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林冲-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用的时候,绞动可以折叠的手柄,就能用原本六成的时间上好一根弦,而这弦,却比以前的蹶张弩省力许多,射程更是多了一成。
林冲绞动了弩上的齿轮,点头赞叹:“这样的设计,便可去掉那滑轮不容易定位,钩线容易脱落的弊端,也更小巧精细,徐兄果然天纵奇才。”
徐风见自己苦心研制出来的东西被林冲肯定,早就把两只眼睛眯成了缝。这个三十多岁的汉子,看起来,却好像一个孩童。一个人的最引以为傲的才能被人肯定,是再开心不过的事情了。徐风捋着领下的胡子,“顾名思义,蹶张弩的意思是用足踏才能上弦的弩,咱们这中用手就能上弦的强弩,便跟以往的各种弩都不一样,再叫蹶张弩,未免有点儿不伦不类,还请大人给这张弩赐名。”
林冲呵呵一笑:“既然徐兄发明了这个好东西,自然要保护徐兄的知识产权,干脆叫徐风弩好了。”
尽管听不懂知识产权是个什么东西,但徐风却听到那徐风弩三个字,直吓得一跳,“这可使不得,此乃大人的匪夷所思,徐风不敢居功。”
林冲看着徐风连连摆手的模样,不觉恍然。大宋朝不禁工商,但对于支持产权这种东西根本就不在乎,大多数的发明创造,便都是以地名或者发明的东西本身的特性来命名,比如毕升的活字印刷术,取的就是区别于雕刻版死字的反义。蹶张弩,采用的也是实际操作需要的步骤的足踏之意。
眼见着徐风这样的工匠,要的不是虚名,而是真正的技术上的改进和提高,以及实际的技术对人们的影响和改善,林冲倒是觉得自己跟徐风一比,落入了那哗众取宠的下乘。
当下也不强求,只是仰起头,看着窗外一碧如洗的天空,悠然说到:“近日燕山府茶馆酒肆生意兴隆,我在茶馆里,便听说书的人说过,相传罗成父亲靖边候罗艺有骑兵,乃是一支劲旅。其中有燕云十八骑,共也是十八人,十八支箭矢,十八把圆月弯刀,十八张面罩。他们一向在大漠活动,神出鬼没,从未有人见过他们的真面目。但他们却所向披靡,杀人无算,致使外敌不敢犯我中原一步。”
转过身,叹了一口气,林冲用手抚摸这蹶张弩,“虽罗成后来解散了燕云十八骑,但大宋朝的茶馆酒肆里,燕云十八骑的名头便从未堕过。这蹶张弩也是为了抵御外敌甚至为我大宋朝开疆拓土,虽为死物,却是跟那燕云十八骑的初衷不谋而合,干脆,就叫做燕云弩罢。但望大宋男儿能手持着燕云弩,尽数杀尽胡虏,狠狠地出上一口恶气!”
想起来史书上那崖山战役,以及蒙古人后来把中原的亿万百姓几乎屠戮殆尽,林冲身上杀机凭现。
第四卷 内治 第一六五章 … ~大风起兮云飞扬~
凡贼来,震威,部伍又整,我须且择险地自固,卑辞禁掠,无激其怒。贼既众又且日久,伺其懈怠,或方食时,可急击也。凡兵士,当战,不得离队献功,恐为贼所乘。
……………………
大宋一朝,各种各样的器物多的是妙用,但缺的,却是对各种各样器物妙用的人。将从中御,令从中出,叫大宋朝的将士们受够了窝囊气。真正能够真刀真枪的跟对头干一场的机会,在林冲还未崛起之前,根本就是可望不可及的念想。
光从大宋朝现存的兵书战策上,就能找到不少对付金人铁骑的绝妙招式。比如可以很好的抗拒骑兵冲锋的车阵。在斥候发觉骑兵冲过来的时候,通过长短不一的哨声来传递敌人来的方位,主将根据斥候发回来的讯息有针对性的摆开车阵,先从骑兵来的方向开始,慢慢的延伸到左右两翼,依据车阵之后,再摆上长枪阵,长枪阵后,又有弓手弩手若干,这样的阵仗,几乎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要想取得胜利,便也不是那么容易,长长的、坚固的车阵,除了限制了对头骑兵的冲击,却也把自己给圈进去,除非另有援军互为犄角,否则便是个被围困的局面,再加上北地的蛮人最喜欢烧杀抢掠以战养战,真的打起来,步卒车阵弩手为主的大宋朝军队,总是敌不过辽人、金人甚至西夏人。
这样地状况是令人头疼的。就算对头的补给不够。也能从容撤退,可大宋军这一方却只能稳扎稳打的徐图慢进,追击?只要有冒进的前锋,对头一个调转马头,就能如同黑云一般把你瞬间吞没,连渣都不留下口
幸得大宋朝百年来只是想要守成。只是想要保持这偏安的状况,并不会去主动进攻,边疆经过几代人地经营,也勉强能够自保。可惜名将陨落,奸佞当道,若真的打起来,现下的大宋朝,除了燕山府恐怕还能抵挡一二。只要金人绕过北长城一线,借道西夏从西疆进军,大宋朝便是个顷刻瓦解的局面。
更何况,若是西夏人真地跟金人联合起来共同攻宋,大宋朝数百年的基业毁于一旦也是毫不稀奇。幸得现下的西夏人已经被从大宋朝学来的各种各样的治国方略慢慢腐蚀。除了精锐骑兵禽生军和精锐中的精锐质子军外,地方上的军队便也同大宋朝一样惨败不堪。在童贯这些年的胡乱攻击下,也勉强只能自保,那侵入大宋的野心,却是慢慢的淡了。
现下地崇宗李乾顺最先采取的是联辽抗宋的法子自保,半年前辽被金人所灭,听说他又在积极的想要联金抗宋。只是那金人瞬可崛起。把整个辽廷短短几年间瓦解,西夏朝中的臣子们有恐惧金人的狼子野心的,害怕引狼入室,对金人多有防范,才没能迅速与金人缔结盟约。
但林冲心中却是知道,只要那天祚帝被金人擒获,又或者被金人逼迫地不断向西,不久之后,当金人能腾出手来的时候。那个叫做完颜阿骨打的女真奇才,定然要挥师南下,来强占大宋朝的花花江山。
林冲从辽人遗留下来的卷宗中,也看到了为何大宋朝经常要面临北地的蛮人来攻占土地的原因。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北地开始慢慢的变冷了。习惯了游牧生活的塞外蛮人们,在冬天地时候,经常被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冻死冻伤大片牲口。越来越凛冽的寒风中,虽把塞外的马匹和蛮人锻炼的心智皮骨如钢铁一般,但作为求生的本能,向南,一直向南,成了整个辽廷的最根本的目标。
虽然辽人没能实现这个目标,并且腐朽的政治中被金人迅速瓦解,但取代了辽人的金人,却是中国历史上叫人提起来就磨牙的女真一族。宋代和清代,女真一族带给汉人的血泪,和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衰颓,根本就不是几场战争,杀死多少多少人能完全说明的。
历史既然已经改变,却又怎能够绕个弯再去重演!
林冲此刻,便在杨政为徐风专门设立的燕山府百工坊中。打铁的师傅精赤着上身,一身大宋朝罕见的黑键子肉,上头滚滚汗珠子落下,见林冲又来了,那打铁的师傅知道林冲生性随和,且不容人随意跪拜,便也咧开厚实的嘴唇,露出一嘴洁白的牙齿,用爽朗的笑声告诉林冲,目前进展一切顺利。
改名为燕云弩的蹶张弩此刻进入了流水线作业。这倒不是林冲用了后世的发明创造,而是早在南北朝的时候,已经在手工作坊中形成雏形的法则。林冲虽然勇猛,也知道后世的不少奇技淫巧,但真的去做,却总是迷迷蹬蹬的不知道如何下手。而徐风和杨政的配合,却是在翻便古迹,寻访便民间的技师之后屡有斩获。
人的观念很难改变,也很容易改变。大宋朝的朝政衰败叫士大夫们痛心疾首,朝中六贼的所作所为也叫忠臣良将们几无用武之地,林冲刚好又在对辽一役中捡漏得了这燕山府的地界,是以如徐风、杨政、杨益、司徒无颜这样的大能之人,便只求能发挥自己的所长,能为百姓做点实事,而林冲对他们的影响也是循序渐进,不着痕迹,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时日长了,他们竟然不用林冲去了导,开阔了思路的他们,便开始自发性的针砭时弊起来。
打铁的只管打铁,装配的只管装配,虽然并没有用机器制造机器,也没有什么大的惊人的发明创造,但有了这流水线的雏形。一天下来,百十个精致地燕云弩和上千发弩矢,都可以被生产出来。
只要把那齿轮组在匣子内装配好,再把原本的蹶张弩拿过来用铁笋固定了,就是一个省力省时又强劲的好弩。这个过程是秘密的,不为人知的。
燕山府的勾手们。现下还是拿着老式地蹶张弩在练习那三排连射的阵法,每日不停。可以想象,假以时日,这种不怎么训练就能上手的燕云弩装配军中。那是怎样无望而不利的局面。
林冲曾找自己地亲卫在秘处试用过这种弩,搅动手柄这种傻子都会做的事儿不在话下,放入弩矢也是这些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军士们的轻松步骤,只要能对着移动的靶子发上百十弩矢,便能迅速地掌握新加上的精准望山的尺码标准。这些原本就是蹶张弩高手的家伙们,质素也忒好,竟然熟练之后百发百中,只以把那马匹上的假人射地四分五裂为乐事。
而原本从军中调来的那些试验燕云弩的弩手们,则是统统的在秘处集结。每日里试练之余,还要把一些心得互相传授印证,能够得到大宋朝第一批先进又犀利的武器,这些弩手们简直每天都在兴奋中。
走走停停,林冲又移到了那打造扎马钉的钢炉前。扎马钉,传说是三国时期蜀国诸葛武侯发明的利器。又叫铁蒺藜。一个小球上,四面均匀地伸出四根尖爪。每根尖爪之间角度相同。随手一掷,三尖撑地,一尖直立而上,推倒上尖,下尖又起,始终如此,使触者不能避其锋而被刺伤。也就是说,这玩意儿只要扔到地上,总有一个尖垂直向上。三尖对称支于地。其尖呈三角锥,亦有圆锥模样。
因总有一个尖爪在上,只要慢慢地洒上一地,快马慢马,踩在上面就倒,尤其在退守和临时布防时作用非常的大,是以在三国时就成了诸葛武侯对付骑兵的杀手锏。达到从容进退。
身边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