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我家后院是唐朝 >

第313章

我家后院是唐朝-第313章

小说: 我家后院是唐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皇,长孙阁老说的有理,儿臣明白要想把长安治理的如同益州一样绝非一日之功。”李愔沉吟着说道。

李世民缓缓点了点头,对李愔的判断很满意,说起来他也害怕李愔胡来一统,到时候惹得众叛亲离,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李愔这样说,四位重臣也都频频点头,长孙无忌道:“太子殿下英明,只是不知道太子殿下如今打算如何入手呢?”

对这个事情李愔早有考虑,他道:“我打算增设一些部门,想要把长安发展起来,有些益州的部门是必须要建立的……”

李世民的眼睛在五人中转了一圈,打断了李愔的话,道:“太子,你和四位阁老回太极宫商议此事吧,朕累了这些年,终于可以休息休息了。”,说着,脸上带着轻松地表亲,“朕如今的身体有些不适,想去青城山静养一段时间,你给朕安排一下吧。”

“是,父皇,儿臣这就给你安排。”李世民当甩手掌柜速度之快让李愔是猝不及防。

李世民闻言接着补充道:“对了,不要安排其他的行宫了,你皇祖父那个院子给朕就行了。”

“皇上,你这么快就要离开长安吗,这太子殿下刚刚接手政务……”长孙无忌迟疑道。

李世民站了起来,“这有何妨,现在有了手机这种东西,出了什么事情立刻可以通知朕,而且这长安城外的飞机场也建设出来了,到时候从益州乘飞机到这里也就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有什么可怕的。”

四人顿时愕然,李世民现在对飞机已经很熟悉了,可这四位大臣可是从来没有接触过,只是听李世民说这飞机如何如何,他们根本就不了解这些东西。

李愔见状暗笑不已,如今李世民的观念和大臣都脱了勾,更加倾向于益州,所以才会这么干脆把政务交给李愔,因为这三个月以来李愔还没到长安,这长安城就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现在李愔来了,以后的变化只会更大。

四位大臣没了言语,李愔道:“四位阁老,既然父皇有些倦了,那么我们就回去吧,明日让官员们到太极宫的太极殿中议事吧。”

“是,太子殿下!”四人躬身道,接着转身离去。

在四人走后,李世民把刚准备走的叫了回来,道:“六郎,这四位都是大唐的肱骨之臣,一心都是为了大唐着想,你要善用他们才是,但是如果他们真的阻碍了你的改革,你也不必碍于父皇的情面,一切都以国家为重。”

“是,父皇,儿臣记住了!”李世民特意说这句话是告诉李愔不必顾忌太多,但是也不要任性胡来。

说罢,李世民挥了挥手让李愔离开。

回了太极宫,李愔屁股还没做热,一众从益州来的官员便到了太极宫求见李愔,李愔把他们叫到了太极殿,如今太极殿高台上的龙椅已经被撤换掉,换成了太子用的座椅,他此时安稳地坐在椅子上,想起以前在这里参拜李世民,李愔心中的虚荣心节节攀升,他终于坐在了这个位置上了,虽然他屁股底下的不是龙椅。

上官仪带着王银龙等人到了太极殿,见到坐在龙椅旁边的李愔都是露出了微笑,在他们看来,现在李愔基本上和坐上皇位没有区别了。

“微臣参见殿下!”上官仪带着官员们一起行礼。

李愔微笑点头让众人免礼,对上官仪道:“刚到长安你们不回去各自安顿下来,这么着急过来是为何事?”

上官仪道:“殿下,这安顿倒是小事,只是我们沿路听到不少流言蜚语,说是长安的不少官员对我们似是很不满,私底下要联合起来对抗我们,这长安不比益州,官员都是有些心里难安,毕竟他们都是携家带口过来的,若是有了什么意外……”

“无风不起浪,既然坊间有这些传言必然是有些根据的,不过你们不必惊慌,这很正常,对他们来说你们毕竟是外来的,他们才是地头蛇,自然想要排挤你们。”李愔道。

“殿下,这正是老臣担心的。”上官仪道,“所以,臣以为殿下应该迅速接管十六卫军,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祸乱发生了。”

李愔摇了摇头,道:“你们想的太简单了,如今在长安忠于我们的人并不多,接管了军队也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我才会把中央军调到长安,中央军中的子弟都是出身益州,对我们有深厚的感情,他们才是我们安全的保障,十六卫军我们是要接管,但是接管之后我们要另立新军。”

“殿下这是何意?”上官仪有些糊涂了。

“很简单,接管十六卫军以后,我们会在十六卫中建设新的编制,重新招收士兵,这些新军全部又我们的人负责训练领导,这样的话就可以逐步蚕食十六卫军,最终十六卫军将全部变成我们的人。”李愔解释道。

闻言,那些从军事学院毕业的学员们都兴奋起来了,他们还担心如何融入十六卫军呢?现在终于不必担心了。

第四百章 交锋!

这些随李愔来到长安的益州官员对这个陌生的地方多少是有些担心的,害怕新老政务体系会酿成对立的冲突,建立新军的事情让李愔这些老部下安了心,类似于军队中的新军,李愔打算在政务体系中同样建立新的机构,这些机构可能暂时没有什么权利,但是日后李愔会慢慢把权利交给他们,最后让他们全盘接手大唐的政务。

和益州官员们商量了初步的策略,隔日李愔第一次上了早朝,早朝上他介绍了来自益州的官员,同时宣布建设新军和新的政务机构,而旧的体制一切照旧,这让喧嚣了三个月的长安官场总算是安静下来了,而他们不会想到李愔采用的是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方法慢慢终结旧的体制,而当他们发现这一点的时候,他们将只能接受自己的命运。

除了在官场上发力,李愔在民间也是一步步布局,得民心者的天下的道理在任何时代都行得通,减少赋税,免除劳役,免费入学等一系列政策开始在大唐贯彻实施下去,如今大唐的百姓早就通过口口相传知晓了益州的各种优惠政策,现在这些政策临到他们的头上了,他们无不对李愔这个太子感恩戴德。

当然,李愔这种既不开源又不节流的政策刚刚颁布就遭到了长安官员的极力反对,认为李愔这是亡国之策,但是如今李愔坐拥天下之富,在益州的仓库黄金和白银堆积如山,银行中流动的资金拿出一点就足够大唐十几年的农业赋税,再加上索马里不断给他带来的收入,他怎么可能会在乎这些官员可笑的反对。当上官仪把益州一年的财政收入说出来以后,这些官员集体闭嘴了,而接下来让官员们惊喜地是,李愔给他们上调了月俸,在以往。官员们的月俸主要是由三种部分组成,第一个自然是铜钱,接下来的两个是米和绢布,但是如今益州纺织业和农业发达,让这两样东西贬值太厉害,特别是绢布。如同根本无法和铜钱比值。

这项政策出来官员们倒是没反对的,这百姓得力有人反对,他们自己的月俸涨上去了傻瓜才会不要,而享受了李愔监国带来的益处后,越来越多的官员倒向了李愔这一边。毕竟人都是逐利而行,那个统治者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他们就跟着谁走。

不过虽然李愔出台的政策大多得到了认同,但是仍旧有不少政策是遭到强烈反对,而吵得最厉害的莫过于学校的问题,李愔执政不久在长安的各个分校开始接纳学员,但是接着问题就来了,大臣们反对寒门子弟和权贵子弟在同一所学校求学。而且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学校里发生了数起权贵子弟欺压寒门子弟的事情,让李愔是大为光火。

“把那些打人的权贵子弟全部劝退。伤人者按刑法该如何处理就如何处理。”李愔审阅了武侯亭递上来的奏折后颇有些恼火。

苏沫儿正在李愔身后给李愔拿捏着肩膀,长安分校投入使用后她就和崔莺莺,柳烟雨等人一起搬来了太极宫,崔莺莺住在以前的延喜殿,苏沫儿住在杨妃以前的紫云阁,柳烟雨住在凝云阁。兕子和三个皇子也返回了长安,因为他们的年纪都不小了。李世民让他们各自开府,只有兕子还住在大明宫中。回到长安以后,四人还是继续上学,同时回来的,还有以前不少前去益州求学的贵族子弟。

苏沫儿眉目间有些无奈,柔声道:“殿下消消气,可别气坏了身子,这可不值得,我马上就让武侯处理此事,只是跪在太极宫外的大臣们怎么办?”

“他们喜欢跪就让他们继续跪着,真是岂有此理,这些个老顽固。”李愔骂道,在李愔坚决不同意把寒门子弟和权贵子弟分开后,一批大臣就跪在了太极宫外,说李愔若是不同意,他们就跪着不起来。

苏沫儿轻哼了一声道:“也该让他们受点罪,竟然敢这样威胁殿下,太过可恶。”

李愔这些年也算是读了不少史书,历史上这样的招数并不罕见,而是比比皆是,表面上看起来是对某一个决定的不同意见,实则是君权和臣权之争,李愔此时若是让步了,那么以后这样的好戏还会一波接着一波,所以,就算是李愔的决策错了,他也不会退步,何况他并没有错。

打定主意不理会这些大臣,李愔想到武侯的事情,对苏沫儿道:“这武侯和新军一样,尽量招收新的人员,不要出了什么差错,为了安全着想,长安的武侯就不像益州一样分配枪械了,只使用益州淘汰的武侯装备,免的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苏沫儿轻轻点了点头。

两人正说着,一个宦官走了进来,说是王银龙求见。

苏沫儿露出不愉快的神色,她难得能和李愔腻在一起,自是想要多和李愔呆一段时间,但王银龙来了,她只得离去。

李愔拉住苏沫儿道:“等一会儿,还有事情要你和王银龙一起办理。”

正说着,王银龙突然就冲了进来,疾走几步一下子就扑在地上,嚎啕大哭:“殿下,你可要为老臣做主啊。”

李愔望着趴在地上的王银龙皱眉道:“怎么了?这样大哭大叫的,成何体统!”

王银龙抬起头来,两个眼圈乌青,鼻子通红,模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