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民国立志传 >

第149章

民国立志传-第149章

小说: 民国立志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悠孙中山和陈其美。

“先生,应该按原定的军事计划行事为妥。”李烈钧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陈其美冷笑道,“现在的形式比预估的要好的多,如果玉琨在也定如此主张。”

“若逼之太急,吴佩孚大军退入山西、直隶必将对山西阎百川的起义将造成巨大的损力。”

阎锡山那个鬼孙子,提起他陈其美就来气,这个家伙先是抱老袁的脚,后又抱老段的脚,让他起义早一点策应,这个家伙老是在哪里犹豫不决,一点也没有革命家的大无畏精神。

“穷寇罢了,能有多大作为,再者吴佩孚也不过一个白面书生。”

李烈钧无语,静待孙先生最后意见。

“我不干预一线的指挥,但是可以向张孝淮建议其胆子放大点,日本人在山东已经把事闹了起来,如果真的打起来,我怕玉琨吃亏,河南方面的战事应早日结束。”

李烈钧眉头紧皱,“当初陆军部计划中也将日本人这一因素考虑进去。看今日山东的形势,河南的确要加快。”秉承大总统孙中山的意旨,李烈钧分别致电西安冯玉祥、信阳张孝准,加快进程推动河南战事的早日结束。

   第十六章 显圣集体诈尸

蒋智清接到陈其美的电报后心中大喜,立即召开师团长军事会议。44师全体干部心态和他差不到,他们到目前还没有与北洋军打过人什么硬仗。至于对吴佩孚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白面书生这个层次上。

吴佩孚是秀才出身那是不假,可秀才也分三六九等。当初段祺瑞爱惜其才收入帐下,不过吴佩孚太傲气了,受不到段祺瑞的待人方式,再加上其身边的徐树铮时不时地给他下绊,他一气就到曹锟哪里混了,曹锟把吴佩孚比作诸葛亮,对其是言听计从,他很快就成为直系中的大将。吴佩孚领兵打仗很有一套,到达河南他很快就控制住了部队,将那些将领们管的服服帖帖,现在他们坐在他的指挥部内,等待着他的指挥。

“冯玉祥这个叛徒终于要对我们下手了。”

吴佩孚对此一点也不奇怪,冯玉祥东进只是时间的问题。

“大帅,不如我们干冯玉祥。”

“我看,东进,干掉杨洪森。”

吴佩孚眉头紧皱,那些日本靠不住,他得到的命令是以战求和,打痛北伐军。所以,他目标选定在了张孝淮身上,而他打击的重点就是驻扎在许昌的44师蒋智清,据许昌城内的“国际友人”提供的情报,蒋部正沿着铁路直插郑州。

吴佩孚心中冷笑着,这些北伐军以为北洋军真的是软柿子,如果不是他有意的收缩于铁路干线,北伐军在河南会有这么大的进展吗?

“既然有人不怕死,那咱们就看看这些南军的头到底有多硬。”

蒋智清这个人不太听得进去劝,逆反心理重,张孝淮虽然同意他出击,但是嘱咐其不要孤军深入,要与各部保持联系,同时要与当地的老百姓打好关系,积级利用当地组织眼线。可是蒋智清却没有把那个“乡村”党员放在眼里,地主、乡绅都成了他指挥部的常客,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行动完全被吴佩孚探知。结果,杨洪森玩的那手阴招,被吴佩孚拿去用在了蒋智清的身上。

“总司令,如今北洋军已经大乱,吴秀才吓的脸色发白,一心想着撤回直隶。他一个秀才能有多大本事,还不是靠着关系爬上来地。”×××乡绅道。

“那有他这样的秀才,完全就是个小鬼,什么招都有,到处抓、拿、卡、要,咱们都活不下去了,咱们是天天盼着中央军来救咱们。”×××投诚军官道。

众人纷纷大骂着北洋军,数落着吴小鬼。

“兄弟我,这率北伐军来此就是将铲除这些祸国殃民北洋军,还天下之太平,国家之安定。”

“司令说的好,来各位为总司令,为北伐胜利满饮。”

蒋智清与这些乡绅地主在一起时,师政委不止一次的提醒他注意影响。

“难道我这样不是联络群众吗?我与军民共欢有什么错,我是师长,你们不是。”

师政委被他冲的没话说,政委也是一个明白人,这位师长有后台得罪不起。

蒋智清一路北上前来投诚的部队不少,这让蒋智清更加认为北洋军不堪一击,再加上那些地主和乡绅所给错误信息,部队正大踏步地走进吴佩孚设下的口袋阵中。

为了伺候好这支近三万人44师,吴佩孚集中了三倍的兵力,大部分火炮。虽说阴人不是吴佩孚的风格,但是此时南强北弱,北军士气低落,所以我需要一场大胜,来振奋军心、民心,还有国际影响。

很快蒋部进入了吴佩孚的视野,沿铁路前入的南军遭到两翼北洋军的猛击。

那些投诚不久的炮灰部队作一团,甚至有人调转枪口开始打南军。

“弟兄们,跟我上,活捉蒋光头,吴大帅赏银万元。”

蒋智清鄙视这些炮灰部队,对这些再次“投诚”的部队极为气愤,开始他认为这不过是小股部队的阻击,但是周围的北洋军越来越多的时候,他有一些慌神了。

“顶住,顶住,都我顶住。”蒋智清挥舞着手中的指挥刀,这可是一把好刀,是当初他晋升时,杨洪森特赠与的。这把刀跟随着杨洪森从未打过败仗,看着手中的军刀心下一横,决定血战到底,以报总理知遇之恩。

蒋智清怀着极大地勇气,实际他也怕死,只是身处死地,与其死在逃跑路上,不如死战到底。

“师长,我们向南突围与友军将部队汇合尚有一线生机。”

听到生机蒋智清眼中一亮,拿着地图仔细地看着。

“徐团长,试着在这里进行突击,我44师之存亡皆系兄弟之手。”

“师长放心,我徐来远若不能为全师杀出一条血路,当战死杀场。”

多好的同志啊,看着他离去的北影,蒋智清感叹着。

“妈了个A”在另一边的指挥部内吴佩孚一鞭子砸在土堆上,这44师比他想象地要难打的多,在遭到伏击后,虽然出现的大规模的混乱,但是其某些部队却变现的极为从容,尤其是南面的那块小土坡上,大概盘踞着三、四千人,他们迅速构筑阵地,进行阻击,给进攻部队造成大大的伤亡。

“那个土坡是44师那一部。”

“报告大帅,据投诚将领称是该师师长蒋智清,据说是杨洪森的心腹爱将,也是日本士官出身……。”

吴佩孚沉声道,“那厮果然是不得了,给我集中炮火轰,必须吃下44师,传令下去活捉蒋智清者赏银…元……2万元。”

北洋军十万大军如蝗军一般压了上去。

处在小土坡上的蒋智清看着四周的北洋军,心中后悔不听张孝淮孤军冒进,“援军为何还未到达。”

蒋智清被围后,最先发现的是空军侦察部队,他们绕了一圈后迅速南下,吴佩孚看以南军侦察机后知道要加快进程,他近十万大军如果不能在6至12小时内全歼这44师,那就等着挨炸吧,而战场之上,44师有近半数击溃或投诚,但是其骨干力量正在无名小土坡为点汇集在一起。吴佩孚看到这场面都要吐血,他们的人到是不少,但就是参差不齐。犹豫再三,对身边的将领道。

“你们给我上,给我迅速拿下这里。”

“咱们是大帅的兵,就让这些南蛮子,知道咱们的利害。”

吴佩孚私下得到了冯、曹的授意,命其尽可量保存部队,让皖系的人马顶着冲,莫要被人当枪使。可是段祺瑞也不是什么好鸟,河南皖系干将们也收到了类似了命令,但战事打到这个份了,再藏着那么大家就有一起沉到水底的危险。

“各位,现在正是北洋生死存亡之季,保存实力的后果那就是大家一块死,为今只有包围之敌部全数歼灭,才能获得一线生机,河南之战局关系到我等之荣辱,河南失利的后果想必各位都知道。刚才敌空军从我们头上飞过,二个小时之内敌军就会对敌44师进行空中救援,我10万大军在这巴掌大的地方若遇空袭,陕西大溃败将在河南重演,我欲在二个小时结束战争,现在我就要去前面督战,你们与我同心那就和我一起使力,若存保留实力,就早早把部队拉走,老子看到谁他娘的出工不出力,枪子不认人。”

吴佩孚大步的走了出去,直系这边的将领冷笑跟在吴佩孚身后走了出去。

地头蛇赵倜也带着将领走出了指挥部,他是河南都督,河南完了他也就完了,部队打光了可以再招,河南没了,那就彻底歇菜了。那些识大体的皖系将领知道此时不是内讧之时,出了指挥部各自来到前沿督战。

蒋智清此时已经聚集了6000余人,而战场上还有一些打散的44师官兵仍在各自为战。就在他看到侦察机南下之后,他脑子里迅速的构思了一个“反包围,中间开花”的战术,虽然这个战术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但是若实施成功的,那他可又是一个大功。

44师官兵开始加紧构筑阵地,打阵地战一直以来都是南军的强项,但是吴佩孚没有给蒋智清更多构筑阵地的时间。

   第十七章 火车的叫声

站在前沿的吴佩孚叉腰肌,指挥着督战队,对无名土坡发起了猛攻。

吴佩孚下达的指令是,“必须在一个半小时内歼灭南军,时间一到未能完成先杀官长。”

当官的虽然都怕死,但是吴大帅都亲自在前沿督阵,谁还敢怠慢。一个个玩命的向前冲,炮弹畅开了打,这下子蒋智清坐不住了,北洋玩命了,外围的散兵很快就被清除了,战场上只剩下他这支孤军了。

张孝淮得知蒋智清被北洋军优势兵力包围后,立即派兵救援,航空兵大队首先行动了起来,在蒋智清空间侦察南下一个小时后,第一波飞机从许昌飞了过来。

蒋智清在许昌做的最正确地一件事就是发动群众修建一座在许昌郊区前沿前进机场,虽然第一波来此的飞机只有四架,但这给了围困中的44师官兵一丝求生希望。士兵们按着训练熟练地为飞机员们做着地面标识。

飞机的出现让北洋军出现了少许的混乱,但是在督战队的大刀下他们返身继续作战。

蒋智清与各级军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