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师-第6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傅,你说那永昌府的城墙都是泥石所筑,我们派人去挖开不进攻进去了吗?”岳小安若有所思地抬起头来,神色认真地看着道炎,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
道炎回过头来,对于这个问题想也没有,一巴掌就拍在了小家伙的脑门上:“白痴,这么大人了,竟说些小孩话。”
“我……”
“我什么我?”说着又是一巴掌:“你以为段易明那里的人都和你一样白痴吗?你派人去挖墙,他们都在旁边看吗?”
“他们打我们,我们可以挡啊。我们可以制作一些大个盾牌挡在上面,然后下面让人挖……”
“无量寿佛!”道炎一副痛苦莫名的模样,道:“以后出去别说是我的徒弟,太丢人了,什么样的爹才能生出这种儿子啊……唉……”
小家伙学着道炎也做一副痛苦莫名状,道:“唉,所谓有其师,必有其徒,什么样的爹能请来这样的师傅,什么样的师傅又能教出这样的徒弟……唉……”
“……”道炎扭过头来:“别的本领没学会,贫嘴的毛病倒是渐涨。”
小家伙一本正经地说道:“师傅,这不能怪我。就算我说的不对,你也应该告诉我那里不对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弟子有了疑惑,师傅不解,便是师傅的不对,怎么能怪我笨呢?”
“这么简单的道理,还用我讲给你?”道炎坐直了身体,拍了拍身边的椅子,示意岳小安坐过来,然后在桌上的杯子旁立了一双筷子,又递给岳小安一根小竹签,这才说道:“你看,假如这是城墙你是顺着筷子翻过去容易呢,还是用你手里的东西把他挖开,再钻进去容易?”
“当然是挖开容易。”
这个回答彻底出乎了道炎的意料,本来他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该怎么形象的告诉自己的徒弟此中的利弊,但是,小家伙的回答和他准备的话,根本就不着调,道炎怒道:“那你挖开给我看看。”
“师傅,你疯了?”小家伙吃惊道:“一根小竹签怎么可能把这么厚的铜杯挖开,你等等,你去借一把刀,很快就劈开它……”
“你小子是成心的是吧?”道炎怒道:“你怎么不说给你把你爹的火炮拖来。”
“那也成啊。”
“是,轰这个杯子没问题,轰城墙成吗?”道炎一脸悲愤的表情。
“哈哈……”岳小安笑出了声来:“我明白的。只是这几日见你总为这事烦恼,估计说着让你开心一下。”
“哼!”道炎哼了一声,道:“少来这套。你爹的事,让他们自己解决去,别以为给你戴一顶帽子,我便会帮忙,门儿都没有……”
两人说话间,卫兵在外面高声喊道,启禀世子:“将军有请道炎先生。”
“知道了!”道炎伸了伸胳膊,道:“牛仁这小子还不死心啊。走吧,过去看看,谁让老道我吃了人家的饭,喝了人家的酒呢,就算不帮忙,面总得见啊……”
小家伙嘻嘻一笑,跟着老道士出门而去。
牛仁的大帐之中,已经聚积了许多人,看着道炎进来,牛仁急忙招呼,并让人抬出了一件东西给道炎看。
道炎盯着那东西左看又敲,越看越像个风筝,可他有些不敢断定,因为这风筝的造型和普通风筝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更何况,战事吃紧,牛仁一早起来就把自己叫过来看风筝,除非他疯了。
牛仁等了半晌不见道炎说话,便问道:“道炎先生可认得此物?”
“咳!”道炎轻咳了一声,皱了皱眉头,道:“这东西像是一个风筝,但底部设有扶手,且如此之大,莫不是用来载人的?”
牛仁双手一拍,道:“道炎先生果然见多识广,这是帝师在昨日送来的,得确是用来载人的。”
“哦?”道炎来了兴趣。
牛仁拉着道炎走出帐外,指着与永昌府城对望的高峰,道:“按照帝师的意思,是要用这东西从空中送五千精兵入城。我在昨夜已经派人试过,得确可以载人……”
“当真如此奇妙?”道炎双眼一亮。
“得确如此,但是……”
“但是什么?”
“您也看到了。”牛仁瞅了瞅永昌府城又看了看高峰道:“城与山之间的距离太远,这东西虽然可以载人,却载不到城中去。”
“你让我过来,是想问我有什么办法可以增加飞行的距离是吗?”道炎眉头皱了起来。
“得确是如此。”牛仁听到道炎一口道破,心中一喜,认为道炎已经有了办法,期待地望向了他。
“我也没有办法……”道炎的回答,却让牛仁大为失望。
看着牛仁的表情,道炎又道:“火炮在宋师城之前没有,这东西也在宋师城之前没有,一切都是岳少安弄出来的,他身在宋师城,对这里具体的具体地理并不能如亲眼所见那边清楚,你何不将情况说明,再去请示于他?”
牛仁还以为道炎有什么建设性的建议,摇头苦笑,道:“帝师书中之中一直摆放着大理的山川地理图,这里的一山一水,帝师都是明白的。”
“呵呵……”道炎轻声笑道:“年轻人,你是一帅才,怎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呢。战争中的地理,从来就不是简单的山形地貌,这其中还包括风云明暗,你将这些也全部告诉你的帝师了吗?”
“呃——”牛仁愣在了那里。
第800章 故弄玄虚
牛仁依照道炎的方法,将自己所知的一切都回报到了宋师城,并将那特殊的风筝多次测试,每次的风向风力和飞行距离全部都做了详细的记录。
永昌府已经是大理最边的位置,与宋师城距离颇远,消息传回去再传过来所需的时间很长,这些时日,牛仁一直在焦急的想着对策,等待的日子,总是那么的漫长而难熬。
永昌府中的段易明相比牛仁更是度日如年,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当初出主意那人却已经消失不见,段易明确定他还在城中,因为宋军战败的消息传来之时,永昌府城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他绝对不可能逃出去,可便是在这城中,他依旧找不出来。
他现在已经彻底的绝望了,若不是在位这么多年,让他放不下那份做皇帝的尊严,在如此之大的心理压力下,他早就投降了。
每每想起宋朝那个皇帝,他就苦不堪言,当初他以为抱住大宋这条大腿远比与岳少安这个侄女婿要稳固的多。然而,一步错,步步错,当初只带着几万人,守着一个小城的岳少安能发展到现在这般实力,这让他如何也想不到。
自己的失败,似乎已经注定,但他依旧有些不甘心。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他本来是想让大理中兴,可以摆脱做大宋附属国的命运,却没想到大理竟是毁在了他的手里。
想起因失去女儿而悲伤绝望的弟弟,他的心便好似被猛地揪了一下一般。
难道真的是自作孽不可活?段易明摇了摇头,自己的楚儿多年不肯回来,现在为了帮自己也生死不明,国破家亡,自己怎么会到了这个地步。
现在的段易明,每夜都会被噩梦惊醒。苍老的速度与日俱增,他甚至怀疑,自己的身体能不能坚持到城破之日都是一个问题。
好在宋师军还算厚道,这几日一直没有什么举动,能让他略微安心一些,但起先的一两日还好,时日稍久,段易明便有些坐不住了,整天都担心宋师军在搞什么阴谋,不时派人各处查看,深怕宋师军挖地道进入城中。
牛仁有阴谋这是真的,但是,地道他是不考虑的,毕竟永昌府城不是普通的小城,不单城墙厚实,护城河也颇为壮观。自己挖地道,很容易将护城河里的水引出来,到时候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就不好了。
他一直在等岳少安的消息。但是,岳少安现在好似也被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难倒了。半个月过去了,宋师城没有一点消息,也没有任何指示。
牛仁已经打算放弃从高空入城的计划了,毕竟,在他看来,山与城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想要飞进去,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就在牛仁已经写好第二封请战书之时,岳少安的消息终于姗姗来迟,而这个时候,距离岳少安当初的时间已经过去一月有余。
牛仁激动的展开了岳少安送来的指示图。
结果,却弄得他一头雾水,只见那图和自己营帐中挂着的永昌府地形图没有什么具体的区别。只是在一些地方多画了几个火堆的形状。当然,在左下角也有着注解,但只有一个字“火”。
牛仁有些糊涂了,思索良久不敢确定,只好又把道炎请了过来。
当道炎看到图后,也是一愣,不过,随即就微笑了起来,将岳小安叫了过来,道:“好徒儿,今日该是你表现的时候了。”
岳小安盯着图看了看,很肯定的点了点头,道:“我明白了,我爹让咱们点火。你看,这里画着火,这里写的火,已经很明确了。”
牛仁听了这话,真想一头撞死在墙上。这说了不是等于没说吗,道炎这老道莫不是成心戏弄自己,即便岳小安再聪明伶俐,他也只是个围满十岁的孩子,让一个孩子来解答关系到几万将士性命的问题,若道炎没疯,便是自己疯了。
道炎却和牛仁的反应大不相同,听着岳小安的解答,认真地点了点头,道:“说的好。”
牛仁面对着这一对极品师徒,只能是无语问苍天,心里已经有些后悔请道炎过来了,早知如此,还不如再请示岳少安的好。
道炎察觉到了牛仁的反应,微微一笑,道:“牛将军似乎有些信不过小徒。”
牛仁干笑了两声,言不由衷,道:“不敢,不敢……”
“牛将军先莫着急,待我与你解释一番,你便明白了。”道炎说着,将那图铺平了些,道:“你没发现这些火堆的位置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牛仁听了这话,眉头微蹙,仔细地观察了起来,看了一会儿,忽然,他恍然大悟,道:“是了,火堆的位置都布在山与成的中间,是载人风筝的必经之所。”
道炎笑了笑,道:“现在你明白了吗?”
牛仁摇了摇头,道:“还请道长指教。”
道炎捏着胡须看了看岳小安,笑而不语。
小家伙似乎也很恼怒牛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