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混在隋唐 >

第310章

混在隋唐-第310章

小说: 混在隋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征大感遗憾,先是为先前的怀疑,对庄见道歉,接着又再追问这三国演义的下落。庄见苦笑道:“那啥,这书我也是偶然看到过,实在是记不清到底是在哪儿了。我只当这书到处都是,这外面难道没有吗?我可不知道了。”

魏征不由跌足而叹,急道:“这般奇书,仁公怎会记不得了?你可好生想想,都到过哪些地方,如此也可推演一番。”

庄见啊了一声,皱眉道:“我到过的地儿貌似很多啊。大兴就不说了,这洛阳也是来过的,还有山东怀县、长白、河北的高鸡泊,山西的潞州、河西、河东、太原,晋阳宫也去过,汾阳宫也去过,嗯嗯,很多地儿。”他扳着指头,口中不断吐出一个个地名儿,只把个魏征听的心中一阵冰凉。

这厮去过的地儿也太多了吧,这北到塞外,东到大海的,可怎么推演啊。眼见着这么一部奇书,自己却不能一睹为快,对于魏征这般文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李密见实在问不出什么了,不由的也是暗自叹息。只是对他来说,这奇书固然是好,却始终不如自己的争霸大业重要。方才这一打断,可是跑题跑得太远了。此刻既是没了下文,便又问起方才李渊解的那个畿语。

庄见听他问起这个,也是心中松了一口气儿,暗暗摸把冷汗,告诫自己,以后这种卖弄书袋的活儿,可是打死也不干了。要再碰上魏征这样的榆木疙瘩,岂不是把自己累死。

见李密问起那个畿语,赶忙点头,继续说道:“唐公找人解了那个畿语,那畿语的意思是说,这个所谓的桃李子,是指逃亡在外的李家儿子。皇、后是指皇上和皇后。扬州就是江都,‘宛转花园里’是说皇与后在扬州不回来了。‘勿浪语,谁道许’是两重意思,一重是让大家不要讲开去,守秘密。一重却是指这个李家逃亡在外的儿子,名字中有个密字。按照这个解释,这么一推算,如今天下符合这个畿语的,似乎便只有一个人符合条件了。此人身带天命,是要代隋做皇帝的。至于这个人是谁,似乎不需要我再多说了吧。”

庄见说到这儿便即停了下来,李密手下众人,个个都是满面的兴奋之色。李密自己也是忍不住的满面得色,只是强自忍住,但那面上的笑容,却是熠熠生辉。众人中未有魏征毫无所动,这位大人却不是有何异议,而是压根就没听进去,此刻满脑子的,还都在纠结那个三国演义,到底下落何处呢。否则,以他的见识和耿直,就算不跳出来反驳,也会提醒李密莫要轻信的。只是被庄见误打误撞的扔出这么一本子虚乌有的三国演义,彻底将他的注意力引开了,倒也算是冥冥中自有一番定数了。

大厅中,众人兴奋的互相议论着,都是说早发现李密如何如何有帝王之像,又如何如何睿智。更将自李密来后,取得的一系列的胜利,再次拿出来宣扬。嗡嗡的议论声中,李密捋须微笑,颇是有些扬眉吐气之感。身板儿愈发挺得直了,倒像现在不是坐在一张破席子上,而是已经坐到那张九龙宝座上了。

庄见身后罗世信和雄大海面面相觑,都是相对无言。自家这位少爷也太能忽悠了吧。那个畿语如果没记错的话,当时也只是大家偶尔说笑时,拿出来讨论过。那位远在贾胡堡中的唐国公,啥时候找过人解过啊?而且那番解释,还是自家这位少爷,在问明白了几个地名的意思后,胡言说笑牵强附会,而且说得也是李渊,并不是这位李密啊。怎么到了这为李密这儿,又出来这么一番解释呢?

什么是忽悠?这就是忽悠!什么是境界?这就是境界!萝卜同学心眼里对自家少爷,简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对于现在所处这个场合不对,不由的大为遗憾,因为现在似乎实在不适合大声赞美少爷的,这样怎么能体现出一个忠实粉丝的价值呢?遗憾!太遗憾了。只是这位萝卜同学,只顾兴奋的赞美少爷,却完全忘记了,貌似他每次的赞美,结果总是马屁拍在马蹄上,让自己大为受伤,少了许多的白面卷子和大肉吃。

厅中众人各式心思,李密耳中听的众人的奉承赞美之言,终是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摆摆手,对众人道:“诸位将军过誉了。呵呵,我等为民请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若当真天命有归,诸位将俱是开国功臣,本公必与诸位共富贵。”

众人大喜,齐齐躬身拜谢。李密呵呵笑着摆摆手,让众人安静,这才和颜悦色的转头对庄见道:“不知唐公却是找的何人解的这畿语?若真如此,然此刻仁公此来,又是所为何事?”

庄见眼见忽悠成功,肚中得意,忽听李密问起谁解的畿语,眼珠子一转,忽的想起一人,坦然说道:“啊,这个人嘛,嗯,他叫袁天罡。说是什么昆仑派的,貌似很有些道号呢。不过也不知是不是江湖骗子,说的这么一堆,我却是不懂的。只是唐公连连点头,似乎极是赞同。至于我来嘛,就是唐公听了这解释后,让我来求魏公,瞧在份属同宗的面子上,答应一件事的。”

李渊听到袁天罡之名,不由的一惊,随即就是大喜。对庄见所说,更是又信了几分。庄见只是信口胡说,他所认识的人中,也就知道个袁天罡是神棍,这才拿出来搪塞。却不知那袁天罡自打和他分手后,这几年游走天下,很是闯出了一份名头。活神仙之名,早已传遍几个大的地方。便是一些荒僻之所,也是渐渐的知道了这位袁真人之名。此刻,庄见这么一说,让李密如何能不大喜。

此刻听说李渊有事相求,心中一动,强自按捺着那份窃喜,向庄见问道:“哦?不知唐公有何事需要本公帮忙?只要本公能做到的,定不会坐视的。当酌情相助,以全同宗之谊。”

庄见听他说得圆滑,心里暗暗鄙视,面上却是长叹一声,先是躬身施了一礼才道:“唐公自知独木难支大厦,又有天意在此摆着。所以呢,现在也只是尽一份心意罢了,远在江都的皇帝暂时够不到,那就先收复一些别的地方。到时候,只要魏公大事有成,也好有些进献之礼。所求的,就是希望魏公成事之后,将唐公这一族呢,列入皇家族谱之中,也好多一份保障。不知魏公可能答应啊?”

李密听的一愣,随即就是狂喜。果然不出自己所料,这李渊是真的向自己低头了。有了李渊的臣服,那么自己的号召力,将更上一层楼。这天下大业,更有何人再能阻挡自己?河北的窦建德、江淮的杜伏威,哼哼,那些人不过都是不成气候的草寇罢了。只要自己取了洛阳,依据坚城,握有回洛、洛口两大粮仓,居中原之中心,发号施令,这天下定可传檄而定。到时候,这些人要是识时务的,自可给他们安排个职位,施展他们的才能,但要是不识趣儿,哼哼,自己雷霆一发,即刻便可将他们碾为齑粉。

想到得意处,不由得哈哈大笑,对着庄见点头道:“我道何事,此本就是理也。唐公如何还需特意来求?你可回去回复唐公,尽可放手去做,倘不得意,自有本公亲上,为他做主就是。”

庄见听他此言,不由的心中狂笑,满面欢喜之色,向李密告谢。大事既已说完,宾主更是欢畅,一席酒直吃到掌灯时分,这才撤了。庄见三人酒足饭饱,起身告辞,说是目前正受困于贾胡堡,心中牵挂。既是双方已经取得统一,就不多待了,这便要连夜返回。

李密大是不舍,苦苦挽留,庄见执意要走。李密这才亲自送三人到营外,分手之际,庄见忽的回头对着李密笑道:“魏公,你雄才大略,取洛阳收天下,不过易如反掌,期望能早日得到你的好消息。我,很看好你哟。”

第323章 后方的危机

夜光如水,凉风习习。四下里一片静谧,唯余草虫唧唧。突然一阵急遽的马蹄声响起,瞬间将这夏夜的寂静,踏了个粉碎。随着蹄声由远而近,通往山西的官道上,三骑马已是自大路尽头冒出,飞速奔了过来。

“少爷,干啥非要大半夜的赶路啊?来的时候,是因为大雨,早到早消停。可这回去却急啥啊。”枣红马上的罗世信,一边策马紧跟着庄见,一边不停抱怨着。

庄见轻轻紧紧缰绳,在胯下乌云盖雪的摇首轻嘶中,将步子缓了下来,慢慢小跑着。转头骂道:“你个猪,这都不懂?咱们在李密那厮那儿,得罪了一圈儿的人,又把李密忽悠了。这会儿不赶紧趁着他们反应过来前走,难道要等人家看着咱们就想起这事儿,再来跟咱们重新谈啊。只要咱们走人了,他们也已经答应了,即便有些个后悔,也没发再更改主意了,不然,以李密的身份,难不成要传出个失信天下的名声吗?笨!”

罗世信和雄大海随着将马速缓下,罗世信得了庄见喝骂,摸摸头不再多言。雄大海却疑惑的道:“少爷,便是咱们走了,若李密有些什么变故,就不会再派人往咱们那儿去说吗?这么急着走,似乎也没什么作用吧。”

庄见摇摇头,嘿嘿笑道:“我说早走,也不过是防个万一罢了。那李密一心做他那皇帝梦,怎么可能改变主意?就算是,但咱们走了,他再派人来,一来这主动权就握在咱们手中,可应可不应,或者拖着,他李密也是没辙。只要等到时机成熟了,再视情况给他答复就是。二来嘛,嘿嘿,李密要是真这么干了,难道就不怕传出个反复无常的名声啊?要真真这么做了,他还靠什么去争天下啊?这争天下就跟做生意一样,要是没了信誉,嘿嘿,只怕终究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罢了。李密定然不肯做这种傻事的,就算他自己看不透,难道那魏征老头是吃素的不成?放心吧,咱们这一走,可是少爷最睿智的地方。没听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吗?说的就是少爷这一走,懂不。”

庄大少洋洋得意的解释着,虽说最后几句完全是在胡说八道,但前面所说,倒是大有道理。雄大海恍然大悟,遂不再多言。

主仆三人离得远了,便放缓行程,一路缓缓而行。只是等进了西河郡,不由的又都是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