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书生混大唐-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姨将篮里的香烛和祭品拿出来。孟星河只管负责烧纸钱。篮里还有云姨准备的好酒,孟星河先替埋在土里的隋炀帝倒了一杯,然后他蹲下身坐在坟前,背靠着土堆,慢吞吞将酒瓶放在嘴边,举起又放下颇为悠闲自在。
光喝酒也不是办法,旁边有祭奠的肉食水果,反正地下的老头已经死了,就算拿给他也吃不了。孟星河干脆不客气也不讲究的拿来就往嘴里送。
云姨懒得说他脸厚,连死人的东西都要抢,因为自从见孟星河从外面回来之后就一言不,她也不好意思问出了什么事,现在见孟星河自顾自喝酒吃肉,她也不想制止,反正地上的人也威风不了,动不动就要砍人脑袋。
酒不多,只有一小瓶,但很香很纯,却不烈。所以被孟星河几下就喝光了。
已经祭拜完的云姨坐在孟星河身边,“出了什么事?”
“没事!”孟星河扯了根狗尾巴草叼在嘴里。天边夕阳如血,他脸上没有伤春悲秋,依旧一层不变的嬉皮笑脸。
“既然没事,那还不回去!“云姨一下怒了起来,亏自己还担心他会出什么事,现在看来没那个必要。
她起身欲走。孟星河却伸手拉住她。紧紧握着云姨那温热的想要挣脱的手。孟星河笑道:“说好了陪惜若看夕阳西下,这次说什么也不能放你走了!”
云姨见孟星河有将她抱进怀里的打算。赶忙收手,可孟星河抓的太紧,她叹了口气,终究任他胡作非为。
终于可以牵手了,孟星河心里一阵窃喜。他小心翼翼的将那双光滑如暖玉的纤手放在手心,五个手指渐渐分开云姨那五指,后十指交叉,这个小小的动作让初经此事的云姨一阵脸红。
“你要做什么?些放开我。”云姨羞愧的骂了起来,又怕声音太大被人听见,只能狠狠拧了孟星河一下让他放手!
“别动!这叫十指相连,以后惜若要是想我了,就轻轻咬一下自己的右手,我就能感觉到。”望着这个可爱的让人想亲一口的惜若,孟星河完全不建议弱智一回,玩这种前世哄骗小女生的勾当。
从未有过男女情爱的云姨愣了一下。牵就牵吧,自己清心修炼了二十多年的道行,终究被这个男人给破了。也不知以后是好是坏,但此时能够欢愉便足够了。
她缓缓偏过螓,慢慢靠在孟星河肩上。温柔的就像一个热恋的女。
什么伦理道德,去他娘的天理不容,若是爱,请深爱,人生不过百年,朝夕之间匆匆而过,又是谁能够陪你看眼前江山如画,陪你白头偕老,又有谁能陪你独坐空山看漫天红霞。在云姨靠在自己肩膀上那一霎,孟星河已经将她紧紧的抱在怀里。
这辈,这个女人,难忘怀!
同样,这个男人,这辈,杨惜若难忘怀!
“我听说你会讲故事?给我讲一个吧!”望着远方那轮红日,竟是这二十多年来看到的漂亮的夕阳。以前她总以为,在男人身上并没有什么东西值得留恋,现在她突然现,其实那不宽广但却异常温暖的胸膛,的确是一个能让女人放下所有包袱能够舒舒服服靠上去就不愿意放下来的地方。
孟星河心里有许多故事,但此时,他一个也讲不出来,他希望就这样坐着,一动也不动,直到海枯石烂,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他扯过一片叶,放在嘴边,那是魏老头教的曲,很一苍凉的羌曲就从他嘴里飞出。
从小就博览群书的云姨,从那不不慢的羌曲中,听出了里面表达的意思。
我愿和你双双飞。
从此天荒地老。
飞到遥远的西海岸边。
牧马放羊!
。。。。。。。
歌未尽,一曲唱响满天繁星。
牵着手,十指相扣,回家路,已不再黑!
数日之后。皇城,太极宫,二仪殿内,此处为李世民批阅奏章,私下会见朝臣的地方。翻开从贡院上呈的今年科举考试后选出来的几十份试卷,当看到其中一篇文章时,李世民先是沉默推敲,然后又亲自提笔在纸上写了起来,旁边伺候的魏明已经数年没有看见圣上如此奇怪了,还没等他多嘴问圣上是何喜事,李世民已经哈哈笑了起来。
“将杜如晦和房玄龄二人请来!”李世民吩咐一声,粗略的将下面的考卷看了一遍,一眼就分出文章 好坏,心中大致将今年科举前十甲学确定。
魏明退了出去,不一会儿两个穿着朝服的大臣就走进二仪殿。正是房玄龄和杜如晦。此二人无疑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两位爱卿!这是今年科举考卷。朕已经看过,两位爱卿请过目。”
魏明将数十份考卷交给两位大人。两位已经细心看了起来。
然而,片刻之后,房玄龄手中拿着一份考卷,表情和先前李世民一样,先是沉默推敲,然后欣慰的点了点头。道:“此文章,取前十甲之当之无愧!”
杜如晦一眼就看出房玄龄手上那篇文章出自孟星河之手,因为那一手漂亮的行书,颇有东晋王右军风骨。
李世民叫二人来并不是看此篇文章,而是别有用意。他早就将此文章上的某些话写下来,叫他们来,不过是想让他们明早在朝堂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那几段话说出来而已。
二人如何不知圣上的意思。早早记下了那几段话,便退出来二仪殿。
第二日早朝。在议论完朝政,散朝时候。一向在朝堂上对小事很少说话的房玄龄此刻居然站了出来。正当众大臣以为又是有什么大事生,不然也不会惊动梁国公房大人如此郑重其事。房玄龄程上了一张已经装裱好的文字!
上面写着一段话。
“安得社稷安稳,莫过于,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何愁天下不太平,直至万世千秋?”
李世民看见了这副字联,连声称赞“好”字。下面众大臣当然知道是他们君臣在唱双簧,全都恭贺圣上得到此字联,实乃大唐之福。李世民顺应臣意,立刻让杜如晦起草诏书,从今以后,将此字联挂在国监门前,让天下人知道,这短短几十字真言,便是国家兴亡的标榜。
早朝散后,众大臣都在议论房玄龄究竟从哪里弄来这句话。简直就是响当当的打在某些大臣的脸上。他们都知道,对于圣上为何要做出如此大的举动,无非就是要让天下人看见这几句话。亦可说是醒世警言。
中午。一群朝廷的兵士就来到国监将此装裱好的字联挂在国监正前方的门庭上。一下就引来很多学的围观!
“文官不爱钱,五官不惜死,何愁天下不太平?”
众学望着头顶上那块烫金字联,齐声念了起来。越读越觉得心中似在沸腾。后都在小声议论这字联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有人猜测是当今圣上,有人说是尚书杜大人,还有人说是梁国公房大人写的。众说纷纭。后来有人干脆语不惊人死不休,说这句话是出自今年科举考试某位考生之手。顿时让国监众书生轰然大笑起来。
外面热闹的声音,把躲在屋里正准备吃饭的孟星河引了出来,还以为生了什么大事,结果他走出来一看,一眼看见国监门前那块匾额,又看见了里面那几句话,然后孟星河心里怦怦直跳,迅回了屋去。
不会那么巧吧!难道挂在国监外面的文章真是自己的。他不相信世上有如此巧合的事情,正纳闷的时候,云姨已经将饭菜端上桌来。
“怎么了?”见孟星河神色异样,她亲声问道。
“没事!”孟星河立刻镇定下来。立刻拿起筷开始吃饭。
“哐哐哐——”
一通敲锣打鼓的声音从国监外面传来:“贡院开始放榜了。”
“轰——”
堪比地动山摇的响声立刻从国监各个房间中传出。众学连午饭都没吃就已经了疯向贡院跑去。
“去啊!你还愣着干什么。笨。”见孟星河还坐在桌上一动不动,云姨都替他担心。放榜可是件大事,什么都不说,她立刻放下筷,就像个小女人那样拉着孟星河的手就往贡院跑去。
来到贡院的时候,贡院门前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每次放榜孟星河几乎都是站在后,凭借挺拔的身高优势望着前面那张红榜。
“出来了。出来了。”
随着第一个上榜的名单被拿出来。无数的学立刻伸长的脖迫切希望上面的自己的名字。
“平江县王文生,第十甲!”
“钱塘县李观鱼,第九甲!”
“。。。。。。。。。。”
“桃源县,赵浩然六甲。”
“。。。。。。。。”
“江都,商君邪第四甲。”
“。。。。。。。。”
“襄州张继,第二甲!”
“桃源县孟星河,第一甲!”
至此。今年科举考试前十甲红榜全部放完。贡院门前哭的哭,笑的笑,又是几家欢喜百家哀愁。
望着那红榜上第一的位置。握着云姨的手似乎紧了些。
“走吧!榜已经放完。只怕桌上的饭菜都凉了。”捏了捏云姨的手,孟星河现在现原来身边这位女已经不知不觉流下泪来。
“嗯!我回去帮你热热!”没有大喜大悲,有的只是一份淡定。看惯了悲欢离合沉浮起落的云姨,此刻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是在心里仍有一丝小小的窃喜。
二人就这样手牵手,离开仍旧热闹的不可收拾的贡院。
身后一副人间绝笔。至此后,孟星河三个字,在数日之间就传遍了整个大唐。已经名题雁塔昭告金榜的他,不久后便将大显门庭天下颂扬!
第一章 钦点状元
“把青衫脱下来,穿这件衣服,鞋也换了,试试这双鞋合不合适。”
天还没亮。云姨就来到孟星河的房间指指点点。今天是孟星河去皇宫进行殿试的日,不能让他和往常一样太过寒酸,所以云姨早早就督促孟星河把青衫和破鞋换了下来,还亲自为他穿上那些他从来都不穿的衣服。
这些衣服都是桃源的施雨老婆一针一线为孟星河量身定制。穿在孟星河身上,他整个人放佛都变了个模样。可镜前的孟星河总觉得穿这种耀眼的金装显得自己比较骚|包,但迫于云姨那炙热的眼神,孟星河知道自己必须得听她的安排。谁叫他没事喜欢牵人家姑娘的手,就得乖乖的听人家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