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天唐 >

第287章

天唐-第287章

小说: 天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构成威胁。

从这个意义上说,朝廷从各镇抽调的支援陇朔的5万兵马至关重要。张瑄可以将这5万人调入青海都督府,交由李光弼统率布防抵御吐蕃,然后将陇朔兵力回收至少三万人。

李亨一怔,旋即道,“应该快了吧?本宫已经命兵部行文,分别从河南、河西和安西抽调五万军马入青海——张尚书,此事要谨慎办好,不得延误”

“臣遵旨。”张继勇回道。

张瑄缓缓转头望着张继勇沉声道,“烦劳张尚书加快进度。春季一向是吐蕃人进攻袭扰我大唐边境的时节,若是吐蕃人不惜一切代价,举全国兵力进攻青海,单靠陇朔目前的兵力根本难以守防。”

“事关社稷江山,本王希望兵部全力以赴。”

张继勇不以为意地拱手道,“永宁王不必担心,下官还识得轻重。下官这就回去命公孙侍郎再次行文,督促各镇抓紧调兵现在三镇藩帅都在京师,以永宁王的威望,想必哥舒翰、杨錡和颜真卿三位藩帅也不会不给面子吧?”

张瑄淡然一笑,明知张继勇话中夹枪带棒,也懒得理会他。

赤松德赞逃离的事情就这样被压下。李亨忙着登基称帝,心情振奋,想了想也就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

天大地大也不如他登基称帝的事儿大。

张瑄出了宫,没有回府,而是改道去了回纥可汗骨力裴罗父子父女驻跸的驿馆。

张瑄与回纥公主苏扈冬大婚在即,不仅永宁王府在做相关的准备,回纥人这边也有些准备。毕竟是回纥公主出嫁,两国通婚,在礼仪上也怠慢不得。

骨力裴罗和葛勒父子以及苏扈冬突然听闻张瑄求见,很是意外,也就让葛勒迎了出来。

葛勒走出驿馆大门,抱了抱拳笑吟吟道,“永宁王”

“葛勒王兄”张瑄抱拳回礼,笑了笑道,“我冒昧前来,想与可汗见上一见,不知可汗可否方便?”

葛勒见张瑄主动改了称呼,不由哈哈大笑道,上前去亲热地拍了拍张瑄的肩膀道,“新女婿登门,父汗焉能不见?走,随我去见父汗”

……

……

黄昏时分。

原本晴朗的天空上突然阴霾密布,呼啸的西北风刮了起来。不多时,鹅毛般的雪花就沸沸扬扬地从天而降,雪越下越大,没有半个时辰,就掩埋住了城里的街道。

哥舒翰正在府中饮茶,突然下人来报:“大帅,永宁王请大帅过府饮宴赏雪”

哥舒翰一怔,旋即笑道,“永宁王此刻不忙着准备自己的大婚,竟然还有闲情逸致饮宴赏雪来人,更衣,本帅这就前往永宁王府”

天唐 第336章未雨绸缪

第336章未雨绸缪

第336章未雨绸缪

大雪纷飞。

哥舒翰冒雪而来,进了永宁王府,早有南霁云率手下护军迎候在客厅之外。

哥舒翰在厅口跺了跺脚,清理了一下身上的一层雪花,却又听到厅中传来众人的笑声说话声,都非常熟悉。

哥舒翰拐进去,抬头看去,果然见杨錡、程千里、安思顺和颜真卿等藩镇都已经到了,出席宴会的还有一个现任羽林卫大将军即将调任青海的杨涟。

张瑄居于正中,不意味着他高高在上,而是因为他是主人。他左侧的主客位置,空着,显然是给哥舒翰留的,而右侧第一位则是程千里。程千里的资格老,在如今的大唐藩镇里,除了哥舒翰,就数他的资格最深了。

哥舒翰拱手为礼,哈哈大笑道,“永宁王大婚在即,不忙着操办婚礼,反而又闲情逸致与我等一起饮宴赏雪?”

张瑄笑吟吟地起身招呼了一声,“哥舒大帅请坐。”

“诸位,有礼”哥舒翰一边与众人抱拳寒暄,一边匆匆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然后下意识地扫了一眼坐在他下首的剑南道大都督安思顺。

安思顺刚刚在某个公开的场合上宣布,与范阳的安禄山断绝一切关系。当然,是找了一个借口。借口很“拙劣”,谁都明白安思顺是借题发挥。

只是大部分朝臣都明白,安思顺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在于不想受安禄山的牵连。

安思顺沉默地坐在那里,神色平静。

待下人侍女上酒菜完毕,也没有上歌舞。张瑄环视众人,缓缓起身道,“今日本王请各位来,有几句知心话要讲,还望诸位不要嫌张某啰嗦。”

说完,张瑄摆了摆手。

侍候在一旁的南霁云赶紧带着几个护军过去揭掉了蒙在墙壁上的一面薄纱。薄纱揭开,一张硕大的军事地图崭露出来。

哥舒翰等人的目光一凝,终于意识到,张瑄宴请诸人,目的并不是为了寻欢作乐,而是有军国大事商议。

张瑄大步走到地图下面,朗声道,“被朝廷幽禁在长安的吐蕃王子赤松德赞逃了……想必诸位都已经得到了消息”

哥舒翰点点头,朗声道,“然,本帅知晓此事。不过,永宁王,请恕某直言,区区一个赤松德赞,纵然他逃回吐蕃又能如何?吐蕃接连在永宁王大军面前损兵折将,国力大伤,以某看来,已经没有余力再侵略中原。赤松德赞个人之力,无力回天了。”

杨錡也在一旁拍手附和道,“哥舒大帅说得对。吐蕃在我安西、河西、陇朔、剑南四镇兵马牵制下,尤其是连续在永宁王手里吃了败仗,士气沦丧,三五年之中难再觊觎中原。其实不要说中原了,吐蕃布防在西域一线的兵马最近都大幅回收,开始拱卫吐蕃王庭……”

“吐蕃王赤柱被用永宁王吓破了胆呐”程千里哈哈大笑道。

张瑄摇了摇头,挥了挥手道,“诸位过誉了。对于赤松德赞,张某相信比诸位更加了解几分。此人文韬武略过人,可以说是吐蕃数十年来难得一见的英雄人物。本王建议朝廷将赤松德赞永远幽禁,便是基于这个考虑。”

“若是让赤松德赞逃回吐蕃……”张瑄叹息道,“本王可以跟诸位说,不出三个月,赤松德赞就会从赤柱手里夺取王位,结束吐蕃内乱,然后统率军马对我边防构成巨大的威胁。”

“此人不能小觑。”张瑄又追加了一句。

“当然,人力有时穷,赤松德赞一个人的力量也有限。”张瑄沉声道,“我们现在更应该关注:赤松德赞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逃离长安、他又怎么能安全逃了出去?本王想来,若是没有接应,他很难逃出长安。”

哥舒翰眉梢一挑,大声道,“永宁王,你的意思是说,朝廷有内奸?”

张瑄摇摇头,“否。本王怀疑,帮助赤松德赞逃离长安的人——”

张瑄猛然探手指在地图上范阳的方向,目光凛然。

哥舒翰一怔,“安禄山?”

杨錡倒吸一口凉气,沉吟不语。

安思顺嘴角抽动了一下,垂首默然不语。

“本王怀疑,现在的赤松德赞逃往范阳,准备在安禄山的帮助下潜逃回吐蕃。”张瑄的声音猛然拔高了几度,他扭头望着安思顺大声道,“安帅,如果本王没有猜错的话,安禄山一直以来,一定与南诏人有联络吧?”

安思顺霍然起身抱拳道,“是,王爷说得对。安禄山一直与南诏往来密切,只是……只是因为他还没有公开反叛,如今还是朝廷重臣,范阳遣使去南诏,下官也不能阻拦。”

安思顺稍稍解释了一下。

张瑄笑了笑,点头道,“安帅不必多疑。本王只是说,如今的安禄山正在加紧与西南的南诏、西边的吐蕃、东北的渤海诸胡加紧联系,其意若何?”

“这意味着,安禄山起兵谋反的时间不会太久了,很有可能,就在夏季之前”张瑄猛然挥手道。

安思顺大吃一惊,脸色骤变。

而哥舒翰则皱紧眉头道,“王爷此话可有根据?”

程千里也迟疑着说道,“永宁王,安禄山当真要反?王爷可有确切消息?”

“诸位不必怀疑。以本王看来,殿下此番登基称帝,必是安禄山最好的反叛借口。安禄山一直在等待机会,本王想,他是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张瑄淡然一笑道。

众人都沉默了下来,谁都不敢再说什么。

张瑄这么一说,众人马上都意识到还真是有这种可能,而且可能性还相当大。

以安禄山的品性,他一定会打出为老皇帝李隆基“伸张正义”、指摘李亨谋朝篡位的旗号,然后悍然发兵进攻长安。

“呵呵,因此,本王请诸位来,所为的不过是未雨绸缪,咱们心照不宣。”张瑄扬手指着地图,大声道,“安禄山若是从范阳起兵,吐蕃、南诏及渤海诸胡肯定会起兵助战。”

“安西有西域诸国牵制,兵力大多动不得。而剑南又受南诏和吐蕃双重牵制,也无力勤王中原。而显而易见,吐蕃人会趁安禄山起兵的时节,举全国之力进攻河西、陇朔一线。如此一来,安西、陇朔、河西、剑南四镇兵马大半原地驻防,安禄山便可率大军南下长驱直入,先夺东都洛阳,再进长安”

“范阳号称铁骑三十万,虽有夸大,但二十万大军还是有的。颜大人,若是安禄山20万大军南下东都,你河南道军马能抵挡几时?”张瑄突然望着一直沉默的颜真卿,大声道。

颜真卿因为是藩镇中的“小字辈”,一向谦卑低调。此番见张瑄问到他的脸上,他沉吟了一下,脸色微微涨红道,“回王爷,若是安禄山20万大军毫无掣肘一路长驱直入,下官纵然率河南军马死战,也难以抵挡。河南一线,三日内必沦陷。东都洛阳,五日内不保。”

颜真卿实事求是地回道。

他河南藩镇其实是一个虚镇,兵马多是中原各州郡的守防兵马,全部加起来也不足十万,多数布置在东都外围,而且,战斗力不是很强。尽管颜真卿很难堪,但他也不能不承认,河南军战力比范阳铁骑大有不如。

两军交战,河南军必败无疑。

张瑄叹息道,“诸位,若是河南失陷,东都不保,以范阳铁骑的速度,最多半月之内,长安必落于安贼之手”

众人倒抽了一口凉气,各自默然盘算起来。他们都是领军多年的军中宿将,自然明白,张瑄所言并不夸大。

“因此,安禄山一旦谋反起兵,河陇兵马必须在第一时间反应跟进,对范阳叛军形成追击威慑之势,避免安贼大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