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天下无敌 >

第14章

天下无敌-第14章

小说: 天下无敌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苍穹在一旁接道:“强暴乔玉凤的人,其实不是小侯爷,而是唐三少爷。”

“唐三少爷?”大侠一愣。

高小上即道:“唐非鱼?”

米苍穹沉重地道:“便是唐零。”

大家都听过唐三少爷的威名,当然还有他的恶名。

唐非鱼这个人也不怎的,非奸非忠,就是很恶。他要的事,就一定得办到。他要得到的东西,就一定要得到。他要杀的人,他也一定会杀得到——且不管他要做的是好事坏事,他要得到的是什么东西,他要杀的是好人还是坏人,都一样。

#奇#反正,他为所欲为。

#书#他要的一定得到手。

#网#他好恶随意。

杀人随心。

——他也一向随心所欲。

因为他确有本事。

他本事很高。

——在“蜀中唐门”中,他的武功、杀伤力、暗器手法,在唐老太爷子和“唐老太太”以下,他绝对在三名之内。

就算以同代武林作算,他的武功排名,包括方巨侠、诸葛先生、惊怖大将军这些好手,他也绝对能保有对峙之势。

所以当米公公提出唐三少爷的时候,连巨侠都感觉到很有点诧异。

——唐三少爷有时也会做好事,当然,只要那是他爱做的事,他便会去干,倒不分是非,不理好坏。

他知道这个唐三少爷,弃唐门而加入了“有桥集团”,成为“有桥集团”内三大战将之一。

其余两人,一是“绝神君”陈九九九,一是“下三滥”的“何十三太保横练”——陈九九九是当日惊怖大将军派人去攻打“四分半坛”陈氏家族中唯一一个打不倒反而给他杀出重围的高手,怪的是,本来只隶属于人多势众人才辈出的“四分半坛”的第十一代弟子陈九九九,成功地打杀了围剿他的敌人后,却又反过来狙击自己“四分半坛”陈家弟子,同样杀个片甲不留,使“惊怖大将军”凌落石对他也难以分类,不知敌友,只好暂时不再追杀他,却使他迅速坐大,一枝独秀,最终受方应看招揽,成了“有桥集团”的要将。

“何十三太保横练”是武林中少有的、把所习武功之名跟他自己的名字串联在一起、分不开来的例子。他原是“下三滥”的好手,“下三滥”一向诡计多端、花样百出,但练硬功夫有大成者,就只一两个——“何十三太保横练”(她原在门里排行十三)是其中罕见的一位,终为米公公争取了过来,亦成为“有桥集团”重将。

然而玷辱乔玉凤一事,与“有桥集团”中的“三生有恨”中第一号人物唐非鱼,又有何干?

5。神知鬼觉

“当时,唐三少爷也在,是他看中乔姑娘的。”方应看道,“也是他污辱乔玉凤的。”

“可是乔小姐不认得唐非鱼,”米苍穹道,“她只知道小侯爷——至少,小侯爷衣饰上的徽号绝不难辨认,就算遭人玷辱,抬出小侯爷的名号,也不致那么难堪,所以,她就一厢情愿以为是小公子干的好事。”

巨侠问:“那你又任由唐非鱼做这种有伤阴隙的事?”

“没办法。”方应看道,“当时我们要争取、聘用这个人。”

米苍穹补充道:“他是个人才。有他在,足可一人敌千军。”

“有办法的。”方巨侠仍是忿忿,“不用这个人便可以了。”

方应看道:“可是不用人才,又如何壮大?”

巨侠道:“不壮大又如何?野心小一些,欲望少一点便可以了。”

方应看反诘道:“可是,如果没有雄心,少了欲求,又如何救国救民,杀奸除魔?”

巨侠反问道:“如果先造孽作恶,伤天害理,那又妄论什么为国为民、行侠卫道?”

方应看赧然低头。

………………………………

眼神与神眼(4)

………………………………

米苍穹声援、调和地说:“小公子初以为只是一介民女,事后亦曾予重金厚偿,以为满足唐三少爷需求便可……岂知他贪得无厌,索求不绝,又好食恶劳,我们集团的声誉,也为他所累,真是得不偿失……”

巨侠打断道:“你们以为这样做了,只要赔钱,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一了百了吗?这种心态,真要不得!其实,你们风评甚劣,路人皆唾,所作所为,神知鬼觉人清楚,岂可因恶小而滥为?何况,辱人妻女,恶岂算小!你们替唐非鱼为虎作伥,罪孽也不比他为轻!”

高小上在一旁道:“这点确然。别小看仅仅乔玉凤、李皇芳两家子的事而已,传了开去,‘有桥集团’声誉已大受打击。你们着人遣金补偿乔玉凤一事,做得太张扬,那笔偿金,一到乔青虎手中,就教一老贼劫了。乔家是有苦无处诉。听说动手劫掠的还是武林中人……这些日子以来,巨侠为了补偿、挽救这些事和小侯爷的名誉,不知已花了多少心力、时间了。”

米苍穹忽笑了笑,扪着胡须道:“大侠这么一位重要的人,却做了那么多不重要的事。”

巨侠道:“我觉得平常事就是重要的事,老百姓个个都是重要的人,我帮他们,就是要事。我只不觉得自己是个重要或了不起的人而已。其实什么大侠、少侠、大官、小官,都该多做这种事。这是好事,也是大事。”

米公公不敢再争辩下去,只道:“巨侠说得是。待会儿,唐三少爷今天倒一早留在不戒斋恭迎巨侠,如果能见着他,我会把巨侠的教诲转告他。”

听来,连这身为朝廷红人、武林祭酒的老太监,语音也对唐三少爷有点讳忌,不过,语锋还是轻巧地声援了方应看,巧妙地把话题和罪责转到唐非鱼身上去了。

巨侠冷哼:“我也想会会此人。”

方应看却道:“当务之急,却是想请义父会一个人,宜急。”

巨侠问:“谁?”

方应看道:“‘黑光上人’。”

“詹别野?”

“是。”

“为什么要见他?”

“因为他说在三十一天前,在熟山那一带,见到了一个人。”

方巨侠瞳孔收缩。

他感觉得到:那是关键人物。而且,他从向来很少表现紧张而今却十分动容的义子脸上,发现这消息必然与自己有重大关系。

“他见到的是义母。”

方应看说到了谜底。

乍听,早已在心里有了准备的巨侠,还是怔了一怔。

震住了。

这时,他们是边走边说。

巨侠突然停了下来。

“你再说一次。”

“黑光国师在熟山顶满月峰发现有一个女子,对月哀歌,正是义母!”

“晚衣?!”

巨侠还是震动。

方应看点了点头。

沉重地。

有分量地。

高小上马上试图找出“破绽”:“是詹国师发现的?”

米苍穹在旁代答:“是。这消息也是他透露给我知晓的。”

“只不过,”高小上警醒地道,“‘黑光上人’是蔡京的人,他虽贵为国师,但所作所为,离一国之师之品德相去甚远。”

“不只是詹别野看到,”方应看突然说,“还有有一个人,听到这消息,便常到熟山那一带苦候遍寻,终于,在熟山之巅转上折虹山道旁‘一条寺’那儿,又发现了义母的踪影……”

高小上紧接着问:“这次发现的人又是谁?!”

发现的人固然重要,但发现的人是谁更为重要。—— 一句话之所以重要,有时不在于他有颠扑不破的道理,而是在于说话的是什么人。

有些小人物说了同一句话,却是谁都不记得;大人物随便一说,就成了金玉良言。可见,话轻若鸿毛,重的是说者的分量。

这次方应看的回答更简单:

只一个字——

“我!”

………………………………

眼神与神眼(5)

………………………………

京师西北过“止爱关”后三十七里左右,便抵达一石岩。

一石岩是一块极大的岩石,这一块完整的岩石,形成了一座山,但经年累月,上面长满了青苔、树木,又铺盖了泥尘和垢土,看去不似是一块大岩石所形成的一座山。

其实这座山完全是由一块大石形成的。

此处便是熟山的入口处。

也是熟山的山脚。

之后,绵延翠峦,一望无尽,便是熟山群峰,大约横跨数百里,这儿名山辈出,其中最特别,也最有名、最高最陡的一座,便是折虹峰。

巨侠一听爱妻讯息,就立刻启程。

跟他一道的,当然是方应看和米苍穹。

带路的却是任劳、任怨——任劳负责打点路上接应问题,还带备镪冥香烛、卷轴鲜花。

任怨则极熟山路。

他的人文质彬彬,举止斯文,相貌文秀,言谈文雅,但他却是个爱山的人——他喜欢爬山;名山绝岭,断崖孤峰,他大都上过、游过、攀登过。

他颇熟山性。

知山形。

而且懂得登山捷径。

——上熟山,自是非他不可。

高小上当然也一齐去。

这些年来,在巨侠所领导的“金字招牌”下,高小上入门虽不算最早,但得到的信任却大,他所付出的心力也最多。

巨侠门下,有几个特别出色的,但都无志于门内的庶务,而志在天下,意在江湖,功在武林。独有高小上,跟在巨侠身畔,默默工作,琐务繁重,从无怨怼。巨侠见之才干,有意提擢他成为代掌门人、总堂主、总护法、副掌门等职,他都一一婉谢、推辞坚拒:他只想尽力、做事,无意于功名利禄。

所以巨侠极信任之。

他也一直没让巨侠失望。

——巨侠身边,最需要的是这样一个知他心意、细心服侍、悉心照料其起居生活、琐事要务的人。

他既然随同巨侠重返回中原,一齐入京,这时候,更令紧跟巨侠左右——门里兄弟,方外知交,有些人就是因为知晓这次巨侠会带同“小诸葛”赴京,这才比较放心、宽心。

要不然,更多的侠义之士,会纷纷自动请缨,要求同行。

——巨侠虽然功高盖世,无对无匹,但京城毕竟卧虎藏龙,而且巨侠心软人善,很容易在孤掌难鸣之下,为宵小所趁。

高小上不独勇于承担,敢于冲锋,更难得的是他对纷繁琐务、日常细节,都能照顾得无微不至。

而且,他细心、精明。

巨侠曾与“老字号”温家中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