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军团-第12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华很困惑的摇头:“还在与第12集团军激战,没有发现他们有绕过第12集团军进攻秦皇岛的征兆!”
柳维平说:“不应该啊!第12集团军虽然战斗力强导师,但是还远不足以顶住苏军整整一个集团军群啊!其实他们只要留下一个集团军与第12集团军缠斗就够了,没理由整个集团军群都用来跟第12集团军打的!”又问:“苏联的近卫军呢?有没有发现苏联的近卫军的踪迹?”
萧华还是摇头:“没有,苏军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投入近卫军,谁也不知道他们的近卫军到底藏在哪里!”
柳维平眉头拧紧。他心里有种很不舒服的感觉,老军长临终前一再叮嘱他要小心苏联的近卫军,其实大可不必,在原来那个时代他就对苏联红军有着相当深的了解,现在又多了十几年的钻研,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苏联红军————特别是苏联近卫军的恐怖了。第12集团军加上第21集团军一部,充其量只能与苏联一个合成集团军打个平手,这也就意味着他们顶多只能拖住苏联一个集团军,如果苏军指挥官愿意付出代价,只要留下两个摩步师就足以缠住第12集团军了,主力部队直插秦皇岛,第12集团军非回师自救不可,到那时苏军再在半路截杀,击溃第12集团军的可能性就会很大。要不干脆整个集团军群压上,死死压住第12集团军,再以近卫集团军出击,直取秦皇岛,一样可以让第12集团军捉襟见肘!但是苏联第14集团军群没有这样做,他们不温不火的与第12集团军缠斗,似乎对秦皇岛不感兴趣!不感兴趣?骗鬼呢,当初为了杀开通往秦皇岛的血路,你们可是连中子弹都甩出来了!他自言自语:“看样子,苏联人是想跟我们玩邪的啊······我到秦皇岛去看看!”
萧华脱口说:“那怎么行!你可是战区司令员,前线那么危险,万一出了什么意外······”
柳维平说:“我能出什么意外?能打死我的子弹还没有造出来呢!”
萧华皱着眉头说:“别扯淡,哪一国的子弹都不是吃素的,不许去!”
他毕竟当过柳维平几年上司,这点积威还是有的,一发火,唬得柳维平眼皮直跳,无可奈何之下,只好留在指挥部里继续指挥作战。
事实证明,萧华是对的,现在苏军的前线航空兵已经疯了,他们好像不知道疲惫,不知道恐惧,只要喘匀一口气马上出击,肆意挥霍着越来越少的航空燃料,企图在自己的燃料耗尽之前为地面部队杀出一条血路来!苏军可供战略轰炸机起降的机场已经被华军的先锋轨道炮收拾得差不多了,图…22m3和图…95m从战场上空绝迹,对地轰炸任务就落到了对跑道要求没那么苛刻的苏…24和苏…25身上,而苏…24战斗轰炸机和苏…25强击机也不负众望,在大批米格…29m的掩护下频繁地出击,不管下面是一队汽车还是一堆士兵,都毫不犹豫地展开轰炸,开战以来多位团级指挥官在赶赴前线的时候遭到空袭而受伤甚至牺牲,如果他乘车前往秦皇岛,在那群比夏天的蚊子还要讨厌的苏军战机的攻击下,在苏军特种部队的袭击之下,怕是凶多吉少!
没去成前线,柳维平只好继续呆在沙盘和战略指挥屏幕前,看着卫星地图和沙盘,一遍遍的分析着手中的情报和资料,他倒想看看苏军到底在搞什么鬼!
苏军倒没有搞什么鬼,整整一天都打得中规中矩,没有扔中子弹没有扔毒气弹,更没有发射战术核导弹,在古北口,在土木堡,在秦皇岛外围,与华军杀得难分难解。倒是苏军高层想搞鬼,而且不是一天两天了。
苏军的“石中剑”系统已经完成最后调试,可以发射了。
众专家们欢呼雀跃,博罗西洛夫却高兴不起来,只有十二次攻击机会这样的窘迫感令他很愤怒。他站在卫星地图前一遍遍的搜罗着华国的战略目标,试图列出一张最优化的打击目标清单。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无比的海上平台。这两个怪物简直就是两座漂浮在大海上的岛屿,强大的火力和超强的防御能力让东瀛欲哭无泪,就差没有跪下来求苏联帮忙摧毁这两个海上平台了。嗯,这两个海上平台虽然巨大无比,而且防御能力强悍,但是它们是绝对挡不住来自外太空的打击的,这么大的块头反而成了它的弱点,“石中剑”想摧毁它们,易如反掌。可问题是这是海战武器,又远在东京湾,对苏联没有丝毫威胁,浪费两次宝贵的打击机会去摧毁两个对自己毫无威胁的海上平台,怎么看都觉得划不来!
这个否决掉。
接着是北京。打击北京的好处不言而喻,没有什么比北京变成废墟更能打击华军的士气了。但是打击北京的坏处跟好处一样明显,华军极有可能会变得疯狂,跟他们不死不休,甚至连核弹都有可能砸出来!在动北京之前得三思而后行。
再接下来是先锋轨道炮。现在瞄准苏联的轨道炮还剩下七门,目标实在太明显了,“石中剑”系统完全可以轻松将它们摧毁。但是华军很快又会制造出更多的轨道炮,完全就治标不治本,为此浪费七次打击机会······很难说得清是否划得来,但是有一样是可以确实的:摧毁了这些轨道炮,“石中剑”系统就很难再有余力去攻击别的战略目标了!
太行山山脉·····华国相当一部份核武器都贮存在这里,还有湖南湘西山区,华国的洲际导弹发射基地,这可能是最具价值的目标了。打掉这两处,等于摧毁了华国陆基洲际导弹超过一半的发射井!可问题是,谁也不知道那些公路机动式洲际导弹藏在哪里,更不知道铁路机动式中远程弹道导弹发射列车藏在哪里,这显然不是几次攻击就能解决的!
看着屏幕上众多战略目标,博罗西洛夫只觉得头疼万分。目标那么多,打击机会却只有十二次,怎么优化都分不过来,打不打?打不打?好几个小时过去了,博罗西洛夫仍然没能下定决心动用这件绝密武器对华国发动战略打击。华国不是欧洲那些屁大一点的小国,这个国家实在太大了,战争潜力也太强大了,区区十二次攻击,很难将其重创。最要命的是,一旦和平号再次开火,双方达成的互不攻击航天器的协议也就算是被打破了,华军必定会对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和低轨道卫星发动疯狂的报复,虽然苏联的粒子束发射器同样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将华国所有卫星一扫而空,但是在两门战略激光炮的扫射之下,他们同样会一颗卫星都不剩,这样拼法谁也吃不消。如果没有后顾之忧,他不会惧怕跟华国来一场太空消耗战的,但是后面还有北约这个摧命鬼······虽然双头鹰冲他伸出了一只热乎乎的大手,但是他对北约的担心始终没有消失,时刻提防着他们从背后捅自己一刀······
打,还是不打?
他头痛的确揉着额头,对翘首以待的将军们说:“暂时先不要动用这件绝密武器······总参再研究一下,争取拿出一份最好的打击计划来,不要浪费任何一次打击力量。”
将军们的面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苏军什么时候需要如此谨小慎微,连发动一次打击都得再三研究了?!
但是不容他们不谨慎,因为他们要面对的是一个大国,唯一一个敢于同时与北约和苏联抗衡的大国。
博罗西洛夫走出总参谋部,喝了一杯冰水,又召见了米高扬设计局的负责人,开门见山的问:“米格…105改装得怎么样了?”
负责人说:“已经秘密改装好了两架,每架载弹量仅一吨······”
博罗西洛夫眉头都拧了起来:“只有一吨?”
负责人说:“是的,为了对付华军的激光武器,我们不得不在机身上加装了特殊的角反射器,加涂了一层可防御激光攻击的涂料,这使得机身重量增加了三吨,相对应的,载弹量也被削减了三吨,飞行高度降低了两万米。”
博罗西洛夫的眉头拧成了个疙瘩:“高度降低了两万米,载弹量只有一吨,这攻击能力也太弱了······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负责人说:“我们暂时还没有研究出更好的解决办法。这是科学,很理性的东西。”
博罗西洛夫苦涩的说:“可是这样一样,就算飞行员投弹命中率达到百分之百,两架米格…105最多也只能摧毁四个目标啊。”
负责人深感无奈。在六十年代,随着第一枚军用卫星被送入太空,北约和华约都意识到,太空是一个国家的最高边疆,苏联老实不客气的开始着手发展可以攻击对方太空设施的空天战斗机,希望籍此夺取近地轨道的“制空权”,米格…105就此横空出世。米高扬设计局接受了这一任务,并于1976年制造出样机,此后三年多次成功试飞,震惊世界。但是很遗憾,早在米格…105首飞之前的八个月,苏联就选定了暴风雪航天飞机作为下一代轨道飞行器,米格…105出师未捷身先死。
然而,米高扬设计局的郁闷没有持续多久,在苏联宣布终止这一计划的一年之后,南海之战爆发,华国的战略激光武器横空出世,轻而易举的摧毁了苏联发射的三枚ss…18,令莫斯科为之震动————要知道,ss…18可是他们最强悍的洲际导弹!矗立在东北崇山峻岭之中的激光站令苏联如芒刺在背,绞尽脑汁想将它摧毁,但是在累死了几吨脑细胞,浪费了好几个月时间之后,他们才骇然发现,苏联竟然没有一件武器能在华军的激光武器威胁之下深入华国腹地,将激光站摧毁,然后全身而退的!战略失衡,苏联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于是,“螺旋”计划被重新激活,原本掐头去尾的拨款一下子变得无比充足,上头空前的大方,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求只有一个:尽快把他们需要的东西弄出来!当然,莫斯科不敢把宝全部押在米高扬设计局身上,他们多面开花,同时上马了“石中剑”与级低轨道离子炮计划————有一些研究计划功能重叠,看到如此严重的资源浪费,你大概就会明白苏联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