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工-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少爷恩典,小的……属下一定好好做事,”李睿连忙说道,看到李彦的目光。也只好改口。
李彦点了点头:“这就对了。以后天厨馆就由你来打理,这个店的股份,我会和夏兄商量,拿出三成来,一成转给你。再有有两成作为干股,平常的干股分红,在年终奖励给大家,凡是技术好、有特殊贡献、为天厨工作五年以上地,以后可以将干股地一部分永久性授给他们。”
“干股?”李睿愣了愣,如今天厨已经依托彦熙楼。开了七家分店,凭借先行者和广告托起来的名气,在短时间里即成为闻名遐迩的小吃,销售情况都很不错,即便是一成的股份,那也是价值不菲。
“对,给你的股份是天厨总店地,至于分店的店长、技师,则可以授以分店的股份。”李彦笑了笑,虽然郑书的账房班子对下面的产业监管很严格,不过李彦并不准备在这些地方耗费太多的精力,要调动下面人地积极性,授以股份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李睿就被突然而至的好消息给震得发蒙,天厨有七家分店,而且将来也肯定会继续扩展,只要天厨做得越来越好,他所得到的利益便会越来越多。
“少爷,小的……属下……天厨能有今天。都是少爷的功劳……”李睿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那你以后好好干就是了。”李彦微笑着拍了拍李睿的手臂,后者连忙点头。
“现在做薯片的已经越来越多了是吧?”李彦让店里的大厨给自己拿来一碟薯片。拈起一片放进口中,脆脆地、香香的,就是少了点辣椒粉,或者番茄酱。
=奇=薯片的制作本来就没办法绝对保密,经验丰富的面点师甚至能从薯片的外观推测出烹制的方法,但小作坊想要做出天厨标准化管理下生产出来的薯片水准,却也是不能。
=书=不过,正如李睿所说的那样,也确实有几个手艺好的,做出来的薯片别有味道,生意很不错。
=网=“薯片扩展开来,这对咱们是好事,至少,吃薯片地人是越来越多了,”这件事让李彦也有些为难,他记得薯片吃多了似乎不太健康,虽然此薯片非彼薯片,这个是油炸番薯片,后世常说地薯片是马铃薯薯片,但都是油炸的,应该都有同样地问题。
好在这个时代吃零食的人还不会那么多,薯片的价格也是不菲,据天厨馆的调查,很多人家是买了薯片当小菜或者点心吃的,中国人吃了几千年的油条也没啥事,吃点薯片也应该没有问题天厨平日的利润并不低,但眼下还不能给李彦提供银钱,所得利润多用来开设分店,进行扩张。
“这样的效率慢了些,”李彦觉得这种扩张方式并不太好,夏熙的彦熙楼能开到七家,那是因为有夏家作为支持,分店可以派出家族的人经营。
李彦说得上的亲人也就只有二丫,这些店开得多了,管理都成问题。
“加盟,以后除了最顶级的那些城市,其他的府县,可以开出条件,提供品牌、技术和管理,收取加盟费和管理费,让别人来经营,”李彦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后世遍地都是的加盟模式,其中做得最成功的,是同样买薯片的肯德基、麦当劳。
“加盟条件要高,管理费要高,”李彦看了一下天厨馆的店面,感觉特色不是很鲜明,若是要发展加盟的话,肯定要弄个标准的模式出来,这却是要花费很多心思了。
而要在严苛的条件,还有高昂的管理费面前,还有人愿意加盟,提高天厨馆的影响力和赚钱能力,也是当务之急。
这当然难不到李彦,他让李睿未雨绸缪,先建立一个天厨总店的食品实验室,或者叫天厨试验厨房,有些东西他只能提供目标和方向,具体的工艺技术,还得试验厨房自己来摸索。
不过,有些食品有了方向摸索起来也很快,譬如李彦很快整出一个烘烤系列,只要搞一个烤箱,面包、饼干、脱水鸡蛋糕等食品,很容易便能做出来。
后世几百块钱可以买一只家用的电烤箱,这些东西都能在自己家中做出来,并不算太复杂,至于烘烤炉,窑厂也有类似用来烤泥坯的,将类似的结构改造成为适合烘制食品的烘烤炉便是。
天厨实验室不断尝试食品的配方,李彦则以工部主事的身份,从窑厂弄来些工匠,配合机器厂试制烘烤炉。
事实上,窑厂工匠弄出来的烘烤炉并不是机器,而是建筑,后来这件事还是怀柔铁厂接过去,为天厨建起了几座不同大小的烘烤炉。
这些烘烤炉的效果也确实不错,但在具体的操作,以及火候的把握方面,则需要天厨的人自己来探索了。
但有了烘烤炉,李彦所说的这些简单面点便能做出来,再通过改进调整,做出最佳的口味,以及更多花样。
与西方的面点大多使用烘烤相比,中国传统的面点更多使用蒸的办法,李彦也喜欢中式的面点,花样繁多,百吃不厌。
烘烤食品有一个缺点,就是比较干,但同样也是优点,因为干而容易保存,譬如一只馒头时间长了,即便没有变坏,也会又干又硬,面包则本来就是干的,虽然也会变硬,但保质的时间通常也会更长一些。
饼干、面包、鸡蛋糕这样的食品,出现在这个时代,市场应该没有问题,至少不会比薯片、爆米花差,李彦更关心的是成本,特别是饼干和面包的成本。
烘烤食品既然便于长时间保存,特别是干面包和饼干,放个十几天应该没有问题,很适合作为军中的干粮。
试想一下,如果是一支小规模的军队,要深入辽东作战,后勤粮道随时可能被建奴骑兵切断,如果生火做饭,又容易暴露行迹,但只要带上一定数量的面包或者饼干,就能坚持十几天。
十几天的时间,足够做出很多事情了。
当然,光吃面包饼干肯定不行,不管是捕猎还是挖野菜,都可能要动火,李彦不禁想到另外一种绝佳的军中食品,那就是罐头。
罐头的做法,也就是将弄熟的食物装进密封的器皿,最好高温杀毒,便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其关键无疑就是密封的器
后世的罐头通常是玻璃容器,铁皮封口,或者纯铁罐的,这两者在此时都无法做到,太奢侈。
不说大明还没有能力造玻璃,就算是铁罐或者用陶罐、铁皮封口,耗费的人工也是难以想象。
除非,能发明一种封口机,可以将薄铁皮快速封但也还是不行,李彦又想到薄铁皮本身也不容易制造。
虽然问题很多,李彦还是让李睿和天厨试验厨房,对密封的罐头食品进行试验,先积累一些必要的数据,器皿制造上的问题,可以慢慢解决。
工部都水司主事定制为七人,皆为正六品,其上还有从五品员外郎一人,正五品郎中五人。
工部都水司具体管川泽、陂池、桥道、舟车、织造、券契、量衡等,除了这些官员,还有一些吏员,吏员大多是监生历事,有的就一直做了下来,有的则是官员自己找的人。
对于李彦这个监生,甚至是军户出身的人,突然一跃而成为都水司主事,上到郎中,下到普通的吏员,都有些侧目,也各怀心思。
有的想要攀附或者接近,为自己讨个出身;有的则嫉妒愤恨,想要给李彦好看;当然也有的知道李彦的一些情况,譬如华夏社的总编撰,弹子锁的发明者,华夏工场的幕后东家等,这其中有不屑一顾者,也有真心仰慕者。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一二六回 新官上任
李彦手上拿着包有才搜集的几位都水司官员的资料,经过京里的历练,包有才也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市井混混,现在的他,越来越像汪文言,在哪里都能吃得开。
华夏社的采风科在采写新闻的同时,也渐渐开始搜集整理各种信息、资料,有时候确实能带来不少方便。
都水司职务最高的是郎中,正五品,一共有五人,除一位总理司务的郎中白守采,其余四位都是驻扎地方,分管河道,如管北河的徐大聘驻山东张秋,管南河的李之藻驻南直隶高邮等。
都水司诸多事务,重点便在于水利,包括治水、漕运、海塘及农田灌溉等,所以才设几位郎中,专司治河,手中的权力也是极大。
即便是朝廷这些年的财政状况愈显窘迫,水利失修也是常事,但在南北漕运河道的投入上,却是分毫不敢减少,这毕竟关系到北方的粮食及很多物资的供应。
运河漕运,这是维持明帝国的一条生命线。
此外还有员外郎刘麟长,协助郎中白守采管理司务,为从五品官职,然后就是正六品的都水司主事,一共有七人,分理水利、道路、舟车、织造、铁券、祭器、量衡等。
这些事务,权重各有不同,铁券、量衡通常没有什么权力;织造、祭器也只是名义上的管理,织造有织造局,和祭器一样,其权力主要还在宫里的内监,工部也就只能做做统计分析而已。
因此可见。都水司的事务中,以水利、道路、舟车为最重,水利由郎中驻扎分司,具体管辖,郎中员外郎统筹。分管的主事反而成了助手,也是没有什么具体权力,七个主事中,其实还是以分管道路、舟车地二人最有实权,其中又以舟车为最。
舟车主事管修造漕船、运粮车、战车等,可以想见,这类涉及到工程,以及修造的项目,每年经手的银钱都是个不小的数目,是典型的肥差。
与水利比较起来。舟车修造不仅常年维持,还不用担心洪水决堤等天灾造成地后果要承担责任,差不多是都水司最为人眼热的项目。
李彦这个主事乃是钦点管舟车的,他起初也没认识到舟车方面有这么多的油水。
“看来,咱怕是抢了别人的饭碗。”李彦笑呵呵地说道,如果是别的事情,他还不会管多少,不过修船造车,还是要问一问的,车船实在是太重要了。
随着事业的重心渐渐往京城集中。李彦早先已经将郑书调了过来,要理清都水司的事情,他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李彦这边,李小为、李睿、李茂、徐洪、刘铁锁、孙彪差不多都已经独当一面,而要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