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211章

大唐军魂-第211章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这么长时间不能回府,对她们也是个煎熬,李业诩在长安,虽然也无法时常回府,但对她们来讲。总是知道李业诩是在她们身边,没什么好担心的。接下来要出征,那就不知李业诩何时能归来,对于她们来讲,每天的日子都不好过,期盼是一种煎熬。

“妾身明白了,!”郑燕坚强地咬住嘴唇,“什么时候出发?”边上的云儿却已经在抹眼泪了。

“最迟上元节过后,具体日期还没定!”李业诩寄望的是到时天气能转暖就好了,这样自己率领的余下那两千特卫士兵踏上行程时候,将不会很是艰难。

“那年前都呆在府里了?”郑燕再问道,边上云儿和小月也是问询的目光。

“应该可以,诸事都已经准备妥当,这些天我就在府里陪着你们,还有那几个小子,!”李业诩笑嘻嘻地说道,同时色迷迷地盯着几人看,尽量把气氛调节回来。

云儿和小月没有如以前般被李业诩如此注视就逃走,而是脸带红晕地看着李业诩。

这时听到外面有人大喊的声音,听到有人进来了,接着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嫂子,你在哪里?”正是李栎的声音。

郑燕抹了一下眼睛,过去把门打开,“栎儿,这么大雪天都过门来,快进来!”

“嫂子,我是来和征儿他们一道堆雪人玩的,咦,大哥了回来了,!”李栎看到李业诩也在屋里,很是惊喜。

“是啊,大哥这些天空闲了,就回府来了,!”李业诩看着眼前已经出落得像个大姑娘的李栎,想着时间真快,刚刚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小妹李栎还只是个粘着自己,要自己抱的小女孩,一转眼就已经长成一个亭亭玉立异常俏丽的姑娘了。

“那个…大哥,那个裴家小子有没有来啊?他都好些日子没教我练字了!”李栎说着脸上还似有些羞意。

“你说裴行俭啊,这些日子他应该没什么空儿!估计接下来很长时间也没有空了,!”裴行俭正在忙着准备余下这两千特卫出发前的繁杂事儿呢。

“大哥,你什么时候让他来一次么,他还答应着我事儿的,这个人,答应的事儿时常做不到!”

“他答应你什么事儿了?”李业诩好奇地问道。

“我不告诉你,嫂子,征儿他们呢,我带他们玩雪去,!”李栎跳着到郑燕面前道,不理李业诩了。

“征儿,衡儿,微儿,你们过来,姑姑带你们堆雪人去呢,!”郑燕喊道。

接着听到几个稚嫩的欢呼声,几个小子冲了出来,最小的李衍摇摇晃晃地走在最后面,跟不上几个哥哥。

“爹爹,你也和我们一道儿去堆雪人玩吧,!”跑在最前面的李征,似突然想到什么,快速转身,往李业诩身边跑来说道,差点把身后的几个弟弟撞倒。

“好啊,我们一起去打雪仗罗!”李业诩拉着李征的手,同时过去把李衍抱在身上,和其他几个小子,在妻妾们的嗔叫声中,到院中去了…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一十三章 吐蕃大军压境

长安城外灞河边的特卫军营内。剩余的二千余名军士都在训练场上集合,军姿整齐的军士身边都站立着一匹战马。全场肃静,除了战马偶尔甩响鼻的声音,没有其他声响发出来。

在微微的寒风中,每名军士脸上都是写满了兴奋。

终于要踏上征程,与上一年出去的大队人马会合,对于这两千军士来说,这一时刻他们等了快一年了。

几名军士护卫着特卫军旗,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到训练场中的旗杆下。

“升军旗,敬礼!”值班的校尉大声地吼着,几名军士拨出马刀,举在身前,行持刀礼!

利剑与闪电交叉的特卫军旗在旗杆上缓缓地升起,场上的将士都向军旗敬礼。这面包含特殊含义的军旗,让所有的特卫将士都为之骄傲,此番的出征,他们要为这面军旗继续增添荣誉。

“礼毕,请将军训话!”值班的校尉收起马刀,再喊命令道。

李业诩骑在青骓上,身后跟着李成和李万两名形影不离的亲卫,走到排列整齐的队列前。勒马站定,向着全场列队的军士行了礼。

李业诩清清喉,向着寂静无声列队的军士们训话:“弟兄们,今日我们将从长安出发,往叠州,那里有诸多的叛乱发生,我们要平定那些反叛的羌人,还有敢于犯我大唐的任何敌人。由中郎将苏定芳和郑仁泰率领的我特卫先头部队在十个月前就抵达叠州近,我们此行要与他们会合,执行属于我们特卫的任务!大唐必胜!”李业诩振臂高呼。

“大唐必胜!”场下的军士们也都挥舞着手臂高呼着。

“上马,出发!”李业诩吼道。

“喏!”场地上响起整齐的应喏声,所有的军士们几乎同一时候上了马。在几面军旗的指引下,缓缓地走出特卫军营。

这样的场面,这样的军姿,在其他军卫里面是看不到的,这让在场地边观看的李靖和侯君集等人都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

他们是来为踏上征程的李业诩送行的,侯君集是代表皇帝李世民,李靖则代表他自己,代表家人。

李业诩策马来到站在远一些地方的李靖等人前面,翻身下马,在李靖面前单膝跪下,双手抱拳道:“祖父,孙儿去了,还望您多保重身体!”

李靖上前托起李业诩抱拳的双手,满是深情的目光望着李业诩,“翼儿,此行要多小心。吐蕃人我们还未打过交道,不知他们的底细,也不知道吐蕃士兵的战力,老夫交待你的那些事儿,你要牢记,老夫还是那句话,兵书上的东西是死的,唯有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才是克敌制胜的关键!”

“是,祖父,孙儿一定铭记在心,时刻不敢忘记!”李业诩望着须发已经俱白的李靖,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君集,这也是老夫对你的嘱咐,!”李靖转头看着身边一道来为李业诩送行的侯君集道,“还有一点,千万不可轻敌!”

“是,恩师,徒儿记在心里,!”侯君集也是恭敬地行了一礼。

李靖依着李世民的授意。将侯君集收入门下作徒后,侯君集只要有空闲的时间就常到李靖府里请教兵法,李靖也只得在著书的的间隙,教侯君集一些领兵督将之道。

侯君集对李靖也是异常的尊重,能入李靖门下,学习兵法,也是他多年以前梦寐以求的事儿。只是侯君集身居兵部尚书之职,还领检校吏部尚书,要他处理的事儿多了,也常不得空闲,不能每日都上门请教。

侯君集本也多次经历过战事,自己行军布阵之法自有一套,一些与李靖所行之道并不一样,为此李靖也并不要求侯君集一定要接受自己的观点,只是把自己的经验说了出来,不管侯君集接不接受。

对李靖来说,指导侯君集只是完成李世民交给的任务。

“潞国公,末将先去,在叠州等候着你!”李业诩向侯君集也行了礼。

“贤侄,过几日,我也将踏上征程,与你会合!”侯君集还一礼道,“我们在叠州再相会!”

李业诩上马,再对着李靖和侯君集行了个庄重的军礼,即策马而去。

依李业诩和侯君集的建议,李世民令李业诩率特卫剩下那二千名士兵,以训练的名义先到叠州与先前的那万余人汇合,年前已经抵达武州一带待命的阔水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部一万七千人,洮水道行军总管、左领军将军刘简所部一万两千人。则继续往阔水、洮水一带的洮州和叠州间的区域行进,白兰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部约八千人则往河源原来白兰羌地挺进。

李世民未公布的领兵安排,此次应对吐蕃人的战事,将以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总领诸军,李业诩为副总管,协助侯君集指挥各部,并领一道行军总管之职。

因为吐蕃还没有对大唐进行攻击,除特卫是以训练的形式抵达叠州外,其他诸军都是以平定羌人叛乱为目的出兵,因此还不能对外诏告对吐蕃的军事行动。

年前所有的情报的表明,吐蕃大军首要的攻击目标是青海和多弥、白兰一带。

多弥和白兰都是羌人的范围,在几年前向大唐归附,朝廷在此设置了诸多的州县,但大多都是羁縻州府之类的,并没有派员直接管理。

青海一带刚从吐谷浑手里占过来,各方面的防守还是有些薄弱,特别是那些新筑的城池,因地势受限制,还有后勤补给方面的原因,都没有屯卫大量的士兵,且羌人众多,反复无常。使得情况更加复杂。该几部挺进到这一带,正好可以与驻防青海的李大亮和段志玄部合兵,一道抗击吐蕃人的侵袭和羌人可能的反叛。

李业诩所负责的情报院工作暂时由从吐蕃归来的傅德和从高丽归来的吴朋负责,这两地基本的情报网络已经建立,正处于运行良好状态,傅德和吴朋得以抽身回来。过些日子,负责西突厥情报工作的许立也将归来,三人共同执掌情报院的事儿。依李业诩报给李世民的安排,由傅德负责派驻外地情报人员的调防布置事儿,吴朋负责新招募的情报人员的训练,许立负责与诸军卫及宫内的联系。并收译情报。

李业诩虽还领着院正的职,但过些日子,这几人各就位后,应该可以向世民提出辞呈了。

李业诩行出一段,勒马再回首,看着李靖的挺拔高大的身躯还在向这边张望着,不禁心里一酸,满腹的离别之情和对李靖的一些眷恋涌上心头。

李业诩在出发前的一段时间内,几乎都在李靖身边,听取李靖对吐蕃可能的入侵所要采取的应对之道,侯君集有时也一旁一道听着。

李业诩出发这天,严词拒绝了家里那些妻小要来送行的要求,但已经六十六岁的李靖,却执意一定要来为李业诩送行,这也让李业诩感动不已。

这些年,李靖以李业诩年岁不小了为由,要李业诩一些不是异常重大的事儿单独处理,无须向他请示,以李靖的话说,如今李业诩已经是朝中高官,而他总是有一天要老的,遇上的朝事,必须学会自己打理,无论李业诩是否处理妥当,都要从他李靖的庇护下走出来。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