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末朱重八 >

第37章

明末朱重八-第37章

小说: 明末朱重八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树林里散了散心,也没做什么。”朱元璋笑着打了个招呼。

不一会儿,方护卫赶着黑色的大马车过来,十五名刀手也全都骑在了马上,车队开始起拔,向着澄城的方向出发。

朱元璋的双眼忍不住锁定在了那辆黑色的大马车上……车里的那个女人……长得和他的马皇后一模一样,这是否是老天爷给他的某种预示?

这时车厢里又传来了紫心菜隐隐的哭泣声,小姐出嫁,丫鬟却哭得比小姐还厉害,这倒也是一件奇事。倒是那个不哭不闹,哀哀怨怨的小姐,更让人感觉到心痛心疼。

放心!你嫁不掉的,有我在此,谁也娶不到你,朱元璋在心里叹了一声。

车轱辘在黄土的官道上不停地转动,很快,又过了两个驿铺,甚至还过了一个驿站。路边不时会出现一两片军屯田,大部份的田地抛着荒,偶尔也有一两个军户或者农户在田里忙碌着,但是朱元璋不明白他们在忙什么,方圆数里没有一滴水,他们在田里忙个啥啊?

到了傍晚时分,朱元璋终于远远地看到了县城,包着青砖的城墙并不高大,仅有两三米高,而且城墙坍塌了好几处,张着几个丑陋的口子……这个县城和白水的县城差不多,死气沉沉,没有半点活泛的气味。

朱元璋顺眼向着城西的方向看去,只见那里耸立着一座大约两三百米高的小山,山顶上有一块巨石,看起来很像一个老虎头,这个也就是郑彦夫约定起事的虎头山了……恍惚间,朱元璋仿佛看到山坡上冲下来几百个走投无路的村民,他们手上挥舞着锄头、木棍、镰刀、犁头等农具,冲杀进县城的大门……

方护卫赶着马车到了城门边,说明是来给县令张斗耀大人送儿媳妇的,守门老卒赶紧放行。一行人进了县城,在城中的大道上缓缓而行。

“今日先住客栈!”方护卫对着身后的刀手、家丁、挑夫们叫道:“小姐虽然送来了,但还没有拜堂成亲,咱们现在不能进张家的门,不然乱了礼数,失了马家的脸面,你们几个,找个最舒适的客栈去。”

“是!”三名刀手各自纵马向着城里三个方向奔去,不一会儿,刀手们回来了,带着车队到了城南的一座客栈里,这座客栈也许是澄城最豪华的客栈了,但条件也说不上多好,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子霉味。紫心菜上上下下打扫了许久,才终于安排三小姐住进了一间房。

现在是三月二十日的傍晚,三小姐和张斗耀的儿子拜堂成亲的时间是定在三月二十二日,但郑彦夫杀官造反的计划却定在三月二十一日,当真是前脚赶着后脚,连喘一口气儿的时间都不够。

这天晚上,朱元璋早早就睡了,因为他知道,这座县城明天会很乱,他需要用最理想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明天的乱局,今晚的休息时间非常宝贵。

一宿无话。

第二天,天还没亮,朱元璋就醒了过来,他走到了客栈的院子里,摆开架势,开始打拳活动筋骨。马家的家丁们都知道朱元璋有晨起打拳的习惯,没有人感觉到意外。只是谁也不知道,今天的朱元璋每一拳,每一脚,都是崩紧了弦的。白水王二也起了床,笑呵呵地跑到院子里,和朱元璋两人一起并肩打拳。他的红拳已有相当不错的根基,打得虎虎生风,倒是把朱元璋那紧崩的气势给掩盖住了。

不一会儿,方护卫也起床了,他手里居然拿着一张大红色的拜贴,看来是早就准备好的。他走到院子里,将刀手们集合起来吩咐道:“你们留在客栈里保护好三小姐,我去一趟张府,知会张老爷一声咱们住在这里,明天好让张家过来迎亲。”

“是!”

给刀手们下好了令,他又转身对着王二和朱八道:“你们两个也打起精神来,好好管着那些挑夫,可莫叫他们偷了嫁妆。”

这年头帮忙抬货的挑夫里混着不少歹人,经常趁着主人家不注意,挑着人家的东西就跑。主人跑得慢了还追不上,有句话道“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说的就是这类人中没有一个好人,就算他们不犯罪也该全部拖去杀掉。当然,这个观点比较偏激,其实大多数人还是好人,只是偶尔几个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而已。

王二冷哼了一声道:“咱们这次带来的挑夫兄弟,个个都是好汉子,哪会做这些鸡鸣狗盗之事?你这家伙狗眼看人低。”

方护卫被王二这一骂,顿时大怒,不过他看王二打过红拳,知道这个家伙不好惹,怒哼道:“我先去给张老爷送信,回头再来收拾你。”

说完之后,他双手捧着拜贴,向着张斗耀的家去了。

朱元璋心中暗笑:祝你还能有命回来。

他对着白水王二抱了抱拳道:“王二哥,我还没来过澄城,对这地方挺感兴趣。趁着今儿个没事,我想出去转转……”

王二笑道:“去吧,这里的事我照看着,出不了问题。”

朱元璋点了点头,他状似轻松地从客栈里走了出来,拐过两条街,然后迅速地蹲下,将裤管和袖管紧紧地扎了起来,用绳子捆好,又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草笠扣在头顶。伸手在腰间的朴刀上拍了拍,振起精神,向着澄城的西门走了过去。

到了西城门边,天空才刚放亮,朱元璋在城门边的一颗树下坐了下来,用草笠遮掩自己的脸,眼光从笠沿下面穿出去,越过澄城低矮的城墙,看着城外的虎头山……

今天,郑彦夫将带着几百名村民从那山上冲下来,一直冲进县衙,将张斗耀乱刀砍死,这是曾经发生过一次的历史。按道理来说,它必定会发生,不需要为此担心,但是朱元璋昨天已经参与到这件事里了,他不知道自己的参与是否会改变历史!如果能改变,会改变成什么样子!

他想要用自己的眼睛,来亲眼观看到这件事如何发生,如何收场……如果历史不是自己所能改变,那就不用考虑拯救大明朝了,混完这一生即可。但若历史会为了他的加入,而发生哪怕一丁点儿的改变,他就有信心用自己的手,重建整个世界!

他等了很久,直到快要接近中午的时候,虎头山上突然响起一声巨吼:“杀啊!”

随后……一片汹涌的人潮,从虎头山上狂冲而下……

四二、暴发

澄城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城市,清晨的澄城就显得死气沉沉,街道上没有什么行人,也没有早起贩物的商人,安静的街道上如果不是被阳光照亮着,就如同夜晚一样沉重。

朱元璋不喜欢这样的城市,他更喜欢一个欣欣向荣,一切都在前进的城市,当初他一手建立起大明王朝的时候,整个大明朝都是阳光向上的、每一个臣民都是积极努力的……然而漫漫几百年过去,大明皇朝已经变成了这样……

他坐在西城门边,看着城门口无精打采的老卒,只盼着虎头山上的郑彦夫能尽快地杀下来,将这个死气沉沉的城市唤醒,让自己看看它受惊时的样子。

不过虎头山上一直没有动静,农民起义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吼一嗓子大家跟我冲,大家就真的跟着冲了?郑彦夫必须要先将村民们集聚起来,然后发表一些慷慨激昂的演说,请几个被官府迫害得很惨的百姓出来说几句话什么的。还要给村民们描绘一下抢了县城之后,能得到多少银子,多少粮食,再讲解一下如果不这样做,就会饿死云云……

时间一直到了中午,朱元璋才终于听到虎头山顶上传来了一声巨吼:“杀啊!”

随后,山坡上头攒动,几百个人挤成一团,从山坡上冲杀了下来。这些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是附近的村民,他们身上穿着粗麻布衣,衣服裁剪得很短,露出胳膊和小腿,这是为了方便下田的时候穿的衣服。他们手上的武器很混乱,有人挥舞着铁犁、有人挥舞着锄头、有人拿着镰刀、有人拿着扒粪用的竹扒……

他们的冲锋很没章法,大抵上就是一堆人堆在一起,仗着人多势众的气势,向前乱跑。跑得快的就到了前面,跑得慢的就落在了后面,短短的一小段山坡,前后就拉开了很长的距离。若是与正规的官兵交战,这前后的落差,就足以带来致命的破绽,只需要从侧翼派一小队骑兵穿插进前后交结的地方,就可以将这些村民分割成两半,然后轻易地歼灭。

想到这里,朱元璋哑然失笑,我对着一堆村民计算什么阵形?他们若是会摆阵形,那才真的是怪事了。

这时城门边的两个老卒已经看到了虎头山上冲下来的乱民,他们用茫然无神的眼神看向村民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过了好几息时间,守门的老卒才明白,有人造反杀过来了……

两名老卒既没有立即关闭城门,也没有连敲响梆子示警,直接往着路边的狗沿里一钻,躲起来了。县城里没并没有军队驻守,他们知道就算关上城门或者敲梆子示警也是没用的,惹怒了造反的暴民,除了送掉自己的性命之外没有别的好处。

有些不了解古代驻军情况的朋友,或者是喜欢玩战略游戏的朋友,会误以为古代的军队都是驻扎在城池里的……其实这种看法有误。明朝的时候,军队通常都不会驻扎在城市里,而是驻扎在城外十几里或者几十里远的军户所里。

这些驻军的地方被称之为“堡”,取的名字大抵上都是“抗倭堡”、“拒虏堡”、“镇羌堡”这种味道,一看名字就知道这个堡是干嘛的。例如“抗倭堡”,在嘉靖年间,江南沿岸倭寇作乱那会儿建得最多,沿着海岸线一修就是五十九个,到现在还有被完整保存下来的“抗倭堡”。这些驻军的堡垒旁边还有大片的军屯田,供给军户们耕种。

碰上有战事的时候,文官们拿着调令到堡里,才能将军队请出来进驻到城市,平时军队是绝对不能跑到城里去溜达的。

像农民起义这种陡然而发的事件,本地的驻军根本来不及反应,等到附近的堡垒接到军令,黄花菜儿都凉了。所以经验丰富的老卒看到乱民来了,想也不想,先躲起再来说,在官兵反应过来之前,一切抵抗都是徒劳的。

朱元璋看到坡上的村民们越冲越近,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