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唐悍卒 >

第62章

大唐悍卒-第62章

小说: 大唐悍卒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山兄弟在新安宣阳这两仗打下来,实在让人惊叹,其中曲折计策,实为天人之作。所以秦王想刘山兄弟此时带兵前往凉州地界。驱逐突厥,复我国土。”李毅继续说好话。

“让我去,恐怕是因为我是新人,明面上不是秦王的人,也不是太子的人,而实际上自己只能依附秦王,所以我去才最为合适吧!”刘山心里想着。

“外邦欺人太甚!”嘴上,刘山只说了一句。

“也亏秦王此时竟然能想到让我去凉州对抗突厥,这里到凉州行军,估计一路上不停也到了九月。”刘山在心里说道,此时的刘山也知道自己在拿下了宣阳以后,已经不能在这里停住脚了,事情往往就是这么奇怪,开始的时候,没有兵没有将,自己什么也敢拼,什么也敢干,可是真的拉起队伍,才知道,该退的时候也要退。

而且,此时前线战事已经陷于僵持,自己此时待在这里,只能等郑王平匪的大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听起来似乎很风光,很勇敢,可是刘山知道,做这种事情的要不是疯子,要不是傻子。

而且,刘山也实在不想干自己人杀自己人的事情了,比起杀郑王的兵士,刘山更愿意杀那些番邦蛮夷。

刘山此时不仅又想到那句话,愿帅三千虎贲,复我浩荡中华。

胸中义气,年少义气,不仅在胸中充斥。

刘山最后想到了新安的百姓,自己在新安虽然仅仅几天,但是这里的百姓却很拥护自己。

不过,到时候若是城破,还是自己带人死守而破的话,百姓就危险了。历史上可从来不缺少一座孤城死守,被破城以后屠城的事情。王世充这种人做这种事情更是成为了习惯。但是若是城里的百姓推翻了可耻的进攻者,重新投到郑王的怀抱,那结局就大不相同了。

开始的希望是秦王可以拖住郑王的大军,此时想来,已经不可能了。为了百姓,自己也该离开了。

大概九月到凉州。

忽然,刘山只感觉自己的心狂跳几次,额角已经流出冷汗。

好算计,竟然可以算出突厥人大举进攻的时间。刘山此时已经记起,大唐武德三年九月,突厥大举进犯大唐凉州地界。刘山是因为记住历史,而秦王可全部是推测。

才看到那天少更了一节,今天这节四千字,所以晚更了,晚上还有一节,算是补上。



第九十四节要的不多

身为一军主帅,秦王可是真的厉害。

此时刘山没有和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王打过任何的交道,甚至,刘山都没有见过这个秦王,刘山对秦王的认识也就存在于历史教科书和各个电影电视剧中秦王的形象。比起一个普通人,刘山对秦王的了解不会更多。

不过今天通过见秦王的使者,刘山就惊出一身的冷汗,不为其它,只为秦王能够远在千里,就能通过前线传来的战报和边关催促援军的紧急文书而算出九月突厥将大举进攻大唐凉州地界。

这份算计着实厉害,真的可谓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刘山兄弟这么说,那就是肯出兵前往凉州地界了。”听到刘山说外邦欺人太甚,李毅赶忙问道,此时李毅身怀秦王的使命,自然不敢怠慢。开始的时候李毅对刘山的认识也就是一个农民军的头子,李毅也不明白为何秦王在这个时候要将刘山弄到凉州,要知道,刘山可不是秦王心腹,而刘山此时在战场上表现的分量也不足以引起秦王如此的重视。

“番邦蛮夷,犯我华土,我是心痛不已,恨不能此时就擒杀这些番邦之人。只恨我刘山没有生出双翅,要不此时我定飞到凉州,在突厥军中杀他一个屁滚尿流。”李毅听刘山如此说,也是感动不已,心中也隐隐生出一丝杀贼立功的豪情。只是旁边的孟章猛然听到刘山的话,觉得怎么如此熟悉,上一次自己被刘山弄走了碎月刀和紫云剑以及刀谱和剑法的时候,好像也是这样的开头。

“刘山兄弟身系我大唐凉州百姓安危,真乃我当世豪杰之表率,我先在这里代凉州百姓谢过刘山兄弟了。”李毅此时已经感动的谢起刘山了。

“只是,我刘山是有心杀贼,但是李毅兄弟你也看到了,我刚刚拉起队伍,军士缺衣少穿,现在当兵们还拿着锄头铁叉和敌人搏斗,我率领这些人去凉州地界,不是被突厥人笑我大唐无人。”刘山猛然转了话题,诉起苦来。

“我刚才进城,看到军士手中的武器都是精良的兵器,我见到的兵士也都身着战甲,面色精神也很不错,怎么刘山兄弟说自己的军士缺衣少食,还缺武器呢?”李毅听刘山话语真切,感情真挚,但是一路走来,自己看到的和刘山说的不尽相同。

“不瞒李毅兄弟,你看到的都是场面的东西,我们迎接秦王使者,总要让使者看到我们的实力,所以我们挑了最优秀的军士,最好的武器,最齐整的战甲。李毅兄弟其实看到的都是我们仅有的精良装备。本来,我们有困难,应该自己解决,若不是出兵凉州,要和突厥人马上对战,我是绝对不会说这些话的。”刘山捏着手,在桌子上狠狠锤了一下,桌子震得差点没有散架。

“对付突厥人,锄头铁叉肯定不行。刘山兄弟是为我大唐争夺边城,刘山兄弟要什么,尽管给我说,我回去禀报秦王,只要不是太过难弄的东西,我想秦王一定可以给兄弟弄到。”李毅被刘山急切杀敌的决心打动,来的时候秦王也说过,刘山有什么困难,尽量满足,此时李毅自然要先稳住刘山,待到听了刘山需要的东西,回去赶紧禀报秦王。

“我此时差不多有六千军士,请秦王给我准备六千人的衣甲武器,此次突破郑王东线封锁,我自己尽量想办法,但是到了秦王领地以后,也烦请秦王给我拨调六千人的粮食和随军帐篷和一应物资。”刘山用一种勉为其难,自己付出了很大努力,极力减少向秦王要东西的口气说道。

“六千人,虽然多了一些,但是我想六千人的衣服铠甲武器和一应物资秦王还是可以提供的。”李毅想了想,觉得刘山提出的条件也不过分,这六千的农民军,要六千人的大唐军队制式装备,不算要求太高。

“李毅兄弟也知道,突厥人极善马战,这些草原蛮子自小就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他们三岁就会骑马,五岁就能在马上骑射,七岁就可以驰骋在大草原之上。他们来去如风,骁勇异常。而秦王给我提供的兵器若是普通对付步兵的武器显然不行。最好多备对付骑兵的弓弩箭矢,我才有希望不在凉州给秦王丢脸。”听到李毅答应了六千人的装备,刘山赶忙给李毅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解释六千人要怎么样的装备。

“对付骑兵,自然是弓弩为上,以前汉朝的李陵就是用弓弩对付几万的匈奴铁骑的。我会向秦王禀报,到时候刘山兄弟带队杀敌立功,杨威疆场,我大唐又能多一员虎将。”李毅觉得刘山的话非常的近于情理,弓弩自古以来就是对付骑兵的首选,突厥人是马背上的民族,自然对付这样的骑兵要以弓弩为上。

“差点忘了,此时洛阳这边还是夏天,但是我带领军队去往凉州,到了凉州地界恐怕已经是九月天气,九月中原依然炎热,但是塞北就已经快迎来冬天,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啊!和突厥人的战争,绝对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我手下的这些义军此时都没有冬衣,也还烦请秦王能给战士们准备冬衣。此举也能表秦王对将士的爱护之心,将士穿着冬衣,也能更好的在边关抵抗寒冷,能更好的抗击突厥人。”刘山像是猛然记起什么一般,又向李毅提出了一个冬衣的问题。

“这个自然,总不能让刘山兄弟的人穿着单薄的衣服在胡地打仗。”

“我这些兄弟都是农民出身,家里都有妻儿老小,此次远走边关,而秦王还在和郑王打仗。郑王为人残暴,到时候我们一离开,军士们肯定害怕祸及家人,也烦请秦王能够找一块地方,安顿下这些战士的家人。这是一个不情之请,还望李毅兄弟能转告秦王。”

“刘山兄弟考虑周全,我定当禀报秦王,为这些战士家属找到安身之地。”

“凉州遥迢万里,路上艰难,马匹和车辆我们也有一定的需要,这个也请秦王能够帮助。”

李毅当晚秘密离开的新安,在离开的时候,李毅好好回忆了一下和刘山的谈话,这个刘山果然顾虑周全。而在李毅离开以后,刘山已经命人秘密准备,宣阳地方的军队也已经撤了出来,当然,撤出的时候刘山没有忘记将宣阳的官仓好好洗劫了一遍。

至于刘山洗劫的干不干净,用一个当地人后来的话说,官仓周围,当月老鼠明显的减少。从这就可以看出刘山洗劫的如何。



第九十五节你们明白

就在刘山撤出宣阳军队的第二天,宣阳投降的将领带着浩浩荡荡的人马迎接郑王大军的到来,具留在宣阳的探子回报,郑王攻打宣阳的兵马遮天蔽日,一路浩浩荡荡,比黄河的水还要宽阔汹涌。光是军队打的旗帜都能将天空中的太阳遮住。

刘山听到探子的回报,一屋子的人笑的前仰后合,昨晚,刘山已经撤出宣阳的军队,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好不容易打下的宣阳城怎么说不要就不要,难道打下宣阳就是为了宣阳城官仓里面成堆的粮食。

但是此时大家都明白,自己撤的是多么的及时,若是迟了一天,那么,必将迎来这浩浩荡荡,遮天蔽日的镇压大军。

刘山这时却没有笑一声,只是让大家赶紧准备,几个新安当地的投降派头头也被刘山秘密叫来训话,至于训话的内容,除了刘山和这几个人,谁也不知晓。

刘山这里忙,郑王那里可就不仅仅是忙了。

昨天得到宣阳失守的报告,郑王可是真的一夜没有睡,在开始的时候,新安失守的报告到来的时候,郑王已经准备率领大军以雷霆之势镇压这些反民,和反民打了一辈子交道,郑王也深知一旦有人造反,就要赶紧弹压,要是任其发展,或是镇压不及时,极有可能使反民做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