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初汉-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不过看你小身板不结实,最好还是再多叫两人来吧,这玩意可是很沉的。”窦琰得意地拍了拍那箱盖笑道。
那位宦官傻呼呼地呆了半晌只能郁闷地又叫来了点人,才把这个大得出奇的箱子吭哧吭哧地抬到了长乐宫主殿中央专门摆放礼物处。
看到了那个大箱子的出现,已经在门口处见识过箱子里边是何等事物的那些勋贵酱油众们顿时忍不住笑出声来,而不知道的那些人也正悄声地议论着这一箱子到底是什么鬼玩意,一时之间,原本称得上安静的大殿内变得有些嘈杂起来。
远远的,窦琰看到那居于主位上的窦老太太似乎正在跟身边的人低声交流着什么,可惜离得太远,窦琰看不清楚到底是天子还是窦老太太的亲弟弟。
--------------------
很快,报呈礼物的宦官念到了窦琰所献礼物乃是农具一套时,原本就已经显得嘈杂的大殿之内一时间已哄然一片。
“宣窦琰至阶前问话!”不过很快,宦官扯起了他们那尖锐高昂的嗓音,将那些杂音都掩盖住,原来的喧闹声也渐渐地息去,不过,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窦琰的身上。
说实话,被这么多双眼珠子盯着,任谁都会有些犯虚,包括窦琰也不例外。不过好歹窦琰在后世也是经过大场面的,后世也经常参加会议并作为优秀先进大学生村干部发言什么的,所以,虽然心里边有些犯虚,表面倒是不露分毫。
提着前襟越过了那些正用好奇与戏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强力围观人士,步到了那阶下,窦琰一抖前襟拜下。“见过陛下,见过太后。”
“抬起头来。”那阶上传来了一个显得有些沙哑的声音,窦琰抬起了头来,正好看到坐于带在着笑容的窦老太太身畔的一位身着黑色袍服,头带冠冕,身型显得有些削瘦的中年男子。这位,就是继承和发展了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的汉景帝刘启。
而坐在窦老太太另一侧的并不是汉景帝的任何一位嫔妃,而是一位梳着坠马髻,容貌与那陈阿娇有七八分相似,却显得成熟干练许多的中年美妇,不用猜都知道,这位必是那窦太后的爱女,陈阿娇的亲娘,在大汉几乎无人不晓的馆陶长公主殿下。
“你所呈之寿礼,莫非真是一套农具?”汉景帝的肤色显得有些黝黑,不过那双眼睛却异常的有神,一面打量着窦琰,一面温和地问道。
而窦老太太亦是一脸的好奇之色。“乖孙儿,你真的送了老身一套农具不成?”
坐于窦老太太下首的窦少君只冲窦琰眨了眨眼,笑眯眯地一句话也不说,似乎是在提醒着窦琰,这个惊喜,是到了揭露真相的时候了。
“正是。”窦琰老老实实地答道,对于这位汉景帝,窦琰可是久仰不已,虽然窦琰也承认他有大功于汉朝,有功于历史,但问题是他的人品却让窦琰不由得警惕,毕竟自己的老爹才刚刚让他给收缀没多久,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好大的胆子,居然拿农具以作礼物贺太后娘娘寿诞,简直就是在藐视太后娘娘和天子的威仪。”就在这个时候,人群之中传来了一个不阴不阳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显得份外的明晰。
窦琰转头望着过去,果然正是那位方才在长乐宫外让自己给折辱了一顿的曲周侯世子郦皋,此刻这位世子昂然不惧地冲自己冷笑不停。
--------------------
PS:胃相当不舒服,不过还是努力完成了今天的承诺,明天早上可以要去医院看看怎么回事,大伙看在晴了这么努力地份上,多多投票支持哈。
另感谢我要当个好医生、无限!恐怖、江宁飞雪这三位同学的打赏支持!
第五十九章 老汉推车式……
窦琰已然看到自己的父亲就坐在那些秩比二千石的官员中间,听到了这话,老爹不由得扬起了眉头,双目落到了自己的身上微微颔首,一副很武林大掌门的气势与派头,那意思很明了,自己这个当儿子的上,他老人家还不屑冲小辈出手。
不过窦琰还未开口,原本满脸疑惑的窦太后不悦地微皱了皱眉头:“来人,将那木箱子打开,将我那侄孙的寿礼拿得近些,让老身看看。”
听到了这话,立即有宦官打开了那个巨大的木箱子,从那木箱子里边吃力地扛出了一架木制犁,还有好几样的农具。甚至于还有一架造型独特,长度大概也就与那曲辕犁相仿的车架,在在场人士吃惊的目光中,抬到了阶下。
汉景帝看到了那架造型独特的曲辕犁,不由得轻咦了一声,然后低下了头凑到了窦老太后的耳边低声说了句什么。窦老太后的眉头微微一扬,温言道:“琰儿,你所献上的那些物件与如今百姓所用似乎有些不同?”
“正是,这些都是琰根据我大汉的农人所用的农具进行改良而得,例如这曲辕犁,不仅仅要比直辕犁轻便许多,单牛便可驭使,一架曲辕犁,只需一人扶犁,一牛牵引,日可耕旱地而且还能调结入土的深浅,并能自动将翻起的泥土推开……”窦琰朗声答道。
听到了这话,厅堂之内的百官勋贵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全都目露惊骇之色,这些人当中大部份都没有接触过田地,但仍旧有不少的官员接触过农事,对于农事也是需要有一些了解的,毕竟每年连皇帝都要亲自下犁以表示春耕开始。
直辕犁不仅仅沉重粗笨,转向困难,并且需要的人力和牛力都要远超这种曲辕犁,但是大汉耕牛向来不足,使得很多的百姓每每耕牛之时,只能全家老小齐上阵去拉犁。
原本觉得窦琰如此做,应该会有什么意想不到惊喜的窦太后也不由得变了脸色。“琰儿,这是真的吗?”
“自然是真的,琰可以保证。”窦琰恭敬地答道。
“莫非窦公子亲自下过田试验过不成?”那郦皋不顾旁边人的阻拦,忍不住高声喝问道。
“他妈的,老子今天不在大庭广众之下把你玩臭玩死,老子就不姓窦!”窦琰冷冷一笑,眼珠子一转,似乎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地答道。“没有。”
听到了这句简单却又直接的答案,郦皋大喜,越众而出,拜于阶下:“太后,陛下,臣请治窦琰欺君之罪。这物升斗小民所用之物,窦琰居然将其作为寿礼献于太后,他既不懂农事,又何以能改良农具,分明就是意欲哗众取宠,有欺君犯上之过。”
听到了这话,汉景帝的脸色也不由得有些不太好看,眯起了眼睛打量起了跪于阶下的窦琰,手指在那膝上轻轻地叩击着,目光闪动不停。
而坐于那阶下的信阳公主有些紧张地握起了粉拳,几欲开口,可是看到了身边的小刘彻之后,她深深地吸了口气,忍住了冲动。而坐于窦太后另一侧的长公主仍旧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颇有些疑惑地打量着窦琰。
“是吗?”窦老太后脸上的笑容渐渐地敛去,声音有些冷。
“太后,臣有一言。”这个时候,已经憋不住了的窦少君终于跳了出来。看到这位窦太后的亲弟弟居然会站出来,那脸上的得意之色刚刚泛起的郦皋不由得有些错愕。
--------------------
“少君,你先等等。”窦太后抬手示意窦少君之后,目光落在了阶下窦琰的身上。“琰儿,到底是怎么回事?”
“侄孙虽未下过田,不过,却有农人试用过侄孙所改良的农具数日,并且,侄孙之所以能改良成功,说来,还得了叔公章武侯的无私点拔,不然,侄孙岂能短短一月不到,就能试制出来?”
“哦?少君,琰儿所言,可是实情?”窦太后又转头向窦少君询问道。
“正是,不过,琰儿改良农具之时,臣只不过是随便说了几句而已,哪有什么功劳。”窦少君嘴咧着,有心想要应下,却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可这么大个功劳摆在跟前,不接下,心里边着实痒得厉害,只好含糊地答了这么一句,不过转过脸望向窦琰的目光之中又多了几丝欣慰。
“另外,臣弟在王孙府中,的确见过农人操作这些改良过的农具,的确如琰儿如言,着实比如今的要轻便快捷不少,省时省力……”窦少君侃侃而言的声音在殿内回荡着,越发地衬得那跪坐在后方不远处的郦皋孤立无援。
郦皋此刻脸上血色全无,哆嗦着嘴皮子,目光呆滞地望着着那跪坐在阶前的窦琰,还有那位窦少君,怎么也没有想到,窦琰这个家伙如此阴险歹毒。直到最后一刻,才利用窦少君这位窦太后的亲弟弟来揭开迷底。
原本显得面色不愉的汉景帝也不由得面露讶色,甚至亲自走了下来,站在那些摆放在阶下的农具前。窦少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唾沫横飞地指着那几件改良过的农具解释起了用途和优越性来。
那些小农具虽然也有其优越性,不过最让汉景帝在意的还是那架曲辕犁。在那窦少君拍胸脯的担保之下,汉景帝把目光转到了另一件大家伙上。
“对了琰儿,这是何物,前几日老夫到府上时,并没有此物。”窦少君也不禁一愣,转头向窦琰问道。
“回叔公,此物名唤独轮车。”窦琰答道:“侄孙见那些农人在崎岖的地方运转货物之时,只能肩挑手扛,一次不过百余斤,然大车虽然载重甚多,却无法在那样的地方行进,就想着何不将两轮减到一轮。如此,不仅转向方便,而且载重其远超肩挑。”窦琰顺势站了起来,将那独轮车立了起来,两手持柄,一前一作地比划了下老汉推车式,嗯,想歪的都是坏淫。
“哦,不知此物可载多少货物?”汉景帝看到这一幕,不由得兴致大增,很是兴致盎然地问道。
窦琰约莫估算了下之后答道:“五六百斤可载。”
此言一出,厅中再次响起了一片吸气之声。就连汉景帝也不由得一呆,不可置信地望着着窦琰正在比划的那架犹如玩具似的独轮车。“你说此物可载五六百斤?”
“若是陛下不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