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强明 >

第54章

强明-第54章

小说: 强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这份期盼的眼神,和澎湖上的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所有的澎湖人都在用这样的眼神告诉自己的丁巡检,澎湖在等着他回来。

他走到了船上,船慢慢的离开了港口。

一时间,送别的声音再度响起,铺天盖地。

丁云毅默默的站在船上,默默的看着为自己送别的人。做人能够做到这样,还有什么遗憾的呢?

去京城后会发生什么,丁云毅已经不在乎了,他坚信自己一定还会回来的,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哪怕被打断了双腿,自己爬,也一定要爬回澎湖。

既然已经发了誓言,那自己唯一要做的就是兑现它。

这是丁云毅来到这个时代后第一次如此长时间的离开澎湖,前途漫漫,每个人的心里都着一些鸡动和不安。

如果半年后丁云毅能够重新回到澎湖,澎湖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个答案丁云毅暂时还不知道。

!。

第九十章 最近犯太监

定制的舰船什么时候到,火炮什么时候到,这些丁云毅都顾不得了。现在唯一要考虑的就是到了北京后将会面临什么。

好在留在澎湖的那些弟兄办事能力还是值得让人放心的,想来自己不在也能将事情办妥。

进入福建,原想去拜访一下郑芝龙,想了想,这事情还是低调一点的好。虽然郑芝龙很快就会知道,但能拖一时是一时吧。

福建由郑芝龙镇守,尚算太平,流寇势力无法达到这里,蟊贼也少,一路无事。

当来到浙江境内,果然与福建大不相同。

浙江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江苏、安徽接壤,并有太湖位于江、浙两省之间,自古富饶之地。

丁云毅知道浙江经济发达,明朝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丝绸、制瓷、造纸、印刷和造船业等居大明领先地位。

秦云原是浙江杭州人,进了浙江,便算是东道主了。

只是这位东道主口袋里的银子实在有限,到处都得丁云毅开销。好在秦云脸皮厚,也没有太把这当成一回事情。

“这纵观全浙,最值得一去的还属杭州。”身为杭州人的秦云才一进入浙江,便开始喋喋不休的夸起自己的家乡来:“这乃是五代吴越西府和南宋行都,那是顶顶了不起的”

这一路上,秦云就没有停止过对杭州的赞美,仿佛天下的美景都被杭州一个地方占全了一般。

在秦云一路的喋喋不休中,丁云毅一行人终于进入到了杭州。

这里果然与别处大有区别。

杭州是个悠闲舒适的地方,盛产才子佳人。与那些气势恢弘的城市相比,杭州确实像一个小家碧玉,但她作为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真是再美不过了。

杭州还有一桩奇特之处,秦云在路上早就交代过了,在杭州你千万别试图去打蛇。

秦云专门说过个故事,有次一个外地人来了,在杭州租了一间房子,结果出现一条大蛇,试图打死蛇,被房东制止,原因蛇是祖宗的化身,它们有灵性,可以保佑后代。

据说有人在路上发现一条蛇,就花钱请人抓来,把蛇放在自己家的后院里。后面就热闹了,有人来和他吵闹说:“蛇是我们家的,只是不小心跑到路上去了”

对蛇之重视尊敬,整个大明怕是没有超过杭州的了。

一路走来都有些累了,看着一间茶楼颇有气派,正想发问,秦云已经得意洋洋地道:“泉州有‘揽月阁’,我杭州有‘听雨楼’。三哥,这里便是杭州最有名的茶楼‘听雨楼’。多少有钱的商人,富裕的公子都聚在这里,最是雅致,今日既然来此,何不进去一坐?”

丁云毅朝边上看了看,见萧易风、叶大海、阿湖三人都有一些期盼,一笑之下带着几人进了“听雨阁”。

不想才一进去,便被小二拦住,一脸堆笑:“客官,对不起您,今天这里满座了。”

丁云毅大失所望,正想离开,萧易风却朝着一角一指:“那里不是有张空的?”

朝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张空位,小二急忙解释:“那张桌子已经被边上的客人包了下来。”

小二说的那桌客人,坐在那的大约四十岁左右年纪,样子普通,可不知为什么看上去颇有威严。身后站着四个随从,虎背熊腰,警惕的目光始终都在监视着茶楼里的每一个人。

这人想来大有来头。

秦云身为东道主,不能带三哥和兄弟们在“听雨楼”里坐一坐,始终觉得遗憾,带着试一试的心情上前,想来和这桌客人商量一下。

不想才上前几步,那客人身后的一个随从已经上前一步,拦住秦云,阴沉着脸,语气极不友善:“难道不知道这里已经被人包了吗?”

这人说话一听便不是杭州本地人,倒像是从京城来的。

秦云陪着笑脸道:“我有几个外地朋友来此,想领略一下‘听雨楼’,这位兄台,既然这张桌子空着,能否先借我们一用?我们愿付双倍价钱,若是兄台的朋友来了,我们立刻让出。”

他说的非常客气,不想这汉子却冷冷地道:“不行!”

毫无商量余地的话,让丁云毅反而来了性子。

他本来对坐着喝茶赏景也没有太大兴致,可丁云毅的性格本身就是属牛的,越是不让自己这么干却偏偏越要这么做。

当时上前一步:“兄弟,既然暂时空着,何不借我们一用?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大家都是外省来的”

“我的话难道你听不到吗?”那人丝毫不讲情面:“这张桌子,不借!”

丁云毅大是不悦,可又不能发作,这台子本来就是别人订下的。悻悻然正想离开,叶大海却阴沉着脸道:“难道这里便是你家开的?”

那随从一见叶大海顿时吃了一惊。

叶大海独臂、疤脸,那道又长又深的刀疤让人看了心惊。

气氛正凝重时,桌上的中年客人淡淡地道:“钱二,我们是从外地来的,人家也是从外地来的,何必为了一张台子动怒?就让给了他们吧。”

“爷!”那随从心有不甘,走到中年客人面前低声道:“这些人身份不明,那独臂人样子凶恶丑陋,我怕”

“怕什么?”中年客人微微一笑:“这里是大明的天下,难道还有谁敢对我不利吗?真要对我不利,难道我还怕了吗?”

“是从直起了身子,冷着脸道:“坐吧。”

丁云毅带着兄弟们坐下,对中年客人拱拱手道:“多谢,方才得罪了,请问尊姓大名?”

“兄弟王喜。”中年客人生意略一抬高,便让丁云毅察觉出了不对,从这声音判断,此人又是一个太监。

怪不得那么大的气派,原来也是从北京来的。

丁云毅直觉得纳闷,最近自己怎么了,老是遇到太监?前有唐定王身边的,后有陆公公,现在到了杭州,居然又碰到了一个王公公。

难道,自己最近犯太监吗?

!。

第九十一章 风雨听雨楼(上)

这个自称“王喜”的公公,说自己是京城来的布贩子。

丁云毅心知肚明,也不点破,只说自己来自福建,叫马毅,上京去办一批丝绸的。

“福建来的?”王喜略一皱眉:“听你说话可半点福建口音没有,倒像是从京城来的。”

丁云毅一笑,心里直想老子只会是普通话,可不像是从京城来的?找了翻借口敷衍一下,王喜忽然道:“兄台何不来我这桌?反正我也只有一人,正无聊得很。”

丁云毅也不客气,当即来到他的那桌。

眼看丁云毅爽快,王喜颇是高兴,让小二给秦云他们那桌上了茶水点心,言明都挂在自己账上。

丁云毅既然明确了王喜是个太监,当下也不客气,略略谦逊一下便由他来。

明朝的太监地位之高,在中国所有朝代里都是首屈一指的。

明代的宦官虽然没有东汉之末和晚唐时期那些宦官的气焰之凶,势力之大,也不像汉唐的宦官那样,把皇帝的立、废、生、死都操于自己手中,但是,明代的宦官用事最久,握有的权力极大,在中国宦官史上也实属罕见。

明初,宦官是很不得势的,宦官的权力跌入了历史的低谷,不仅不得干预朝政,与官吏交往,甚至连置产业的权力也没有。这是因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发迹于民间,亲眼目睹过宦官的危害,他认为宦官这个群体对于国家来说不起什么好作用,其中好人不多。

明代自永乐朝起,宦官逐渐得势,自后逐渐到达了巅峰。那些有名的宦官比比皆是。

像这些从京城出来的太监,随便一个便是有权有势,别说请你喝杯茶,一高兴了,便是给你弄个官当当也不是什么难事。

既然对方愿意当这个冤大头,自己又何必客气?

王喜怕是一个人在这里呆得久了,忽然有个人陪着在,谈兴颇高,谈着谈着话题自然而然的就转到了福建出的那个“少年英雄”丁云毅的身上。说的无非又是丁云毅如何力斩海贼常陆巩保田、鬼王丸等等之类。

这些话丁云毅自己都听得厌了。可在这个情况下谈论自己很有一些古怪的感觉。

“兄弟只是个做生意了,什么丁云毅张云毅,那是半点也不知道。”丁云毅装模作样地道:“王兄既然那么感兴趣,何不直接去福建一趟?”

“去福建?”王喜笑了起来:“我有事在身,哪里能去福建?马三老弟说笑了。”

丁云毅皮笑肉不笑的跟着笑了下。

两人在那聊了会,茶楼里忽然冲进了一伙人来,气势汹汹,开始盘查起茶楼里的每一个客人来。

“听雨楼”常有贵客到,甚至包括那些大官,一般的地方官员根本生怕得罪了哪位贵人,根本不敢来“听雨楼”盘查,但冲进来的这些人却好像根本无所顾忌一般。

“他们都是厂卫。”王喜却是见惯不惯,捧起茶碗喝了口。

所谓“厂卫”指的便是锦衣卫与东西厂,合称“厂卫”。

在皇帝的直接指挥下,厂卫特务无所不至,上起公侯贵戚,下至民间百姓,都是他们刺探的对象。

锦衣卫全称锦衣卫都指挥使司,设立于洪武十五年,原来为护卫皇宫的亲军,掌管皇帝出入仪仗。朱元璋为了加强统治,特令锦衣卫侦查“不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