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民国立志传 >

第74章

民国立志传-第74章

小说: 民国立志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秉钧独自在天津督署内厅踱步沉思,忽然又忆起一桩往事:辛亥年武昌爆发革命,清廷重新起用袁世凯。就在袁入京组阁之前,曾邀请他在密室里共商谋取清室而代之的策略。他俩又仿照三国里诸葛孔明和周瑜比智的办法,各自在巴掌心上写四个字互相对照。袁世凯写的是“两面威吓”,他写的是“两利俱存”。袁世凯一看发现赵的计谋比自己高出一筹,就冷笑三声。赵秉钧想起袁世凯的那三声令人毛骨悚然的阴险奸猾的冷笑,顿觉一股寒气冲上了脑门。

正想回卧房躺躺的他,突然看到几个彪形大汉闯进来,拦住他的去路。一个大汉走过来对他道:“袁总统听说你近来身体不适,特命我送点药来。”

赵秉钧低头一看那来人手里拿着的两颗药丸,脑子“轰”的一胀,眼睛直了,脸色铁青,嘴唇发乌,方才那股寒气从头顶吹到脚跟。那人催促道:“请吧!这是袁总统特制的‘安神大补丸’。”

“不!不不!”赵秉钧脑子迅速记起袁世凯命蒋自立去杀武士英时,交给蒋的正是两颗“安神大补丸”,不由自主地惊叫起来,“我没病!没病!不吃药。”

“不准喊叫。”那彪形大汉喝了一声。

赵秉钧明知道躲不过,但又哀求道:“那就请你转告袁总统,就说我说没病,谢谢他的关切。”

“没病也得吃下去,这是袁总统的命令。快吃!”

赵秉钧仍不甘心,妄想死里逃生,唤家人搭救,高声嚷道:“好,好,我差人倒杯水来,我就服下。”

“不必叫人取水,这里就有。”那人从腰间取下一只水葫芦,递给赵秉钧。

赵秉钧这才向周围看看,见门已被关严,屋里几个大汉一齐掏出手枪和匕首,都对准他。他颤抖的双手慢慢抬起,接过那两颗药丸,眼睛射出悔恨、凄楚、绝望的暗淡的光,在枪口和匕首的威逼下,吞服下那两颗“安神大补丸”,顿时七窍出血,凄死在上。

那几个大汉,见赵秉钧横尸于地,便扬长而去,回京向袁世凯交令去了。

袁世凯将赵秉钧毒死灭口,顿觉心情舒畅。

赵秉钧的死给“宋案”划上了句号。案件现在所有的人证、物证、线索都没有了,到这步也只能终止审理了。

国民党与袁世凯之间的关系却越加紧张了起来。

当法律诉求的通道被袁世凯堵起来后,对于孙中山等国民党人来说,他们现在就只能选择武力解决了。

目前南京的驻守部队的数量和质量大不如从前,军队粮饷缺乏,且弹药不足,将心浮动等等,总之,在武力解决问题之前同志们还有很多事情我做。这也是为什么陈其美提出“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南方革命军准备武力解决的事袁世凯当然知道,他现在不是等着贷款吗?贷款一到,马上开炮。

国民党人陈其美把善后大借款之事捅到了新闻界,虽然这并不影响合同的履行,但是五国政府却因此次事件又向袁提出了个特别附加条款,袁世凯不管,这一斤也是卖,二斤也是卖,今天也是卖,明天也是卖,那还不如趁早全卖。

手上有了钱的袁世凯将杨洪森、李烈钧、陈炯明、柏文蔚被列为国家重点攻坚目标,特使受命纷纷携款南下。只要这几个人肯投效总统,或来个阵前起义,那么万事OK,连南征的开销都省了。

“这是总统的一点小意思,还清玉琨弟笑纳。”孙多森亲自上门作说客,并且给杨洪森献上了四十万元的小意思。

看着这张四十万银元的丰汇本票,杨洪森冷冷一笑,“我说老孙,你可真不够意思?”

“玉琨弟,难道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你可管提出来,咱们都是一家人,万事好商量。”

“正因为是一家人,我才说你不够意思,咱们兄弟俩谈钱是不是忒俗了点。”

孙多森微微一笑,“你这个老弟说吧,有什么要求只管提。”

“提,你可别吓我,我这个胆心小。”

孙多森心中暗骂,却还要笑脸相对,“我说老弟,有什么要求只管提嘛,总统对你还是相当依重滴。”

“我杨洪森可不比赵秉钧,更比上老兄你。”孙多林与袁世凯搞过合伙经营体,目前还要搞。

孙多森心道,你什么事不好提,提赵秉钧干什么,我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你以为我不怕“赵秉钧那是他咎由自取,怎么能与弟相比。”

“别,据我所知赵秉钧还是袁公的把兄弟呢,他不照样……”孙多森是一脸苦笑“远的不说,就说最近,袁总统可让我背了一个大大的黑锅。”

“既然事不关您,你又何必自个揽呢?”孙多森心说,你到底要不要这四十万,就不能给个准话吗?

“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揽,我揽什么了。我告你,你可别把我当傻瓜。袁公既然没有诚意,我们还有什么合作的余地。等到袁公收拾了国民党,我看也就该轮到我了……”。说着转身从抽屉中拿出一打黑白照片,看着桌子上的照片孙多森心中一惊

“这是……”

“袁公会收买人,你以为我就不会吗?不要忘了,我在上海的时候可是被人称作二爷。不错。这些照片的确是被英国领使给销了,不过是销给我了,每张3万英镑,3天后交钱,你做不了主,让你老板和谈。”

孙多森没有想到杨洪森真是狮子大张口一下就开出60多万英镑的价码,他的确做不到主,而且他很害怕摊上这种事,现在他是也成“证人”了,会不会被灭口啊!

袁世凯没有想到杨洪森会搞到照片来勒索他,而且还是每张照片3万英镑,如果请他对付国民党价钱要另算。

孙多森没有想到袁公会答应下来,而且让他监督把照片销毁,杨洪森收到了钱后立即把照片销毁了,表示坚决服从中央,服从领袖袁世凯的命令,这些屁话连杨洪森自己都不信,能指望袁世凯相信才怪。

孙中山终于要安徽了,对杨洪森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孙中山来的目的他很清楚,无非是请他助拳。

来安庆码头欢迎的人超过十万,就连芜湖的英国领使都非常给面子的赶了过来,杨洪森率安徽军政要员到码头迎拉。上午10时左右,孙中山所乘之舰缓缓驶进安庆码头。

对着照片天天看的杨洪森一眼就认出了领袖风范的孙中山,但是他的脸上没有一丝激动,当杨洪森走向下船后脱帽向群众致意的孙中山,整个码头突然欢呼之声,直到杨洪森登场码头才安静了下来,这是杨洪森为孙中山准备的特备欢迎仪。

   第十一章 狗血淋头

当码头上突然安静下来的时候,孙中山察觉到了杨洪森为他准备的不同寻常的欢迎仪式。跟随孙中山来皖的要员,脸色都很难看,热烈的欢迎声突然一片沉寂,前后反差实在是太大。

“孙先生,欢迎您能来到安徽。”

“吾弟玉琨,我们总是见面了。”

孙中山与杨洪森热烈握手,并携手同行之时,人群中再次响起雷动般的一阵欢呼,沿途的街道上到处悬挂着代理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和代表着社会人民党的红黄十字党旗。

“红黄十字旗有什么寓意吗?”孙中山问道。

“是的,我的领袖,红色代表铁血,黄色代表华夏儿女,十字代表正义之剑。”杨洪森侃侃道。

孙中山到安徽消息一早就被电传至北京袁世凯处,孙中山此行的目的袁世凯再清楚不过,但是袁世凯不认为其能驾驭杨洪森。

杨洪森表现出来的那种一丝不苟的态度让孙中山很欣赏,他麾下部队训练有素,准备精良,杨洪森的装甲车战队,飞机侦察分队,更是让孙中山认为武力解决将会大功全胜,唯一的问题就是怎么说服杨洪森参与进来。

在没有与孙中山谈之前,杨洪森尚处于幻想之中,不过与孙中山谈完之后,他马上就清醒。

都是领袖人物,为什么毛主席能成功,而他却是屡战屡败。

与孙中山密谈三个多小时,最后杨洪森实在受不了,中途退场去了洗手间,然后派人转告孙中山,说他身体不适,改日再谈。地三个多小时会谈中孙中山将杨洪森的方案基本上全都否定。

孙中山对武力解决并不坚决,其并未彻底放弃法律手段,而且他对袁世凯还存有一丝幻想,希望其能做出让步,避免内战的爆发。而最为重要的是孙中山在党内无法确立绝对的领导地位,他有影响力,但缺乏权威,不能如杨洪森一般现在就拍板。

杨洪森提出使用暗杀,而且由社会人民党来实施这一计划,孙中山反对,理由还是老生常谈。

既然这条路走不通,杨洪森建议让广东的部队进驻湖南,做好向湖北挺进了军事准备。另外还建议驱逐江苏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朱瑞,由革命党人接手。革命党只要握有皖、江、浙、赣、湘五省就可以完全立于不败之地。

“共和党的那帮孙子完全没有人格,他们完全靠不住,跟这些人动手不需讲仁义……”

孙中山不是曹操,也自然说不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负我”的话来。虽然没有表态,但是他用沉默做了回答。

孙中山与杨洪森在公开场合出现的时候依然甚为亲密,但是私下却再也没有什么密谈了。孙中山几次相邀,杨洪森都婉言拒绝。临别之时,杨洪森也没有相送,王之徽代其送行,并转交了杨洪森的一封信。

杨洪森在信里写了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孙中山看完之后便将信给销毁了。

离开安徽后孙中山前往下一站江西。

鉴定国民党在国会中的绝对优势,袁世凯迫不及待地将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三党合并为进步党。为尽快实现合并,袁世凯在宣布暂不入党的同时,从善后大借款中,拨出160万元作为经费,由袁派统一党出面策划3党联合。他派人去天津迎梁启超入京,商讨合党事宜。

梁启超进京后,便积极活动,他同各方面反复磋商,在大体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举行3党党员恳亲会。梁启超还以共和党理事长黎元洪名义,公宴该党参众两院议员,并以《共和党之地位与其态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