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激情福利电子书 > 异域文化美国八个故事 >

第4章

异域文化美国八个故事-第4章

小说: 异域文化美国八个故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瓦伊·斯特劳斯立刻就看出是笔好生意。想想看,他做的工人裤每打才十元,而这个小裁缝只不过加了几毛钱的铜钉,就可以每打卖到三十块钱。他于是马上开始办手续,但第一次的申请被政府否决,理由是南北战争期间已经为同样目的在士兵的皮靴上使用铜钉了。于是他们又花了十个月的时间,三项修正案才使铜钉的用途缩小到仅限于“将口袋钉牢以便不会因双手放进口袋的经常压力而使接线断裂”,并于一八七三年五月二十日获得专利,由戴维斯和利瓦伊·斯特劳斯公司共同享有。然后,根据双方议好的协议,戴维斯关了他的裁缝店,迁移到旧金山,当上了公司生产工人裤部门的工头。
  可是生产方式还只能按照戴维斯惟一熟悉的办法,将裁好的牛仔布每天一早送到缝纫女工的家里,晚上收成衣,也就是说,由一个戴维斯变成一百个戴维斯,每人从头缝到尾,直到一条工人裤全部完成为止。这样搞了不到一个月,公司方面就发现供不应求。利瓦伊·斯特劳斯很可以将式样给他纽约的哥哥,请他们在纽约生产。纽约那时因欧洲经济恐慌的关系充满了贫困的移民,集中在曼哈顿下城东边一带,周薪六块钱就可雇上一大批,而旧金山的熟练女工,一天就可赚到三块钱。但考虑到尽管生产上省了钱也要报销在运费上,所以也只好将家庭方式巩固成为一个小型车衣厂。上百个意大利和爱尔兰女工集中在一个大厂房,但还是像在家里工作一样,从头缝到尾,包括钉纽扣、打纽孔、钉铜钉。
  就这样,到了获得专利的一八七三年底,他们卖了两万多条利瓦伊式铜钉裤。矿工、伐木工、赶马车的、种田的,所有干重活儿的都中意这种坚牢耐磨的铜钉裤。现在西部牧场上的牛仔们也爱上了它。而且一买就是两条,一条骑马牧牛时穿,一条不工作的时候穿,变成了一天到晚都穿。而且是矿工牛仔们首先发现穿利瓦伊式铜钉裤的秘诀。一买来就穿,穿上后往河里、往水池里一跳,让裤子贴着身子慢慢地干,结果裤子合身得好像第二层皮一样。这种铜钉裤的销路是如此之好,当然有人眼红。最早的两个,其中一人是中国裁缝,在那年九月间就开始仿制类似的铜钉裤。但在专利权的保护下,公司两场官司都打赢了。于是,利瓦伊·斯特劳斯和戴维斯二人便安安稳稳地发展他们的铜钉裤。首先统一确定了低腰紧身直腿管的式样。另外为了配合铜钉的颜色,他们选用了一种橘红色的线来缝,又为了使他们的牛仔裤与众不同,更在两个屁股口袋上缝了两个曲线型的“V”字。接着又在后腰右部缝上一个皮标签,就是印有两个马夫在赶两匹马,一左一右地拉一条利瓦伊式牛仔裤,以表示其坚牢(确曾这样试过,而且前几年有人用两部汽车来拉,也没有拉破)。而且为了保证他们的牛仔裤的深蓝颜色统一,他们只从一家纺织厂买布料。因为牛仔布在纺织的时候固然都用靛青颜料染色,但一家工厂出品的蓝色与另一家不同。
  牛仔裤的坚牢特性主要来自其布料。牛仔布,即字典上说的“斜纹粗棉布”,是用比较长的纤维的棉花纺织成的棉线织成的。经线由靛青颜料(indigo)染色,纺得比较紧;纬线本色,比较松。然后由织机上的梭将纬线先上一线下二线、再下一上二穿过经线,如此这般纺织下去,使更多的蓝色经线暴露在正面,更多的本色纬线露在反面,因而正面深蓝,反面浅蓝。牛仔布的强度来自靛青经线搓的紧度,以及每平方英寸经纬线交叉的密度。这种强度又由每平方码的重量来表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所能纺织的最强的是每平方码(约08平方米)九英两半(约269克)的牛仔布。后来因织机有了改进才出现了十英两(约283克)、十三英两半(约383克)、十四英两半(约411克)的牛仔布。因此,越重就越强,越强就越牢、越耐磨。利瓦伊·斯特劳斯牛仔裤的声誉就建立在他们使用的是当时最重的牛仔布,制成时,将其称为“五〇一双X蓝色牛仔布齐腰工作裤”(501 Double X blue denim waist overall)。五〇一是布匹存放的批号(每一个批号代表一种布料、式样和颜色),双X代表特牢的牛仔布,而“齐腰工作裤”则是当时人们对牛仔裤的通称。公司方面则一直把创始人设计出来的第一种牛仔裤称为“五〇一”,以别于公司后来生产的其他各种式样的牛仔裤。这种在一八七〇年代固定下来的低腰身、兜屁股、铜钉、铜扣、皮标签、直脚管、“保证缩水、起皱、退色”的“五〇一双X蓝色牛仔布齐腰工作裤”的基本式样一直保留到今天。二十世纪惟一重要增添是后面右方口袋边上一面绣有白色Levi’s的小红旗。
伟大的牛仔裤,了不起的Levi’s(7)
  伯格教授所说的“牛仔布……的兴起与所谓之‘美国梦’不无关系。只要有足够的意志力,再加上一点运气,任何人都可以出头。牛仔布只是美国的另一个移民,一个获得成功的移民……”这几句话不但可以适用于牛仔布,而且更恰当地形容牛仔裤的创始人,利瓦伊·斯特劳斯,从一个十七岁、不名分文、英语也差,又是个犹太人的移民,于一八四七年乘船抵达纽约后,凭他的意志,再加上一点运气(而且有两个做批发的哥哥也并非坏事),只不过二十几年的工夫,变成为旧金山的一个大企业家,当地社会上的一号人物。他是“美国梦”成功的一个典型例子。
  但作为一个第一代犹太移民,其处境和机运可要比当时加州另一个庞大移民集团,中国人,要好多了。淘金时代接近尾声,东西横贯铁路也已通车。上万个因此失业的中国“猪仔”移民劳工聚集在旧金山,洗衣烧饭,做一些白人因工资过低而不屑于接受的苦工。只要白人有工作,中国人肯安分守己地忍受次等公民身份,大家还可相安无事。但一八七〇年代中期的经济恐慌,使富如加州这个新乐园都有好几万名工人失业,和平共存的局面于是受到了威胁。起先,在工人党的领导下,工人们的抗议集中在享有无限特权的大资本家身上,但种族偏见使这批失业工人将一切愤怒转向比他们更不幸、更悲惨的另一受害者,中国城的居民。一八七七年七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本来是为了声援东部铁路工人罢工而举行的劳工大会一下子失去控制,爆发成为一股没有理性的恶流,冲向唐人街,连着三天三夜在烧、杀、抢。
  利瓦伊·斯特劳斯看在眼里,惊在心里。他知道,尽管他还不是一个棉花大王、煤油大王、铁路大王那类的大财阀,但仍然是个资本家。他了解到工人们抢劫中国城的那种愤怒很容易就会针对他这种人和他的公司制造的工人裤。而他生产的工人裤的售卖对象正是这些进行暴动的失业工人。所以从生意,也就是从利益观点来看,要保住他的市场,他的公司就必须继续实行“只雇白人”的政策,否则难以平息这些失业工人的怒气。
  经过这次暴动,他在报上注销广告,向购买工人裤的劳工保证他们生产的铜钉裤“是在他们的工厂里,由他们监督之下,只由白人劳工制造的……因此不会染上在过度拥挤的屋子里通常会传染到的疾病。”这个暗语很明显,就是说,白工人做的裤子白工人穿。我们没有雇用任何中国劳工,你们失业不是因为我们雇了中国人而占据了你们的就业机会,请你们不要将你们对中国人的敌意迁怒于我们或我们生产的裤子。因此,利瓦伊·斯特劳斯公司早年创业过程中,从来没有雇过中国人,只有一次例外,就是公司曾用过一个中国人做裁布工,而这也只是因为工作太沉重,即使付较好的工资也找不到白人来干这份苦活儿。
  一八七〇年代,利瓦伊·斯特劳斯的生意和地位都非常稳固。虽然这时他才四十多岁,但因他到中年还没结婚,财产继承便成为这个家族的一个中心问题。这里扮演一个重要角色的是他们家族最早定居加州的戴维·斯特恩的太太,即利瓦伊的姐姐范尼·斯特劳斯。那个时期的犹太人还不能想像外娶或外嫁,但即便是旧金山的犹太人圈子里,也有不少可以做利瓦伊·斯特劳斯夫人的适当人选,而且也确实有些门当户对或想要高攀的母亲们设法将自己的女儿介绍给他。可是没有多久,一个个都打消了联亲的念头,因为这当中首先要应付的是范尼。
  光杆利瓦伊一直和他姐姐一家九口人同住。利瓦伊一年不结婚,范尼的决心就加强一点。先只是她本人心里有数,然后慢慢开始暗示,最后公开讨论,那就是,范尼要她的儿子们继承利瓦伊的产业。她也很有道理,公司的五个兄弟姐妹合伙人之中,大姐的儿子要自己开业,纽约的哥哥乔纳斯没有小孩,刘易斯的儿子是个花花公子,那还有谁比她那四个一直忠心耿耿跟着舅舅办事的儿子更有资格接管利瓦伊·斯特劳斯公司?除非利瓦伊讨了个老婆,自己生了儿子。于是范尼在家将利瓦伊的饮食起居照顾得好好的,然后为他安排“合适的”女人,包括有夫之妇,使利瓦伊生理上的需要也得到满足,但不会扯到婚姻头上。利瓦伊本人也不抱怨,于是就这样打了一辈子光棍。
伟大的牛仔裤,了不起的Levi’s(8)
  一八七四年一月,范尼的丈夫斯特恩去世。没有多久,五十一岁的寡妇范尼便于那年年底嫁给了一个“自己人”,鳏居了七年的大姐夫,五十七岁的威廉·沙林。
  好,范尼的儿子们不但继承了他们生父的产业,而且现在还可分享公司另一合伙人——他们的继父的股份。这还不算,后来范尼的大儿子,杰可布·斯特恩,又娶了他表妹(沙林的女儿),但因他母亲现在是他表妹的继母,所以又等于娶了他的“继妹”。这两桩婚事真使斯特劳斯、斯特恩和沙林三家人亲上加亲又加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