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惊宋 >

第626章

惊宋-第626章

小说: 惊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蒲甘人又怎知,他们国内谈论汉军的勇猛厉害,说得得最多的一批人中,就有不少是大汉情报部的细作。

而蒲甘国都仰光的气氛则更见紧张,大街小巷行走的路人不但比往日少了很多,脚步也快了不少。来去匆匆。那些汉人开的店铺已经早早关门,人去屋空。大汉南洋都督府已经下令所有大汉商人及雇工离开了蒲甘。只不过,这些商人却没有走远,他们离开蒲甘国边境后,就进入了斛罗这一侧的汉军军营呆着。一边通报他们了解到的蒲甘国内情况。一边等候在大军发起进攻后,正好大发一笔横财。

仰光的街面上,不时有全副武装的蒲甘军士兵巡逻走过,王国的贵族和富人们都特别关心起汉军的动向来。毕竟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汉军驻扎在斛罗靠近蒲甘的边境地区,最近处距离仰光不足三百里,似乎一夜之间就可打到仰光城下。

城内已经是人心惶惶,不少富贵人家已经在考虑。是否该将资产转移到西边的天竺国或者北边的大理国,毕竟那里似乎要安全一点。而且就算真有什么风吹草动,也可再起身逃走。不少在外地有亲戚的,也开始联络,以备不时之需。

当然,也有不少商人则心中暗想,从安南、占城、真腊、斛罗等国的情形看,只要老老实实服从大汉统治,不去逞那匹夫之勇。当什么热血青年,愤而揭竿起义,似乎还是可以过下去的。

于是,有的人又在动脑筋,当汉军打进来时。自己要不要主动去跟汉军将领联络投降呢?

蒲甘王国皇宫的大殿内,高坐在王座上的蒲甘国王,脸色已经不能用阴沉来形容了。他的脸颊不但发青,而且额头上皱纹也多了许多。眼圈略微发黑,显然是睡眠不好的缘故。只有那双精光四射的眼睛。证明他神智还算清醒。

方才,他是大发雷霆,一番刺耳之极的粗话,确实让人不能相信,这番言辞是出自一位国王之口。

但此刻,蒲甘王国的一干大臣和王子们,早已是吓得全部跪伏在地,头也不敢抬,默默地承受着国王陛下劈头盖脑般的痛骂。

就在半个时辰前,他已经得到了消息,汉军正式发起进攻了,统帅是大汉皇帝岳云,副帅是那位有“陆屠夫”之称的汉军大将陆文龙,军师则是那位叫“陆剃头”的文官陆游,这岳云携“屠夫”和“剃头”一起杀来蒲甘,兵力高达十万以上,九成以上皆是全火器装备的火枪兵,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让蒲甘众将均不寒而噤。

而且这些汉军士兵已经在南洋驻扎作战了两年以上,早已熟悉了这里的气候和地形。蒲甘军不管是从士气还是装备上,皆无法与其抗争。

从初步传回来的战报看,也是映证了众臣的推断。汉军几乎是每战必胜,而蒲甘军则是节节败退。

那兵部尚书身子一直在颤抖,但却又不得不等国王骂完了后,才继续述说眼前的局势:“陛下,目前汉军攻势凶猛,从现在前线了解到的情况看,他们兵分三路向我国发起了进攻。北路汉军由郭宇任主将,代毅任副将,领兵六万,从清迈出发,在攻克了孟鸠之后,继续沿萨尔温江向北进攻万邦古,从他们的行军路线看,似乎是打算进攻腊戍和密支那,以切断我军撤向大理的途径……”

“岳云看来也失误了,如今我国怎么可能撤往大理呢?大理皇帝段正严才驱逐了朕的使者,想安心投靠汉国。朕倒要看看,岳云会不会收他这个奴仆!”说话的是蒲甘国王,他总算现在是安静下来了,可以仔细思考眼前的局势了。

兵部尚书又战战兢兢地说道:“中路汉军由关铃任主将,牛通为副将,领兵八万,从迈萨良出发,向西攻克了良礼彬,正向勃固袭来,企图抄我仰光后路……”

众大臣一听,皆是一惊,如果勃固沦陷,他们就没法向内陆地区撤退了。

而蒲甘国王却是冷冷说道:“第三路汉军呢?”

兵部尚书这时总算平静了下来,忙急促地说道:“南路汉军则是由岳云亲自指挥,以魏胜为副将,率军六万,从叻武里出发,攻克了丹老,然后又向北攻占了土瓦和耶城,现正向毛淡棉杀来,企图尽占我蒲甘南方领地……”

王宫内没有半点声音,除了国王粗重的喘息声可以清晰听到外,再没有一丝杂音,所有大臣都是战战兢兢,深怕触怒了国王陛下招来杀身之祸。在此之前,两名前线战败的将军逃回来后,已经被直接拖出去斩了。

而身负前线总指挥的蒲甘军统帅、王后的嫡亲兄长蒙里奇也被当场廷杖七十下,这七十下廷杖打下去,已经是眼见进气少,出气多了。

可是国王陛下却仍然不允许太医救治,若不是闻讯赶来的王后哭泣着拖着国王的手跪下求饶,只怕这位蒲甘第一名将兼国王的大舅子,也得一命归西了。

而饶是如此,王后也被蒲甘国王毫不留情地痛骂了一番,让所有大臣都感觉到一股危险袭来。

“现在前线局势如此危急!众卿可有什么良策退敌?”蒲甘国王喘着粗气问道。

众大臣却是没有一个敢接口的。现在汉军攻势如潮,如披荆斩棘一般,蒙里奇算是蒲甘军第一名将了,他都不是汉军对手,换了其他人去,岂不是败得更快?而且现在国王的精神明显不太正常。去跟他提建议,岂不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吗?

盛怒之下的国王见连问几声,竟然无人回答后,恶狠狠的目光便在皇宫内扫视,似乎要找出一个替罪羊来惩处,作自己的解恨对象。但偏偏今日的朝会,众大臣都知道事态紧急,无论为国为家,为自己还是为蒲甘,都必须前来。

所以,除了在前线的武将和在狱中的替死鬼外,全部都到齐了,无一人缺席。人人都知道今天朝会国王不会让大家好过,却无一人敢于请假,即便是有病在身的人,也都带病坚持上朝,丝毫不敢大意。

眼见得平时如此能言善辩,让自己寄以厚望,以为是蒲甘栋梁的大臣们,此时却全部畏畏缩缩地跪伏在地,无一人敢抬头,也无一人敢应声,这让国王如何不气,如何不恼?

他只觉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烦闷愤怒在涌动,似乎要爆发出来,但却又象挤压在胸中,一直无法爆发。只觉胸膛之中,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感觉。

他于是站起身,用手指着一干大臣,想狠狠骂这一帮只知道拿俸禄,关键时刻就束手无策的臣子们。却突然只觉头脑中一阵晕眩,眼前一黑,然后便歪倒在龙椅边上了……

“皇上!”

“陛下!”

眼见国王陛下晕倒,殿内一干臣子和闻讯赶来的皇子们,犹如炸了窝的马峰一般,顿时乱成一团,束手无措。

后来还是王后先反应过来,立刻命令宫内的侍卫去请太医,然后赶紧命太监和宫女将国王送往寝宫休息。

当王后昏昏沉沉地随一干大臣们走出寝宫时,太医已经得到消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并开始为国王诊断病情了……

而最后他得出的结论却是国王脑中似乎鲜血上涌,有个血块,所以昏迷不醒。

得此实情的众大臣们均心中一片茫然,暗忖这难道是天要亡蒲甘吗?

第七百四十六章逃跑无望

ps:感谢酷宝宝、缭乱风尘两位朋友投的月票,以及光辉的宪章朋友投的评价票!今天第二更送到!

方才众臣虽然跪伏在殿下,却一直在考虑如何应对眼前万分危急的局势。om可在这关键时刻,国王陛下居然倒下昏迷了,这么一来朝中便没有了主心骨,哪里还谈得上对局势的应对部署,蒲甘国又没有设丞相一职,皇子才八岁,根本无法顶起大梁,而那王后更只是一个妇道人家,整天只知搞宫斗,想后宫干政都不够格。

众大臣想到这一层,均不知如何是好?可时间再多耽搁一阵,形势可能就会更加恶化,到那时,也许就真的变得不可收拾了。

最后,王后和几名嫔妃,在和与她们交好的几位大臣商量之后,认为和汉军打,是打不过的。汉军真的攻来,只怕这仰光便守不住了。虽然也有人提出逃往北部的大山之中打游击。但立刻就有人提出,占城国王不就是这样干的吗?结果还不是落得城破身死的下场。

于是,便又有人提出逃到大理去,不过王后想到自己丈夫的使者上门去乞求结盟,都被赶了出来,自己这一伙人逃过去,只怕别人也不会收留的。而且就算收留了,搞不好也会转手卖给了汉国。

这样一来,唯一的去处便是西方的天竺国了。那里小国林立,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相信汉军也不至于追杀到天竺来吧。

而且说不定吉人自有天象,也许国王陛下在路途中又恢复了呢?一群大臣和皇妃们如此想到。终于让王后做出了这个壮士断腕的决定。

从仰光到天竺可以从海上走,也可以从陆地走。一开始,王后是打算从海上走的,可她们乘坐的大船才开出海面没多久,就远远地看到宋军的巨型战舰黑压压地开了过来。于是,不用她吩咐,船长便吓得掉头又逃回了仰光。

无奈之下,王后只得决定从陆上逃走。

可从仰光到天竺的英帕尔,路途遥远。有上千里路,且路上多为崇山峻岭,行进艰难。于是,王后带着仰光的守军,只得狼狈向北方的曼德勒逃去。

而从海上偷袭仰光的陆文龙和李宝。在占领仰光之后。从未来得及逃走的蒲甘大臣口中,得知蒲甘王后带着八岁的皇子企图逃往天竺后,均眉头微皱。

他们可十分清楚,斩草不除根的巨大危害。这蒲甘王后带着皇子、皇妃。一众大臣和军队,逃到天竺后,以天竺为基地,再图反攻,会给汉军清剿蒲甘残军。以及将蒲甘纳入大汉统治带来极大的麻烦。

毕竟天竺不比南洋的安南、占城、蒲甘等国。它的面积和大汉本土差不多,人口甚至比大汉还多。虽然国内并不团结,内战连连,但当遇上外敌入侵时,天竺人还是会团结一致对外作战的。

所以,就连岳云订的作战计划,也没有要求越过边境,进攻天竺的。甚至严令勿与天竺军发生冲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