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戾太子重生 >

第196章

戾太子重生-第196章

小说: 戾太子重生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全在一旁插嘴了:“奸商,象你这样的就没一个好东西,赚来赚去的,还不是赚老百姓的钱?”

李仲元见他什么也不懂,只得解释道:“全哥,不能这么说。老百姓也能从中得到不少好处,不仅居住环境能得到改善,而且我这次可是没要朝廷的徭役,除了好部分战俘和奴隶,更多的是我们大汉朝的百姓,这给他们创造了多少就业的机会?你们等着瞧吧,我们大汉朝很快就会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了。”

第60章 再次西征(1)

 张全不懂经济,对李仲元说的并不是太理解,刘据却听明白了,他在憧憬新长安的同时,也期待着国家的飞速发展。李仲元则为自己的计划而感到骄傲,至少他觉得,在当今这个社会,不会有人能想到这么多,没有人能看出其中的端倪。

但是李仲元很快就发现自己想错了,就在他的规划得到朝廷上下一致赞许,准备开工的时候,有人找上了门来,想和他共同开发新长安。

第一个找到他的是大农令桑弘羊,他从十三岁起就跟在先帝刘彻,一直掌握着国家的赋税和刘彻私人的钱袋子,对经商投资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敏锐地察觉到李仲元从扩建长安的计划中能得到许多的好处。于是,他打着哪怕倾家荡产,也要为国家建设出力的旗号,硬是插了进来,拿出两亿的个人财产投入到李仲元的扩建长安的计划之中。

另一个找到李仲元要求投资的是丞相公孙贺,与桑弘羊不同,他是军人出身,虽然担任丞相多年,也没有察觉到其中的玄机。不过,公孙贺有着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那就是但凡李仲元愿意去做的事,绝对于国有利,于己更有利。所以他也拿出两亿钱来,要求为国出力。

李仲元不愿得罪二人,他也不在乎多两个人分自己的利益,于是三人心照不宣,在百姓及同僚的赞扬声中盘算着自己的利益。

随着张全回到总参谋部,李仲元又投身到长安城的扩建工程中去,大汉朝进入了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张全和李仲元做出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举动。

张全在对全国军力调查之后,再次对全国的驻军进行调配,禁卫军增加了两个师,御林军增加了一个师,建立了一支以三十万禁卫军和御林军为机动兵力,五十万国防军为守备部队,两百万预备役和民兵为辅的强大陆军。之后,又建立起全国性的交通运输能力,使得汉军能在一月之内在全国东起朝鲜半岛和东海群岛、西至葱岭和乌孙、北至北海、南到交趾的任何地方集中起十万以上的部队,此外,他还建立了二十万人的以工程兵、辎重兵为主的后勤保障兵种。

为了进一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全国范围内各类军校超过四十所,许多士兵在入伍前就进入军校进行学习,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汉军中开始完善宪兵及军法官制度,以加强军队的稳定。

汉历一百零七年,刘据正式将总参谋部改为陆军部,下设参谋部、后勤部、装备部和情报部,张全为陆军大臣;同时设立海军部,程海涛为海军大臣,霍光这个太尉,仍然是所有汉军的直接领导。

李仲元则为上百名商人申请了爵位,这里人都是常年在地方兴办义学、同时在地方上架桥修路,遇到天灾时又能慷慨解囊的,他们之中最高的被授予伯爵的封号。之后,李仲元受命成立了工商部,开始建立官办的各类工厂、作坊以及店铺。在建设长安的同时,李仲元又承担了另一项赚钱的项目,那就是铸造金银币,以金币和银币代替铜钱成为汉朝的主要流通货币。

刘据所作所为更是让人诧异,他先是将未央宫改建成全世界第一个私人博物馆,由司马迁担任馆长,之后又将上林苑等皇家园林对所有有爵位的人开放,而贵族议会也正式改称议会,议会人数上升至一百人。更重要的是,张全以提高效率为由,请求给予内阁更大的处理政务的权力,刘据竟然想都没想就同意了;接着,李仲元又以监督内阁为由,请求给予议会更大的权力,而刘据也爽快地答应了。至此,内阁人选都由议会提出,再报皇上批准,而议会议员则是从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有爵位的人中推荐产生,在不知不觉中,皇帝的权力已经开始被他的大臣和子民分掉了。

在这十年里,由于百姓安居乐业,与西方各国商业往来不断增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汉的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张全对外进行了几次有限的战争,致使哀牢和沃沮归降,肃慎、夫余和月氏远遁。而海军也在印度洋上找到了立足点,开始与安息、百乘、塞琉古、埃及等进行海上贸易。

汉历一百一十三年秋,李仲元扩建长安已经十年了,新长安城终于初具规模,刘据特意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庆典,不仅来自全国各地,还有许多国外的使节、商旅也参加了这一为期一个月的庆祝活动。

这天,史皇后、田宁和公孙兰三人在皇宫里的后花园闲聊,远处,太子刘进正和张德阳在切磋武艺,而张俊逸、李冰雪、李天赐三人则在一旁呐喊助威。虽然刘进比张德阳还要大两岁,不过论起拳脚来却不是他的对手,在勉强接了几十招后,被张德阳钻了个空子,一个扫堂脚把他踢倒在地。

李冰雪一见,急忙跑过去把他搀扶起来,一边帮他掸尘土,一边上下不停地查看,生怕他有什么损伤:“怎么样,你没事吧?”

“没事,刚才是没注意,被这小子占了个便宜。”刘进爬起来拍了拍手上的灰尘,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是不会在别人面前装熊的。

张俊逸和李天赐两个小家伙根本没注意到这些,他们两个围着张德阳叽叽喳喳的吵个不停,张俊逸对他竖起了大姆指:“大哥,好功夫,不愧是父亲的高足。”李天赐却缠着张德阳,希望他能收自己做徒弟。而张德阳的心思却并不在他们身上,他虽然也敷衍几句,可目光一直盯着刘进那边,准确地说,是盯着李冰雪。

张德阳走上前去,问刘进:“进哥,你没事吧?”

“没事,我能有什么事,刚才是没留神,吃了你的亏。”

旁边的李冰雪却对张德阳一点也不客气,对他说道:“你下手怎么这么重?打伤人怎么办?”

这一切,都被远处的公孙兰三人看在眼里,她们依旧神态如常,似乎见得多了,公孙兰悄声对史皇后说:“殿下今年已经十九岁了吧?”

“是啊,过了年就二十了。”史皇后当然清楚她这么问的目的,接着说道:“我看啊,他好象对你们家冰雪有意思。”

田宁也在一旁插嘴道:“可不,不仅他对冰雪有意思,冰雪对他也有意思。冰雪已经十七了,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我看不如和皇上说说,你们两家结成亲家吧。”

第61章 再次西征(2)

 田宁的话说到了两个人的心里去了,她们都有这个意思,可是谁都不好意思先开口,经田宁这么一说,问题反而好办了。

史皇后点了点头:“嗯,好主意,我回头就和皇上商量商量,还有德阳,他也不小了,不如一块儿帮他找个媳妇吧。”

公孙兰拍手叫好:“好啊,我看太尉大人的小女儿就不错,不如给你们家德阳做媳妇吧。”

几个人正说着,刘据、张全和李仲元三人从前面进来,他们刚刚商量了一些重要的情况,现在赶来看看家人,刚进院门就听到这里笑声不断。刘据老远就问:“什么喜事笑得这么开心啊?说来让朕也高兴高兴。”

三人一见皇上来了,急忙行礼,等见礼完毕,大家再次坐下来后,史皇后才说:“皇上,我们刚才在说进儿和冰雪的事。”

“进儿和冰雪?他们之间有什么事?”刘据并不知道儿子的这些事。

史皇后用手一指:“他们两个也不小了,而且你看他们两个玩得多好啊,是不是成全他们一下?”

刘据没想到是这事,皱了皱眉,想了一下说道:“噢,你说的是这事啊!嗯……最近太忙了,依朕看等忙过了这阵子再说吧。走,我们一起去吃饭,然后还要去接见各国使节。”

午饭吃得并不好,皇宫里的御厨手艺自然不会差,不过几个人各有各的心思,基本上没说什么话,倒是几个孩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根本没察觉自己父母的神情。

当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刘进跑到张全的面前说道:“叔父,进儿明年就毕业了,我想跟着你去打仗。”刘进在军校里已经学了两年了,总希望有一天能跃马扬刀,驰骋沙场。

张全笑了:“我可做不了主,这要问问你父皇,看他同不同意你去。”

刘进一听这话,转过脸来问刘据:“父皇,我能去吗?”

刘据问道:“你在军校学得如何了?”

“应该还不错吧。”

旁边的张俊逸一听这话,笑出声来:“还不错啊?刚才还被我大哥打得……”张俊逸还没说完,就看到刘进狠狠地瞪了自己一眼,吓得他后半句话都没有讲完。

“俊逸,不得无理!”田宁也怪儿子不懂礼貌,责怪他。

刘据并没有在意这些,他对刘进说道:“过两年吧,你还小,还有很多要学的。”

“我不小了,都快二十啦!”

刘进还想说几句,却被刘据拦住了:“好啦,别成天想着打仗,你是太子,要学的东西多了。快点吃,吃完陪父皇去接见各国使臣去。”刘据不再说什么,刘进也不敢再说,只得退回自己的座位。

下午,刘据带着皇后和太子接见各国使节,李仲元忙着会见各地的商贾。而张全最怕这种正式场合,丢下老婆儿子,准备出去转转。临行前他对刘据和李仲元说:“我们好久没出去吃了,晚上我们去临江楼吧,就我们三个。”刘据和李仲元答应了,张全则准备去长安的大街上逛逛。

当他出了宫门,飞鹰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问道:“将军,你去哪?”

“随便转转,刚才我好象看到你和一个人在这儿聊天的。”

“哦,一个故人,不过我和他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