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贩子在唐朝-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准备,宣布完毕也顾不得仪表,先将双手掩住了耳朵,才没有被扑面而来的声浪当场震倒于地。
场中只闻诸般乐器响成一片,就算是场外也远远闻得传来阵阵鼓声。那未能进场之人不由加倍纳闷:早闻说今日国子学兴办算学竞赛,怎么搞得还敲锣打鼓地,莫不成是改了胡舞大赛不成?一时传言纷纷,不一而足。
范阳诸人兴高采烈。全然不管其他人或是怒骂。或是笑翻。只管吹吹打打。更不知从哪跳出两队舞狮地来,四只大狮子在场中居然溜开了场,上蹿下跳,一会儿就闹到了竞坛上来,将三名选手,连带着未上场的一名替补,如英雄般驮了起来。环场致谢。
主持看不是事,那晋风书院队早就挤得不见了人影,再由这些人这样闹下去,只怕下一场就不用举行了。无奈之下,只好喊来一班卫兵,连拉带拽才将这几只大毛狮子哄下坛去。范阳人等也不以为意,拥了选手并领队,一哄出场。一路喧腾。直回事先预备的会馆中庆功去了。
范阳的团队一走。场中登时散了大半人去,一时竟然有些冷冷清清。
主持这才有气无力的宣布第二场开始,双方选手入场。都是静悄悄地。不管是剩下的观众还是选手,均觉得打不起精神来。就连刚才觉得范阳众人不胜其扰的主持,此时也不由暗想:“倒还是刚才一般有些动静,方才有趣。”
太极书院兵不血刃先胜一场,可说未费吹灰之力便将对手斩于马下,令人对其实力的估计更上一个台阶。其他各家书院说起算学实力,也不过是伯仲之间。此次晋风书院面对太极书院,直是不堪一击,恰似秋风扫落叶一般,这等悬殊地实力对比,使各家书院都暗有畏意。
而此场竞赛之后,最为人观注地,莫过于算盘一物。这小小地木制玩意一登场,便引来无数人为之着迷。太极书院却也大方,便在当天晚间,将此物的样品及口诀等,由领队献于国子学组织者手中。待此次竞赛最后结束时,满长安都是范阳客商在卖算盘,其火热的势头令所有经商者都惊讶这小小东西的魔力。长安人不管是会不会算术的,有没有用的,都要买上一把,放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据说可以招财进宝、镇宅兴运。更有那大户人家,以巨资购入各种珍珠宝石玛瑙等制作地精品算盘,放在书房之中,以为显摆。
后来算盘一物,流传神州,多有名人骚客,作诗以赞之。后世一位著名诗人,名为白居易,最为崇拜卢鸿。他曾有名作曰《算盘行》,中有名句描述算盘的美妙声音道:“上珠嘈嘈如急雨,下珠切切如私语;上上下下错杂弹,金珠银珠落玉盘”。诗中所谓玉盘,乃是暗指后世以美玉精制的算盘。算盘发明后,算学大盛,推动大唐经济更上层楼,粮谷满囤,金银满仓,开一代盛世。因此白居易言道“金珠银珠落玉盘”者,乃是指这小小算盘,实在是功不可没也。
除
之外,范阳太极书院的助威团与观光团,实在是给众其深刻的印象。其他诸队便纷纷仿效,四处寻亲访友,大拉观众票。脑筋转得最快的西子书院,次日便高价雇了一群吹鼓手来,更有一群请来的观众,在坛下为其选手拼命地打气喝采。这些临时选来的助威者自然远不如范阳观光团般职业,开始时很有些混乱。后来一个上过几天学地混混挺身而去,改为己方喝彩为攻击对方士气。他大声喊着对方学院地名字,其余众人一齐高喊:“下课啦!”本来对方三个不过十几岁的少年人,坐在坛上畏缩不安。此时听众人齐喊自己这方,下课啦,下课啦,更是坐立不宁,十成水平一成也未剩,最终一败涂地。从此以后,“下课啦”成为打击对方选手最为有力的武器,在竞赛期间不断地在竞坛下响起,成为长安新一代地流行词汇。长安人因这些助威者“下课啦下课啦”喊个不停,渐渐地称之为“啦啦队”,居然被这批人所接受,日后逐渐形成了职业啦啦队员,花样百出,逢会必到,成了长安各类竞赛场馆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而奚家此次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在第一天的竞赛结束后,利用竞赛下午休战的时间,居然加班赶印出了当天的赛况快报实录。次日清晨,满大街都是临时雇来的十几岁幼童,声声唤着叫卖前日竞赛实录,一时引起轰动。
原来奚家来时便秘密携带了一套活字模及简单的工具,由几名熟练技工操作,一同安置在卢承庆府中。竞赛时,由几名快手专门负责记录现场竞赛情况,更高价雇了几个消息灵通的人士,打探各路消息。连夜编排的快报实录中,不仅有参赛书院的概况、选手的简介等信息,更有当场比赛的题目,以及经权威人士作出的详细题解分析等。这些东西虽然略为简陋,但迎合了长安人对竞赛的猎奇心理,一时大受欢迎。就算是许多能够到现场观看的贵族高官等,也纷纷购买。
郑家的玄玄书院乃是此次诸参赛书院中另一支强队。玄玄书院之名,本是为了纪念郑玄而得。此次出征算术竞赛,是由郑家长老郑聿明带队的。郑聿明见了第一场太极书院这等声势,心下颇为羡慕,当天夜里便拜访了卢家领队及卢承庆。三言两语后,便提出第二日玄玄也要上场,希望能借范阳之力,为玄玄书院也呐喊助威。郑卢两家,在办学上交流颇多,渊源极深,互相支持,也是义不容辞。当下便与观光团的几位领头商量了一下,结果第二天,众人非常欣喜地看到了范阳助威人众,又出现在了玄玄竞赛的场下。于是上一天的一幕,再次重演。范阳观众的实力,实在是不逊于其竞赛队伍,当天玄玄书院士气如虹,顺利击败对手晋级。
然而玄玄的脚步也到此为止。因为他们遇上了另一支更强大的队伍——杭州西子书院队。
西子书院队此次赛前并不为人看好,事实上众人对这支来自江南的队伍了解也不多,最多也就是看到队伍的年龄结构及人员成分吃了一惊罢了。但西子书院的准备确实不是白做的,首场他们便以20轻扫对手。而当第二轮面对阳玄玄书院时,西子的隐藏实力终于显露了出来。
首场筹算,曹嘉的“袖里吞金”真正亮相。在前一场时,因为对手实力不济,曹嘉只是不急不慢地报了数出来,众人并未见其真实实力。今天也许是看到玄玄书院居然带了前日才买到的算盘上场,曹嘉再未留手。玄玄书院的人还在念着口诀打算珠时,曹嘉已经将得数报与主持了。
其实玄玄选手带上算盘上场,也不过是虚张声势。虽然他们也突击了算盘的用法,但一天半天的时间里,哪有可能运转如意的。只是曹嘉现在就算是明知道对方不可能真正将算盘的效果发挥出来,但依然全力以赴,决不肯有半点松懈。
第二关时,玄玄全力突进,三位年轻人确有不凡艺业,居然略微领先西子书院队一息将题解毕。虽然一负一平,依然落后,但只要在第三关中战胜对手,依然会击败对方晋级下一轮。
但生姜还是老的辣。曹嘉等人这些人久研算术,见识极广,在对战题中终于难倒了西子书院,率先晋入决赛。而另一方,太极书院则遭遇了由马嘉运领队的国子监算学馆队。
第五卷 名动长安
第二十五章 决赛的时候到了
嘉运对此次算学竞赛可说是志在必得。在与卢鸿初到算学时,见卢鸿口气不小,便有了要教训一下卢鸿的心思。过后又闻孔颖达上奏欲举办算学竞赛,马嘉运便猜到定然是卢鸿不欲与自己正面交锋,故以此方式来向国子学算学馆展示实力。由于马嘉运在国子学中,算术也颇有名气,因此国子学自然就安排马嘉运为此次竞赛的领队。马嘉运心中也存了要在天下众书院前露一下脸的念头,对竞赛之事也很是用心。此次参加竞赛的三名选手,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精心挑出来的。不仅算学精通,就算是口才仪表,也均是上上之选。马嘉运又有意无意中,将卢鸿自称精于算学之事,在国子学内部多次提及,言语略带夸张,激得几名选手更是摩拳擦掌,痛下苦功,以求在竞赛中给卢鸿一点颜色看看。
但是《算学题解》的发行以及太极书院队首场的表现,着实另算学馆队一下子清醒了许多。如果说《题解》面世后,算学馆还存有一些侥幸心理的话,但首场比赛中太极书院选手的算盘表演,令几名选手均有难望其项背之感。第一轮筹算基本上毫无胜算,如此一来,若想击败太极书院,难度便大大增加了。
虽然太极书院姿态极高,在当天便将算盘及相关口诀奉献出来,但于其他代表队并没有太多的意义。算学馆的几名选手研习之后,都觉得算盘设计极为巧妙。配合口诀,运算速度绝对可以上数个档次。但当几位选手试用过后,一时之间,盘算学法也未掌握。只是此时再使用筹算,才感觉从心理上已经难以接受这慢慢腾腾地搬倒算法,简直有如郸学步一般,不由大为沮丧。
第二轮的太极书院与算学馆的对阵,便在双方士气极不均衡的情况下开战了。
算学馆代表队。是第二轮四支参赛队中。唯一没有助威团的队伍。
因此这场比赛。几乎呈现了一边倒的气势。太极书院在毫无悬念的情况下,轻松地在筹算一轮胜出。在其后的解题这个环节中,又以极快地速度完成了三道题目地解答。虽然算学馆队在时间结束前,也将三道题地正确答案算了出来,将比赛拖入了第三关。但大家都已经明白,就算是第三关算学馆获胜,按照第二关时间判定胜负地规则。太极书院已经是胜券在握了。
马嘉运风度极佳,在一侧依然面带微笑,向己方三位选手致意。坛上算学馆三人也是暗暗鼓劲,便是败,也要在第三关中搬回一城来。
然而天意经常是不如人愿的。按照规则,太极书院抽到了先行发问。只见卢淇面带微笑,给出了己方的题目:
一百马一百瓦。大马驮仨,小马驮俩。马驹子俩驮一个。问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