想,自己怎么就没碰上这么好的事。干柴烈火,你侬我侬,何等的逍遥快活,事后难得女人还不一哭二闹三上吊,真是人间稀罕事。
“葫芦,昨日……可是如那凌姑娘所说?”刘愈看着柴锦。
柴锦整个人都焉了,支支吾吾道:“我……不知道……”
刘愈趁着徐轩筑还在劝那凌絮,带着柴锦出门来,找来昨日送柴锦进房的几个侍卫,一问才知道,是柴锦主动留下那凌家小姐在屋子里,之后似乎还毛手毛脚的,一个进去送洗脚水的侍卫看的清楚,便没敢进去打扰。
“没有啊,我真的没有……”柴锦这时候在事实面前就想抵赖了,好在刘愈不会让他做这么不负责任的事情。
刘愈先对那些侍卫说了几句,用了点手段让他们闭嘴,然后将柴锦叫到一边,说教了几句,大致的意思是,当男人就要负责,不能始乱终弃。
“可我家内子怎么办?”柴锦很冤枉地看着刘愈。
“先瞒着吧,走一步看一步,但总不能让你留下个坏名声,以后要是被人知道了,你说你还有脸活?”刘愈说这话,立场是对的,但总觉得是在教唆人犯罪。而犯罪的对象,还是那个处处跟他针锋相对的四公主,刘愈名义是怕苏碧报复,其实很想看这对活宝夫妻的热闹。谁叫他一直看柴锦和苏碧夫妇不爽?
现在柴锦已经跟往日不同,这次朝廷平定叛乱,柴锦可是大功臣,回去以后在朝中也再不是一个傀儡的四驸马,以后也该有他自己的封号。这样一来,柴锦在外面养个外宅,就显得不是太另类,想这年头的达官贵族,不养个三妻四妾都对不起身上的一身官服。以后凌絮给他生了儿女,苏碧也年老色衰,朝廷也没那么高地位了,再知道恐怕也只是闹腾一下,未必舍得将柴锦给休了。
“可……可我总觉得,对不起我家内子。”柴锦马上感觉到问题关键所在。
“那你是怕你家内子生气,所以想来个始乱终弃?”刘愈板起脸问道。
“不……不是。我……我……”
柴锦本身没什么主意,何况还是事关他家庭幸福的大事,自从他出生以来,他的命运近乎都是被规划好的,使得他这个不开窍的笨人,在家族衰落之后也能混的风生水起,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忠诚和老实,让慈母心泛滥的苏碧看对眼了。
“这样。”刘愈最后出主意道,“这事情,你们就装作没发生,回头只要四公主看不出破绽,你们就可以继续保持来往,以后等事情平息了,慢慢跟她说,相信你家内子还是体谅你的苦衷,会原谅你的。”
第二百六十一章 霍小将军的烦心事
事情既定,徐轩筑过来请示意见,刘愈就照直说了,柴锦诺诺的答应。他本身没主意,这般事来的突然,他只能接受别人给他的安排。
徐轩筑过去跟凌絮当面说了:“妹妹,四驸马其人也并非薄情寡义之人,不若暂且不将此事声张,回长安城后他自会照顾于你,日后设法纳你进门。”
凌絮一介女子,主意更加不多,本来她也没打算将此事张扬。女儿家名节受损,虽不至于要青灯古佛老此一生又或投井自尽,但总归是有辱家门,日后言嫁难上加难。只要柴锦愿意负责,她还是乐得接受的。
在得到凌絮同意之后,柴锦亲自去跟凌絮解释,刘愈和徐轩筑也特地避开,一个多时辰后柴锦才结束密会出来,脸上隐隐有些笑容。
“解决了?”刘愈问道。
“还好。”柴锦淡淡然道,“她说,会将此事守密。我相信她。”
刘愈心说,现在不是凌絮愿不愿意守密的事,而是能否守住那道不透风的墙。就算是凌絮掩饰的好,以后也难免会被家人察觉端倪,此事还有不少的侍卫知晓,传出风,柴锦就难做人。
不过好在事情算是告一段落,此时淮地尚未彻底平定,藩王和藩主们现在态度模糊不定,若是朝廷处置不当,他们还是很可能联合造反。现在淮王已死,其他的藩王和藩主更关心的还是是否削藩削地方兵权的问题。
霍病一去没了消息,其他人不知这个攻破建康城立首功的年轻小将去往何处,私下里纷纷有猜测,基本归于刘愈处罚霍病,将霍病逼走之言。流言甚至对霍病投奔方向有所揣摩,一是失踪的淮相孟褚良,准备助其东山再起。二是往蜀地去,蜀王在这次平叛中损伤最小,日后造反也最有机会成事。
“夫君。二虎究竟去了何处?”最后连徐轩筑也忍不住问刘愈。
此时已经到二月底,大军依旧驻扎在建康和扬州城两处不动弹,不继续进攻,也不撤兵,而是白白每天大量的军需损耗,后勤每日都要从后方运送物资南下。
“让这小子出去办点事,很快就回来!”
刘愈这么一说。徐轩筑立时宽心。他对刘愈很信任,旁人的风言她最初也怕是事实,还不知怎样劝解刘愈让他想开些,但听到刘愈说霍病并非私自出走,心中也就定下来。
“这些日子以来,朝中大臣已多次催促皇上班师回朝。夫君执意不肯。可是还有下一步举措?”
因为此时南淮各地的郡县,均已将效忠文书呈递到扬州城行宫,淮地自建康以外等于是不战自平,那些文官政客以袁博朗为首,自然想的是早些结束外面的奔波回长安城,但刘愈认为,此时正是朝廷军中最危机的时刻。没有大军压境。敌人随时还会卷土重来,必须要将未知的危险变成已知,然后铲除。
刘愈将大致道理一说,徐轩筑点点头表示同意。刘愈又道:“这一两日,应该有动静。”
…………
柴锦的婚外遇暂时平息。
凌絮本想先行回长安城去,但刘愈怕她回去乱说,而新皇和柴锦等人不在长安,四公主闹事鞭长莫及。只好留下凌絮。随大军一同回去。
在军前职位上,又有所调动。
新皇将前锋将军提升为左军元帅,而将原本的讨逆大元帅柴锦降格为右军元帅。这个调动令刘愈暂时在军职上跟柴锦平起平坐,但事实是,但凡朝廷军中的兵将,也都了解现在事事处于刘愈的掌控,柴锦最多只是个傀儡。左军右军分别掌管哪些部队兵将们不清楚。但从上面的意思来看,至少他们自己的一军定然是左军无疑。
好在自攻破建康之后,也没什么战事,大军暂时没有撤退或是进攻的意图。而加官进爵的事。似乎要等到大军回朝之后再做,一些有功的将士似乎已经迫不及待。这场胜利来的很突然,谁也没料到淮军从强横到灰飞烟灭,只是不过半月工夫。自负,也就令朝廷军中将士没有察觉到身边潜在的危险。
但刘愈,却将这危险跟新皇说的很明白。
从淮北到淮南,一直处在一种家族治理地方的怪圈之中,淮王定王之流,说白了就是这些家族支持起来的地方政治头脑,而淮王和定王在治理地方以及争夺天下,所依靠的也都是这些家族源源不断的人脉金钱物质支持。
现在淮王虽死,但只要地方家族势力不能瓦解,他们随时还会拥立起第二个淮王与朝廷对抗。而这次攻破建康城的战事虽有些惨烈,却未对淮地伤筋动骨,淮地富饶,必须要用武力暂时压制地方势力的抬头。
刘愈道理说的明白,苏彦也就没那么坚持回长安城。
虽说长安城是他土生土长的地方,但那也不及他如今在扬州城的逍遥,小鱼在身边,还有地方官吏不断的进献,吃的好睡的好玩的更好,吴公公每天都会拿些好玩的东西来孝敬他。这段日子的逍遥,已经快让他将在徐州城两个月的晦气一扫而空。
“师傅,朕没问题,就怕袁相他们有意见。年号也定好了,要不您给看看?”苏彦漫不经心地说道。
袁博朗等文臣订立的年号是启昌,开启昌隆国运的意思。也没多少特别的,现在感觉是天下初定,要用一些面上的东西来粉饰太平。
刘愈道:“皇上自行定夺便可。”
…………
二月二,龙抬头。
这一天是一年中万物复苏的节日,在地方上,庆祝的规模甚至要超过春节或是上元节。
春节合家团聚,但那仅限于游离在外的人,如今普通老百姓大多一辈子只守着一亩三分地,天天团聚,过个年最多吃顿好饭,也就算了。而上元节,地方上的庆祝活动多由官府牵头举办,地方士绅联手协办,所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