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祸害大清 >

第373章

祸害大清-第373章

小说: 祸害大清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义父误会了,女儿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帮着鳌拜奸贼与义父敌对啊。”孔四贞赶紧又跪倒磕头。

“是吗?”吴老汉奸冷笑,又问道:“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上半年鳌拜兵犯云贵的时候,我们平西王府抓到了的鳌党细作之中,有一大半招认是你派来云南贵州替鳌拜刺探军情的?”

孔四贞哑口无言,心中则大失所望,心知吴老汉奸已经深恨自己入骨,自己两边下注确保性命无虞的如意算盘,只怕是注定就要落空了。还好,孔四贞在场还有一个能言善道的情夫周培公,见孔四贞吃瘪,周培公马上站了起来,拱手说道:“王爷,恕卑职直言,这事你真不能责怪四格格。当时鳌拜奸贼擅权欺君面目尚未揭穿,又是辅政大臣,全军主帅,四格格身为大清臣子,自然要奉他之命行事安排,实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请问王爷,倘若当时四格格并未对鳌拜实心用事,王爷的臣下有样学样,王爷又如何能大破鳌拜,横扫云南,一举光复被鳌拜奸党盘踞的西南三省?也正因为王爷手下尽是四格格一类人物,对王爷忠心耿耿,为王爷出生入死,赴汤蹈火,王爷才有了今日之辉煌,成就不世奇功。学生再请问王爷,象四格格一类的人,到底是忠,还是奸?”

“哼”吴老汉奸冷哼,“算你会说话,都退下吧,入席。”孔四贞如蒙大赦,赶紧退到周培公身边坐下。那边胡国柱和汪士荣两人则对视一眼,心中一起升起一个同样的感觉,“这个小白脸,怎么和我们这边的某个胖子这么象?”

酒宴摆好,说了一通欢迎钦差天使之类的废话,吴老汉奸带头举杯,邀请众人同饮,众人谢过饮了,然后胡国柱和王煦依次出面邀请众人共饮,酒过三巡之后,众人开始自由发挥,或是饮酒吃菜,或是低声交谈。也是乘着这个机会,孔四贞向王煦使了一个眼色,事前已得嘱咐的王煦会意,马上举杯起身,领着周培公一起吴老汉奸面前,恭敬说道:“王爷,下官王煦此次奉诏南下,来与王爷交涉军饷粮草的支付事宜,交涉期间只怕多有得罪,还望王爷多多恕罪。请容下官先敬王爷一杯,权作事先告罪。”

“交涉军饷粮草的支付事宜?”吴老汉奸也不傻,马上就惊讶问道:“王大人,你不是皇上派来护送本王儿媳与幼孙南下的吗?怎么还要谈军饷粮草的支付问题?”

“是啊,王大人,这个问题还有什么可谈的?”胡国柱也站了出来,表情惊讶的问道:“遏中堂在与下官签署和约之时,和约之上不是已经写得清清楚楚了吗?三千五百万两纹银和五百万石粮食,三个月内支付七成,一年之内全部付清?怎么着,遏中堂派人六百里加急送到京城的奏表,王大人没有看到?”

“下官当然看到了。”王煦无奈点头,又低声下气的说道:“只是遏中堂代表皇上同意支付的粮草军饷数目实在巨大,大清朝廷一时之间根本无法承受,所以没办法,皇上这次派下官前来,就是想请王爷体谅朝廷难处,适当宽限一些时日。”

“这个,不好办啊。”胡国柱徉做为难的说道:“王大人,想必你也知道,云南和贵州都是大清数得着的穷省,财力单薄,这次为了帮助皇上和朝廷铲除鳌拜奸党,我们平西王府早已是寅吃卯粮,捉襟见肘了。至今还欠着民间百姓商贾无数的钱粮,更欠着无数阵亡将士的抚恤银两,且已约定三月之内偿付还清,王大人如果要我们王爷宽限时日,那我们王爷可就要失信于天下,愧对于云贵百姓了。”

王煦是老实人,被胡国柱这么一顶,马上就哑口无言,旁边的周培公却马上说道:“金吾将军此言差矣,依卑职之见,平西王爷倘若同意宽限时日,不仅不会愧对云贵百姓,失信天下,相反的,还会更得云贵民心,更得天下之心。”

“何以见得?”胡国柱冷笑问道。

“金吾将军勿急,请听卑职慢慢道来。”周培公温和一笑,清清嗓子,朗声说道:“敢问金吾将军,平西王爷起兵,所为何事?清君侧,诛杀鳌拜奸贼,剿灭鳌拜奸党所为者又为何人,当今圣上,大清朝廷,普天之下的大清百姓卑职再请问金吾将军,云贵百姓商贾,可是皇上之子民,大清之百姓?”

“是又怎么样?”胡国柱冷笑反问,心中却暗自提高了警惕,因为胡国柱有那么一个好侄女婿,也每一次都是这么东绕西绕,强词夺理,把胡国柱绕得头晕脑胀,驳斥得哑口无言,被迫依言行事啊。

第217章 唇枪舌剑(下)

“不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百姓皆是大清百姓,圣上子民,云贵百姓更是大清百姓,圣上子民”

周培公大声附和强调胡国柱的话语,又微笑说道:“金吾将军,既然你明白这一点,那你为什么又要强迫皇上为了云贵百姓,而牺牲普天之下的大清百姓呢?大清国库的钱粮岁入多少,金吾将军和平西王爷都是心知肚明,三个月内支付多达两千百余万两纹银与三百五十万石粮草,我们大清皇上和大清朝廷怎么可能拿得出来?”

“既然皇上和大清朝廷拿不出这么多钱粮,平西王爷和金吾将军又强迫我们大清皇上支付,那么皇上怎么办?还不是只能从百姓身上收取?届时,天下皆知皇上是因为平西王爷而向天下百姓加赋加税,天下百姓自然对平西王爷是怨声载道,王爷也会背上不体察圣上而对君主苦苦想逼的千古骂名,上辜圣恩,下负民意。”

“可如果平西王爷体谅朝廷难处,知道圣上疾苦,主动提出延长军饷钱粮支付时间呢?情况又会如何?”周培公说话极快,滔滔不绝的说道:“第一,云南和贵州的大清百姓商贾不仅不会向王爷催讨欠款欠粮,反而会称赞平西王爷公忠体国,侯诚哉武,对王爷更加钦佩敬爱第二,军饷被欠的云贵将士也会明白王爷的报国之志,知道自己跟随王爷起兵除奸是报国之举,是正义之举,对王爷益发的忠心耿耿,更加的勇猛善战第三,普天之下的大清百姓知闻此事之后,自然也会明白王爷的一番良苦用心,感念王爷的眷顾之恩,对王爷感恩戴德,广收天下之心”

大声说到这里,周培公微微一笑,向胡国柱拱手问道:“金吾将军,卑职一点愚见,你说是也不是?”

胡国柱张口结舌,吴老汉奸也有些措手不及,一时之间全都找不出话来反驳周培公的话语。那边汪士荣不甘示弱,站出来大声说道:“大胆狂徒,王爷面前,也敢言出无礼?我平西王爷忠君爱国,上体圣意,下应民心,清君侧起兵诛杀鳌拜,为国家鞠躬尽瘁,功高盖世我云贵将士也是个个奋勇当先,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成就大功,对皇上和大清朝廷可谓恩同再造你这个狂徒,竟敢污蔑我平西王爷上辜圣恩,下负民意?简直罪该万死”

“良臣先生。”周培公转向汪士荣拱手,微笑说道:“良臣先生误会了,卑职就是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对平西王爷有半点不敬卑职只是斗胆提醒王爷,千万不要让天下百姓误会王爷,更不要让王爷根基所在的云贵百姓误会王爷,误会王爷起兵非为国事,而是为了一己私利。”

“狡辩”汪士荣大怒道:“王爷起兵为国除奸,这一点天下共知,岂是你这等卑劣小人只言片语所能污蔑,颠倒黑白?近一年来,我平西王府与云贵百姓为国家计,付出多少代价。牺牲了多少健儿?你等奸佞小人却为了个人名利官职,跑来这里鼓动我家王爷愧对将士百姓,动摇王府根基,你是何居心?”

“废物一个,好对付。”周培公心中暗笑,知道汪士荣虽然来势汹汹,其实言之无物,并没有半点论点论据,更别说推翻自己的论点理由。当下周培公微笑说道:“良臣先生又误会了,卑职万不敢为了个人私利愧对云贵将士百姓,更不敢动摇平西王府根基。卑职只是想请王爷为家国天下计,也为了王爷的个人声望计,行互惠互利之举,适当延长大清朝廷所承诺的军饷钱粮支付期限,上报君恩,下收民心,岂不妙哉?”

说罢,周培公也不等汪士荣继续发飙,马上微笑追问道:“倒是良臣先生你,既已深明此理却又在苦苦相逼,一意孤行鼓动王爷不可延长期限,莫非,良臣先生是想把平西王爷推到迫君荼民的不忠不义之地?”

“谁说我鼓动王爷不可延长期限了?”汪士荣脱口反问。

“很好。”周培公大声鼓掌,笑道:“看来卑职确实是误会良臣先生了,原来良臣先生并不打算鼓动王爷拒绝延长期限,而是想请王爷为家国天下之举,行明智之举卑职该死,卑职这就向良臣先生告罪。”

说罢,周培公还真的弯腰行礼,无比潇洒的向汪士荣打了一个千儿。汪士荣却傻了眼睛,想要改口却又说什么都来不及了,只能是呆立当场,一时之间根本不知所措,那边吴老汉奸和胡国柱也是双眉紧锁,暂时找不出什么话来应付周培公的说词。而王煦却长舒了一口气,忙向吴老汉奸拱手说道:“平西王爷,下官的这个随从已经把话说得非常清楚了,万望王爷权衡利弊,千万不要辜负圣上之望,黎民之望,以家国天下计,适当体察一下圣上与黎民百姓之艰难,大清朝廷之窘迫。”

“关于这点……。”话说到这步,名誉上还是康麻子臣子的吴老汉奸也不方便公然拒绝,只能迟疑着说道:“且容本王三思。”

“既如此,那下官就多谢……。”

见吴老汉奸态度送动,王煦大喜之下正要行礼道谢,那边周培公却怕夜长梦多,赶紧抢先行礼,抢着说道:“王爷,请恕卑职斗胆多说一句,时间不多,还请王爷速做决断,以安天下之心,厚王爷圣德全名。”

“大胆”吴老汉奸乘机脸上变色,怒道:“你是何等人,竟然还敢阻止本王三思?”

“卑职不敢。”周培公恭敬告罪,又更加恭敬的说道:“王爷,卑职也是为了你着想,请王爷不要忘了,今天已是十一月二十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