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304章

超级科技强国-第304章

小说: 超级科技强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是上百万人的损失。

这就是新兵训练不足,各国准备不足的结果。如果中国同样只保有几十万人,甚至是一百万人的正规军事力量,那么,战争开始后,中国能够动员的不过是3…400万人,其他的就只能疯狂扩军了。

最终的结果是,中国军队将和其他西方国家军队一样,由于只看得到眼前利益,从而最终仓促扩军,将什么都不会的新兵送上前线,让他们被敌人疯狂地射杀。

红色苏俄就是这方面最典型的反面例子,疯狂扩军,甚至在德军兵临城下打到莫斯科的时候,还在疯狂地向前线输送兵力。但是,这些新兵的死亡率惊人的高,战斗力惊人的低。虽然德国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但始终还是强一筹,战损比上,俄国人丢尽了脸。

作为国土同样辽阔的中国,如果只为了经济发展,从而导致军事延后发展,那未来就将用数百万甚至是上千万人的生命,去填补今天为了经济为节省下来的区区十亿或者二十亿的军费所带来的报应。

只有今天就保持相当数量的正规军,将来才可能在这个基础上扩充大规模的军队,基数如果太小,一切都是空谈。

当然,经济建设肯定是要全面进行的,华夏的复兴是不可阻挡,但同样需要全国上下集体发力,资金肯定是不可或缺的。军费的增大,必须找到一个补偿口。

这方面,张蜀生也想好了。

“军费方面的缺口,你们不用担心,我已经决定,将蜀生公司每年的利润上缴由10个亿,增大到20个亿。这足够我们的扩军之用,甚至还能够有多余的钱用于建设预备役部队。”

张蜀生并不是信口开河,在建国后,蜀生公司的实力进一步扩大,虽然政府组建了许多国有企业,但蜀生公司同样依靠近乎苛刻的条款,拿到了许多能源、交通、电力、社会生活方面的国家战略行业经营权,当然,条件就是超高额的利润上缴以及在相应公司划出高额的国家股份。国家需要蜀生公司的巨大财力、先进的社会科技,成熟的技术储备,蜀生公司需要不断扩大,这种新形势的公私合作,也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经济发展形势。

反观同期的GDP,总值不到300亿人民币,只排在美德苏英法等国后面,和英法差别不算大,可以说很小,至少完全超过了意大利,这就是整个半壁中国,西南在15年经济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毕竟,西南的工业体系是非常完善的,尤其是在对外贸易上,以汽车、中档电子产品、先进医药、日化用品、服装、高端食品、军火等为代表的先进产品,在世界各国不知不觉中,取得了惊人的利润。而机械行业,新中国只出售西方国家水准的机械,电子行业更是只出售实用型的普通技术产品。

但蜀生公司却要承担20个亿的利润上缴,这种恐怖的利润上缴,在计算了这些相应的垄断性公私合营公司的国有股份价值后,蜀生公司对新中国的贡献,甚至超过同等公司数量的国有企业。

“委员长,这,这……这不太好吧。”

蔡锷惊得有些坐不住了,谁都知道,蜀生公司是委员长的起家公司,委员长对新中国的巨大贡献就不说了,蜀生公司对新中国的贡献更是庞大到哪里想象,可以说,没有这个巨无霸一样的蜀生公司,新中国的工业革命,西南时期的工业革命根本无法完成。甚至就算是张蜀生向对待蜀生公司一样,操持这些国家产业,给人给钱给技术,也同样达不到这种赚钱和发展效率。

原因只有一个,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根本性区别,就在于效率的问题,终究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一样的。尤其是在前期,一个庞大的公司,更是会把这些不断摸索着前进的国家企业抛在身后很远。

而如今,委员长却要再次自掏腰包,充当部分军费,这如何说得过去。

蒋百里也不同意这种做法,“委员长,这样虽然能够解燃眉之急,但长期如此,却对蜀生公司和政府财政都不利。我看还是另外找办法补上这个缺口,委员长虽然心系国家,但蜀生公司却是您的私人财产。新政府的法规可是非常强调保护私有财产的,委员长不能开这个头。”

蒋百里清楚,虽然看似蜀生公司占了国家的便宜,但其实是国家占了蜀生公司的便宜,先有蜀生公司,后有新中国,可以说,如果蜀生公司不是张蜀生的,而是别人的,那么,这个公司从头到尾都在吃亏。

张蜀生摆摆手,说道:“我意已决,你们不用再说了。我从没想过把蜀生公司变成国有企业,也没想过用国家去养肥蜀生公司。新中国与蜀生公司是互补的,所以,不会存在谁吃太多亏,谁占太多便宜的问题,这一点,将来百年、千年以后,亿万中国人都会看得到。因为,在那个时候,蜀生公司和中国,都将是另外一种概念,而不是如今局限于一方。”

当扩军的消息传出后,整个人民军上下都沸腾了。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谁不愿意国家强大,军队强大,刚刚获得中日战争胜利,刚刚迎来的解放局面,全国人民都还处于欢欣鼓舞中,更别说军队。

军队不会考虑经济,不会考虑别的,他们最大的意愿就是强大强大,更强大。

华夏要崛起,势必要面临众多的虎狼敌人,那么,只有扩军,建设更强大的人民军,才能在将来的战场上,将敌人统统打倒。

其实,当最早的整编消息传出来时,许多人夜不能寐,有识之士们害怕国家在建国后放下军事,转为全力发展经济,让将士卸甲归田园。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在这个全民一心图复兴的时代,如果说追求权力和财富等欲望是一种本能,那么,为国奉献,为了新中华的崛起而劳动、学习、战斗则是几乎90%的人的想法。

上到耄耋老者,下到读书报国的青年,都是热血、爱国、奉献的。

当扩军的消息被证实后,所有人都在想同一件事情:新中国的强大,指日可待了。

因为,在人民的想法中,经济是不可见的,而军队的强大与否则是可以用一些数字来具体化的。

在国防部和总参谋部联合宣布大扩军开始后,又一个重磅消息传来:新中国,即将进行建国后的第一次军队大授衔。

第219章 建国大授衔

“咚咚咚……”

华夏军校,副校长褚世文的办公室。

“进来!”

褚世文搁下手中正在写报告的米克牌钢笔,合上文件,从抽屉里拿出了另外一份文件放在桌上。

“报告,第三十期步兵指挥科学员陈诚前来报到。”

一个身着人民军军校学员常服,肩膀上挂着一颗学员红五星的三十多岁男子,推门走进了华夏军校副校长,人民军高级将领褚世文的办公室。作为常务副校长,褚世文负责学校的日常的工作,直接对校长张蜀生负责。

“陈诚,坐下说。”褚世文笑容满面地看着这位原国军高级将领,在这一年不到的学习时间里,陈诚是学习最刻苦的国军将领之一。相比于其他那些人浮于事的将领,陈诚等人更热衷于学习新军事理论,能够放平心态,虚心从那些或许还没有自己年纪大的军校教员那里,接受现代化的军事教育。

“是,副校长。”陈诚不卑不亢地坐下,这名副校长虽然是晚他一步才进华夏军校的,但褚世文的名气却不小,早年就是西南干将,多次参与重大战役,并在解放战争中有上佳表现,为人老成持重,颇有学识,能服众,这才被调离野战部队,进入新中国最高军事学府,担任常务副校长。

陈诚坐下后,心中却想着人民军扩军的事情。百战之将,谁不想回到军队,曾经统帅十万大军的陈诚,更是有些迫切地想回到军队,不论职务高低,能够继续为国效力,将自己的满腹军事理论和指挥经验,用于未来的战场。

以他的见识和在军校接受的再教育来看,世界并不是和平的,反而战机四伏,尤其是新中国,崛起已经是必然,反观世界各大强国,任何一个都不是和平崛起的。都经历过残酷的战争。

而中国,不说对日战争远没结束,北方的苏俄尚且占着中华的百万广袤大地,新中国如果积贫积弱也就不说了,可如今强势崛起的政府,必然要收回这些被贪婪的北极熊抢走的失地。

领土的争端,永远意味着战争。

陈诚也有信心,他虽然不知道准确的扩军规模,但既然军队要大规模,不论是官兵都是紧缺的,自己心系中华,对新政府也是持积极认可态度的,重归军旅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当什么官他不在乎,他只希望穿上那身戎装,拥有重新踏上战场的权利。军校是个好地方,但平静的生活已经让他难以忍受了。

“陈诚,你在期末测试的表现不错,几位教员给出了较高的评价。”褚世文指的是上周刚刚结束的军校期末测试,每年军校都有两次文考测试和两次沙盘模拟战役测试。陈诚在文考的表现算优秀,而在模拟战役指挥上的表现,则进入了本届学员的前三,名列第二。

“褚副校长过奖了,主要是教员们的水平很高,我结合自己以前的实战指挥经验,才取得了这样的成绩。”陈诚的回答算是不卑不亢,既不自傲也不太谦。他说的也是事实。

“嗯。”褚世文点点头,陈诚这一批国军将领有好几个人都是这样的例子,比如王铭章,张治中,薛岳,杨虎城,蔡庭广等人都是这样。毕竟,能当上国军中高级将领,又有几大正规军校的出身,都不是庸才,比起其他的烂牌子国军将领强得多。在军校接受现代化军事教育,结合之前的失败教训,实战经验,进步当然是看得见的。

“这次叫你来,主要是转达一下军部的通知。”褚世文也没有再多说,拿起桌上的那份文件,走到陈诚面前,亲自交给他。

“这是?”

“打开看看。”

陈诚疑惑地打开文件,却见到是一份关于准许第三十期学员陈诚同志提前毕业并恢复现役的命令,而第二页上面,则是另外一份通知函。

“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