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逆子乱臣 >

第164章

逆子乱臣-第164章

小说: 逆子乱臣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明见,臣今年才一十七岁!”许惊鸿没有任何的忸怩,就道出了自己的年龄。这一下,又让其他人发出了一声惊呼,虽然说自古英雄出少年,但真有如此年轻的英雄出现,而且将与自己等平起平坐时,许多臣子心里还是充满了不甘的。

“听说你在西南屡立战功,这次又是在你的统筹指挥下,我大梁城中的恶势力才会覆灭,可是确有其事哪?”

“臣不敢有瞒陛下,一切都是真的!”许惊鸿依旧用平和的声音回答道。

“只怕未必吧。”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了起来,正是之前就对许惊鸿多有怀疑的公孙元。只见他很没有礼貌地上下打量了许惊鸿一番,才继续道:“你年不过二十,之前更是名不见经传,却在短短的两年里突然冒起,这可难以让人信服哪。陛下,臣还是认为他那些所谓的功劳不过是有人给他帮助而成的,就他本人的能力,根本不可能立下这一连串的功劳!臣请陛下当朝下旨,将这个欺君罔上的贼子拿下拷问!”

没想到这个公孙元一上来不光否定一切,而且还喊打喊杀,让周围的其他臣子都大为惊讶。但他的话也引来了许多同盟者的一致赞同,立刻又有不少人开始附和:“公孙大人说得对,此子无论年龄还是履历都不可能取得如此功劳,一定是窃取了他人之功。还请陛下下旨将他赶出朝去!”

见众人不问青红皂白就这么攻讦于许惊鸿,连皇帝在内的众人都大为恼火,当即就有许家的一些人和受皇帝授意要帮许惊鸿上位的臣子要出来为其说话了。但还没等他们站出来呢,处在风口浪尖的许惊鸿却抢先作出了反应,他居然在这种情况下放声大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怪异的举动,使得殿中众人都是一怔,连想继续攻讦,以及想要出言维护的人都停了嘴,用惊讶的目光看着他,不知这个少年发的是哪门子的疯。

这么笑了好半晌后,许惊鸿才止了笑,然后用看白痴一样的目光扫过了那些攻讦自己的官员们,用不屑的语调道:“真是无知,如此无知之人竟能位列朝堂,真是我大宋之悲哀!”

在受到这些人的攻讦时,许惊鸿已经拿定了主意,他要反攻!被动挨打向来不是他的习惯,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官场上,要击败敌人最好的办法还是犀利的进攻。他决定用最犀利的进攻来击败这些将来的敌人,让他们今后不敢再对自己轻慢。

“大胆!”他的话惹来了群臣的勃然怒气,许多刚才没有加入到声讨和质疑他的阵营里的人也纷纷开口了:“放肆!这里是朝堂,可不是你那军营,竟敢如此说话!”

斥责之声不绝于耳,仿佛现在就要将许惊鸿淹没了一般。但许惊鸿却没有任何慌张,只是继续用轻蔑的目光盯着这些人,然后气运丹田道:“怎么,我说错了么?这些人一没有查我之能力,二没有问我一句话,开口就说我所立之功都是假的,这难道还不够无知的么?”

他的声音虽然不是很响,但因为运用了内力之故,居然很轻松地将在场其他人的斥责之声给压了下去,殿中只留下许惊鸿一人的声音为人所闻。这一手一出,顿时就惹来了殿中群臣的惊讶,他们渐渐停止了说话,脸上也出现了一丝忌惮。

“许惊鸿,你说自己的功劳是确实的,但我大宋可还没有如此年轻就能立下如此功劳的人呢。只从这一点看,他们的怀疑也不无道理。你可有证据来证明那些功劳确为你所立哪?”这时,叶名扬开口了,从他的话语里可以看出这是在帮那些世家之人了。

因为叶浩一事,叶家和许惊鸿还是有些过节的,但却也不到不死不休的境地。但叶名扬也不会放过这么个打击许惊鸿的机会,以他的身份说出这话,分量自然是极重的。

“娘的,你们就不能遵循谁质疑,谁取证的规则么?”许惊鸿的心里暗骂了一句,但面上依然很是平和:“这位大人说的也有一些道理,我也的确无法当堂拿出证据来。这次京城之事,虽然是我居中指挥,但下面的兵士们也是尽了全力的。而西南的战事,除非将王大帅请来,否则各位想必也是无法相信的了!”他这话里藏着一点调侃的意味了。

但那些欲将之赶走的人却没有在意他的讽刺,而只是道:“看来你也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的功劳实在是无法让人相信,那就自觉离开吧!”

“我虽然可以认同大家的说法,但有一点我却不能苟同!”许惊鸿不待他们将话题重新拉出来,便抢先道:“有哪个人规定一个人的能力和功劳要与年龄以及出身相符合了?我虽然才十七,但在军中立功靠的是真本事,可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可不象某些人,是仗着祖宗的荫蔽窃取高位,其实自身并无任何本事可言!而自古以来,少年有大才者更是数不胜数,秦之甘罗,吴之周瑜,蜀之孔明,他们也都是年少成名,怎么就没有人质疑他们的能力和所立下的功劳呢?”

静!殿中的气氛一下就静了下来,没有人想到许惊鸿的言辞也会如此的犀利,居然一下就将对方质疑自己的问题都给挡了回去,还顺带地嘲弄了某些人一通。这尴尬的一幕让殿中那些世家子弟有怒发不出来,只能憋在心里,险些憋出了内伤来。

“好一张如簧的利舌哪!不过这却不是能证明你之能力的所为!”方远山在一声冷哼之后朝皇帝道:“陛下,其实要判定此子是否有能力很是简单。”

“哦,却是为何啊?”皇帝对许惊鸿的表现大为满意,也对他更有信心了,见方远山还不信邪,便索性让他再出一回丑。

“那便是试一试他的武艺了。军中讲究的就是以武服人,他若真如自己所言,这武艺必然极为精到,这样臣等自然无话可说了。所以还请陛下准许我等在殿外广场之上考量一下他的武艺!”方远山给出了自己的办法,其实他早在之前对这一个策略就有了准备了,为的就是借着这个机会将许惊鸿这个眼中钉一举除去!

第三十八章    扬名立万(2)

还没等许惊鸿,以及皇帝开口说话呢,许正年已经开始反驳了:“方尚书此言差矣。就老夫所知,一个武将能否在军中立足,能否立下大功劳,可不是只看他的个人武勇便成的。古往今来,有多少名将,可又有几许是真正能上阵与敌交战的呢?孙武子,吴起,张良,韩信等辈,可以说一生未逢败绩,可也从未听说他们能以一敌百哪。”

许正年这话一说完,顿时就赢得了许多人赞同的声音。一者是老侯爷的声望使然,二来他也的确说得在理,不能以一人之武艺来判断他在军中的作用。

没想到许正年居然如此明显地为许惊鸿出头,而且还仗着自己是老将的身份倚老卖老,这让方远山大感头疼,一时竟还真道不出个所以然来了。皇帝瞧着这模样,心里却是惊喜交集,喜的自然是许惊鸿能少点麻烦,从而让自己的计划更为顺利。而惊的则是许家态度的转变,前两日许惊鸿和许正年父子相会之事他已经知道了,本还不怎么担心,可现在看来,事情似乎有脱出自己掌控的危险,一旦许惊鸿真归了宗,可就是个大问题了。

正因为有了这一层顾虑,赵哲并没有当即就顺着许正年的话给许惊鸿解套,而是微笑地看着下面的人,静等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果然,又有人站出来为方远山助阵了:“侯爷此言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但本官以为还有有待商榷的地方!”说话的却是叶名扬,现在也只有他这样身份的人能掺和到两人的对峙中来了。在略一顿后,他又继续道:“许惊鸿若是军中高中级的将领,侯爷此言的确很是恰当,但他却不过是个最底层的队正而已,此话就未必管用了。队正者,是要率手下兵士与敌人正面交锋的,若他没有过人的本领,如何能得王冲的看重,从而脱颖而出呢?”

“不错,本官也正是这么个想法,才有如此提议的。”方远山就坡下驴地附和了一声。虽然许家与方家有着姻亲关系,但此时却已经顾不得这许多了。

许正年的白眉一挑,还待再说几句,不想一个声音却又抢先于他发话了。而此人一说话,连他也自动住了嘴,因为说这话的正是此事的当事之人,许惊鸿了。只见其不卑不亢地点头道:“几位大人所言都很是有理,既然大家有着疑虑,我自当尽力来让大家满意了!就照方尚书的意思,在外面考较一番吧。”

“好,许队正果然有胆色,只此一点本官就要信上两分了。”方远山立刻跟了一句,将此事给彻底定了下来。当然,在这话里他也不忘损许惊鸿一下,将他称为队正。

对此,许惊鸿只是淡然处之,没有任何的反应。而许正年见许惊鸿竟不领自己的情,硬是要受人刁难,心里却颇不是滋味:“莫非他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要以此扬名么?还是他就是为了不和我许家有任何的瓜葛才定下这个决定的?”

在许正年患得患失的时候,皇帝却大为欢喜,看来许惊鸿的立场还是相当坚定的。所以他立刻就顺水推舟地道:“那就准方远山之言吧。不过,却用什么来考较于他呢?”

对于这个问题,方远山也是早有准备的,当即道:“臣虽然不曾入过军中,但有些事情还是明白的。一个兵士,在战场上杀敌,只有远近两种手段。近者,自然是拳脚兵刃的比斗了,而远者则是弓弩之技。因为时间和场地所限制,这马上的弓术考量就可以免了,许惊鸿只要能在步弓,以及武艺上有突出的表现,就足以让天下人信服了!”

“唔,方尚书的考虑还是很周到的,诸卿以为如何呢?”听了他的建议后,皇帝的心更为安定了。就他所知,许惊鸿的武艺和弓箭上的造诣都很是不低,想必这次的考量是不可能再有什么问题了。

“臣以为此法甚好!”

“臣也以为此法可行!”……场上的众多官员都纷纷附议,有人还很有兴趣地说着这话,显然他们也想看这一场比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