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太子重生-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息长叹一声:“唉……我也想啊,可时间不等人啊,不知道张校尉那怎么样了?而且如果现在不打,让他们跑了,再想打就难了。”他转了过身来,说:“走,回营,看看这仗怎么打!”
李息决定集中兵力也干掉烧当羌,用边军拖住白马羌,郡国兵拖住其他部落的羌兵,许多人对此有些不解,一般来说进攻白马羌的把握更大一些,不知道为什么李息会有这样的安排。
李息解释道:“烧当羌的骑兵是联军中最强的,如果不打他们,他们可以随时投入到各个战场,只有先消灭他们,我们才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第68章 西羌之乱(20)
就在李息他们商讨作战方案的同时,张全也召集众将进行讨论。经过半天的侦察,再加上抓来的俘虏,他们很快搞清了两军的部署情况,现在大家所要讨论的就是应该如何去打。
谈到这种大规律会战,大家都没有什么经验,提出的方案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建议在两军打得精疲力竭时对羌族联军发动致命一击;有的建议在两军刚刚列出阵式时发动突然袭击,冲破联军防线,返回汉军阵营,以打乱敌人的部署;也有的建议在两军交战时偷袭对方的大营,扰乱军心。
张全虽然也在听,可根本没听进去,他现在只知道两军的大致部署,却并不知道汉军将会怎样进攻,不了解汉军的动向,根本谈不上配合。从攻破仙人峰起,他就没派人去联络李息,他是怕中途出事,反而暴露了自己的行动。
张全突然问李锋:“李锋,如果你在你父亲的位置上,你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毕竟李锋从小跟着李息,多少了解一些他的想法。
李锋想了想,说:“如果是我在指挥,我一定会攻击敌人机动性最强的烧当羌,一来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他们如果少了这支骑兵,就很难采取有效的行动,二来我军的主要任务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其中最难抓住的就是对方的骑兵,只要没有骑兵,他们的步兵也跑不了了。”
“你会马上发动进攻吗?”张全并不敢肯定汉军的攻击时间。
“会。”李锋很肯定,“我军人数虽然只有羌兵人数的一半,但全是骑兵,机动力强,如果让敌人构筑好了工事,就不利于我军的冲击。”大家都点了点头,觉得李锋的分析有道理。
“那你认为以我军现在的实力能不能打赢这一仗?”张全又问李锋。
“没问题。”李锋还是非常肯定,“我军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水平都远远高过羌兵,而且他们缺乏统一指挥,不可能有很好地配合。这一仗不是我们能不能赢的问题,还是能消灭多少羌兵,自己的损失有多大。”
“校尉大人,”张乐起身行礼,“如果是这样,卑职请求率军攻击羌军的中军,如果此举成功,我军一定能大获全胜。”
李勇承也站出来:“恳求校尉大人把攻击敌军中军的任务交给我们。”李勇承和张乐是李锋的老部下,可惜到现在一直没有建树,他们急于打一场硬仗,好好地表现一下自己。
李锋也是有意护着他们,但他不好明说,只能在一旁对张乐的意见表示赞同:“是啊,大人,这是个办法,不如让我们试一试。”其他几个队率也是跃跃欲试,不过碍于李锋的面子不好明说。
“不,我们不参加决战。”张全的话让大家都很丧气,“这种大决战不适合我们神箭营,就算我们全填进去也不一定能成功,我不会让你们去送死的。”
几个人都很失望,都以为张全不准备参加,想绕道返回汉军营地。李锋不甘心地问:“难道我们就这样回去?那我们不是白来了一趟?”
张全摇摇头:“我们不回去,就象你说的,反正我军能打赢这仗,也就不需要我们出什么力了,关键是消灭多少羌兵,所以这次我想捞点便宜。”
“什么便宜?”几个人都不理解。
“在敌人败退的路上打个埋伏,能捞多少捞多少。”张全说话的样子一点也不象个军人,倒象一个打家劫舍的山大王。“现在的问题他们如果败退,会走哪条路?”
李息和几个队率又来了精神,几个人又展开了一场讨论,可惜他们的争论并没有结果,因为李息将采取什么样的战术,战局会如何发展,羌兵会退到何处都还是未知数,所以打伏击都不容易找个地方。
大家争论了半天,最后还是张全站出来:“现在看来,如果羌兵败退,主要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向南翻越祁连山,进入西海一带与参狼羌会合;二是向西,沿河西走廊进入敦煌、酒泉一带与杨玉会合;三是向西北退过删丹河,然后越过居延海进入漠北,或穿越沙漠进入北疆与匈奴会合。不管哪种情况都有可能,我们无法做出判断,而且以我军现有兵力也不可能分兵进行伏击。”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张全准备怎么做。
张全接着说:“既然我们不能确定他们的撤退路线,不如不去考虑,我们就找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地方进行伏击,即使不能取胜,至少自己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李锋他们都点点头,觉得张全说得有道理,他们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个顶头上司会有这么多鬼点子。李锋明白了张全的意思,再一次兴奋起来:“那我们哪也不用去,就在这里最好。过了删丹河是一马平川,不利于埋伏,南下祁连山又有许多道路,只有这金鸡岭最理想。这里只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峡谷,两边的山势陡峭。只可惜我们人少了点,不然可以全歼他们。”
“能不能全歼要看我们的运气,他们不走这条路我们也没办法,此外就是要看小雷了。”张全说着看了看小雷。
“我?”小雷指着自己的鼻子,不过他随即就明白过来。“噢,我明白,工兵队还有不少炸药,再打一仗肯定没问题。”
张全连夜进行准备和布置,终于在天亮时准备完毕,现在他们只能等了,汉军与羌族联军的决战终于开始了。
按照战前的部署,边军司马周士信首先率领一万五千骑兵发动了对白马羌的进攻,周士信采用分波次连续不断地进攻,白马羌从没有经历过如此大仗,步兵在汉骑的攻击下节节败退,最后姚络投入了全部的骑兵才勉强挡住了汉骑,不过他的骑兵损失惨重,只得向石松平求援。
收到姚络的救援信,石松平有些犹豫了,姚络在信中一再说明自己对面的是汉军主力,不过石松平不相信,他不相信汉军的主将一开战就会派出全部的主力,他相信那只是汉军的一支偏师,汉军的主力一定在周围,伺机攻击他们当中的一个。可他拿不准,他不知道汉军的目标是他还是实力最弱的羌军左翼。在半天时间里,石松平一连接到姚络的五封救援信,而他担心的汉军主力却迟迟没有出现,他终于忍不住了,他决定放弃现有阵地,救援姚络。
第69章 西羌之乱(21)
烧当羌一动,让等得已经着急的李息松了口气,边军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石松平再不动,恐怕最先败退的就是周士信了。李息当即命令徐自为率军侧击石松平的骑兵,自己则攻击石松平后队的一万羌族步兵。离开防御阵地的羌族步兵根本不是汉军铁骑的对手,李息只一个冲锋就彻底打垮了行进间的一万步兵。李息没有停留,立即整军从石松平的后面发动攻击。
可怜的石松平根本没有还手的能力,徐自为对他的侧击把他一下打懵了,他果断地命令右翼五千羌骑发动绝死地反冲锋,这些羌骑就象是扔进池塘的小石子,很快就被淹没了。不过这五千羌骑也为石松平重新整军赢得了时间,当他重新调整部署,准备迎战的时候,李息又带人杀了上来,这下石松平的所有骑兵在三万汉骑的打击下很快就土崩瓦解,逃出去的不过数千人,其他的都倒在了汉军的马蹄下。
为了取得更大的胜利,李息来不及让部下欢呼胜利,他让自己的司马陈超率五千骑兵追赶逃窜的烧当步卒,徐自为的副将孙烈追赶烧当骑兵,他自己则和徐自为一起加入了攻击姚络的白马羌的战斗。
姚络疯了,其实一开始他和周士信打成了平手,可他担心自己损失太大,所以一直在向石松平救援,当他听到石松平出动的消息总算松了口气,可惜时间不长就听说石松平受到汉军主力的围攻。他还在考虑如何应对,就听说石松平的烧当羌被汉军地击溃,石松平生死不明,而汉骑已经向他们逼近。
姚络愣在那里半天没有说话,无论部下怎么说他都没有反应。有人来报右翼被突破,他也没反应,大营被攻破,他也没反应,步兵被包围,他还是没反应。他的儿子姚兴在一旁不断地叫喊着,提醒他马上要被汉军包围了,可姚络还是没有反应。
姚兴终于忍不住了,他让手下带着五千中军保护姚络先撤,自己带着一万步卒在后掩护,至于那些与汉军交战在一起的部队,他想救也救不成了,干脆被他作为迟缓汉军追击的一个弃子。
一场轰轰烈烈地决战只用了半天就分出了高下,五万汉军铁骑击败了十万羌兵。这一仗,汉军以伤亡六千的代价杀死两万八千羌兵,俘虏三万一千余人,烧当羌几乎全军覆灭,石松平生死不明,白马羌只有一万三千人逃出战场,而诸多小部落组成的联军左翼损失最小,他们在准备渡过删丹河救援着被郡国兵的骑兵部队击退,在损失数千人后向西北方向败退。
天黑的时候,李息让部队停止追击,收拢部队,清点俘虏,打扫战场。
李息的第一步任务完成了,他并不想继续追击,更不想马上平定西羌,因为他记得张全说过,匈奴人会渔翁得利,想坐享其成,如果鹬蚌分出了胜负,那么渔翁就不会再出来了。对于李息来说,匈奴才是他的主要目标,羌人不过是个小卒子。
现在这里只有徐自为和他有一样的想法,其他众将不明所以,一直要求继续追击,都被他们压了下来,现在李息最关心的还是张全和终军的消息,尤其是张全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