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戾太子重生 >

第205章

戾太子重生-第205章

小说: 戾太子重生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汉军带回了恰奇城,要么跟随乌禅幕进入了阿兰国,留下的已是寥寥无几。

五月末,都赖水河之战的消息传到了康居的北部,张全接到的是李陵的军报:都赖水河已平,歼灭乌禅幕的主力三万,抓获匈奴部众十多万,正在押往恰奇城的途中,另有近十万匈奴人被杀,余者逃往阿兰国。

张全立即命人将这一捷报通告全军,以振奋全军的士气,一扫匈奴人屠城带来的不利影响。

与汉军相反,当乌师庐与赵能等人接到这一消息的时候,他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封锁消息,以免全军上下担心自己家人的安全而造成军心涣散。大单于乌师庐、自次王赵能、军师卫律、右贤王都隆奇和左贤王屠耆堂五人聚在一起悄悄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乌师庐用询问的语气问赵能:“现在是时候与汉军决战了吧?”乌师庐带着二十五万主力一直跟在张全的后面,看着他一个个地拔掉匈奴人的据点,却一直不敢决战。

赵能没有回答,而是转过脸来看了看卫律,问道:“军师的意思呢?”

卫律也有点犯难,以人的智慧对付这里的游牧部落还行,如果是对付汉军,他自己也没有太多的把握,卫律用手抓了抓脑袋想了想,然后说道:“最好再等等,现在决战时机不成熟。”

“还等?”一旁的都隆奇急了,“我们已经等了快一个月了,跟着汉军屁股后面原地打转转,再等下去我就要疯了。”

屠耆堂原来也不赞成现在决战,可他还是提出了自己的忧虑:“如果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都赖水河谷丢了,自己的亲人下落不明,那军心可就全完了。到时候,不用汉军来打,我们几个都会被手下给撕碎的。”

乌师庐也点头同意:“是啊,再不打,我们自己就要乱了。”

卫律安慰大家:“再等等,再等几天,我们会有机会的。”

卫律嘴上说让大家再等等,可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要等什么,但他知道现在绝对不是决战的好时机,对他一向信任的赵能再一次表示支持,而对赵能言听计从的乌师庐也只好点头同意。

不过仅仅过了二天,卫律就等来了机会,一份急报送到了乌师庐的手中。

“什么?咸海边的布里沙草场出现汉军骑兵?你不会看错?”乌师庐不相信汉军会跑那么远。

“小人没有看错,的确是汉军,至少有四五千人。”赶来报信的是咸海边上一个匈奴部落头人的儿子。

“布里沙?没理由啊,他们怎么会去那儿?”赵能实在想不通,汉军会跑到千里之外的咸海边上去。

“布里沙?”卫律念着这个名字感到十分熟悉,他很快就从记忆里找出了问题的答案,“我明白了,他们去那儿是为了救一个人!”

“救一个人?谁?”乌师庐一脸的茫然,他对只见过一面的苏武已经没什么印象了。

赵能也不记得了,他用疑惑的眼神望着卫律,卫律见他们两个都忘了,只好说道:“如果我没猜错,他们去那儿是为了救苏武。”

“苏武?”经卫律的提醒,赵能想起来了,苏武的确已经在布里沙那里待了十年了,如果不是为了他,汉军不会派出几千人冒险深入到咸海边上的。赵能看了看卫律,问道:“军师,你是不是又有了什么好的建议。”

“呵呵……”卫律难得笑了几声,“几千人跑到我们后方去,如果我们不好好送送他们,岂不是怠慢了我们的客人?”

乌师庐好象也明白他的意思了,说道:“送送他们?嗯,对,是该好好送送他们。不过,应该怎么送呢?”

赵能没有完全想好,于是他看了看卫律,说道:“这就要看我们军师安排了。”

卫律站起身来,对二人说道:“大单于,自次王,如果属下没有猜错,我们前面的这些汉军一定是来接应他们的,所以他们一直在这里打转转。”

乌师庐点了点头:“嗯,对,对!有道理,还有什么?”

“虽然我们知道了他们的意图,但属下还是不主张与他们硬拼。我军的实力是在他们之上,但他们都是汉军的精锐,士气正盛,此时决战于我不利。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消灭绕道布里沙的这伙汉军,他们人数不多,只要我军集中兵力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消灭他们。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汉军解救苏武的计划落空,更重要的是可以打击汉军的士气。二十年来,汉军几乎没有败绩,如果有一支军队全军覆没的话,那对他们的打击可想而知。”

“言之有理,可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现在在什么位置上?要往哪儿去?怎么找?”

第74章 再次西征(15)

 乌师庐不知道这支汉军的行踪,卫律当然也不可能知道,不过他有他的办法,卫律对乌师庐说道:“不妨。从时间上来推断,这伙汉军应该正从布里沙草场赶到纳赫沙城这里来,与这里的汉军主力会合。我的计划是这样的,大单于率领主力继续保持现在这种态势,跟在汉军后面打转转,以迷惑汉军,同时派出一支精兵绕到他们的西边,先一步找到这股汉军,然后快速消灭他们。”

乌师庐还没表态,赵能先点头说道:“军师此计很好,我看就让左贤王率领五万人马先行出发,不过他们的行动一定要保密,不然就有可能被汉军两面夹击。”

三个人商议已定,立即找来屠耆堂,让他领兵绕行,而乌师庐和赵能依旧率领主力跟在汉军的后面,就好象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此时,张全也在和李锋、郝平山进行着商议,张全提醒郝平山:“我们已经转了半个多月了,按照行程,他们就在这几天就回出来,你多派点人打探消息,千万别和他们走岔了,不然他们就危险了。”

郝平山点头表示记下了,张全又问李锋:“匈奴人可有什么动静?”

“没有,他们还是一直跟在我们后面,看样子应该是匈奴人的主力,至少在二十万以上。”

“你确定是主力,不是对方的疑兵?”

“末将敢肯定,从他们行军速度和队形上看不会错的,而且他们的队伍中包括了乌师庐、赵能、屠耆堂和都隆奇的大旗。”

“很好,继续监视,我可不想被这群狼崽子咬一口。”

第二天,汉军开始向西运动,中午宿营的时候,郝平山派出的斥侯送来一个重要的情报:在汉军以西发现了大量的马蹄印。

“什么?马蹄印?有多少?往哪个方向走的?”

“向西,具体多少不知道,但至少有上万骑,肯定不是我军的。”斥侯很肯定,因为汉军的战马都钉有马掌,而匈奴人则没有。

“向西?”张全感到这又是匈奴人的一个阴谋,可他还不知道这是个陷阱还是对方已经发现了第十一旅的行踪。他问李锋:“我们后面的匈奴人有情况吗?”

“没有,他们还是跟在我们后面,大概有三十里远。”

郝平山问道:“会不会是钟旅长他们被匈奴人发现了?”

李锋却提出不同的观点:“有没有可能这是匈奴人的疑兵之计?或者是他们想在前面伏击我们?”小说下载网Jar电子书下载乐园+QiSuu。с○m

张全听了两个人的分析,觉得都有道理,一时也难以弄清真相,他决定采取折中的办法,以应付不同的局面。

“这样,我们加强对匈奴人斥侯的防范,把斥侯派到我军左右两翼四十里的范围内,不让对方的斥侯靠近。然后让第四师师长钟宾带着剩下的两个旅加快行进速度,一来查清前面这伙匈奴人的动向,二来做好接应第十一旅的准备。”

“是!明白了!”李锋和郝平山同时回答。

“那好,马上就布置下去,一定要找到第十一旅!”

在两支军队都想先找到第十一旅的时候,钟铭正带着他的部队护送苏武返程,已经接近纳赫沙城了。一路上,钟铭谨记张全的嘱咐,极力避开沿途的匈奴人的定居点,终于在车令的带领下赶到了咸海边的布里沙草场,这里与都赖水河谷相对,更加的荒凉,没有多少匈奴人据守,他们没花太多的时间就找到了苏武,把这个在这里已经放牧十多年的大汉忠臣救了出来,现在,钟铭的任务就是带着苏武和全体将士与主力会合。

钟铭率领第十一旅在寻找苏武的过程中花了一些的时间,也惊动了咸海边上的一些匈奴部族。钟铭明白,他们的行踪已经暴露,如果要想全身而退一定要抢在匈奴人找到他们之前与汉军主力会合。他和自己的副手李哆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按出发前定好的路线走,因为他们不太清楚东边的战事进展如何,这样做可以让张全清楚自己的大致方位,便于联络。可这样做也带来了一个不好的后果,那就是不能随机处置各种突发情况,难免被匈奴人发现。

他们率军连续行军多日,二人估计了一下,如果不出意外,两三天内就能赶到纳赫沙城与主力会合。钟铭和李哆乘着休息的时候摊开地图研究行军线路,车令也在一旁,只不过他对这里的环境也不熟悉,很难帮上什么忙。

李哆对着地图看了半天,骂道:“娘的,康居人真够笨的,画个地图都画不好,连个参照物都没有。”他们所用的地图都是康居人提供的,只不过康居没有学过系统的绘制地图的方法,只有一些地名和一些表示山川的符号,没有实地去过的人根本看不明白。

钟铭也只能通过这份地图了解一下自己大概的方位:“是啊,这里看上去都差不多,全是一些丘陵,是很难认清自己的位置,不过依我的判断,我们还要向东北方向走两天。”说着,他又用手在地图上指了指上面的一个地名,问车令:“这个卡多尼是个什么地方?”

车令摇了摇头:“我也没去过,好象是一片草场,那里有几条河流,不过不是很宽,也不深,涉水就能渡过去。”

钟铭一听又是一处适合放牧的好地方,于是想了想,说道:“我们的粮草还有不少,就不去碰他们了。我们快速地穿过这里,只要我们速度够快,就不怕他们去报信。”

李哆点头同意,钟铭立即对行军序列做了新的安排,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