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五胡烽火录 >

第213章

五胡烽火录-第213章

小说: 五胡烽火录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乡村儒生直接写奏章直达天庭,这也是源自西汉时代的做法,叫做“乡贤议政”。但这种做法随即被废止,自东汉时代朝庭打击党人后,“乡贤上表”更成了惹祸行为。高翼不久前才恢复了这一行为,并设立专门的华表坛,接受民间上奏的表章。可一旦掌握了这一权利,乡贤运用起这种武器来,却一点不给高翼留面子。

当晚,五相组成的国务院公布上年度辽汉国收支状况,再度引起一片哗然。

高翼这几年提倡经济学,很多士子与官员能够看懂财务报表。这份报表收入部分暂且不提,支出部分中,有一项特别支出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它叫:王室赡养费。

当晚,上京城乡贤拿着这份报表,询问财相黄朝宗,“王室赡养费”究竟是什么费用,为何会有这项支出。

黄朝宗微微一笑,反问:“你们看了收入了吗?”

“看了”,在“赵小丁事件”中出足风头的乡贤首脑潘睿理直气壮的回答:“吾国收入虽多,可今年建城、修路、养军,还有免费学堂,林林总总,支出浩大。如今收支相差无几。可这笔‘王室赡养费’数目如此庞大,令人惊讶。

我等粗算了一下,它竟然站到全国总收入的5%,如此庞大的比例……这是骄奢淫欲,这是枉顾民生!古之桀纣亦不如也。省下这笔钱,可以盖多少学堂,修多少道路,教化多少百姓。”

黄朝宗不惊不乍,只反问:“收入都到了哪里?”

“收入……到了哪里?”,潘睿不知所措的看了看手里的报表,不知这话什么意思?

“你没看到吗?‘收入项’全进了国库。国库,懂吗?不是君王之私库”,黄朝宗嘴角露出嘲讽的笑:“你们从不看律法么?汉王已经三令五申——税乃公权!

什么是公权?国家权力!也就是说,我汉国所有税收都由国家统一收纳,进入了国之公库。税收进入王室私库,还叫公权么。

王室赡养费是什么意思?就是说,除这笔费用外,汉王再从国库拿出一个小钱,也需国务院认可,‘五相’联署。嗯,假使王储成年后,婚礼所花的额外费用,也要往自己掏腰包——邀请的国宾不算,那是官府招待。

税收的5%,你觉得多吗?汉王卫队的薪水,花园、马车、座舟的维护费用,全要从这里出……这笔账很复杂,我一时半时跟你无法解释,你去看法典,我们的税法都有规定呢!”

“这个……”潘睿冷汗淋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举国之财,莫非,莫非……”

“国王也要谋生啊!普天之土,与王何干?举国之财,与王何干?”黄朝宗意味深长地补充说:“圣人怎么说的——克己复礼,这才是未加篡改的圣人之说……知道吗,这就是封建!”

当其时也,天下大乱,诸侯林立。这一刻,诸侯国朝睦夕战的纷争局面,恰似战国时期的中原。在这苦难深重的日子里,中国知识分子都在研究脱离苦难的方法。中原儒士依靠卖身投靠,倡应“五德始终”来使自己脱离苦海。而辽东,在高翼有意无意的诱导下,人们举起了“克己复礼”。

在孔子看来,对战国乱世的救治之道,就是回到周朝礼制的秩序之中。但在历史上,当他提出这一主张时,也没有逃过信奉者的歪曲。他的信奉者只谈“礼”,而不谈“制”。这个“制”就是“封建制”。

国王也要谋生,这话在当时讲是绝对的叛逆。诛九族的十恶大罪,他桩桩件件都触犯了——大不敬、大逆,谋反、谋叛、恶逆、不道……

但其实,黄朝宗讲的道理并不高深。君主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在实行封建制的周朝,是件很普通的事。

比如西周末期,周朝国库空虚,周赧王只好向豪门富户借款。但他又换不上钱,借款给周赧王的豪富们纷纷拿着借据找上门来要帐,周赧王只好整天躲在宫中的一座高台上愁眉苦脸。后来人们就把这个高台叫“避债台”,用“债台高筑”来比喻欠债很多。

而秦统一六国后,中国再度返回到奴隶制,这一制度的全称是“郡县制农奴社会”,可中国历史学家只说前半句。在郡县农奴之下,君权极端扩张,天下人的劳动所得全是君主的。才有了“君王富有天下”的说法。

三山最近一直在谈论“克己复礼”,以恢复周朝“封建制”来号召北地士子,黄朝宗一提“封建”,潘睿立刻明白了。

“原来如此……哈,此前有桩‘赵小丁事件’。若如此说,则殿下收取车费,理所应当”,潘睿斩钉截铁地回答:“此国为殿下所建,每一砖一瓦全由殿下所出,殿下不取天下之财而自享,只取自己分所应当之财,古之圣贤亦不如也。”

“哪里哪里”,自己追随的主公得到北地乡贤的认可,黄朝宗也觉得很荣耀,他随口谦逊着:“我国四面皆敌,内部种族复杂,若想国泰民安,无他——法度公平则无讼。

民按劳取酬、商依法经营、兵论功行赏、有司各安其位,虽国王之尊,也需养活自己,如此,我国之倡,孰可阻挡?”

潘睿连连点头,同去的乡贤们啧啧赞叹,告辞而去。

随着这晚的谈话,“国王也要谋生”的消息传遍了汉国。“赵小丁事件”随即平息,许多变种说法相继演变而出。

比如,当官员随意侵占时,人们常理直气壮地说,国王购物也要付钱,你凭啥不付钱拿东西?

工人们催讨欠薪时,也常说:国王劳动也要收费,我干活了,你凭啥不发薪;

此外,还有类似“国王也要遵守合约”;“国王来了我也要讨价还价”等等说法……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252章

高翼在雍奴城等了整整一天。没能等到陈婴归来,反而先等到了杨结带领的后续部队。他们一路急赶,总算在雍奴城追上了高翼的队伍。

“殿下,我带来了一个掷弹兵营,一个弩车营,和两个营的辎重兵”,杨结按照三山军法,行了个击胸礼,一口气不喘的连续汇报说:“此外,我在居庸关留下了1个库莫奚营,军都关留下了3个高句丽连驻守。

殿下走得急,后续工作没有安排,金上将军让我转告你,参谋部制定了一个后续补充计划:(宇)文兵中将会带领两个骑兵营自乐陵登陆,并在海口留下一个步兵营接应,预计,他们将在今天登陆。

殿下,我带来了几只信鸽,参谋部要我一见殿下就释放一只,殿下有什么要在鸽信里转告的?”

高翼满意的点点头:“先让文兵就地驻扎,我准备连夜动身,请他扫荡海口周围坞堡,接应我们回军。”

“连夜动身?”,杨结稍一犹豫,立刻双腿一并回答:“也好,殿下,我带来了石灯,我们连夜动身,稍加修饰,就可以做出一副鬼军游荡的错觉,沿途坞堡决不敢招惹我们。”

夜色降临时,高翼带着军队离开了雍奴城。与此同时,慕容攀带着庞大的家眷队伍浩浩荡荡的向海口而去。高翼走了,他可不敢再留在雍奴城等待慕容恪的惩罚,哪怕是赶夜路,他也要逃往海口。

星星点点的石灯被人挑在长枪上,旷野中,这只挑着明亮灯火的队伍像旋风般刮过,沿途坞堡偶有插过他们的夜行者,都被他们那狰恶的面具吓破了胆。他们甚至连逃跑都做不出来,大多数人只是两眼一翻,就地昏倒。

所谓石灯,就是乙炔灯,将石灰与焦炭混合焙烧,就会得到电石,这种电石加上水,产生的气体就是乙炔。在电气化没有来临时,石灯曾作为城市路灯的主要照明工具,盛行了数百年。

三山盛产石灰矿,而海上航运的迅猛发展,使三山极端渴求一种远程照明技术。对于夜航来说,鲸油灯的光过于微弱,为此,高翼搜肚刮肠,想起了这种古老的电石灯技术。

电石灯远比油灯明亮,而且它便于携带,战船出航,只需要拿数个大木桶装几块电石,用鲸油隔绝潮气,需要时,取出一块电石,扔进灯座内,添几勺海水,就会产生接近探照灯的光芒。

石灯的光芒明亮的不像这世界所能产生的,一群挑着石灯赶夜路的士兵,带着狰狞的面甲,如果队伍里再加上几个身躯高大,长得像黑炭团似的昆仑奴,那简直就是地狱恶鬼的出行,这样的队伍能不吓人吗?

高翼似狂风般刮过渔阳郡,身后的坞堡里,留下了一群狂信徒。他们嘴里念着各式各样的佛号,并且在余生里,发誓,地狱确实存在。因为他们曾亲眼看过恶鬼出巡。

天亮时分,高翼的队伍包围了平曲水寨。寨墙上全是崩溃的寨丁,如果高翼乘夜攻城的话,估计会不战而夺城。

但高翼的士兵赶了一夜路,已经精疲力竭。此外,他还要从平曲水寨取得船只,所以不想跟寨民发生冲突。

平曲城水寨,元代曾有一幅著名的水墨画,描绘水寨芦苇丛生,白鹭飞舞,千帆点点的田园景象。在这个时代,这座平曲城还没有发展成元代那种规模。只是一座小型的庄园式的村落。

元末之后,平曲湖已经干枯。高翼的记忆力不记得北方还有这样宏大的白洋淀式的场面。他骑在马上,用望远镜观察着这片碧波,一脸的迷醉。

寨墙上响起一个颤巍巍的声音:“寨外何人?人也鬼也?”

“人”,杨结理直气壮的催马上前,大声回答寨墙上的询问:“辽汉国王大驾在此,平曲城,开不开门?”

“且待片刻”,寨墙上那个人头消失。

杨结拨马返回高翼身边,跃跃欲试的建议:“殿下,是否准备土雷?”

“土雷?”,高翼吓了一跳:“你们把那东西带来干吗?”

杨结满不在乎的说:“殿下要打大仗,伍千对三十万,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凶斗,我带些土雷来……”

高翼赶紧催马,超前几步,然后小心翼翼的回望队尾的辎重营:“东西稳妥吗?”

“妥当,箱子全用棉套套着呢。”

高翼冷汗直流,彻底无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