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天宝风流 >

第207章

天宝风流-第207章

小说: 天宝风流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一地不足额,则负责此地的吏员承担全部的军法责任,如此以来,则人专其事,人专其地,既能使责任到人,又能使这些心无旁骛的吏员熟能生巧之下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至于唐离自己,只需体调全局即可。

正所谓“任你官清似水,也难逃我吏滑如油”,这些府衙中的刀笔吏最是一等一欺上瞒下,观望形势的好手。只是唐离亮相之初既祭起“军法”大旗,此时这番安排又滴水不漏,责任到人容不得他们有半点推诿退让的余地,是以这些吏员们对唐离是又骂又怕,只是无论是恨,还是怕,甚或心中骂不绝口,总之初见时地轻视是早已消失无踪了。

眼见这些领了紧急任务地吏员乱纷纷作鸟兽散,唐离一笑间转身看向那两个凑上前来的吏员。

这两个吏员都是三十多岁年纪,只一个黑瘦地可怜,而另一个却是白白胖胖如富家翁,这样的两个人凑到一起,看着还真是惹人发噱。

见唐离转了过来,那个瘦子先自上前一步道:“公子。我负责的乃是城中云来四坊,这四坊中林山,春明两坊也就罢了,只另外两坊乃是‘内附’奚人地聚集之地,这些人无论是朝廷,还是陇西节度衙门皆有令要优渥待之,长期以来不仅承差供应全免。州里每岁还要多次拨发钱粮补给。此时要他们支应战事,虽出于紧急也与旧例不合。他们若肯报效自然是好,若是不肯,凭我这身份怕是也弹压不住,此事少不得还要请公子拿个主意。”

“奚人!”,听到这两个字儿唐离已是神情一动,当下看着拿瘦子道:“你再细说说”。

这瘦子一番解释后,唐离才明白过来。原来自大唐国势大张,走向全盛之后。周边小蕃除了自请为羁縻州之外,还有这些异族百姓出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拖家带口举族,或者举部来投。做为彰显“天可汗”气度的手段及体现“兼爱如一”的国策,大唐朝廷例来对这些“内附”的百姓优渥以待,不仅划地准予他们聚集一处,且历来是赋粮及差役全免。眼前凌州云来两坊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这一部奚人来我凌州也有六七年了。平日里倒也安份,只是与城中百姓来往不多,他们若肯承差,最起码能让州军多出六七旅绝好的弓弩手”,言至此处,那瘦子露出一个苦笑后摇摇头道:“只是看李怀北那老头子素日的表现。只怕这事儿不容易!”。

“李怀北?”

“是,此人乃是凌州奚人地头儿,就住在云来坊左手第三家”,显然这瘦子对李怀北的印象算不上好,话说完之后还不忘补上一句道:“一个软硬不吃地老货!”。

“你自照看好另两坊,今天的任务且先比照别人减半支应,至于奚人的事儿我自会料理”,沉吟片刻后,唐离向那瘦子答复过后,挥手示意他速去办差。自己转身向胖子看去。

那瘦子见唐离答揽的这么干脆。心底少不得要骂他一句不知天高地厚,只是现在他断然不会把这心态表现出来。拱手一礼后去了,边走边想着到时看笑话的快意。

这胖子吏员若看身形该是个绵软人儿,谁知说起事儿来却干脆利落,他回禀的事儿却是事涉羽箭的供应,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城中铁器作坊太少,羽箭地支应无论如何难以满足眼前的消耗速度,就是郑公子现在请军法杀了他,他也照样是个没法子。

守城之要,弓弩为先,居高临下,弩弓实在是弥补敌我双方实力差距最好的守城利器,只是这一天多来,凌州州军原本存储的羽箭已消耗大半,以目前吐蕃人的攻击烈度来看,就是再节省着用,现有的存货也不足以维持到明天晚上,一旦没有了可远程压制敌人的弩箭后会是什么样子,唐离光是想想已不寒而栗,但眼前生产能力不足也的确是难以克服地实际困难。

沉着脸想了许久,唐离才抬起头来看着那胖子道:“那以城中目前的情况,目前一天可支应多少?”。

“昨天下午城中的铁器作坊已遵军马使大人军令改为全力打造羽箭,以目下的情况看,若是再多调些人帮忙,一天倒可以赶出八千尾”,胖子盘算了良久后才给出这么个答案,只是话刚一说完,他又急忙补充道:“不过,这已是极限,再没有更多的了。另外,这些箭支的质量也没法子跟州军现在所用地一样。”

“八千尾!”,听到这个数字,唐离心下当即一凉,八千尾羽箭甚至还不够州军两次齐射,只是现实如此,纵然他把眼前这个胖子逼死也没办法,侧身间向鲁参军投去探询的一瞥,见他轻轻颔首之后,唐离才转身对那胖子吏员道:“好,八千尾就八千尾,你速去办吧,只是这个数字一支都不能再减!”。

胖子应命而去后,鲁参军呆了不一会儿之后也匆匆忙忙的回转城头去了,只留下心焦不已的唐离左思右想该如何添补羽箭上的巨大缺口。

困坐愁城,任往日里温文尔雅的唐离环着公事房连转了五六个圈子,依旧还是没能想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久而久之。心下焦躁地他索性带着两个护卫出了公事房,一来是为解决同样迫在眉睫的奚人问题,再则也为换换脑筋,四下里看看能不能想出别的什么办法来。

因那些吏员们都已各司其职地出去办事,不久前还是嘈杂不堪地连排公事房中此时就显的安静了许多,唐离出了府门后便带着两个护卫翻身上马,呼啸着向云来坊而去。

身形高大地李怀北是个年过六旬地老人。虽然他的衣服穿着因为来唐已久已逐渐汉化,但房中地布置却一如旧时的模样。还算宽大的正堂内没有没有设置一张凳子。只是在地方铺着厚厚的羊毛旃檀。

脱了靴子进入正堂,唐离刚才旃檀上盘膝坐定,正思量着该怎么向这个一脸倔强神色的李怀北探问他与阿三的关系,蓦然就听身后的屏风处突然传来一个公鸭似地叫声:“大……大哥,你……你怎么……怎么也……到了这里?”,只听这叫声中的惶急之意,也知说话人必定是激动的很了。

“阿三!”。纵然再怎么想,唐离也没料到大头阿三会在凌州,会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出现,看着屏风后跑出,明显高了一头的那个大头孩子,惊喜之极的唐离一下子从旃檀上站了起来。

由于自小特殊的经历,阿三毕竟是个内向孩子,虽然因为太过于激动而一头扎进了唐离怀中。但是等激动稍稍平复之后,他便颇是有些不好意思的退后了几步。

“不错,又长壮实了不少!”,重重拍了拍阿三的肩头,唐离露出了难得地笑容,“恩。在变声了吧!阿三你这回是真的长大了。”

对脸色因为兴奋而有些发红的阿三说完这些,唐离才对随后而出的贞华道长道:“辛苦了!”。

“这位便是当日仗义援手,在难中收留小王爷的朝廷新科状元郎唐离大人”,贞华道长向满面惊异的李怀北介绍了唐离之后,转而立掌于胸作礼道:“多谢大人关照,贫道与小王爷在金州枷楞寺时多得性空长老照拂,此后遵大信至陇西道途中也有‘天王’谴人安排饮食车马并一路护送,状元公云天高义,小王爷绝不敢忘。”

“我既承他叫一声大哥,照拂他也是份所应当”。笑着伸出手去。习惯性地摸了摸阿三的脑袋后,唐离才疑惑着向道:“我离京时。分明去信是让你们到陇西节度行辕驻地凉州等我,怎么会到了凌州?”。

当日,大慈恩寺前事发之后,唐离虽立即反击,在平康坊设伏擒拿并斩杀了官山海,但因为忧心阿三的安全,仍旧将他与贞华道长送到了金州枷楞寺暂避。此后朝事更迭,随着与自己阵营不和的王忠嗣离位,而哥舒翰得以入掌陇西,唐离已有意让阿三重返陇西与自己当年的族人会合,毕竟哥舒翰与安禄山不和,且还欠着自己的人情,有他坐镇陇西,只要有心,想护住阿三的安全只是举手间事,而重新与部属合做一处的阿三也可借由陇西,经回鹘草原向奚族旧地渗透势力,或感召,或拉拢,或分化,如此既是为阿三的复位做准备,也是唐离设计已久,针对安禄山的釜底抽薪之策。

正是出于这样地考虑,唐离在此次离京之时,已去信金州,让贞华道长带着阿三前往陇西节度行辕驻地凉州,并另备一信交予黑天,让他负责二人地沿途保护,只是出乎唐离意料之外的是,今天居然会在这个地方看到大头阿三。

“安贼当初悍然弑杀先王及公主,小王爷虽然在忠贞之士地护卫下得以经由回鹘暂避陇西,无奈安贼心怀斩草除根之歹毒,数年间不断派人在陇西搜寻小王下落,小王爷为部族百姓而含辱逃往中原,这一去就是十年,如今小王重回陇西,又岂能不先见见这些忠贞的部属?”,贞华道长这番话只说的那李怀北双眼发红,“只因当日部众到达陇西之后,遵皇甫将军帅令分州安置,所以小王爷才会到达凌州。”

听完贞华道长这颇带表演成分的解释后,唐离已是明白过来,当初随阿三逃往陇西的虽然只是奚族一部,但因为整个奚族也不过只分为五部,所以虽只是一部人当也不在少数。陇西乃大唐至关重要的边镇重地,时任节帅皇甫惟明定是不放心这些人聚集在一起,乃下令将其分散到边地各处州府安置,如此一则不用担心奚人聚众作乱,另一方面也未尝没有借助这些天生的骑兵来增强陇西防御实力的打算。

如今的形势是凌州城破则奚人也难以独活,加之又有唐离与阿三的关系在此,所以随后的事情就变的极为简单,李怀北深知阿三复位及流落奚人回乡之望皆系于眼前的唐离一身,是以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的就答应了动员族中青壮协防凌州的要求。

奚人是天生的战士,想到此行不仅意外见到了阿三,又为守城招募了近八白精绝的弓弩手,走出李怀北府第时,适才来时还是满心烦躁的唐离总算是轻松了许多,只让他遗憾的是,刚见了阿三还说不上几句话就不得不走。

出了李怀北府第,长出了一口气的唐离拨马前往货栈而来,暂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