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后院是唐朝-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真有此事!”
“这大都督一向都是遥领啊。”
“这就是藩王了?”
“……”
李世民亲口承认了此事,大臣们立刻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李世民对大臣们的反应早就有了准备,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他们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李愔他是封定了。
魏征继续道:“难道陛下忘了西汉的七王之乱,又忘了西晋的八王之乱吗?”
“朕当然没有忘记,但是朕不是汉景帝,大唐也不是昏聩的西晋,而且朕封六皇子为益州大都督是为了大唐的繁荣昌盛,益州乃是偏狭之地,除了益州,其它州加起来还不如一个益州而已,有什么可担心的,而且李愔主动献出技艺,乃是大功一件,实至名归而已!”李世民坦然道。
李世民的话音刚落,又一个大臣出列,却是卢进,他道:“六皇子的功绩臣万分钦佩,分封与他十州之地也未尝不可,只是皇上应该让六皇子将以后得来的技艺都上报朝廷与民共享,长安能工巧匠众多,定能把这些技艺发扬光大。”
“正直之言!”
“是应该把技艺交上来。”
“……”
卢进说完,立刻响起一片附和之声,这些都是来自望族的官员,他们才不担心李愔是不是蜀王,统领多少州县,对他们来说蜀地就是一根鸡肋而已,他们真正关心的是李愔手中的东西。
李世民扫了一眼附和的朝臣道:“那朕倒是要问问,如果六皇子如果不愿意献出这些技艺呢?毕竟这罗安国到现在只和六皇子做生意,他手中掌握了多少技艺只有他自己知道,也许这里面记载的只是九牛一毛而已,所以朕才把十个州全部交给他,愔儿对自己的封地他定然是会尽心竭力,不会藏私的。”李世民拿出李愔献出的册子在手中晃了晃,立刻引来众多贪婪的目光。
“这个……”张亮瞥了眼李泰,李泰对他点了点头,张亮道:“陛下可以派遣钦差到益州,再让蜀王妃回到长安为质,到那时只要益州有新技艺出现便让蜀王交出,那时他不敢不从。”
“混账!”李恪闻言大怒:“张亮你是何居心?以蜀王妃为质?我是李愔的哥哥,你怎么不拿我为质。”
接着李愔出列傲视群臣道:“父皇,这天下是李氏江山,父皇早年废去分封制不分封皇子,本是为了天下安定,避免诸侯纷乱,本也无错,如今为了富国强民将蜀地封于李愔,不是为私,而是为公,也是无错,儿臣赞成父皇的决定!”
张亮刚才的话说出,不只是李恪愠怒,崔绍也是怒极,他出列道:“陛下,六皇子蒙受不白之冤被贬斥益州不说,这在益州刚刚有了一番作为,便有些居心叵测之人看不得六皇子立下了功劳,一心想夺得六皇子手中的技艺,为的却是一己之私,正如三皇子所言,陛下为公,而有人却是为私心,还请陛下明鉴!”
李世民赞赏地点了点头,他刚才对群臣并没有全部说实话,他一来是为了让蜀地在李愔的治理下富足起来,二来则是在益州留下一条血脉防备这些门阀士族,若是某天他们心存异心对李氏皇族不利的时候,也要考虑身处益州的李愔。
“崔侍中此言差矣,张大夫的计策是有些不妥,但是这些技艺在李愔手里倒是不如众人皆都知晓,这样才有利大唐,不是吗?”房玄龄缓声说道。
“房阁老还没明白陛下的意思,这技艺在六皇子手中,交出多少是六皇子说了算,难道派遣钦差就能让六皇子交出来了?再说让蜀王妃到长安为质,这对于六皇子来说无异于奇耻大辱,他恐怕不但不会再交出手中的技艺,还会憎恶朝廷,到时候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就不好说了。”说话的是岑文本。
“臣也以为张大夫的话不妥,为了一些奇技淫巧这样威逼六皇子,这岂不是让六皇子寒心,让天下人耻笑,只是臣还是不敢苟同陛下打破分封制。”魏征听了几方辩论,驳斥了张亮的话又泼了李世民一头冷水。
李世民一直观察着众臣的表情,张亮的话说出后很多来自门阀士族的官员露出赞扬之色,对张亮的说法极为赞同,李世民自然明白他们打得都是什么主意,他心中顿时升起阵阵寒意,今天他们能这样对待李愔,改日他们说不定就能这样对待其他的皇子,甚至这样对待他,这让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
众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下,这时候长孙无忌出列道:“陛下,臣倒是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说来听听!”李世民一喜,心道还是长孙无忌最得他的心意。
长孙无忌沉思了一会儿道:“众臣担心的无非六皇子会变成诸侯王,但是诸位切莫忘了,西汉时诸侯王的封地是可以世袭的,而且在封地上可以私自铸钱,随意征收赋税,不受朝廷管理,形同一国。“顿了顿,他又道:“对于封蜀地十州,臣以为其一,不可世袭,李愔死后复归朝廷,其二,蜀地赋税制度不变,所交赋税仍按旧制上缴朝廷,其三,不可私自铸钱,其四,则是让李愔承担戍边责任,只要做到这四点,臣相信众臣不会再有异议。”长孙无忌心知李世民已经打定了主意,他人再劝也没有用,毕竟李世民是皇上,朝臣的话他可听可不听,而他之所以这么说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禁止铸钱和赋税则是控制了李愔的钱,而戍边则是把李愔的军队控制在了蜀地上,李愔一旦战死,蜀地就又回到了朝廷。
长孙无忌的话一说出,众臣又是一阵议论之声,不少人暗道还是长孙无忌老辣,蜀地西邻吐蕃,这个是和唐朝并存的超级大国,就是李世民也是存心忌惮,如今把这个担子扔在了李愔身上,那么关陇集团就少了一件麻烦事,不用自己的子弟再上战场拼命。
“这……”李世民犹豫了,“前面三件事朕都可以应允,但让李愔承担戍边之责,这也太为难他了吧。”
长孙无忌道:“不这样不足让众臣心服,还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否则臣等宁死不从!”卢进带头跪了下来,很快李承乾,李泰一众人全都跪了下来,只有李恪,崔绍的人还站着。
程咬金,吕尚,萧瑀左右为难,两边都不想得罪,最后道:“臣等附议!”
李世民望着跪了一地的大臣,怒极而笑,道:“好,朕答应你这四条件,但是戍边乃是藩王之责,那么从今日起,蜀地更名成都府,改封李愔成都王,封地益、绵、茂、嘉、松、雅、遂、梓、邛、帯葜亍!
第一百十四六章 掌控
李世民的旨意很快便到了益州,而于此同时李愔也知道了朝堂上的那场争论,他没想到长孙无忌等人会以自己的性命要挟李世民,李愔明白这不过是长孙无忌及门阀士族故意做出的姿态而已,只是为了提醒李世民大唐是由士族支撑起来的,做决定的时候也要考虑他们这些士族的利益。
李愔一开始觉得很震惊,他学习的历史从来都是王权至上,为何现在李世民会受到这些朝臣的制约,不过后来仔细想想他也就了然了,首先李世民封李愔为藩王的决定本身就是打破了分封制,这在谁看来都是个错误的决策,而从魏征第一个提出反对就可以看出,朝堂上,魏征是公认从不拉偏架的人,他这时提出反对说明李世民的决定确实有不妥的地方。
其二,正所谓君明而臣直,李世民历史上不少决定都被朝臣激烈反对过,最后得不得放弃,就拿修建洛阳宫,这对以往的帝王来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但在朝臣的反对下他还是算了。
而长孙无忌的精明就在于他明白王权至上,李世民一意孤行谁也拦不住,所以他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方式,他首先赞同李世民的决定,但却附加几个小条件,因为你这个决定本就是错的,我支持了你这个错误决定,你不能再推掉这些条件了吧,而且我这几个附加条件是对李愔不利,但是对大唐是有利的。
长孙无忌的话说出,就连魏征也同意了,李世民本就心虚,虽然恼怒,最后还是答应了,毕竟有大臣的支持,和没有大臣的支持是不一样的,他也不想和大臣们闹得太僵,尤其是魏征这个一根筋。
看完密信,李愔摇头苦笑,这个千古一帝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不过长孙无忌还真是给他找了不小的麻烦,钱粮他自是不担心,他担心的是戍边之责,让他一个藩王抵御南蛮,吐蕃和吐谷浑,这真是准备把拖死在战争中了。
旨意到了益州以后最高兴的当然是李愔的几个心腹,以前他们还要考虑朝廷的政令,而现在则是只需要听李愔的命令就行了。
坐在正殿上,李愔望着下面兴奋的众人,道:“从今日起这成都府就是本王的封地了,你们都愿意留下辅佐本王吗?”
“臣等愿意!”上官仪,王银龙等站起来躬身道,他们明白一旦答应了,他们就是李愔的臣子了,仕途就止步在了成都府,再也无法到其他地方担任官职。
李愔的目光在崔章和崔通的脸上扫过,凝眉道:“你们都是崔氏子弟,将来在仕途上前途无量,你们也确定留下来吗?”
崔章道:“殿下,臣等愿意留下,为殿下效犬马之劳,这也是家主的意思。”
李愔点了点头又看向薛仁贵,“薛校尉,你呢?”
“承蒙殿下赏识,薛仁贵愿意一生追随殿下左右!”薛仁贵坚定道。
心中最后一块石头落下,李愔顿生万丈豪情,这个藩王的头衔让他可以放开了在成都府折腾了。
接下来李愔重新安排了几人的职责,其实也就是扩大了几人的权利而已,他们的职责不再拘于益州,而是整个成都府十州。
分派了众人的职务,李愔则是让秦怀玉立刻前往十州接管各州的折冲府,把军权收归成都府统一调令,而薛仁贵则是立刻前往松洲,李愔相信长孙无忌下一步就是把松洲几个有用的将领调走,此时需让薛仁贵前去接管军队整备防务,免得出了差错,最近吐谷浑连连犯边,不得不防。
随即李愔下令广纳贤才,各置政务学院和军事学院一所,成绩优异者量才纳用,李愔亲自担任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