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华夏-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着了!大人。”詹淑啸高兴地说道。
孙纲跑去看自己的“战果”,来到了“掩体”后面,望着地上的一片狼藉,他不由得暗暗心惊。
从地上被炸出了一个浅坑和腿断胳膊折的木头人来看,这种掷弹筒发射的炮弹爆炸破片杀伤半径应该在6米左右,如果落进敌人步兵密集的队形当中,所能造成的伤害将是惊人的!
他仔细了解了一下这种掷弹筒的详细数据,这种掷弹筒地口径是50毫米,全炮长626毫米,炮筒身长400毫米。全炮重7斤,炮筒重5斤,炮筒脚长200毫米,炮筒板重2斤。脚板高70毫米,脚板宽80毫米,它因为是线膛的,所以精度也很高,采用按式发火,这种掷弹筒的最大射程其实可以达到600米,有效射程可以达到400米,但北洋特攻队员们为了能准确击中目标。一般选择在200米左右开火。
“这东西火力强。带着还方便,弟兄们都很喜欢。”詹淑啸对孙纲说道,“有几个弟兄玩得更好,能平着把炮弹打进窗户里,那几个日本凶手就是这么被炸死的。”
听他这么一说,孙纲更加吃惊了,这说明,这种掷弹筒居然还可以平射!
如果“北洋三队”的一线步兵全都装备了这种单兵就可以携带发射的掷弹筒的话,这支目前只有几千人的陆军部队的战斗力,将抵得上数量十倍于己的敌人!
想起自己在史书中看地,在后来那场长达14年的抗战中,中国军民有数十万人死于此种小小的不起眼的武器之下,一想起来就令他心碎。
今天,在这个时代,他将要让中国地陆军,用这种武器,来对付敢于侵略中国的任何敌人!
在试验场过足了瘾,他看着这种中国人自己研制的“北洋9式掷弹筒”,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
回去后他立刻下令,让北洋军情处军械司将图纸资料提供给北洋船政局炮厂,进行批量生产,先在“北洋三队”步兵队里普及装备,作为他自己手中的这支陆军的“秘密武器”。
至于整个大清的陆军,现在正处于一片风雨飘摇之中,新武器就还是先免了吧。
好的武器,也得有先进思想地人来用才行。
所以他这回学乖了,好东西,一定要先紧着自己。
当大清陆军在未来不能承担保卫国家地重任时,他的这支用全新地武器和战术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将出现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成为中国人民的真正守护者!
段祺瑞等人这些日子正在研究迫击炮的实战用法及迫击炮组随同步兵作战的方法,据送炮去的人说,段祺瑞接到了第一批2门加装了瞄准具的迫击炮后,兴奋得手舞足蹈,“如获拱璧”,孙纲能够想象出来,作为炮兵专家的段祺瑞,得到了这种能够快速移动并且火力丝毫不差的轻型火炮的心情。
不知道他看到这种掷弹筒后,又会是怎么样的反应。
可没等他见到段祺瑞的“新反应”,他自己却让段祺瑞他们给吓了一跳。
因为,那天,段祺瑞他们是坐着“铁路巡洋舰”到旅顺来了。
没想到自己的设想这么快就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辆真正意义上的装甲列车。
在目前这个时代,装甲列车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美国人就曾经用装甲列车对付骑兵和游击队作战,取得了不俗的战果。普法战争时,交战双方都曾经大量使用装甲列车作战,在坦克出现之前,这种依靠铁路机动作战的装甲列车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望着眼前这辆出于自己创意的中国装甲列车,他不由得感慨万分。
在由装甲机车牵引的战斗车上,已经按照他的设计,安装了一个圆形的旋转炮塔,里面是一门47毫米哈乞开斯机关炮,周围有可旋转的机枪塔,里面装有加特林机枪,在牵引机车后面的装甲车厢里,装有数门75毫米的克虏伯行营炮,这种装甲列车既可以给步兵提供火力掩护,也可以用来武装护送步兵,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陆军向机械化时代迈进了一大步。
“此等铁甲列车是由现成的蒸汽机车改装而来,工艺并不复杂,那个炮塔就是照着军舰的样子来的,”同车而来的孙文说着,给他介绍从车上下来的一个黑壮英武的汉子,“这位就是我东省铁路局总监,詹眷诚。”
詹天佑上前给孙纲见礼,孙纲赶紧止住他,望着那张黑亮敦厚的面孔,心中激动不已。
又一个传说中的历史人物站在了自己面前!
詹天佑可能不太明白这个年轻的北洋船政大臣见了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激动,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孙纲发觉了自己的失态,立刻笑着和他寒暄起来,及时给自己找了个台阶。
两个人很快就熟悉了起来,在詹天佑和段祺瑞的带领下,孙纲参观了一下“铁路巡洋舰”的内部,这才知道里面的很多东西都出于詹天佑的设计,在段祺瑞的提议下,“铁路巡洋舰”还在内部增加了炮兵指挥中心,安装了好多射击指挥器材,一旦爆发战事的话,“铁路巡洋舰”还可以成为战时的作战指挥中心。
“这装了大炮的铁甲列车实为利器,从今天起,我这个孙大炮的雅号,可就名符其实了。”孙文在车厢里开心地笑道,
“倘俄人敢再犯东省铁路,定教他们有来无回!”段祺瑞也很兴奋地说道,他现在手里又是枪又是炮的,可以说兵强马壮,眼下又有了“铁路巡洋舰”,这些都激发了他作为一个军人的信心和豪情,可能现在他还巴不得俄国人来找碴儿,好用新武器痛扁俄国人一顿。
“怪不得山东移民皆望旅顺大连而来,视此为乐土。”詹天佑感叹道,
(二百六十二)“无畏舰”仿真模型发现的问题
詹天佑告诉孙纲,他在铁路沿线亲眼见到,山东灾民大举迁往东三省,“由奉天至山海关,道上见丈夫拥独轮车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儿哭者眠者,夫从后推,弟自前挽,老媪拄杖,少女相依,踉跄道上,丈夫呼其少*妇,老母唤其子女,前后相望也。由吉林、奉天、大连、平壤直通关内之火车厢内,旅途所共,寝者相拥,至无立锥处者,皆山东移民。”
想不到在山东巡抚杨士骧和奉天巡抚刘铭传的联合努力下,历史上轰轰烈烈的“闯关东”,居然是以这种悲壮的形式开始的!
“闯关东”其实是一种社会历史移民现象,有其自发的客观因素,也有内在的政治影响因素。天灾人祸导致经济凋敝,加上巨大的人口压力,山东的百姓只能选择背井离乡,去外地谋划生。因此有的外国专家曾经评论说,“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中国的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中国人在近代史上的空前的壮举”!
作为世界第一的大民族………汉族,几百年来形成的人囗压力就使汉人不断向周边扩散,走西口、下南洋、连内蒙古和新疆也成为了汉人的移民地。“闯关东”实际上是人口与经济的平衡学关系造成地一种结果。
而自己。其实在这方面和刘铭传、杨士骧及王炽一样,起的是一个良好的“催化剂”地作用。
“闻大人出巨资请刘杨二位抚台妥为安置灾民,使其得谋衣食。只此一举,便可流芳百世。”詹天佑对孙纲说道,
“眷诚兄过奖了,”孙纲听后不由得连连摇手,有些脸红地说道,“和滇南钱王比起来,差得太远了。”
他已经听说了,王炽让“同庆丰”钱庄和“天顺祥”商号在北方的分支机构沿途接济山东灾民。发给衣食川资,并又给刘铭传捐资六十万两白银用于在东北和朝鲜安置灾民,仅此一举,就博得了民间“活菩萨”的称号,山东巡抚杨士骧亲笔题写“义重于生”金匾赠送给“天顺祥”,以示表彰和感谢,在王炽的倡导下,各省民间富户踊跃捐钱给山东,帮助安置移民和治理黄河,山东因黄河决口受灾的情况。在国家其他一些富裕省份的支援下,正在一点点的得到扭转。
王炽他们这些人的努力,眼下虽然还达不到后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程度,但即使就是这样,也能让孙纲感觉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意识正在一点点的觉醒,不再是“一盘散沙”了!
最起码,通过民间自发捐资救灾这个事,就能证明。中国的百姓已经开始出现了“民族国家”的“国民意识”和“责任感”!
辽东地区经过日本的两次大规模入侵,人口大减,而眼下山东受灾的民众流入东北(甚至是朝鲜),无形当中促成了民族的融合。也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日本人虽然在战争中挑拨满汉民族关系,妄图分裂中国国土(也确实给中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但通过战争,让百姓们深刻意识到,在侵略者地屠刀之下,还有什么满汉之分!民族之见!
中华民族从古到今,历经千百年来的融合发展,以及各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已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整体。各个民族血脉相连,这种联系。不是用民族偏见就能分开的!
中国的老百姓是纯朴善良的,只要你给他们一点点的“阳光”,他们就能立刻“灿烂”起来!
而且,他们还会世世代代记得你的好,永远不忘。
哪怕你犯下了什么错误,只要不是“故意”的,他们都会很快地原谅你,将你的错误忘掉,只记得你带给他们的好处。
山东人民对他们这些人的感激,通过詹天佑地话,孙纲现在就能够觉察出来。
如果能够让所有的中国人,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全部凝聚在一起,中国人民所能迸发出来的力量,将会震惊世界!
而他现在所服务的这个腐朽没落的封建王朝,恐怕是很难起到这个将全民族“凝聚”在一起的作用的。
难得詹天佑来一趟,孙纲也带着他参观了一下北洋船政局地各个工厂,孙文和段祺瑞等人一起作陪,当詹天佑见到船台上正在紧张建造着地“龙乡”号战列舰时,詹天佑激动得浑身战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