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惊宋 >

第575章

惊宋-第575章

小说: 惊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攻方向。

“啊!为什么呢?收复汴京可是我们的梦想啊!”张力和韩彦直皆有些惊奇地问道。对于宋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收复故都汴京更能让人振奋人心的了。

岳云耐心地解释道:“收复汴京其实更多的只是一个政治象征意义,从军事的角度上考虑,可取之处并不大。汴京四面皆是平原,无险可守,不是什么重要的战略据点。而且,它现在是金国在中原的重点防守城池,金军必将在此聚集主力。我们要想攻破也很难。”

“所以,其实真正的主攻方向是我们这一路!”岳云微笑着说道:“从明面上看,我东路军只有十万人,少于中路军的十五万人,但其实海上陆文龙和杨月那一路,他们的作战目标就是要全力配合我东路军行动,而我们的目标不但是要收复江淮之地,还要争取收复山东,尽取黄河下游以南地区!”

“太好了!”张力、韩彦直,郭宇、代毅等人皆欣喜若狂。毕竟能成为主攻方向的军队将领,是军人的荣耀。

岳云见众将群情振奋,亦是心中暗笑。确定东路军为主攻方向,亦是他和岳飞争执了很久的结果。最后岳飞之所以让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原因就在于粮草物资供应不上。西路军和东路军往前线运输的方式就只有靠人推马拉运输。这需要征调大量的民夫和车辆、骡马。而这恰恰是宋军现在很缺乏的。

而东路军的主攻区域,江淮和山东就不一样,此处区域水网密集,又是沿海地区,可以用船只运输粮草弹药,十分方便。战前后勤官测算过。如果从临安运送十万石粮食到海州,所需的时间和费用竟然比从信阳运送粮食到汴京还要少,还不用担心路上有人拦截。且江淮之地才被金军占领三年,当地的民众心向大宋。也好发动他们在金军制造混乱。

“好了!现在大家已经知道我们肩上的重担了。本王就说一下详细的计划吧!”岳云目光扫视了一下众人道:“本王的看法是分兵三路,一路走池州,一路走采石,一路走镇江!”

他命杨兴取过地图。然后对张力说道:“大哥。你久在淮西一带驻守,对当地人文地形十分熟悉,便由你统兵四万。我再命郭宇辅佐你,从池州北渡长江,进攻庐州,待攻克庐州后,再北上进攻濠州,争取光复淮西之地!你看如何?”

张力一听。神色激动地说道:“三弟,没问题!做大哥的早就想杀回淮西去了。我氅下的亲兵几乎都是淮西人。作梦都想收复家乡!”

岳云微微一颔首,然后又对韩彦直说道:“四弟,你与韩伯父一起镇守了淮东十余年之久,在当地百姓中声望极高,三哥便想由你统兵四万,由杜永任副将,从采石矶北渡长江,进攻和州,待占领和州后,再沿运河进攻楚州,力争打通运河通道,使我水师舰船能从长江顺利进入淮河,便于运输粮草弹药。”

韩彦直神情肃穆,在马上作揖行了一礼道:“小弟一定竭尽全力,定不负三哥厚望!”

岳云点了点头,然后目视前方道:“我便统兵两万,和代毅一道,从镇江渡过长江,进攻扬州,再北上攻打海州,扫清沿海一带的金军据点。以两个月为限,力争在六月底以前,尽复江淮之地!然后大家休整半个月,再攻山东,我的计划,是在秋收到来之时,打到黄河边上,光复山东,实现此次北伐的作战目标!”

这时,陆游却是眉头微皱道:“汉王,我们这一路只有两万人,要攻扬州和海州,会不会少了一点啊?”

岳云听罢,却是微微一笑道:“不碍事,出征之前一天,月漓已经向我发来情报,称江淮之地的金军并不多,总兵力不过八万余人,且多是临时招募的新兵,战斗力很差。金军主力仍集中在邓州、唐州、蔡州一带,他们的主将纥石烈志宁亦在汴京驻守。我们的压力并不大……”

顿了一下后,他方继续说道:“我只给自己留两万人,并非托大,乃是因为我这一路离海最近,可以从文龙和月儿那得到海上支援。且金军亦知道沿海的城市面临我海陆军夹攻,甚为难守。据之前的侦察表明,扬州、瓜州、海州等地的防守皆很弱。我们亦不用过于担心!”

众将听岳云如此说,也都放下心来。之前他们也面临过多次困境,大多数时候都是以少打多,但都成功逆转了局势,取得了胜利。此次北伐,不管是兵力、武器装备、将领的指挥能力,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皆大大胜过金军,还有什么不能取胜的道理呢?

就在群情振奋,准备与金军一战时,突然十余骑军士从后方奔了过来,从服饰上看,他们全是禁军士兵。而在他们之中,却簇拥着一位明眸贝齿的,容颜俏丽的美丽女子。

“夫君!等等我!有要事相告!”那女子娇叱道。

众将回头一看,吓了一跳,连忙翻身下马,躬身行礼道:“参见公主!”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宋的秀宁公主赵滢儿。

岳云亦翻身下马,走上前去,有些好奇道:“滢儿,你怎么来了?”

赵滢儿狂奔而来,亦有些娇喘,酥胸不住起伏道:“夫君,你马上就要上前线了,滢儿十分担忧你的安危。这是滢儿为你做的同心结!愿这一次出征平平安安!”

说罢,她从怀里掏出一个纷红色的同心结,挂在了岳云的脖子上。

岳云心中感动不已,望着她娇俏的面容,不禁紧握她的柔荑道:“滢儿,谢谢你了!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赵滢儿见周围这么多人看着她,俏脸不禁微微有些羞红,颔首道:“滢儿不比其她几位姐姐,能够在内政、军事、舆论上给夫君许多支持。滢儿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在家为夫君祈祷了!”

岳云轻叹道:“其实祈不祈祷都没什么,你有这份心就已经让我很开心了!”

赵滢儿摇摇头道:“滢儿就是感觉没能为你做什么事,才很惭愧。这次滢儿专门赶来,就是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我想可能对你攻破汴京有帮助。所以才来告诉你!”

“哦?什么事?”岳云有些好奇地问道。

“其实,在汴京城内皇宫里,是有地道通往城外的……”赵滢儿说道。

岳云一听,不禁叹息道:“滢儿,原来你说的是这事啊?我早知道了!”

“你知道了?你知道我说的是哪条吗?”赵滢儿惊奇道。

“难道不是通往城外十五里的一处树林?”岳云抬起头,望着她的一双美眸说道。

赵滢儿微微一笑道:“夫君,我知道你说的是王童告诉你的那条,对吧?”

“是的!难道你的意思是——还有另外的地道?”岳云惊讶道。

“是的!狡兔尚有三窟,何况是先帝呢?”赵滢儿俏眸顾盼道:“城中的地道通往城外的其实是有三条,一条是王童说的那条,另一条是我父皇曾经告诉过我的一条,那是通往城东二十里外的一个山丘下。最后一条先帝貌似谁都没有告诉。估计只有当年开挖的工匠才知道了。”

说罢,她便将自己知道的那条地道方位,以及出口所在地向岳云详细说了一遍。

岳云听得很仔细,有些怕记不住的地方还专门拿笔记了下来。尔后他方扶着赵滢儿的香肩道:“滢儿,你告诉我的这事很重要!对我们将来攻打汴京大有用处!如果此次北伐父帅真能打到汴京城下,我就派人去通知他!如果还不行。就下次北伐时再利用这地道!”

赵滢儿点了点头道:“夫君,滢儿不懂这些军国大事,您自己作出判断便可以了!”

岳云这时抬住她娇俏的下巴,在赵滢儿的樱唇上轻轻吻了一下,柔声道:“我知道了!滢儿,你就回去吧!我不在的时候,自己多保重!”

赵滢儿俏脸微红,听完岳云的话后,方连忙点了点头,一双俏眸满含深情地望向他,轻声道:“夫君,你也保重!你可是要在战场上杀敌的,所处的环境可比我危险多了!滢儿这一生别无所求,只盼夫君一世平平安安,能够陪伴着我即可!”

岳云十分感动,凝视着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不禁微微有些痴了,将她紧紧地搂入了怀中。

虽然心中十分舍不得,但他最后还是只得咬了咬牙,对赵滢儿轻声道:“滢儿,我走了,你多保重!”

说罢,便扭头翻身上马。然后对着周围的兵将道:“继续行军!”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六百八十章纥石烈志宁的布置

就在岳云分兵进击的同时,纥石烈志宁也率领着金国的平南大军到了汴京。开始布置南线的防御。

汴京城守府的大厅内,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地图,西起武关,东到海州,战线连绵两千余里。从襄阳到镇江,有着三个巨大的黑色箭头,指向北方,这代表着宋军的西路、中路、东路三路大军。

站在地图前,前宋将胡纺介绍道:“经过我们从宋军的粮草调集、武器弹药准备情况,以及派去的细作传回的消息。目前大致可以推算出,宋军的总兵力超过四十万,如果算上后备部队,极有可能过五十万。而且敌军大多都为装备了火枪火炮的火器部队,战斗力不可小视。”

南线金军中的汉人大多调到北线去对付契丹人了,韩常、孔彦舟、李成等人都被调走了。唯一留下的汉将只有胡纺等个别人。而之所以要留下胡纺,乃是因为金人对他完全放心。

胡纺是出卖韩世忠,导致其被赵构杀死的罪魁祸首,后来又在完颜亮南侵时降金。这样一个人,可谓是劣迹斑斑。不过,他也因此和韩彦直有了杀父之仇,让韩彦直欲杀他而后快。而韩彦直却是岳云的结拜兄弟,所以岳云断不可能因为胡纺投降就放过他,必会将他交给韩彦直处置。

由此,完颜亮便认为,胡纺却是不用担心他会投降宋军了。且前线也不能一个汉将都不留下,总得有几个熟悉情况的人出出主意。提醒一下纥石烈志宁。所以,胡纺便作为其中之一,被留了下来。

众金将听胡纺介绍完情况后,皆如坐针毡,他们在进攻完颜雍的时候,也见识过火器部队的厉害,那火枪射击时发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