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师-第5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师城能有如此繁荣的景象,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然而,自己却在这个时候剥夺了他的权利,难免有过河拆桥之嫌。不过,岳少安知道,自己必须狠下心来。倘若现在不狠心,回头两人的分歧会越来越大。
顾章这种人无疑是治世之能臣,但是,此刻看似太平的天下,却暗流涌动,很快便会变成乱世,乱世一到,他这种人只能是乱世之饭桶。
其实,古往今来,能做到像曹操那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又有几人?这些饱学之士大多都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饭桶。也许,待到天下平定之后,岳少安会再度启用顾章,可是,现在却绝对不能用他了。
然而,顾章能不能等到那一天,却又是一个未知之数。思来想去,岳少安竟是有些觉得对不起这为老岳父了。
离开之前,他轻声换来一个侍从,道:“告诉凝夫人,让她有空的时候带少爷去看看顾大人。”
侍从答应一声。岳少安便再不停留匆匆而去了。
岳少安的书房之中,许久未出现的月夜再度路面,依旧是一身黑衣,不过,现在天气已然炎热,她的黑衣变成了黑色的纱织罗裙,窈窕的身段下,隐隐透出几分诱人的肌肤之色。
岳少安命他前去大理打探消息,她刚刚返回,还没来得及休息,便像岳少安汇报了一行的结果。大理那边原来早已经开始防备着宋师城了。尤其是东川郡早在岳少安刚刚返回宋师城之时,便加派了五万大家,而且上将徐成也被调访在此。
徐成是段易明手下最得力的将领,曾在平定景昽之时立下了赫赫战功,现在调他至此,无疑是对东川郡极为重视。恐怕段易明早在出卖岳少安之时便已经防着这里了。
岳少安听罢后,眉头紧蹙而起。取大理,必先取东川郡,这里是大理的粮仓之地,若是此处取下,对整个大理都极为震动。而且,可以解决大军深入粮草运送不济的难题。可眼下大理的动静,却让他头疼无比,毫无对策。
因为他知道,以现在宋师城的境况,自己是不能吃败仗的。若是出战失利,那么由上一场战争所遗留下的问题,会凸显出来,到时候再想攻去大理将会难上加难。甚至有可能就此兵败,一蹶不振。
岳少安翻看着地图,将目光留在了石城郡的位置上,然而,想了想,他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石城郡虽也是产量之所,可此处与宋师城接壤之地,大多是山地,而且这里的城池关防多是易守难攻,想从这里打进去,伤亡比重。
至于再南边的最宁府,却要借道宋地了。且不说现在皇帝对宋师城还防范着,便是不防,如此大张旗鼓地借道,到时候也会引起各方势力的注意。那么,出奇兵而制胜的方略将彻底的失败了。到时候自己面对的将是一个防御完善的大理过边境,如何攻的下来。
正值岳少安烦恼之际。高崇与卓岩却相伴而至。两人到来之时,月夜悄然退去。岳少安头也没抬便让他们进来。进入书房,两人看到岳少安正紧锁眉头盯着地图观看,心中都有了几分了然。
监察司的情报系统更为完善,而且月夜在调查大理情报之时也动用了监察司的力量,故而,卓岩对眼下大理的情况也很是了解。他自然知道岳少安为了什么发愁。
卓岩回头望了高崇一眼,又看了看岳少安,示意他上前说话。高崇却摇了摇头,冲着他努了努嘴。
卓岩无奈转过身来,抱拳行礼,轻声问道:“岳先生可是为了东川郡加派重兵之事而发愁吗?”
岳少安抬起头来,身手让两人坐下说话,随后才道:“嗯,段易明突然派徐成去守东川郡,显然是已有防备。看来,大理并不好取……”
卓岩摇头,道:“依我看,那段易明并不一定得知了我们要出兵的消息。他之是防患于未然罢了。”
“哦?”岳少安奇道:“此话怎讲?”
“岳先生您想。咱们在决定对大理用兵的时间是昨日。便是大理的情报系统比我们监察司还强的话,那也不可能这么快便作出反应。而且,据悉那徐成是早在半月之前便已经调防的,如此看来,段易明除非是未卜先知,不然,这兵绝对不是冲着我们来的。至少,也不是因为知道我们要对大理用兵,才加强防御的。”
岳少安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随即双眼一亮,道:“你们两个这个时候过来,难不成已有对策?”
卓岩站起身来,道:“我是没有的,不过,高崇好像有。”
岳少安将目光投向了高崇。
高崇抬头挺胸,轻咳了一声,又揉了揉喉头。卓岩飞起一脚踢在了他的屁股上,怒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卖关子,快些说。”
高崇怒视而回,这才扭过头来,嘿嘿一笑,道:“这个嘛……嘿嘿……”
第675章 白虎寨
书房之中本来很是紧张的势态因高崇的一番做作缓和不少。岳少安与卓岩本担心高崇失去一条臂膀,会就此导致他的性情改变,故而自从他回来均异常小心,深怕碰触到他的伤处。因为,受伤之人一般都是敏感的,尤其高崇还被幽禁在汴梁这么长时间。现在高崇的这个样子,倒是和以前的他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才令二人放下心来。
同时,他们感觉到高崇如此做,也是怕他们担心。三人之间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后,高崇这才打开了话匣子,道:“岳先生,卓岩先前所说已经道出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困境和大理的态度,这与我的想法一般无二,我想岳先生也应该是如此认为的吧?”
高崇的话虽然啰嗦了一些,但是岳少安知道,三人的认知必须相同,这是一个前题,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谈话便也没有必要了,因此,岳少安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高崇得到岳少安肯定的答复,满意一笑,道:“如此一切便都好办了。其实,我用的方法很是笨拙,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笨拙到那段易明一眼便能看出是假的。甚至你们一定会认为是馊主意。”
岳少安与卓岩沉默不语,静静地看着他。这让高崇很是受用,不由得又挺了挺胸脯,道:“那便是遣使入大理,告诉他们,我们扬言要打大理,其实是为了迷惑皇帝,真正要攻打的其实是大宋。”
“嗯?”卓岩听罢,满脸鄙夷地瞅了高崇一眼,道:“果然是一个馊主意。”
岳少安却没有说话,而是低眉沉思起来,想了片刻,他才抬起头来,看着高崇,道:“你继续说下去。”
高崇笑了笑,看了卓岩一眼,道:“还是岳先生识货。”说罢,又神色一正,道:“这事看起来很是荒谬,不过,其中的关键要看我们怎么操作了。首先,出使之人一定要是一个岳先生在意之人,在宋师城有一定的影响力。其次,最好是与岳先生比较亲近之人,至少是那种可以得到宋师城机密之人……”
卓岩听到这里,已经觉得此法有可行之处,便点着头,突然插嘴,道:“如此说来,我去较为合适。”
高崇白了他一眼,道:“别把自己看的那么高好吗?以为宋师城除了你就再没别人了?还有我在呢……你这个做弟弟的那里轮的着……”
“哦?”岳少安抬起眼皮,看了高崇一眼,道:“说说你的理由。”
高崇接着,道:“岳先生,我知道,此事乍然看来,好像是卓岩最为合适,可是,仔细想想却是不然。首先,卓岩现在已经是岳先生左膀右臂,宋师城的一干事物离不开他,尤其是大战在即,各方面的情报都要由他统筹调动。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他去大理,反而会令段易明觉得不可信。”
“这是为何?”卓岩不解道。
“主要是你现在太引人注意了。”高崇自信地道:“只要卓岩一离开,城中必然会有人知晓,短时间内还好,可是出使大理绝对不是数日之功,故而只有我去,最为合适……”刚说到这里,高崇看到卓岩又要抢话,急忙伸手制止了他,才继续道:“原因有两点,其一,我比较附和先前所述的条件。其二,我刚刚回来,且现在没有任何公务,许多人都以为我会待在府里静养,我们也可以对外放出风声。这样,我的离开便没有人关注了。而对大理那边,这样才显得更为合适,毕竟,做这样的事,越是隐秘,才越发可信。不是吗?”
“大理那边又不都是傻子,他们明知道我们现在不可能对大宋用兵,怎么可能相信你话呢?”卓岩反驳道。
“他们那是针对着表面来说。可是,你别忘了,我刚刚从汴梁返回。杨凡能够放我回来,这便是一件很有说服力的事。我们完全可以将此事说成杨凡有意与岳先生和谈,从而达成共同夹击宋地的目的。这样一来,便可信多了。”
“杨凡与我们宋师城有着不共戴天之仇,段易明怎么能相信?我们会和杨凡合作?”
高崇摇了摇头,道:“现在我们岳先生与杨凡已经不是两个普通人了。这些看似无可化解的仇恨,若是放在两个势力来看,却不难化解。毕竟,在政事上面,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古往今来,那些为了利益抛开仇恨而紧密合作的例子还少吗?再说,段易明更不就不了解岳先生的为人,若是他真的知道,那么也不会作出放杨凡来攻我宋师城的举动了。故而,那段易明必然会相信的。”
一直静听着高崇之言,岳少安将此事的前因后果,和可能发生的情况都想了一遍,觉得此事有七成的把握,若是操作得当,甚至能达到八成把握。一次,他对高崇这一想法也深表赞同,当然,最合适的人选也正如高崇所说,他是最好的选择,此事只有他去,成功的可能性才会更大。
毕竟,像他这样一个身份合适,而且对汴梁那边的情形了解的人在宋师城再难找出第二个了。然而,这全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高崇刚刚回来,岳少安却不忍心让他冒此奇险,毕竟他已经打算对大理用兵,而高崇此去,为了让大理信任,也绝对会在岳少安起兵之后,才能离开。这样一来,便是九死一生,他如何忍心。
深吸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