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华夏 >

第1343章

崛起之华夏-第1343章

小说: 崛起之华夏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争夺太平洋海权,澳洲可就更不容易打下了。我军目前是在多个战场作战,而战争一旦旷日持久的打下去,我国的经济难免不会被拖垮。”

“按现在的情况看,苏联应该已经不成为威胁了。”经济部长刘绍基说道,“印度和澳大利亚虽然一时难于攻取,但也对我国本土构不成威胁,我国眼下之真正大敌,唯美国一国而已。”

作为一名在经济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刘绍基对美国的认识要远远的高于常人。而战争打到现在,哪怕是他们这些对军事了解并不深入的人,也都明白,现在比拼的是综合国力,而不仅仅是军力和科技了。

“其实我觉得现在他们同我们谈判倒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那样我们和他们都能省些事。”外交部长顾维钧说道,“按理说英国现在离崩溃已经不远了,他们应该趁我们没有拿下澳洲和印度之际同我们和谈,争取将损失减少到最小,但他们现在竟然还是要同我们死战到底,实在是令人费解。”

“少川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你们这些外交官,整天琢磨的就是怎么拿到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谭延恺笑了笑,说道,“其实据军情处的报告,德国也想同英国和谈,但那位邱吉尔首相坚决的不同意,非得坚持要打到底。”

“难道英国国内就没有一二有识之士吗?”顾维钧笑着说道,“从他们的角度来看,现在同我国和谈,印度或澳洲也许可保其一不失,德国一直有同英国和谈之意,如果谈得好,也许可以失之麋鹿,收之桑榆,从法属北非殖民地那里得到补偿。对他们来说,凭着这些地方,还可以苟延残喘一段时间。”

“问题是他们不想苟延残喘。”半天没有发言的史司忽然说道,“而我们也没有必要放过此次建立不世基业的机会。刚开战时敬茗就说过,此次世界大战不分出个最后的胜负,是停止不了的。”

“可问题是我们现在能够确定最后一定胜利吗?随波?兵凶战危,战争可是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啊。”顾维钧想了想,还是把自己心中的顾虑直言说了出来,“此次大战为我华夏民族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和参战兵力最多的一次,日所耗费以百万计,眼下对国家经济造成的影响还不算大,但再打上一段时间的话,不用多,哪怕是两三年,即使战胜,恐怕咱们华夏的根基也会大受损害,可以说是得不偿失啊。”

“少川说的也是,”谭延恺说着,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史司,“要想在短时间内打败美国,咱们还得多费些心思。”

“要想打败美国,就得在美国本土登陆,这可是比登陆澳洲和印度的难度要大太多了。”顾维钧没有注意到谭延恺和史司眼神中的异样,而是接着说道,“我一直觉得登陆美国本土不太现实,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不成?”

“应该不会那么麻烦。”史司不动声色的说道,“敬茗从不打无把握之仗,我们还是相信他的判断好了。”

可能是听出了谭延恺和史司话里有话,顾维钧没有再说什么。而此时的武备部长,神情一如平时般的沉静。

而此时,在大洋彼岸的另一端,正在进行着一场内容差不多的讨论。

“种种迹象表明,苏联将在明年的夏季到来之际垮台。”

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里,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看着已经消瘦了许多的罗斯福总统,尽量用简短的语言将这个坏消息报告给了罗斯福。

“德国人竟然攻下了列宁格勒。”罗斯福看着手中的报告,目光显得有些呆滞,“那就是说,他们不再能够容易的从摩尔曼斯克得到我们千辛万苦通过北极航线运给他们的装备和物资了。”

就在几天前的9月2日,德军北方集团军群攻克了苏联北方重镇列宁格勒,聚歼苏军33万人,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和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全军覆没。苏联北方的重要港口也是北极航线的终点摩尔曼斯克和莫斯科之间的联系已经被德军完全切断。这意味着莫斯科已经无法从摩尔曼斯克获得英美支援的苏军所急需的物资和装备,而得不到足够的物资和装备,苏军的失败将是不可避免的,是以史汀生才会这样向罗斯福报告。

“现在就下结论说苏联一定失败还为时尚早。苏军的力量仍然很强大,他们有能力重新夺回列宁格勒。”霍普金斯不同意史汀生的结论,“我见过斯大林,他是一位坚强和出色的统帅,在他的领导下,苏军绝不会失败。”

“别忘了中国人已经离莫斯科不远了,”史汀生坚持自己的看法,“中国军队的那位蔡锷将军不是拿破伦,我也不认为斯大林现在能够重复库图佐夫的奇迹。”

“奇迹之所以称之为奇迹,就是因为奇迹是不可以复制的。”罗斯福摆了摆手,制止了陆军部长和特别顾问之间的争论,“我们现在可以不用再考虑苏联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了。”

听了罗斯福的话,霍普金斯不由得大吃一惊,他看着罗斯福,想要知道是不是他被刚才的坏消息刺激得神智不清才说出这样的话。

“如果苏联在德国和中国的打击下崩溃,我认为我们事实上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霍普金斯说道,“德国和中国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开手脚来对付我们和英国了。”

“我们不需要苏联,也同样可以打败德国和中国。”罗斯福的声音变得哄亮起来,每一个词都说得十分清楚,证明他并没有在头脑发昏。霍普金斯吃惊地看着罗斯福,不明白他的自信源于何处。

而史汀生似乎明白罗斯福的意思,并没有象霍普金斯那样的惊讶。

而尽管是罗斯福核心圈子里的人物,但霍普金斯并不知道,给予罗斯福以必胜信心的“曼哈顿工程”的存在。

事实上,美国高层知道“曼哈顿工程”的,只有包括美国总统罗斯福、副总统杜鲁门、陆军部长史汀生、总参谋长马歇尔等寥寥数人而已。

为了应付日益紧张的战争局势,美国和英国都加大了对“超级武器”的研制工作(事实上他们的敌人也并没有闲着,德国战前便开始禁止波希米亚地区的沥青铀矿出口,中国更是很早就开始了“大杀器”的起步工作),由于德国对英国的轰炸使英国的核武器研究计划受到了很大的干扰,英国人被迫选择和美国人合作,在英美两国的共同努力下,“曼哈顿计划”横空出世。

由于德国境内重水工厂的出现表明德国的核武器计划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并且很可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加上中国对朝鲜铀矿的秘密开采所暴露出的蛛丝马迹(中国的核武器计划采取了最为严格的保密措施,美国人对中国核武器研制的进展几乎一无所知),迫使美国不惜工本加快了“曼哈顿工程”的进度,而就在昨天,罗斯福已经接到了报告,“曼哈顿工程”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美国即将拥有可以用于实战的原子弹。

为了提高“曼哈顿工程”的进度,尽早研制出原子弹,罗斯福可以说不惜血本,先后动员60余万人参与到了工程之中,投资近30亿美元。象只是为了建造电磁分离装置,就耗费了近5万吨的银币和4万吨的银锭(由于电磁分离装置需要近12万吨铜,美国年产铜300万吨,它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用于战争急需的军事项目了,迫不得已之下罗斯福下令动用本来用于“白银美元”纸币准备金的财政部储备白银),仅这些白银的价值就高达3亿美元

“他们的毁灭将自天而降……”此时的罗斯福似乎已经看见了敌人在火海中挣扎的惨状,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注意到霍普金斯那关切的目光,笑了笑,停止了漫无边际的遐思。

“我们对德国的战略轰炸进行得怎么样了?”罗斯福将话题转到了另外一个方向上,“如果我们能够加大对德国本土的打击力度,也许可以缓解我们的苏联盟友的压力。”他说这句话时,着重强调了一下“苏联盟友”这个词,想要表明他依然没有放弃支援自己的盟国,只是这句话此时在霍普金斯听来,带有相当的讽刺意味。

“我们的战略轰炸机对德国本土进行的轰炸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由于P…51‘野马’式战斗机的加入护航。轰炸机机组成员的心理负担大为减轻,投弹命中率也大为提高。”史汀生回答道,“英国方面要求我们增加在伦敦等地的‘野马’战斗机的数量。”

P…51“野马”战斗机是目前美国生产的最好的战斗机。是美国设计人员博采众长,兼收英美最新的航空技术研制成功的一种先进的活塞式战斗机。“野马”式战斗机是一种全金属结构,单发单座式战斗机,除用于空战截击、对地攻击和侦察外,更多的用于给对德国本土实施战略轰炸的英美战略轰炸机提供远程护航。最先生产的“野马”本来是为英国皇家空军设计的,美国陆军航空兵最早订购P…51战斗机是为了满足对地战术攻击的需要而不是用于空战,为了进一步为美国B…29战略轰炸机提供护航战斗机,美国技术人员对P…51又战斗机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使之能够适应远程护航作战的需要。现在“野马”从英国出发去德国本土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

“我们的‘野马’性能比德国人的BF109要好,这一次运往苏联的飞机中就有300架,”史汀生说道,“现在它们应该已经到达了摩尔曼斯克,只是我担心苏联人没有办法利用它们了。如果它们落到德国人手中,我们会有新的麻烦。”

“据英国方面说德国人和中国人都研制出了喷气式战斗机,而且给苏联空军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罗斯福想了想,又说道,“英国已经向苏联派出了‘流星’,听说仍然伤亡惨重,德国人和中国人在这方面走到了我们的前面,我们必须要追上他们。”

“我们能够追上他们,这是毫无疑问的。”史汀生说道,“事实上,德国人和中国人的喷气式战斗机并不象传说中的那样厉害,它们都有相当大的弱点,我们的‘野马’就曾经击落过德国人的喷气式战斗机。”

“这样的话太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