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名著文学电子书 > 回头无岸 >

第5章

回头无岸-第5章

小说: 回头无岸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天晚上我正伏案奋笔疾书《论〈厚黑学〉在当代条件下向实践的转化》,忽然有个哥们来找我,他是我的中学同学王文革,稀饭大学中文系毕业,现在市里一个清闲的机关里混,多日不见了。

“嗬!啧啧啧!你他妈的居然还有闲心闭门读这种书写这种文章,难怪整天见不到你,又一个野心家诞生了!你想当康生呢还是当林彪?”他翻了一下书的封面,又抢过我的论文,惊叹道:“你他妈想升官都走火入魔了!不过,唐朝赵蕤的《反经》和清朝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比《厚黑学》实用得多,我有两本要不要借给你研究研究呀?”

“有何高明之处?”我问。

“那可是中国历代统治者和谋略家藏而不露,秘而不宣,读而不传,用而不言的一本政治教科书!集阴谋之大臣,执诡计之牛耳。你那两本书只是小儿科。。。。。。我建议你好好研究研究。

”别说那么难听好不好,我只是看着解闷嘛。“我有点不好意思,又把话题岔开,”你找我有什么事?“

”什么事?别里科夫!你他妈的什么事都不知道呀?“他嘲笑我。

”我这段时间只关心波黑局势和日里诺夫斯基的动向--那是俄罗斯政坛的一颗新星。“我笑,”到底什么事?哦,你想有个家了是吧?她是谁?“

”胡说!我倒想有个家了可家里不要我了,我被赶出家门了。“他似笑非笑,”现在我无家可归了。“

”怎么了?老头子看你不顺眼了?你那种好吃懒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家伙,迟早都会有这一天,我早就料到了,活该!“我有点幸灾乐祸地说。

”我不开玩笑!我辞职了!上个月底办的手续,没跟家里商量。“他神情异常严肃,我这才相信他的话,那小子真的有那种豪气。他那当翻砂工的老子绝对干得出赶他出家门这事,这点我知道。

”你疯啦?为什么?这么多的哥们都指望你来提拔呢?你呀你?“我气得抓住他双肩使轻摇,”到底为什么?“

”也不为什么,就是看不惯,一副副阿Q的嘴脸,却要摆出一副贵族的神情,我受不了!解放才多少年?改革开放才多少年?中国哪里去找他妈的贵族呀?国家居然要把这种人养起来!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想干,整天胡侃瞎吹,不谋事光谋人……“他气咻咻地骂道。

”那你现在在干什么呢?“我着急地问。

”社会活动家。先调查一下市场再说。赵卫彪和贾卫东都停薪留职了,革命不彻底!没种!他们合伙开了家火锅店,明天正式开张,今晚上招待哥们,我是专门来通知你的。“他说。

”赵卫彪不教书啦?贾特派也不搞统战了?你们都疯啦!“我惊呼。这两人都是我高中同班同学,公认的一对才子。赵卫彪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离城几百里,不通电、吃水靠人背,九月份就下雪的高海拔山区。我去过那里,那里的山民以土豆、玉米为主食,高山气候使每个人脸上都有一块类似藏民的,妙不可言的”高原红“。我去之前赵卫彪让我带点大米,带支猎枪,我的新鲜感仅仅维持了三天。他的学校在一处野山旮旯深处,夜晚我和他几次在睡梦中被门外流连的狼和野猪惊醒,那种饥饿中的嗥叫让我毛骨悚然,我的那支小口径猎枪对他们而言无异于搔痒挠子。第五天就下山返城了。贾特派叫贾卫东,据说大学一年级就秘密入了党,但他自己一直否认自己是中共党员,毕业后被组织派到一民主党派搞联络工作,整天和一帮六七十岁的知识精英、社会贤达混在一起。我们都叫他”贾特派“、”间谍“或者”特务“。去年他和赵卫彪联名发表了两本诗集《我的出生是个事故》、《不要污染我的眼睛》,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轰动,稿费挣了好几千。没想到两个家伙又合伙开火锅店了。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看来我真成别里科夫了。

王文革趁我不备,把《厚黑学》一下扔到床底下就拉着我出了门。

夜幕中的虹红灯交相闪烁,把不大不小的蒙城掩映在一片扑朔迷离的光茫中,显得极富诱惑力和现代感,刻意炮制出虚伪的繁荣。近年来,红色夏利的士多起来,满街招徕生意,但更多的是脚蹬式人力三轮车--多如蝗虫的,无孔不入的黄色三轮车。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骆驼祥子“在奔跑,堪称蒙城一景。我们属于只能坐”祥子号“的消费者。王文革做了个标准的打的手势,吆喝一声”祥子!“瞬间便有几辆刹在面前。我们经过十字路口,钟鼓楼,转弯到了建设路口,然后步行沿凤凰山斜坡向上走,路过一家杂货店时,我和王文革各买了一串鞭炮。不久,王文革指着一处格外明亮的灯箱和满天星说:”你看,就在那里。“我抬头拿眼一望,远远地就看见灯箱上写着”闲人火锅厅“。

我们有些纳闷地走过去,瞬间有一股浓重的火锅味窜入我的鼻腔,立即鼻腔发痒,舌苔沁出了浓厚的绵长的唾液。我们好奇地走过去,看见近二十平方米的门面里排列着四张火锅桌,三面墙上装着镜子,使空间似乎更宽敞更明亮。另一面墙上是一副玻璃晶体画,画面上是碧绿金黄的蔬菜瓜果,褐色的鲜肉鲜鱼,并有一瓶欲倒不倒的洋酒瓶,瓶子形状怪诞,瓶口有腥红的、粘稠感极强的细流向下注入几只高脚杯中的一只,令人馋涎欲滴食欲顿生。屋顶是一片浓浓的绿叶,点缀着许多葡萄、黄瓜、西红柿、香蕉之类的东西,虽然所有东西都是塑料制品,其逼真性仍令人觉得置身于乡村果园或森林。餐厅装饰得很别致,很有情调,但并不豪华,墙角有一部彩电,厅中空无一人,只听得厅后厨房中乒乓作响,我和王文革循声而入,见贾卫东一人正在煎火锅底料。诱人的味道就是从这里飘散出来的。

”嗬,公家人来了!“他抬头看了我们一眼,继续忙他的活,他正在往火锅里加佐料,他又笑我,”日子得意不?现在是科长还是主任?妇(副)科病好了没有?“

”妇科病都没有混上,乡排级,不好意思,老样子,吃了上顿愁下顿。“我给他发”圣火“烟,他瞥了一眼,一把将烟扔到窗外,毫不掩饰地嘲笑:”我就知道你过得潦草得很。来来来,还是抽我的吧。“

我接过一包”红塔山“,有些面红,我怕他再奚落我忙把语题岔开:”其余的人呢?“

”马上就到马上就到。“他又指着壁厨中的一只佐料瓶对我说:”快帮我把那瓶子拿过来一下。“

我拿过佐料瓶,见里面是胡椒面,记得他刚才已经放了胡椒粒子就提醒他:”你刚才已经放了胡椒,怎么还要放呀?“

”胡椒!这是什么你知道吗?“贾卫东朝屋外瞅了一眼,一边诡秘地说,一边揭开盖子朝锅里撒了一把,又谨慎地将瓶子藏在僻静处。瞬间,一种强烈的妙不可言的味道升腾起来,我刹时有一种半醉半醒飘飘欲仙的感觉,觉得唾液和鼻涕就要流出来。蒙城中许多火锅店都有这种味儿。

”是罂栗壳!“王文革惊叫,”你小子够黑的!“

”别嚷嚷!“贾卫东忙制止,忽而又释然地说,”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有几家不是这样?“

”这是变相贩毒,要犯法的。“我紧张地说。

”你不懂。罂栗果实才是毒,壳子毒性很小,不会害人的,它还是一味中药哩,只是让人们对火锅越来越着迷而已。“贾卫东解释,”不过这东西也是禁止使用的,使用过量也会中毒上瘾的,只是禁不住而已。客人喜欢嘛!“

”哪里来的这玩意?“我惊喜地问。

”送货上门,中药店也有,一般开不出来太多。“他说,”有时风声紧了或者缺货了就放头痛粉,头痛粉里也有少许鸦片“。

”你小子还挺内行的,说谁教唆的?“王文革说。

”我几个亲戚都是开火锅厅的。“贾卫东一边说一边将煎好的火锅料往一个大盆子里舀。

我们三人七手八脚地摆好油碟、筷子、盐和味精,点燃微火,先泡了两三杯茶一边喝一边等其余的人来。大约十多分钟后赵卫彪领着一伙人鱼贯而入,接着是不拿刀的强盗--律师叶小林,他在蒙城律师界小有名气,第三个是我们原来班上的班花舒怡,她在一所中学里教音乐课,最后一个是不拿枪的警察--城市纠察陈光伟,他穿着几不像的乌黑制服,乍一看以为汪精卫的部队到了。在蒙城,穿这种制服的人权利很大,从市容到交通到环卫到治安,鸡毛蒜皮,无所不管,被广大市民戏称为”黑猫警长“。大家一进门就嘻嘻哈哈地寒暄,气氛活跃起来。赵卫彪对贾卫东说:”白成富没找到,听他老爹讲他到省城出差了。“

”你怎么不教书了?太不负责了。“我把赵卫彪拉过一旁问。其余人等各就各位。

”没法活了,逼良为娼呀。“他悲壮地说,”我教书的那个地方,你也去过,鬼都找不到,我去年的工资现在都没发,民办教师就更惨了,本来工资低得可怜,农活耽搁了,又拖儿带母的,还有拖两三年的,惨哪!我们的校长饿得象只猴子似的,却还在大会上说反腐败要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邪乎不?腐败!我们那儿压根就没有这个词!我终于明白全社会为什么就只有教师的工资会被拖欠,农民被打白条。军饷去试试,干部的薪水去试试?我对校长说,你们没钱给我,我自己去挣钱总可以吧。加之其他人都起哄,要搞勤工俭学,按时兑现工资,否则要罢课。反正学生跑得差不多了,教师过剩了,我就出来了,反正迟早得下山,三年也不算短,对得起国家了。“

”连最重义轻利,视金钱为粪土的诗人都下海了,悲剧呀!“我一边给他加味精蒜泥一边感叹,他帮我加芝麻油和盐巴。那个自称姓王的陌生人给每个人斟满啤酒,他和陈光伟很熟似的。

”别开小会,别开小会,你们干嘛来啦?吃政府呀?开张仪式都忘啦?“贾卫东大声制止后,我们全体起立,听他用破锣嗓子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