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仔细想想,无论太夫人对她,还是她对太夫人,两个人的心里都还留存着最后的底线和忍让——都在避开对方进行博弈,就难免投鼠忌器。
“女人其实很难狠起来的。”
双福大街是越到夜里越热闹,行明就算凑在身畔说话,声音也险险湮没在了天桥下的吆喝声里,“嫁给三郎,本想狠起一副心肠来,相敬如宾地过一辈子,生两三孩儿就算完了此生。可到底心肠被三郎磨软了下来,心一软,紧绷的那根弦一放,这才发现日子其实这样过,也很幸福。”
两姐妹手挽手地随人流走在街上。
行明浅浅地说,行昭静静地听。
“三郎是个很温和的人,你也晓得,我个性是急得很的,做事又不顾后果。才嫁过去的时候,仗着是你的姐姐,是欣荣长公主保的媒,丫鬟也敢打,碗筷也敢摔,三郎却从不同我计较这些。。。”
这是这么些年,两姐妹头一回说上话。
行明说得有点感慨,行昭却听得很高兴——行明没有一句话一个字提及了黎家大郎。
年少情怀很难走得出来,有多少人一见萧郎就误了终生?又有多少人抱着执念难以忘怀,凄凄惨惨戚戚地过一辈子?
行明胜在个性豁达。
华灯初上,两姐妹避开车马,走在巷道边儿上,大多都是行明在说,行昭在听。
路不算长,等眼睛能看到候在路边的两顶轿子时,行明迟疑了半晌,顿了顿步子,压低了声音问:“。。。万姨娘的死和贺行晓的病,和你有没有干系?”
行昭皱了皱眉望向她。
行明一双眼往四周瞥了瞥,凝神静气再问一遍:“到底和你有没有关系?”
“有。”
行昭轻出声,说得很平静:“是我给贺行晓说她与她姨娘只能活一个,贺行晓选择了活,万氏选择了自尽。”顿一顿,语气微变,“也有可能不是自尽,是他杀。若是他杀,下手的一定不是我,肯定是贺行晓。”
行明倒抽一口气,脸上尽是不可置信。
两人皆站在灰墙绿瓦避光处,行明还是一把将行昭拉过来,用身形挡住,话说得很急:“原来是真的!上回我二嫂的亲家太太来王家做客,和我二嫂在内厢里说了些话儿,我二嫂转身告诉了我。。。说是温阳县主只手遮天,把生父的妾室和庶妹逼到了绝处,让那妾室不得不投湖自尽!”
行昭一挑眉,沉声切入主题:“那位亲家太太是哪家人?”
“娘家是皖州大户,在定京城里不算出众。可嫁到了陈家去,她夫婿算是陈显陈阁老的侄儿!是陈家旁支,可你看陈家如今这个态势,宰相的门房都是七品官儿,就算只是个旁支,也不能小看的啊!我原以为是她们在毁你名声,毕竟陈家和方家正争得火热,可再一想,事情牵扯到贺家,不可能捏造个事情来毁你名声!你可是身上担着皇家赐婚圣旨的人,名声门第,哪样不要紧?被人在市井朝堂上这样毁,如今是小声小气儿地在小圈子里头传,若传出去了,你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行明急得很,身量又高,一个不注意便将行昭完全拢在了自个儿的影子下。
偏偏灰墙上又没搁置灯,黑得一片,影子背光拉得老长,行昭总感觉自个儿像是正在遭人打劫。。。
既然是陈家人,说来说去,行昭若还没明白陈家人想做什么,就是个蠢的了。
“三姐莫慌。”行昭语气轻松起来,“名声是能当饭吃还是能当衣裳穿?你也说了我是皇上赐的婚,只要圣旨在那儿,话儿没传到皇上耳朵里去,皇上不下旨悔婚,就算我名声再糟糕,端王殿下也得娶!”
“皇上不出深宫自然听不见,可端王呢?端王是行走在朝堂上的人,若叫他听见了自个儿未来王妃是个心狠手辣、不顾人伦的女人,他该怎么想?就算你们是自小一块儿长大的,女人手上沾血是好看的吗?男人听见了,就算嘴上不说,心里头一定是存下芥蒂的,到时候你嫁过去,该怎么办?方皇后也不能护你一辈子。。。”行明边说边沉思,“赶紧趁这话儿还没传出去,让皇后娘娘和平西侯把这话儿给压下去了。名声是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裳穿,可世家女子最重的就是名声!你没嫁过你不懂,男人们谁喜欢污浊的水啊?都喜欢一汪清水,水灵灵的,既要端庄又要娇俏,要求多着呢!而女人就像一潭清水,沉了一块儿石头下去,水就算涨得再深,别人也能一眼瞧见!”
行明在担心她的名声。。。担心六皇子听见了这话儿会嫌弃她。。。
人与人之间是要拿真心换真心的,她拿真心待行明,行明也回一颗真心来待她,急她所急,想她所想。
“他敢嫌弃我!”
行昭笑着开口,温声安抚行明,“他若敢嫌弃我,活得不耐烦了!”
静夜无风,手中执卷迎月的端王殿下莫名其妙地打了个喷嚏。
正文 第两百一九章 试水(中)
乘小轿到皇城脚下时,天儿已经有些晚了,宫门门禁时辰快到了,守顺真门的侍卫支着脑袋往外望,见不远处有小轿过来,便欢欢喜喜地把城门再大开了开,又同走在前头的林公公套近乎。
“皇后娘娘打发人让咱们弟兄给温阳县主留个门儿,礼法之内是人情嘛。。。”
帝后身边儿的红人儿,未来端王妃,是该讨好着点儿。
林公公一人塞了个小香囊“夜来天凉,您和大人们买壶酒暖暖身儿!您的情儿啊。。。”林公公朝行昭的轿子一努嘴“那边儿不能忘!”
行昭一直支着耳朵在听,守顺真门大门的侍卫都是来自九城营卫司的,皇城军马一向是帝王最后的底牌和护身符,更是定京城里最大的一股军方势力。
皇权强盛之时,九城营卫司就姓周,如今皇权被朝臣分割,九城营卫司到底是姓陈,还是姓方,还是姓什么,行昭还真说不准。可既然守门的侍卫还敢听从凤仪殿的吩咐给她留门儿,那她便能笃定这九城营卫司绝不可能完全冠以陈姓了。
行昭在轿中琢磨良久,先让其婉去看看方皇后睡了没睡,一听方皇后还在等着她,便收拾了收拾进了凤仪殿正殿,端了个小杌凳坐在方皇后身边儿,将今儿个的事儿从迎亲到认亲,一五一十地说了个遍儿,行明那番话是留到最后说的。
“。。。陈家人不安分了,陈婼听见了那场谈话,万姨娘一死,陈家人便将我逼死庶母和庶妹的消息传出去了。我们身在深宫听不见也看不到,可三姐听见了也看见了。连王家偏安一隅都听到了这事儿,定京城里怕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
“沸沸扬扬不至于,那些官宦女眷掂量着方家的分量,也没这么大的胆子。”
方皇后一边将一整杯羊酪递给行昭,一边风轻云淡地嘱咐“别皱眉头,没放糖,也没放蜂蜜。得在娘家养好身子,才能嫁到夫家去操劳,全都得喝完。”
方皇后没将这事儿当成个事儿,行昭从一开始就放得很轻松。
贺太夫人是谋定而后动,陈家的手段一向是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来,昂得起头也弯得下腰,这次无非是试水,拿她最不看重的名声去试一试方家的反应。
她好奇的是,陈婼在其中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
也是狗头军师不成?
行昭接过羊酪,还冒着热气儿,大约是等了有些久,酪上结了薄薄的一层奶蒙,膻气儿重得很,行昭深吸一口气儿,咕噜咕噜喝到一半,头抬起来喘了口气儿,又屏住呼吸重新接着喝下去。
又不是要上阵打仗!
小娘子做了一番怪,方皇后变得心情大好。
“你别管这事儿,以不变应万变。我记得往前在西北,人们要试试冰面结不结实,就先扔一块儿石头在靠近岸边的冰上,若是结实就继续往前走。。。办法是笨办法,可常常很见效。”方皇后笑眯眯地说得没头没脑的。
行昭艰难地咽下最后一口羊奶,接其后话:“可大事上常常是一脚定江山,陈显小心仔细惯了,小心翼翼地迈脚试探,反而打草惊蛇暴露意图。。。”
方皇后靠在暖榻上,笑意愈深。
这么个傻姑娘,就便宜老六那小子了,想想便觉得世事无常啊。
方皇后饶是嘴上说要以不变应万变,第二天却将顾婕妤召到凤仪殿来,直截了当一句话“皇上这一两月是不需要再去上朝了,朝堂上风言风语也多,皇上身子日渐虚弱,是该好好养一养了。”
只要不让皇帝听见,只要那道赐婚圣旨还有效用,别人怎么传,干我何事?
顾婕妤七窍玲珑心,一听就懂,连声称是。
除了称是和予取予求,她没有别的路可走。
有人说飞蛾扑火是愚蠢,在她看来并非如此,有的人生下来就是万众瞩目的那颗星,可有的人生下来只是一个蛾子,一只小虫,一只别人手指用点力气就能捏死的渺小存在。
她想要绚烂,她想要荣华,她想要富贵,就算是以生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
若她和方皇后换个位置,她也会选择鸟尽弓藏的手段,虽然狠了点儿,可却是最精明的选择。
顾婕妤提着裙裾万分恭谨地向方皇后辞行,将走近门廊,却听方皇后轻声一语。
“本宫连生了七皇子的孙嫔的命都能下手保住,顾婕妤是聪明人,认真想一想,其实应该明白自己的处境并没有心中所想的那么糟。”
顾婕妤猛然抬头,不可置信——事成之后,她收官下场之时,方皇后还会放她一条活路?
逼死父亲的妾室,再仗势欺辱庶妹,以致庶妹缠绵病榻,平心而论放在定京城这个大染缸里,这着实不算什么天大的事儿。可若这事儿的主人公是一直养在方皇后身边的,一向以温慎淑和著称,出身名门世家的温阳县主,就显得有点儿骇人听闻了。
先是女眷们在传,后来就变成了男人们也略知一二了。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当人们在仰视你的时候,心里头难保就没有想俯视你的愿望。
当世人都站在了自认为的、所谓的〖道〗德正面上,便理所当然地责备起了站在与之对立面的那个人。
千夫所指,万众横眉。
满城传得风风雨雨,贺家和贺行昭在方福死后,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