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721章

超级科技强国-第721章

小说: 超级科技强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临中方对暴徒的谴责,以及公布的几个财团参与策划暴乱的证据,又派出重兵占领内华达州,美国临时政府犹如吃下了一大碗耗子屎那么难受。

谁也不愿意丢弃国土,背负骂名,更不会有人愿意让国家承担更加巨额的赔款。艾森豪威尔迫不得已宣布接受中方在内华达的军事行动,同时下令对包括摩根财团在内的多个财团进行调查,当天就逮捕了十几名分别来自各个财团的高级成员。

中方甚至威胁,如果美方做出任何破坏停战协议的谈判,中方将保留任何制裁手段,并且将拒不执行所有汉京协议有关美国的部分,也就是说要将战争进行到底。

美国人最终还是妥协了。

1947年11月11日,蔡锷在汉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北美地区中华帝国新领土的妥善处置办法。

首先是将旧金山定为北美行政区的首府,其次,宣布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命,发表了对各民族的公开讲话,这里需要重点提到的是一个措施:行政单位命名新规则。

大的行政改名。

阿拉斯加州改名孙武省,加利福利亚州改名旧金山省,华盛顿州改名为孙膑省,俄勒冈州改名为韩非省,夏威夷州改名为夏威夷省。

以下的行政区划也统统改名,统一使用历史上的名人,帝国文化部选出了一份上下五千年最有影响力的中华儿女,将他们的姓名作为行政区划命名。这个创意其实是张蜀生前世,在上海时得到的想法。在那里,有太多街道以名人命名,只是张蜀生更进一步,直接选出上下五千年影响华夏的五千位名人。

当然,规矩也不死,比如,张蜀生就特批了一批近现代的中华名人进入这个序列。有将军,也有伤残老兵,只要他的功绩足以进入这个大名单,就能够被用来命名。

其实,这个五千位名人的大名单远不止五千人。

古人部分挑选极其严格,近现代人则稍微松一些,毕竟,许多新省份,下设市县镇,都是需要命名的,这个名人命名法,在镇和村一级,安排了大量的对新中国有功劳的人。

这也是一种特殊的荣誉了。

许多老战士,老西南官兵,老工人,都被一封红色喜报通知到,被告知他们的名字将被用来命名万里之遥的新添国土。

“XXX老同志,我很荣幸地通知您,根据帝国最新荣誉管理办法,您获得进入行政区划单位命名候选人的大名单,在接下来,我们会进行统一考核衡量,您的姓名将成为帝国新增领土之XXX地区某一个县的行政名称……”

那些年近古稀的老英雄们,都是老泪纵横,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到了老来,委员长还没有忘记他们,给了他们最大的荣耀。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为的什么?不就为了功名利禄,不就为了名垂青史。

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或许他们的功绩很平凡,但从张蜀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就是新中国最可爱的人,对他们的审查远没有古人那么严格。

试想,一位当年端着刺刀,一口气拼死七八个鬼子的老英雄,难道没有资格被授予县镇级的命名荣誉?

那些主持了导弹研发,生物药剂研发,计算机研制的科学家,难道没资格成为某条主干道大街或者某个县市的命名考虑对象?

他们都有权力,也应该享受这个义务!

他们不可能活一千年,连一百年都活不到,张蜀生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死了,但他们的名,他们的事迹还会刻在某个地方的行政碑上。

只要能够进入这份大名单。

这也就意味着,帝国完全放弃了那些老旧的英文或者俄语地名,统一采用新的命名办法,大到某个省,小到一个镇,一个村,一条街道。

无数的行政碑将在各个地区建立起来,行政碑上将刻上地名的来由,介绍他曾经为中华民族作出的贡献,让他的事迹,即便无数代人也不会遗忘。

当然,张灵犀的想法更远,不只是现在,以后还将有更多的地方可以用来命名,而且,这个计划不是凌乱的,是从一开始就严格命名标准的。

多大的功劳,可以有多大的荣誉,都有一套体系。

一些特别著名的古人,一些功劳特别大的帝国军政商科教等各界人物,还将获得将来在太空中的行政区划单位命名荣誉。

帝国公民以后会听到很多这样的地名“胡云镇,张治中省,魏杞路,梁志凯大道……”

这些名称和行政碑,将会永远歌颂他们的功绩。

第505章 制霸英伦

北美的占领行动如火如荼,帝国在英国方向的行动反而要慢一些。

帝国军队先是占领了从莫斯科到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这一片地区,德国人从最终占领了西南部的立陶宛,白俄罗斯和波兰,中德双方在这里划定了一条非军事线,双方约定在这里空出一条三十公里的非军事区,非军事区上的小镇,可以选择自由归入任何一方,有的地方甚至一条街道,对面是纳粹刚刚成立的欧洲联邦,而这边则是属于中华帝国最欧洲方向的领土。

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实际上位于欧洲纳粹联邦和东北方苏联领土的中间,当初划定边境的时候,苏联人只差没有举双手赞成,中间隔着中国的地盘,他们才可以面对德国人而安然入睡。

战争带来的创痛,使得不少人选择投向中国一方,至少,能够得到强大的保护,那些非军事区边境线上的小镇,几乎出现了一侧人满为患,另外一侧却人烟稀少的局面。

这些地方的人都不是德国人,根本没有认同感,也不想回到所谓欧洲纳粹联邦的怀抱,在最后决定时刻前,他们毅然选择了中国。

在1947年11月13日下午3点,这一最终时刻前,无数的卡车,小汽车,甚至是骑着马的人疯狂地涌向中国边境一方。

维持秩序的中国警察,严格执行约定,凡是愿意来中国这一边的,统统欢迎,只要审查没有问题,就能获得居住证明。

无数人赶前赶后,希望在最后时刻成为中国公民。

“时间到,准备关闭关卡。”

眼看时间走到3点这一刻,一名中校手一挥,军队立即放下了栏杆,将至少数千人留在了边境线外。

“求求你们……”

“让我们过去吧,我们不要和纳粹分子在一起。”

“我们会遵从中国的法律,我们会是最遵纪守法的公民。”

“我是一名熟练工人,我能够独自焊接精密的设备。”

“先生,求求您,纳粹杀害了我的家人,他们……”

“求求你们,放我们过去吧……”

所有的中国军人,听到翻译人员的转述后,心中虽然心情触动,但却只能无动于衷,铁一般的纪律使得他们根本无法做出所谓的人情举动来。

中校也感到很无奈,让翻译官帮他翻译:“按照规定,关卡必须关闭了,自由通过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我感到很抱歉。”

这名中校立正敬了一个礼,翻译也将他的话语转述给了那些波兰人或者立陶宛人。

然而,这些人听了后,非但没有离去,反而有人跪了下来,接着更多的人跪了下来,大人拉着小孩跪下,年轻人扶着老人跪下,所有人都跪下了。

他们在祈求,祈求在关卡关闭前能够自由进入这里。

而在关卡对面,一公里多的地方,德军却没有上来抓捕这些人。

不知道是出于盟友的考虑,还是惧怕中国人,纳粹联邦的军队只是静静地看着这数千人。

中校感到头痛无比,以他的权力,根本不能将这些人放进来,违抗军令的下场和违背军令带来的耻辱感,让他不能那么做。

但看着这些苦苦下跪的普通人,再望望远处那些杀气腾腾的纳粹联邦军队,他知道,这些人估计被抓回去,不是被判刑就是被监视居住,因为,他们试图逃离纳粹的统治。

中校犹豫良久,仿佛所有的官兵都在看着他一般,他是这里军衔最高的人。

“你们请等一等!”

中校说完,来到关卡的窗口前,拿过话机,说道,“师长,我是曾国民……”

期间他等待了许久师长的回复,因为师长也需要向上级请示。

只是,师长请示军长,军长最终请示道陈军司令员那里,得到的答复就是两个字“放行!”

十几分钟后,在数千名欧洲人期待的目光中,中校放下了话筒,随即大声喝道,“司令员有令,打开关卡,放行!”

“是!”

军人迅速打开关卡,那些欧洲人顿时屁滚尿流地冲进来,争先恐后生怕关卡关闭后,自己只能被纳粹军队抓回去。

“谢谢,谢谢你……”

“我们一定会好好热爱这个国家……”

“谢谢你们……”

这只是新领土占领过程的一个小画面,但却处处不平凡,两头边境线的欧洲人和苏联人,大量地赶在最终时间前跑到中国一方。

北欧人最强悍,往往是一次性数十条大小船只,装着他们的家具和行礼,度过海峡来投奔中国,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港口同样在最终时间前对他们开放准入。

……

1947年11月16,戴安澜将军一声令下,赴英派遣军终于起航,经过数小时的航行,船队终于抵达了费力克斯托港口,这里是英国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非常著名的集装箱码头。

源源不断的船队装载着第一批的15万帝国军人,在这里登陆。

伦敦被核弹洗地,泰晤士河的入海口便不再适合登陆了,这里被选作为主登陆港口之一。

护卫他们的是天空乌云一般压下来的机群,英国人和美国人一样,战机被帝国军的先头部队监管关键零部件,油库也被随时拥有炸毁权的部队接管,雷达关闭,枪支入库,军队被勒令待在营房中,有督战队看管。

其实,英国本土的军队已经很少了,和美国人一样,他们大量的部队还在印度,北欧,那些部队正在执行投降,他们将在战后作为平民回到英国这个地区,而不再是这个国家。

英国政府在这一天宣布解散,由中方宣布成立组成英国临时过渡委员会,虽然其中有不少英国委员,但都是亲中,甚至是早年被培养起来的英奸分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