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科幻小说电子书 > 地球入侵 >

第11章

地球入侵-第11章

小说: 地球入侵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意您的立场,‘国王’陛下。”

领事先生趾高气昂的从王宫里出来,刚走到大门口,就发现王宫的门外熙熙攘攘的围了一大堆人。一个个穿着地球上的服装,戴着黄色的鸭舌帽,背着水壶。前面的一个地球姑娘的手里拿着一个小红旗,上面写着“中青旅”三个方块字。一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上合游客,全都拿着手里的个人终端,有普通虚拟屏幕的也有激光全息的,正咔嚓咔嚓的在那里拍照留念。这群人正好把领事的轿车堵在里面,他的司机正在那里嚷嚷的让这些人让开一下,结果也没人理他。

领事先生气呼呼的扯开自己的领结,躲在阴凉里等着,一边用手扇风一边诅咒:“这些没教养的中国人!”

第十六章L3(上)

l3。在五个拉郎格日中,l3这个点显的孤零零的。不管是处于地月系之间两个六十度夹角上l4和l5,又或是位于月球两侧的l1和l2。这些引力平衡点都处于月球的周围。而隔着一个地球和月球遥遥相望的l3,则更像一个被撇在一边的“坏孩子”。

确实,在地月空间开发上,l3可以说是最不招人待见的一个地方,或者说是荒凉的地方。在很多科幻小说中,这个地方被人设定为一个出现反月球的位置,很多大反派在这里潜伏着,密谋着统治全人类的阴谋。当然,制定太空开发计划的人不会受这种文艺思潮影响。今年是2429年,人类进入太空已经四百年了,这个年代,就算是上帝也仅仅能窝在角落里看着人类在太空上高歌猛进,期盼着有哪个虔诚的传教士能够重现中世纪的荣光。人们也许欣赏文艺作品,将宗教信仰当成一种文化。但是在关乎科学的问题上,没有正确的理论依托或确凿的实验证据,那就都得靠边站。在太空开发问题上,文艺思潮对开发计划没有任何影响。

l3不受待见最大的问题还是这个点自身。在历史上,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大门是在2038年,中国建造起第一座位于海南岛的“通天之路”质量加速器所开启的。而建设这座加速器的契机则是可控核聚变的成功和对月球氦三资源的需求。同时在这座加速器完成后不久,位于l1的地月货运电磁弹弓也完成了建设。所以,人类在第一次正式的利用太空资源就是从月球上提炼月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中转站的l1和在月球背面,没有阳光直射可以保护光学设备进行近月观察的l2就成为了首选目标。在2081年,位于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山脉的300公里级重型加速器“地球的红飘带”竣工之后,天空工厂的建设也展开了。这个时候直接利用硅酸盐框架建设卫星骨架的技术还不成熟,月球上的二氧化钛又成了重要的金属资源。所以在二十二世纪,第一次太空建设**——也就是被上合民众称之为“第一次太空大跃进”的年代里,位于l1和l2的太空卫星群是第一批被建造出来的。

但是,l1和l2的引力平衡是所谓的“动平衡”,也就是说,这个地方的人造物体的总量必须对于月球和地球来说属于“忽略不计”的那种规模。虽然人类的工程总量想达到那个规模还得好好的再折腾上几百年,但是未雨绸缪这种事情,是个正常人就会考虑。而l4和l5这两个三角形的顶点是一个稳定的静态引力平衡点,这里,是建设大型卫星群的理想场所。

而既没有资源,也不是稳定平衡点的l3自然要靠边站。

这个局面在十多年前——确切的说是十五年零七个月之前。北约的一次大分裂让这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地方再次被重视起来。在人类还没有迈出母星的时候。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仅仅是看起来铁板一块。2038年后,中国开始扩散可控核聚变技术,同时开始推动全球氦三燃料配额制度。坐拥唯一一座质量加速器同时是世界上头号工业国的中国完全有这个能力推动这项制度。毕竟在陆基强激光武器和六个重型航空母舰战斗群外加一座海上浮动基地的护卫下,除非用核武器,谁也别想动海南岛一根汗毛。而在这个制度下,德法意等欧洲工业国家同美国人的隔阂更加深刻了。而这种隔阂造成的内部矛盾,在北约改组成为一个包含政治,经济,军事多方面的联合体的第一天就存在着。在后面的三百多年内,这种矛盾不停的发酵,转移,联合。到最后,竟然发展成了新兴太空工业联合体同地面工农业联合体矛盾。谁才是北约这个巨大的集团的主宰力量,这种诡异的理由竟然让双方几乎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而在二十三世纪的头三个十年里的第二次太空大跃进,也就是l5定居**中,完全自给自足式的第二代太空城市更加剧了双方的这种隔阂。而一直在两次太空建设狂潮中缩在后面的中国也开始将分裂出来的东俄罗斯加上中亚,东南亚一票国家全拉进上合组织来。同时他们一针见血的指出,北约的这种发展方式很危险——物理上的距离会造成心理上的距离。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央政令出潼关就成了废纸,原因就是距离太远。在没有非常便捷的天地交通的情况下,大规模建设完全自给自足的太空城市会埋下分裂的种子。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连续两次缺席了太空定居点的建设**,除了建设太空工厂外,深空采矿,小行星带勘探,木星测量船。在中国的带领下,上合扎实的为真正的太空时代打下基础。当二十三世纪的八十年代,“指向性磁场”这个技术终于被攻破之后,建设太空电梯的最后一个关卡被彻底清扫。然后,整个上合进入了一个长达一百年的高速建设期,在进入二十四世纪的八十年代,上合已经拥有144座四臂风车型第三代太空综合卫星,远远的超过北约的92座。同时拥有一只小行星带采矿定期船队,一艘“回旋者”级碎星采矿船,两座超级太空减速器和两个太空港,一座轨道电梯的巨大实力。

而北约,虽然同步轨道工业带和近地空间站多于上合,但是在至关重要的深空采矿上却一直裹足不前。同时,天地双方的矛盾也开始激化。在进入二十五世纪的时候,双方终于分道扬镳。以十四家太空工业联合体为首的太空工业财团正式从北约分裂出去,组建外层空间联盟(d。s。a)。上合将这个势力称为“太空圈”。而以地面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者们继续继承北约这个称号。在这次大分裂中,北约丧失了百分之八十的太空工业,百分之六十的太空舰队。在101座太空卫星中(新世纪建设成的)仅仅有个位数的卫星打算继续留在北约。而太空圈,在地面上,也仅仅剩下了非洲的南非,东欧的波兰,南美的阿根廷和亚洲的格鲁吉亚。

第十七章L3(下)

在最后一位俄罗斯传奇女性尼古拉耶夫娜·帕柳金娜死于第三个总统任期之后,在帕柳金娜改革中一直被打压的寡头们向帕柳金娜的继任者和新兴势力反扑,最终,以高加索山脉为界,俄罗斯分裂成了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和俄罗斯民主主义共和国,也被成为西俄和东俄。其中西俄依然向欧洲靠拢,而东俄罗斯则利用帕柳金娜留下的西伯利亚大开发遗产开始了艰难的复苏。

在几百年后,在北约处处碰壁的西俄罗斯终于受不了欧洲佬的冷屁股,开始把眼睛转向太空。而太空圈总算在地面上有了一个还算靠谱的地面友好势力。

同时,没了太空卫星的北约也不甘心没有**的太空工业。在美国红脖子和精致的老欧洲的死硬脾气下,北约理事会撬开所有的国立博物馆和私人收藏馆,将自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所有流失至西方的中国文物全部搜罗出来送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就为一件事情——把已经被上合挖成奶酪的小行星带鸦女星族的小行星匀给北约一颗,然后利用行星弹弓推到l3去。

章迈乘坐的太空船在进入l3空域后,这座用直径三十公里的小行星改造成的大型工业卫星正在那里孤零零的自传。这座成不规则几何形状的小行星内部是太空工厂和港口,而利用纳米管像大头针一样扎在这座小型星上的那些圆球型建筑则是这座工业卫星的附属设施——大部分是人员居住用的。这个诡异的造型让章迈不由得想起海胆这种生物来。而且,现在这座人造和天然的混杂在一起的东西正处于地球的阴影里,卫星上的发光材料让这个东西看起来好像在深海中的夜光海胆。

l3,北约所属工业卫星——毕加索。章迈要实习的地方,就在这里。或许只有毕加索的风格,才配得上这个卫星的诡异摸样。在更远的地方,从l5被推到这里来的几个风车型综合卫星和圆环装居住卫星也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芒。而在这些卫星的周围,数十艘大型工程船正在紧张的建造新的圆筒状工业卫星和风车型综合卫星。这些船有一部分是北约的,更有一部分是上合的。为了重新拥有自己的太空工业,北约在这方面下了血本。但是这事情着急不得,目前l3最靠谱的,还就是“毕加索”这颗抽象派的家伙了。

法国安娜空间技术公司是北约分裂后,法国人在原马特拉公司的基础上,合并了原美国劳拉空间公司的一部分股份重新组建的一家空间技术公司。囊括了空间飞船,卫星制造,空间通讯设备等一些列和太空宇航有关的技术。也是北约的欧洲势力能拿得出手的最好的公司了。并且这家公司还要和美国人的休斯公司交叉持股,从管理上看,似乎并不是特别好。

接待章迈的是一个有些酒糟鼻子的白人。这个年代能在太空上让自己的鼻子上面长真菌还真是件稀罕事情,章迈有些不知往哪里吐槽。从这个家伙有自动翻译机不用偏偏让翻译一句句的当复读机,同时又操着口音极重的法语这点上看,是个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家伙。估计是个来混奖金和薪水的夯货。章迈暗暗的从心里下定决心,以后少搭理这家伙。

在冗长的对话终于完成之后,一名褐色头发的人被叫了进来,从面相上看也是个大男孩。他自我介绍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