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宋林冲 >

第92章

大宋林冲-第92章

小说: 大宋林冲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驳的理由都没有。

当然,这种状况也叫这些想抓住救命稻草的辽人彻底断了想头。夹山的天祚帝依旧拥立者众,身畔不乏能人。如若他们去投,恐要被狠狠地侮辱一番再处死,还不如等到宋人破城再降,运气好了,还能捞个一官半职。

派去女真那边的使者被完颜阿骨打刺面遣还。刺面,金针在脸上赐了字,又用醋涂抹了,终其一生永不消失,大宋朝常用来对犯罪的配军脸上刺字,好做标记,同时表示惩罚,后周边各国纷纷效仿。

无论辽廷君臣如何卑躬屈膝,以臣子身份哀求请立耶律淳之子秦王耶律定,称蕃入贡,以存辽社稷。但完颜阿骨打的心意已决,要彻底击灭残辽。听回来的倒霉使者说,金主完颜阿骨打见了辽主称臣的降表后,只说辽廷腐朽,辽地百姓还在受苦受难,并重申“辽以镔铁为国号,镔铁虽坚刚,终有销坏,唯金一色最为真宝,自今本国可号大金”。

这个消息是最晚传回来,也是最叫人绝望的消息。辽廷上下便谁也不曾想到过,这个小小的按出虎水的女真部落,有这么一天,会叫他们彻底亡国。

从某种程度上说,辽人对宋人还算是友邦,即便现下宋人趁火打劫,却也比直接导致他们亡国的世仇女真要亲密不知道多少倍。等到安插的细作从宋人的东京汴梁传出消息,那宋人的枢密使、河东河北两路宣抚使、该死的太监童贯并没把大辽称臣的事儿上报天听,萧太后实在坐不住了。

一声令下,早就准备好的大辽使者同时从十二个城门往外飞驰,他们怀里都揣着大辽国书和宋人的巨额银票,要对宋人称臣。他们的衣着都不一样,有富商大贾的装扮,有穷酸秀才的装扮,有布衣村民的装扮。若非要在他们身上寻出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有着汉人的血统,是契丹人和汉人共同的后裔,他们身上的衣着服饰,都来自大宋朝。他们的目的地也很明确,绕过大宋军的营地,直接奔赴东京汴梁。萧太后下了懿旨,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亲自把国书送到宋人的皇帝手中。

可惜,十二个城门也没给芶延残喘的辽人机会。林冲在秦明带回两千骁骑营军士之后,将近一万骑兵分散开来,悄悄的把辽人的南京四面道路堵死,十二个特使几乎同时被擒,不过送到林冲的中军帐内的时间有先后而已。

林冲看着桌子上摊着的十二道国书和一千二百万两银票,有点哭笑不得。不就是个投降么,又不是什么多光荣的事儿,用的着这样大张旗鼓的派出这么多人么。原来林冲并不知童贯曾把那辽人使者私自斩杀,只以为辽人这样未免太过于多余,想来想去,林冲对面前的刘唐吩咐到:“去把那辽人的使节统统带上来,问话。”

大宋朝在行军打仗的时候有一套规矩,像李彦这样从天子脚下出来打仗的宣抚使,皆都随身带着大把空头告身,以对阵前有功之人赏赐。这种告身用起来很简单,填上姓名籍贯等即可。李彦惠而不废,在林冲的撺掇下论功行赏大封特封,刘唐现在已是大宋朝正九品的右班殿直,距离林冲许诺的正六品骁骑尉已经不远。刘唐才不管辽人投不投降,无论如何,骁骑营一场败仗没打,幽云等地也铁定是大宋朝的了。

当下刘唐出了大帐,给地上跪着的十二个辽人使节一人一脚,这些人连滚带爬的进了大帐,狼狈不堪。林冲看这些人身上五花八门的衣服,突然觉得好笑之极,正要问话,见吴玠和莫敢当从大帐外进来,先问了二人一同巡营的状况,见二人见面不久便颇为投缘,心下暗自高兴。

叫吴玠莫敢当二人坐他旁边,才对着底下的辽人说到:“你们都起来吧。”

大宋军律没有不准虐待俘虏这一项,这干人在被抓到这里来的时候受了刘唐不少拳脚,当下齐齐回头看刘唐,刘唐脖子一硬:“球囊的,大人叫你们站起来,没听见?”

一干辽人混身一哆嗦,这才起身,林冲问到:“你们怀里揣着国书银票,想来便都是辽国的使节,却为何这般打扮?若要乞降,便应堂堂正正的派出使节去见我大宋天子,你们……可是连投降也瞧大宋不起么?”林冲说着说着,口气凌厉起来,森森杀气从身上发出,使节们一阵胆寒,觉得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宋人小将,可是比那个天煞一般的军爷厉害多了。

第三卷 拼杀 第一一七章 … ~孤魂野鬼~

二人交争,则知曲直;二人论议,则知道德;二人举重,则知有力;二人忿斗,则知勇怯;二人俱行,则知先后;二人治官,则知贪廉。

…………

其中一个辽人眉眼通挑,见这样下去早晚也是个死,不如爽快些,乍着胆子回话:“大人明鉴,小人们奉了我大辽太后的懿旨这般装扮,却没有丝毫看不起天朝上国的念头。小人们自然该死,却也请大人能砍头的时候痛快些……”说罢脸上已经一脸死灰。

林冲纳闷,见刘唐听到好像颇以砍了这厮的脑袋为乐,又左右看看吴玠和莫敢当,吴玠脸上略有思索表情,莫敢当却是眉头深皱。

当下林冲口中问到:“你等本为送国书使节,未能完命,却又为何求死?”

那出来的辽人听了,觉得这宋将是明知故问消遣自己,当下只求速死,故意用言语激林冲:“人说宋人奸猾无耻,如今一见,果然不如我契丹勇士,要杀便杀,啰嗦甚么!”

站在这人身后的刘唐听了大怒,一脚踹到这人腿弯处。刘唐原本有功夫,后来在梁山大营里又苦练身板,一脚踹出寻常岂能受得了,那辽人不妨备,噗通一身跪倒在地,只觉两腿奇痛,痛得都不属于自己了的那种痛,却又咬紧牙关吭都不吭一声。看来是心一横,豁出去了,只是龇牙咧嘴看着林冲,眼神中充满了鄙夷。

林冲听了也不去计较,示意刘唐莫要再打,问这人:“话未说完就求死,辽人便都喜欢逞英雄么?”

这辽人见林冲脸上疑惑神色不似作伪。带着一线希望对林冲说到:“我大辽与宋朝交好百年。虽边境时有不宁,但百余年来两国通商通好,也算有些情意。即便你们不愿接受我大辽降表。却也不用杀了我大辽特使罢。你们宋人不是有句话,‘两国交锋,不斩来使’么?又或者,莫非只是嘴上说说?便以为天下人可欺么?”这辽人被选中作为使节,自然对大宋朝的还是了解一些的。

林冲更郁闷了,“你既知道两国交锋不斩来使,却又为何求死?你既不想死,却又口出辱骂激我杀你,你……我日你奶奶的,老子都叫你弄糊涂了。”一着急。骂开了。

这辽人知道宋人是缺马的,骑兵更是不堪,可自从被抓到后,一路行来。数不清的宋人骑兵来回逡巡,个个都是杀气腾腾,气势高涨训练有素,早就心惊。现下见这宋将年纪轻轻便揽得大权,身上杀气森然。说话又颠三倒四,看来还真不知道上次特使被杀的事儿。当下也不怕了,开口说到:“大人不知?自贵我两国对阵卢沟河两岸,我大辽萧太后便遣使节见贵国的主帅童贯,自此一去不回,不是被杀,难不成还是加官进爵了么?”

林冲听了差点蹦起来,重重的一拍桌子。“球囊地,童贯这王八蛋搞什么,辽人都投降了,怎么还要打……”这下干脆把后世地大白话说出来了,不过虽不合习惯,众人便也都听得懂。

这辽人见林冲如此反应,更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大辽朝堂上的争斗有时比宋人还厉害,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关窍,心想若能说服这宋将贪功,大事可成,“大人果然不知。我大辽对贵国称臣一事乃是天大地功劳,只不知为何贵国的枢密使要舍弃这份大功,硬要与我大辽死战。

人说杀敌三千自损八百,大人一看就是带惯了兵的良将,是大大的忠臣。为贵国热血军士的性命计,为宋辽两国万千子民计,请大人能容小人上京乞降,在贵国天子面前,一句‘大人英勇善战莫可抵挡,使得我大辽倾国来降’是跑不了地。”这辽人毕竟不是专吃大使级外交官这碗饭的,一通直白的话语说下来,马屁拍的当当响,还当场分析厉害,并直接利诱林冲,实在是急病乱投医了。

林冲听这辽人那句‘只不知为何贵国的枢密使要舍弃这份大功’,心中一动,顿时明白了童贯的意图,这童贯,贪欲可真不小哇。尽管林冲对着所谓的‘大辽使节’后头说地话一句也没听进去,但随后下的那道军令却叫这大辽使节乐开了花:“刘唐带他们出去,好吃好睡,好生款待。”心说只要自己这次不死,大辽国就有救了。

等眼前一干人走的一个不剩,林冲问身边的吴玠和莫敢当:“童贯这厮贪功,想明白了么?”

莫敢当长出了一口气,“这阉狗可##啊。”

又等了一会儿,吴玠才对林冲一抱腕:“多谢大人栽培。”这次又见林冲,吴玠得到吩咐,以后莫要再叫‘爷’了,还是军中的称呼好一些。

而吴玠地这个感谢,却是真心发出。吴玠知道,林冲一直都是看准了人便放权,叫属下放手去干。这位大人,在军中几乎一点儿私心都没有,凡是能叫他们受启蒙的事儿,便都引导着他们去想,从来都不嫌麻烦。这次也是,尽管他知道了童贯的想头,却不说破,只等着他们自己想明白。这样的上官,看尽整个大宋朝,哪里寻去?

…………

林冲特意换了一身的儒衫来见赵环,军帐外四名龙卫军军士持枪站立,见林冲来了都是一礼,军帐里头,赵环正在教训底下一个戎装宫女:“伺候梳洗便伺候梳洗,莫要提及那混账林冲,平日宫里也没见你这么嘴碎……”

那宫女低低的应了声“是”,心中却对这个公主狂翻白眼。这已经是公主今日第四次这样教训她了,而她也真冤。隔一会儿公主都要大骂林冲,还问她骂的对不对,她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无论怎样,最后公主的结论就是她嘴碎。

林冲外头听见了,见四名龙卫军虽挺胸凸度站得标枪一般,脸上地表情也庄严肃穆,但一对对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