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文物贩子在唐朝 >

第19章

文物贩子在唐朝-第19章

小说: 文物贩子在唐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郑柔见这几块绿端佳石,通体翠绿,纯浑无瑕,颇为喜爱。卢鸿看在眼里,便偷偷选了一块最好的绿端石,制了这方竹节砚。所谓竹节砚,便如同一段从中破开的翠竹一般,在中空竹节的地方制成砚堂砚池,侧边与背面,雕成竹节、竹枝、竹叶等,配着绿端翠绿的颜色,着实是精美绝伦。

此时世间各砚多为工整砚式,这等巧雕的随形砚式极为罕见。郑柔看这竹节砚,心下爱极,伸手拿将起来,只觉入手生凉,温润如玉。再看砚侧,却密密麻麻雕了数十小字,乃是卢鸿亲手所制砚铭:

此君可与契忘形

何独相延厌客星

苔满西阶人迹断

百年相对眼青青

郑柔轻轻抚摸着手中竹节砚润泽的砚堂,反复品味“百年相对眼青青”的句子,心中想着这几个月来同卢鸿相处时的点点滴滴,不由心中又是相思、又是甜蜜、又有几分苦涩,痴痴地静坐无言。

卢鸿自郑柔去后,好几天没缓过劲来,可怜洗砚,因为伺候得不如卢鸿的意,很是挨了些训斥。还好过得几日,卢鸿也逐渐适应过来,学业功课又渐渐地走上了正轨。

这些日子各种砚式所制渐多,那卢祖安有事没事,也常来这边绕绕,见了自己喜爱的砚式,毫不客气地便要抢走。那纸坊、笔坊所出的纸笔,品种渐渐丰富,诸如抓笔、长锋羊毫等都已制出,卢安更是在卢鸿的指点下,将熟纸、半生半熟纸一一制出,更有煮棰、玉版、虎皮、云母、泥金、洒金等等诸多笺式,颜色多样。其中有一种深红色的小彩笺,卢鸿命之为“薛涛笺”,却让卢安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起这么一个怪名字。

文房之物越来越如意,卢鸿在攻读学业之余,于书法上花费的时间也多了起来。这一段他将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大字真书、行草之上,自觉颇有进境。这一日写了一篇大字真书之后,自己端详着气完神足,笔力劲健,不由心下得意。只是看着墨色略显单簿,心下沉吟起来。

此时世间制墨之法,主要便是松烟墨,以及少量的石炭墨。所谓松烟墨,乃是以松材为原料,经由燃烧,收集似烟的碳粒而制成的墨。松烟墨墨色层次分明,淡墨清明淡雅,作画之人用它最是相宜;但若书写大字书法,要求光彩黑亮,则略为逊色。

卢鸿想到此节,便来找卢多。他将一个信封交给卢多,请多叔为自己到易州走一趟,找到制墨的奚家,请那奚家管事之人到卢府来一次。

卢多听了连连摇头说:“这易州奚家墨名气甚大,咱们家年年也要采购的。只是凭少爷你一句话,便要人家跑到咱们范阳来,怕是不行吧?”

卢鸿却神神秘秘地说:“多叔你尽管放心,我给你这封书信可不能轻易丢了。找到奚家,你便见那主事之人,将这信给他看了,我保证奚家人马上就乖乖跟你来了。”

卢多将信将疑,但看卢鸿一幅自信满满的样子,也就不再多问。好在这易州距范阳不甚远,回去禀过卢祖安,收拾一下,便奔易州去了。

过了十几天,卢鸿正在书房中练字,忽然听到门口传来卢多的声音:“九少爷!你要请的易州奚老大我给你请来了!”

卢鸿才说“快请快请”,那卢多已经进得门来,回头却找不到了人影,便又出门召唤道:“奚老兄,你怎么还不进来?”

卢鸿便起身到门口,见院中站着一人,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旁边一溜各式端砚,对卢多的呼喊却是充耳不闻。

卢鸿打量这奚老大,身材极是高大,比卢多高了有一头有余,人也是相貌堂堂,倒似一个读书人一般。与自己想象中浑身墨色不同,周身上下收拾得甚是整洁,只是两只手却是颇为粗糙。

卢鸿初见奚老大盯着砚台不说话,忽然想起后世一则关于砚台的传闻,不由哑然失笑。

原来这易州之地,不仅古松繁茂,出产佳墨,更有两种上品砚石,是为玉带、紫翠。虽然说较之端歙,略逊一筹,但石质坚润,叩之无声,发墨细腻,也是一流的砚材。卢鸿前世曾读书中有载,这易水砚石便是唐僖宗时易州奚氏父子在易水之畔黄伯阳洞中发现的。看这奚老大的表现,必然也是一个爱砚之人。

第二卷 文房四宝

第二十章 忽悠来的免费劳工

直待卢多唤了四五声,那奚老大方才转过神来,也是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过来与卢鸿见了礼。之后也不待卢鸿说话,便抢着言道:“敢问卢公子,这些端州紫砚砚式是何人所制?”

卢鸿答道:“都是小子胡乱游戏之作,可还入得奚先生法眼么?”

奚老大听了,不由眼中精光闪动,深深地看了卢鸿几眼说:“卢公子年纪不大,于制砚一道竟有如此造诣,委实另人钦佩。只是其中几方奚某却有不解之处,还望公子指点。”

卢鸿听了,便走过去,与奚老大指点着几方石砚,攀谈起来。

原来制墨之人,除墨之外,与砚最为亲近。如制墨之人能明了砚性,通晓砚式,于制墨有极大的帮助。奚老大对于砚式多有研究,只是今日见这院中砚式,竟然是没有一种自己以前曾见过的,再听得居然是卢鸿所制,不由大惊。

这时奚老大指了一方蝉形砚道:“如卢公子此砚,以蝉形为砚池,使得砚形象生动,颇富生机。只是这砚堂做成了平面,研墨之时,却是不甚方便。”

卢鸿解释说:“此砚非为直研所制。当代砚式,多以淌池为主,最常见的箕形砚,下方三足,砚池斜长。只因前代做书,多是跪坐于席或低榻之上,这砚也是置于席或榻上,如此直研自然方便。而今世人做书,却是将砚与纸,尽皆置于案上。此时若再直研,肩膊用力,甚是不便。因此小子所制这几种砚,须是转圈研墨方佳。

奚老大听了卢鸿这番话,手中却虚拟转圈研墨以及直推研墨之法,反复试过,又低头想了一回,大声称赞道:“妙!妙!卢公子,你这番话当真说尽了砚式变化的道理,绝不是那等闭门造车的腐儒能讲得出来的。精彩!精彩!”

卢鸿听了奚老大这话,微微一笑说:“事实上前代之砚也多有平面圆研的,只是并不为世人所重。或有文人说直研为上,说直研乃见真色,不损墨,其依据却是直研的研磨速度较慢,下墨便佳。其实直也好,圆也罢,只要你细心去磨,速度都是差不多的。”

说到这里,奚老大连连点头,卢鸿又接着说:“圆研较之直研,另有一项大好处。直研之砚,砚堂为淌池,乃是斜面;圆研之砚,砚堂乃是平面。须知制砚之石,都是层岩,若制成斜面,较之平面的砚堂自然更为锋锐,下墨爽利,只是发墨怕就不如平面砚堂细腻了。而且斜面砚堂,使用更易磨损,且磨损之后,也难如平面的修整容易。”

奚老大此时再也按耐不住,一把拉住卢鸿的袖子说:“公子这话,若不是深谙石性,精通墨法,是决然说不出来的。我以前只道我奚家墨天下独步,奚某于砚道多有心得,还沾沾自喜。今日听了公子大论,才知道自己当真是井底之蛙,贻笑大方了。奚某愿追随公子,习制砚之法,只愿公子莫要嫌弃奚某愚钝。”

卢鸿赶紧说:“奚先生太客气了。奚先生制墨,天下闻名,小子还要多多向先生请教呢。”

唐时制墨之人,身份地位与纸工砚工等不同,与文人墨客多有交往。后世笔记杂谈等,也常录有制墨之人姓名逸事,士林之中多有声名。奚家易水墨天下闻名,这奚老大也是颇有声望之人,他说追随卢鸿,卢鸿自然不敢托大。

说到制墨之事,这奚老大方才想起此行的目的,又由又是一把拉住卢鸿的袖子说:“是了是了,公子不说我倒忘了。那古法油烟墨,公子可是当真会制么?”

卢鸿笑着说:“这是自然。这上等古法油烟墨,成本较之松烟更高,但色泽光彩,大大不同。另有他法油烟,成本较之松烟为低,只是墨色较之上品,却差得多了。”

奚老大兴奋地说:“我奚氏世代制墨,敢说当仁不让。那日见了公子信中所说制墨之法,一一试用,效验如神。又看信中说有油烟古法,这才巴巴地赶来。今日所见,真是不虚此生了!只要公子愿将这油烟之法授我奚家,奚某便任凭公子驱驰,但有差遣,绝不推辞。”

卢鸿嘴上一边客气,一边应承绝不藏私,心里却偷偷暗笑。他那信封里,将后世松烟的技巧捡了几点写出,又说明自己得了油烟古法,请奚家人来观摩教正。本是想骗个免费的劳工来帮自己做墨,不想却钓上来一条大鱼。这奚老大不仅精于墨艺,于制砚也颇为擅长,有了此人,自己的文房四宝大业就要大功告成了。

第二卷 文房四宝

第二十一章 文房四士独相依

制油烟墨的第一步,便是取碳。先在桐油中浸入多种药物,然后需要在一间密不通风的密室内,将油盏放在一面水盆之中,再把取碳用的烟碗,倒着扣在油盏正上方的架子上。之后将油盏用灯草点燃,桐油燃烧而升起的黑烟,集聚于上方的烟碗上,收集起来,便是制墨需要采集的油烟。

然后将备好的胶熬煮成粘稠状,与采集的油烟混合,其中还要加入麝香等数十种香料药物等,接下来便要放入石臼之内,以杵捣捶。这一步骤虽然简单,却最是累人。杵捣得越多,则制出墨来质地越是细黑,古法细墨,常有标称三万杵的。

捣好的墨便可压入模子,为成型的墨锭了。只是方才成型的墨锭,湿气仍重,须要埋入灰中,慢慢阴干,再拿将出来,才是最终可用的成墨。唐时墨锭,多为船形,两头小,中间大;两头为圆形,中间为方形。而此次试制油烟,也没用模子压,只是手搓成细条,为着阴干快些。

这墨制得倒是很利索。等阴干了将第一批墨条取出来后,卢鸿便取过一方木叶砚来,试研数转。这油烟墨不似松烟坚硬,手感细糯,触砚无声,下墨也更为快速。磨出黑来,黑中泛紫,更有一层油光,极是可人。

卢鸿随手拿过一张彩笺,信手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