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明悍皇 >

第135章

大明悍皇-第135章

小说: 大明悍皇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是又看了一下河的对面说道:

“朕最看好的就是皇太极了,虽然在这次的宁锦之战败走,但是毫不影响在军中的地位,虽然阿敏和皇太极都拥有两旗,但是阿敏是个性格懦弱,宽柔之人,在金人现在强权为主下,他的性格决定了他不是这个汗位的最佳继承人,所以现在就剩下皇太极了,我们这些外人都能看出来,金人也一定能看出来。”

这是跟在我身后的将领们也都是纷纷称是。

我又道:

“皇太极得众心,官兵精,智勇双全,战功有多,是这个汗位的唯一人选。但是……”我说到这停顿了下来。

我又说道:

“但是,皇太极为了平衡各方的势力,及自己现在毕竟还是年轻威望低,所以在当上汗王的初期,会和其他的三大贝勒共同执掌汗位的,逐渐的把自己的权利巩固住了,才真正的登上大汗了。”

这个就是政治的残酷性。

第一百六十七章 四尊佛

 “皇太极继承了大汗的位置,但是因为自己的威望不够,很多的地方还不能完全听他的,所以他提议由其他三大贝勒,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共同管理金国,在他们金国这四个贝勒同时听政,并做议政,金国上下把他们称为‘四尊佛’。”

我看着王顺志从盛京传出来的密报。“四尊佛”恐怕这不会时间太长的,皇太极不是那种能和别人共享的。我又接着往下看。

“现在我们大明的大军已经到了辽河南岸,金人也是非常的重视,现在他们正在积极的调兵,但是金人东面的高丽和西面的蒙古,也好像要分一杯羹,还有今年金国内大旱,庄稼是颗粒无收,这个冬季金人过冬都有点困难。现在金人的境况可以说是外忧内患。加上他们刚刚更换了汗王,金人国内现在已经是人心惶惶了。”

我看到这突然的大笑起来。

“真是天助我也。看来是老天都看不过这个金人的嚣张了,天亡你金人。大旱……大旱……?”我突然的想到了什么。

“来人呀!”

肖逸慌忙的跑了进来道:

“皇上,有什么吩咐?”

我皱起眉头说道:

“朕已经离开京城有很长的时间了,京城里没有什么动静吗?”

肖逸马上说道:

“回皇上,大皇子在众大臣的扶植下,很多的事情都处理的不错。没有说什么事情。”

我还是没有把眉头舒展开又道:

“哪天下也没有什么事情?”

肖逸马上道:

“回皇上,没有。”

我点了下头道:

“下去吧,把袁崇焕传进来。”

“是,卑职这就去。”说完就跑了下去。

我静静的坐在这里。努尔哈赤还是在七月份死在暧鸡堡。但是现在是我在攻打金国,而不是金国攻打大明,这个在历史上就调过来了。今年金国大旱,而我们大明没有什么情况,又是在暗示什么呢。

不管了,先把金人的这个最大的障碍给扫除掉在说吧。

大帐的门帘一挑,袁崇焕从外面走了进来。道:

“皇上,传微臣是不是我们现在就进攻盛京了。”

我把手中的密报递给袁崇焕道:

“对,现在就是我们最好的时机。”

袁崇焕匆忙的看了下密报惊喜的道:

“四尊佛,金人大旱,高丽人蒙古人。皇上这回真是天赐良机呀!”

我点了点头,道:

“你想怎样进攻金人?”

袁崇焕把手中的密报又呈给了我,想了下道:

“启禀皇上,马上就要进入到汛期了,我们要抢在汛期前度过辽河,否则得话,我们过河都会很困难,毕竟现在我们的船不多。”

说到到这又想了下道:

“虽然金人今年出现了大旱,但是我们也不能把战线的时间拉长,否则我们的粮草也会出现问题。”

我点了点头,袁崇焕没有停顿的说道:

“第三,就是金人在两次征辽,都是大败而归,对他们的士气一定是非常的有影响,我们就应该利用他们现在的士气低落,打他们个搓手不及。还有……。”

说到这袁崇焕抬起头看了我一眼。

我马上道:

“还有什么?”

袁崇焕犹豫了一下说道:

“我们还可以利用高丽人和蒙古人,我们以天朝上国的名义,给他们发去信函,希望他们在我们攻击金国的时候,他们能在周围牵制金国,在我们攻下金国后,给他们点好处,想来。这样白捡的好处,任何人都会要的,而且还给了和我们大明有一个人情。”

我一听马上说道:

“好,朕马上就修书给高丽和蒙古。三天后,我们就渡河强攻盛京,让他们在金人的两侧出兵牵制。”

袁崇焕马上道:

“皇上英明。微臣现在就整顿军队,三天后立刻渡河。”

在辽河的南岸大明的军队,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种活动,从大营的后面突然的奔出两匹战马,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跑去。但是很少有人去在乎这个了。

金国盛京皇宫。

文武百官都站在下面,而最上面坐着四个人,正是大金刚刚继汗位的皇太极和其他的三大贝勒,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金人称他们为“四尊佛”。

努尔哈赤死去的悲伤在这里已经是一点的都没有了,所有人现在都在听着新大汗皇太极说着:

“父汗刚刚离去,周围的各个势力肯定会打我们大金的主意,尤其是南明,他们现在已经把大兵都压到了辽河南岸,各位都有什么对策吗?”

目光扫了下地下站着的众人,看到都是低着头,没人说话,又看了看坐在自己身边的三大贝勒。

莽古尔泰有点发怒的道:

“怕什么?我们把他们杀回去,南明的军队都是软蛋,就在来到我们盛京城下都不怕。”

代善马上笑着说道:

“五弟就是鲁莽,现在南明的军队可是士气高扬,我们还是听下底下人的主意吧。”说完又对着下面的人道:

“你们谁能有好的对策。”

这是从下面走出一个人来,坐在上面的四个人一看,这个人叫方金纳,是正红旗人,一个很有头脑的谋臣道:

“启禀四位佛爷,奴才现在又两个意见。”

皇太极一听道:

“快,说来听听。”

方金纳马上道:

“第一,又南明再战,恐怕我们的官兵的抵制情绪会很大,毕竟我们两次征辽都是失败而回,士气上的打击是非常的大的。但是现在南明的大军已经来到了辽河南岸,我们又不能不理,因此奴才的第一个意见就是,议和。”

“议和?”

“什么?与明狗议和。”

“真是开天大的玩笑。我们大金什么时候主动和别国议和的。”

“是的。大汗在位时是从来不会发生的事情。”

在方金纳说完后,金国的皇宫内是议论声一片。而皇太极坐在上面也是脸色非常的不好看,阴着看地下的大臣们在议论。

方金纳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没有理别人。

而其他的大臣有点看到了坐在上面得皇太极脸色不对,悄悄的拉了下旁边还在说话的同僚们。

很快,大殿上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是不敢看上面,都是低着头看自己的脚了。

皇太极看到下面没有说话了,冷冷的说道:

“为什么要议和?”

方金纳马上说道:

“请听奴才慢慢抛出其中的厉害关系……。”

祝大家中秋快乐、合家团圆、万事如意、双色球中个一千万。O(∩_∩)O~

第一百六十八章 迁都

 金国的皇宫大殿上所有的人都在看着这个谋臣方金纳。

方金纳不禁不慢的说道:

“一是在士兵的士气上,刚才我已经说了,第二就是今年我们大金境内是遇到了百年不见的大汗,如果不能及时降雨或是抗旱的话,恐怕今年我们粮食会颗粒无收。这个对我们大金的打击绝对会大于我们两次兵败征辽上,这是百姓生计问题了。”

说道这,皇太极又是皱起眉头道:

“今年的大旱会这样吗?达海。”

“奴才在。”一个很胖的个子还很矮的官员颤抖一下走了出来。

皇太极一看他就把眉头皱的更紧了道:

“你主管我们大金的农业,为什么没有向本汗禀告。”

这个达海马上说道:

“启禀大汗,这个……这个本来我禀告了先汗,但是先汗没有在意,这个。”说完从自己的怀中拿出一个折子又道:

“这是今年旱情的奏折,请大汗过目。”说完呈了上去。

皇太极结果看完,又递给了代善,其他的三人也都是看了一眼,每个人都是看完后,一脸的愁容。

皇太极没有在理达海,又看着方金纳道:

“接着说。”

方金纳又是一躬身道:

“今年的大旱是一方面,我们大金百姓挺一挺还是能过去的,但是在我们大金周边的几个势力国家现在可是虎视眈眈了,如果在得到南明的挑拨,说不定会对我们大金不利。”

莽古尔泰一挺就站了起来喊道:

“周边的几个势力,谁敢对我们大金不利,我带人就打到他们的国都去。”莽古尔泰这时被阿敏拉了坐下,阿敏道:

“五弟,这时在朝堂上,不是我们以前了,注意下影响。”莽古尔泰一听,姗姗的坐了下来。

皇太极也没有在意看着方金纳又问道:

“你的意识是指,东面的高丽和西面的蒙古吗?”

方金纳忙道:

“是的,大汗。本来依高丽的懦弱和胆小是不会向我们大金发兵的,但是要是得到了南明的支持恐怕就说不好了,要是发兵的话,虽然对我们影响不大,但是毕竟还是牵扯了我们的一些兵力来防御他们。在说蒙古,他们是好多个势力纠缠在一起,本来内部就不和,但是南明要是要求他们发兵的话,在许诺一些好处,奴才想,他们会来讨这个便宜的。”

在上面坐着的四大贝勒及下面站着的所有大臣听到这里,都是把眉头皱在了一起,没有人在说话了。

方金纳又接着说道:

“所以,奴才以为,现在和南明的唯一一条路就是议和,我们在争取时间,把高丽和蒙古都给平复了,才能腾出手来,在和南明一较高下。”

说到这,就不说了,把头一低,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