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

第29章

地主婆的红火日子-第29章

小说: 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六郎见年师傅收下了拜师礼,连忙把桌上早就斟好的茶盏端了过来,高高的举起双手把茶捧至头顶,慢慢的送到年师傅面前、规规矩矩的请道:“徒弟杨佑祖,给师傅敬茶了。”

年师傅一听便知道这“杨佑祖”乃是杨六郎的正经姓名,他把这名字默记在心里后、才伸手接过了杨六郎敬的茶,揭开茶盖儿轻啜了一口、表示受了杨六郎这杯拜师茶。随后年师傅便把茶搁在了桌上,目光炯炯的看向杨六郎,等待他的下一个仪式。

杨六郎知道这敬完茶后就该给师傅磕头了,于是马上双手伏地、恭恭敬敬的冲着年师傅磕了三个响头,磕完后才正式的喊了一声:“师傅……”

“乖,地上凉你快些起来吧!”

这一声情深意切的“师傅”让年师傅瞬间红了眼眶,脸上的神情更像是老来得了一宝贝般,杨六郎那打从骨子里表现出来的尊敬、让年师傅主动下了座亲手把他扶了起来……一拜一扶后,从今以后他们便是相依为命的师徒俩了。

这杨六郎还真是个孝顺的孩子,拜完师后他主动同杨大柱说道:“阿爹,师傅他老人家孤身一人住在这儿,平日里也没个人照顾他,孩儿想留在师傅家里,边和师傅学艺、边照顾师傅的日常起居,您看如何?”

杨大柱比杨六郎更明白年师傅的处境、也明白年师傅心里最渴望的是什么,于是连连点头说道:“应该的、应该的,这徒弟本就该跟在师傅身边,否则又怎能学好本事?六小子你回家收拾几件衣服,日后就跟着年师傅住在这儿吧,平日里闲下来时多回家看看你阿母和哥哥妹妹便是。”

一旁的鱼儿也是真心实意的想让年师傅重拾欢乐,所以她听了杨大柱的话后,马上拉着杨大柱的衣角、“天真无邪”的问道:“阿爹,眼下年师傅是六哥的师傅了,那我们以后是不是就是一家人了?”

杨大柱先是一愣,回过神来后马上乐呵呵的刮了下鱼儿的小鼻梁,应道:“是,我们阿妹说的没错,这年师傅以后和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年师傅这般疼我们阿妹,阿妹长大了可要和你六哥一起、好好的孝顺年师傅才是。”

“嗯,鱼儿长大后一定会孝顺阿爹、阿母,也会孝顺年师傅,还会对几个哥哥们好!”鱼儿故作大气的拍着胸脯保证,那小大人的模样惹得杨大柱等人笑开了怀,当然年师傅除了笑外心里还多了一分感动。

鱼儿装乖卖巧的活跃了屋里的气氛后,才接着说道:“六哥,你要经常带年师傅到我们家里玩哦!这样我们家才能再热闹一些!”

“好,我们阿妹发了话,六哥岂敢不从?”

“嘻嘻,鱼儿就知道六哥最疼鱼儿了……”

于是在鱼儿同杨六郎的嬉笑中,杨六郎拜师学艺一事终于完美的落下了序幕,此后杨六郎便住到了年师傅家里,全心全意的跟着年师傅学本事。

而杨家家里少了一口人后,各项支出也相对少了一些,勉强能够维持一家人的正常支出了,于是一家人的生活便又恢复了先前的平静和安稳。

那方氏见杨六郎被送走后也没有任何愧疚,天天像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般、笑嘻嘻的同大房一家人相处,并且她还是一寻到机会就占各种各样的小便宜,杨家大房人都把这些看在眼底,只是看在杨二柱的面子上懒得同她计较罢了。

第三十二章     鱼儿的小苦恼

杨六郎被送去年师傅家后,杨家其余几兄弟更觉得能上学堂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于是比从前越发认真起来,下学回家后也不再那么爱玩了。

几个哥哥突然都改了脾性、刻苦读起书来,不免让鱼儿少了玩伴变得有些无聊。而鱼儿可是全程陪着杨六郎拜师,见他费了这么多心思只为跟着年师傅学一门手艺,将来好替家里分忧……

几个哥哥的努力不仅感染了鱼儿,还让她为自己天天只知道玩耍感到羞愧,于是为了不当一个小米虫、鱼儿打算让自己从小学起,努力的向标准的古女子身边靠拢。再说鱼儿已经五岁了,的确可以先慢慢的开始学一些感兴趣的物事了,毕竟杨家人再宠鱼儿、也不能把她宠得什么都不会不是?

在北宋,什么都不会的小娘子可是没人愿意娶的啊!就算那些将来是要去当富贵人家主母、事事不必亲自动手的娇贵小娘子,娘家也得按着规矩把她的女红、厨艺等手艺给调教好了,否则嫁到夫君去只会给双方丢脸。

也就是说———北宋的小娘子女红、厨艺等各项活计都必须学会,识不识倒是其次,而学会各种手艺后做不做就随小娘子的便了。但要是嫁人后、有什么不长眼的妾室等敢拿这个来挑事儿,那当家主母就一定要露上一手压住她们,让娘家和夫家脸上都有光。

虽说鱼儿生长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里,但连隔壁家里状况不如杨家的李二妞、四岁就开始跟着她阿母学做针线活了,鱼儿再偷懒下去可就连她都赶不上了。

所以既然北宋推行早教育,那鱼儿就不能让自己比别人慢太多了,毕竟太不合群也算是穿越人士的大忌。只是鱼儿虽有心学点什么,但刘氏似乎一点教她的意思都没有,依旧天天让鱼儿自个儿无忧无虑的玩耍去。

这刘氏也是心疼鱼儿才想让她再多玩一、年,可当平常一起玩的那些小伙伴儿,聚在一起时不是聊今天绣了什么花样、就是聊这几天又打了几根络子,这让什么都还没学的鱼儿觉得和她们没什么共同语言。

当然,鱼儿骨子里可是个大姑娘,所以她其实也“不屑”和这些小屁孩有什么共同语言,只是见大家都学了、她也有些心痒痒罢了,总不能长大后她最擅长的就是玩、而古女子该会的物事她一样都不会吧?

于是鱼儿便在某一天刘氏做针线活时缠上了她,指着刘氏正在打补丁的衣服、故作孩子气的说道:“阿母,鱼儿也要给阿爹补衣服,鱼儿要学这个!”

小鱼儿的孝心让刘氏感到十分欣慰,但这鱼儿从小到大没少病过、比别其他的几个孩子更让刘氏心疼,所以刘氏不想早早就把鱼儿拘在屋里学这些手上活计,让她失去小孩子玩耍的乐趣。

于是刘氏想了想,最终还是用软软的语调哄了鱼儿几句:“我们阿妹真是个乖孩子,你阿爹要是知道我们阿妹小小年纪就想替他补衣裳,一定会高兴得睡不着觉!”

鱼儿见刘氏高兴忙趁热打铁的再补了句:“鱼儿想让阿爹高兴,阿母您教鱼儿缝这个吧!鱼儿想学,学会了便可以给阿爹、阿母和哥哥们做新衣裳了!”

“傻孩子,做新衣裳也得有钱买步才行,”刘氏先是笑着驳了鱼儿一句,但转念一想,才记起鱼儿只是个五岁大的孩子、哪懂得花钱买布才能做衣裳这种事,于是便急忙再说了句:“我们阿妹还小,等长大了些阿母再教你缝衣裳好不好?”

鱼儿听了撅着嘴抗议道:“不好!鱼儿已经五岁了、是大人了!隔壁的李二妞都会给自个儿给自个儿绣个小帕子了,鱼儿却还是什么都不会……鱼儿不想让李二妞她们笑话!”

刘氏一听顿觉有些哭笑不得,再一看看鱼儿那气鼓鼓的模样、马上明白自家女儿是觉得自个儿不如人呢,所以才会一个劲的缠着她、想学女红。

不过刘氏还真是把鱼儿捧在心尖上疼,生怕这么小就叫鱼儿学女红会把她的眼睛学花,更怕鱼儿的小手指会被针扎成筛子……可鱼儿可怜兮兮的鼓着腮帮子撒娇的样子,却又让刘氏不忍心拒绝她。

就在刘氏犹豫不决时,鱼儿已像条泥鳅般顺着她的腿爬到了她身上,钻到她怀里一个劲的扭着小身子,闷声闷气的撒娇道:“阿母最好了!阿母就教鱼儿缝衣裳吧!鱼儿不想输给李二妞,鱼儿也要给自己绣个小帕子,还有给哥哥们也绣几个帕子……”

“给哥哥们绣?!哈哈哈……”

鱼儿这半真半假的话语顿时把刘氏给逗得打消,这一笑让她再也拒绝不了小鱼儿的哀求,于是只能一脸无奈的应许道:“好好好,既然我们阿妹想学,那阿母教你便是,反正你这孩子抓周时正是抓了一把彩线,阿母本就打算日后多费点心教你这些手上活计……既然眼下你自个儿求着想学,那阿母现在就开始教你吧!”

这鱼儿“无耻”的又是扮小萝莉、又是使出浑身解数的,目的就是想缠得刘氏答应她开始学针线活,眼下刘氏答应了鱼儿自然就要“收工”了,所以刘氏才一松口答应、鱼儿就从她怀里钻了出来,顺着她的腿儿滑下地、并飞快的跑到角落搬了一个小凳子过来,随后端端正正的坐在那小凳子上,一副期待的看向刘氏、迫不及待的想学那针线活。

这鱼儿一直对古代女红十分好奇,更是好奇古人如何用针线绣出那种巨大的屏风,所以眼下之所以如此期待学女红,一方面是因为鱼儿真的该学了,另一方面则是好奇心使然。

而鱼儿的心急让刘氏更加哭笑不得,最终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转身将身边放着针、线和剪子等物事的小畚箕端了起来,不会儿便挑了一根最粗的针和一团线出来,刘氏边把挑出来的针线拿给鱼儿看,边说道:“这针线活得从小处学起,阿妹你今儿就先学学如何穿针吧!”

刘氏说着从线团里抽出了线头,示意鱼儿仔细的看她的动作后,便把那线头放到嘴里沾了点口水,随后再用拇指和食指搓了搓线头,一直把线头搓尖、搓实了,才高高的举起拿着针线的双手,做出了准备穿针的姿势……

“鱼儿,这穿针时把针线对着光亮的地方,能够看得真切些。”

刘氏说着边对着斜照进来的光线,边微微的眯起眼把针头和针眼对准了,随后再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把那线头穿过针眼,穿过后猛然一拉线头、拉出一大截线后也就自然而然的把针窜在了线中间。

刘氏做完这些后一脸和蔼的冲鱼儿问道:“可看仔细了?要不要阿母再教你一遍?阿妹可不能小看阿母刚刚教你的,虽说只是教你穿个线,可这也得眼精手稳才能穿过去。”

刘氏这话让鱼儿满头黑线、一脸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