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行-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捧日、龙卫、游奕三军的五千多人马。如此一来。杨华地嫡系士卒居然达到可怕的两万五千。比太原的总人口还多一倍。
现在的太原已经变成一座不折不扣的兵城、青壮之城、男人之城。
他张知府虽然是名义上的太原父母官,说出去的话连个屁也不顶。他也只能管一万妇女儿童。有点像后世的居委会老太太。
但张孝纯这人的脾气很好,性格也有着读书人特有地懦弱。他很满意自己目前地处境,有河东军在。太原无忧,只要能保住这座城市和满城地百姓,他个人的荣辱得失倒不是那么重要。
至于监军黄彦节,不过是一个孩子,坐在杨华旁边,早就浑身不自在了。二人磨合了一个多月之后,总算对彼此有所了解。黄公公对杨华也不那么害怕,而杨华觉得眼前这个小太监也不过是一个啥都不懂地儿童,戒心一去,看他也顺眼了许多。
进花厅之后,军中诸将军陆续进来,在等待的过程中,杨华悄悄塞了一个用金丝编地蝈蝈笼子到黄彦节的手中,小声笑道;“黄公公,这是小女和她母亲给你编地。听说你喜欢斗蛐蛐,你看这里面的这只如何,可合你的意?”
黄公公欢喜地接过笼子,只看了一眼,便笑道:“好虫儿,杨侯大概还不知道这蝈蝈大有名堂。你看它额上的三道横纹,组合在一起,像不像一个王字?你在看,他翅膀上全是黄色条纹,像不像是虎皮。这就是蝈蝈当中的极品虎头,个头极壮,武艺超群。”
杨华看了一眼,怪道:“你不说还真不知道,的确像一只老虎。不过……你看它懒洋洋卧着,好象没精神的样子。”
黄公公又得意地说:“杨侯你就不知道了,老虎不是猴子,一天到晚只知道蹦达。老虎一动可是要吃人的。”说到这里,黄彦节又指着那只蝈蝈左脸的一快灰色斑点说:“杨侯,你看这个小点,再看看这张方脸,好象你麾下的一个大将啊!”
“你说的是……杨志?”杨华有些好笑。
张知府看着一脸戒备站在院中的杨志,“扑哧!”,笑出声来。
院中,那杨志本就武艺高强,耳力比之常人要强上许多,听到张孝纯的笑声,气得满面通红。
杨华板起面孔,淡淡说:“士可杀不可辱,公公慎言!我绝不允许别人侮辱我的军官。”
黄公公见杨华变脸,心中有些发慌,忙将蝈蝈笼藏进袖中。
而院中的杨志面上也带着感激。
不一刻,各军的指挥使和副指挥使也都来了。
杨华咳嗽一声:“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粘罕的大军正在扫荡沂州,南下太原也不过是这几天的事。究竟该如何应对,我且不说,大家想商议一下,看有没有好的法子粘罕就是完颜宗翰的女真名字,就如同完颜宗弼也叫兀术一样。
“依我说,也不用管他许多,直接出城杀他娘的。费那个脑子做什么。要想解决问题,还得靠野战,难不成还放任敌人在我境内从容来去不成?”杨再兴首先跳了出来。
关群伸手捏了捏上嘴地两根鼠须,道:“小杨将军总是这么勇猛啊,不过宗翰有五万人马,我就大战之后,只余五千,一比十,根本没有取胜的希望。”
宗翰回云中避暑时本只有四万不到的军马。到云中后征召了一万多人,到如今已经达到五万之巨,同真实历史上第二次开封大战时的兵力相差仿佛。
而且。这支军队中有大量的女真精锐,有大量骑兵,物资准备也充分。他们的骡马所携带的粮秣足可以支撑五万大军一年之用。
大宋极头疼的后勤问题在已经完全骡马化的金兵看来根本就不是问题。
“兵力不足,那就招募呀!城中还有两万多青壮,都充实到部队中去,我军可达三万。三万对五万,应该没问题吧!”杨再兴继续出着馊主意。
换成其他人这么说胡话,杨华早一口唾沫吐了过去。可面对杨再兴,他出奇地耐心:“再兴。部队扩军是早晚的事。可就算把所有的青壮都编进军中。短时间内也行不成战斗力。”
“对。”古松点点头。说:“依我看来,这次就不野战了。我们守城。”
“守城?”张知府终于忍不住说话了,刚过去地那场历时八个月的残酷围城战留给了他无比惨痛的记忆。到现在。整个太原还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死尸味道。现在,太原好不容易解了围。又要再次被金人围困,从感情上来说,他接受不了:“杨将军,现在的太原还守得住吗?”
“怎么守不住?”赵明堂本就尖酸刻薄,他一阵剧烈的咳嗽,喘着气说:“以前张大人和王禀守太原的时候只有三千兵马,城中征召的青壮也不过一万,就这样也守了八个月。而今我河东军兵强马壮,又新得了两万西军精锐。现在,我太原粮秣足够一年之用,士气极其高昂。如果这样都守不住,不如一头撞死算了。难道张大人认为杨侯比不上王禀?”
张孝纯面上怒气一闪:“我只是觉得老守城不是办法,兵法上说,不守无援之城。上次守太原,外面可有五路援兵,城中军民自然出力死守。”
“五路援兵……呵呵,解太原之围的可不是他们。”赵明堂讽刺地一笑。
“够了!”杨华打断他们地争执,将头转想古松:“你认为呢?”
“守!”
“那么,关群你地意思呢?”
“守!”
“李鹞子?”
“守!”
杨华笑眯眯地将头转向黄彦节,“黄公公想出城作战吗?”
“啊……不要!”
杨华一拍手:“好,大家地意思就是守了。当然,我们也不能死守。我的意思是,把西军新兵都组织起来,轮流上城做战,战斗勇猛者可选入河东军。再没有比战争更能锻炼部队地了。传我命令,全城青壮都给我组织起来,编成三个部份,分守三门。赵明堂负责北门,古松东门,杨再兴、曹亮负责南门。”
“我呢?”李鹞子有些着急。
“你的骑兵做机动,随时准备出击,就算有守城也不能被动防御,必要地时候你要出城给北奴一些厉害瞧瞧,仗有得你打。”
李鹞子大喜:“多谢侯爷。不过,我骑兵损失惨重,是不是该补充些兵力了?”
“可以,给你补齐一千人,战马有的是。要兵,自己去西军里挑。”
杨华一振衣袂站起身来:“今天就到这里,如果没问题,都下去准备吧!”虽然是商议,可杨华根本就不想同大家多说废话。再说,这个年代地将军们都还习惯听命行事,真要弄得你一言我一语,反损了他这个当家人的威望。
守是肯定要守的,现在出城野战根本就是送死,不如依托太原高厚的城墙先同宗翰慢慢磨,找机会再出城决战。
杨华:“张大人,我们一起出去走走,看看城防上还有什么漏洞,看能不能调集些民夫人,你是地方官,这事还得由你出面。”
“好的。”张知府点点头,站起身来。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防
太原做为一座军事重镇,本身就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城防体系。
杨华带着张孝纯和黄彦节来到北门城楼上,后面跟着关群等一大群参谋军官,这里应该是金军的主攻方向。站在城楼上,整个太原尽收眼底,依着汾河呈正方形状。
城中也建有各式箭楼、瓮城和女墙,城墙上搭建了不少防守器械。作为上一次太原攻防战的亲历者,张知府很自然地担当起了解说员:“杨侯,黄公公,这守城器械虽然五花八门,其实归纳在一起,也不过攻击式、侦听式、抵御式、撞击砸打式、烧灼式、灭火式六大类。”
“哦,说来听听。”杨华有些意外,他没想到张知府还颇通军事。不过这也可以理解,任何人主持太原防御八个月,就算是门外汉,也变成专家了。
“所谓攻击式,其实就是指投石车。”张孝纯指着架在城墙上的一辆炮车,说:“就是用投石车攻击敌人的进攻部队。不过,主要目的还是打击北奴的攻城器械。”
“对,你继续。”杨华来了兴趣。
“至于侦听式样,主要是用来对付敌人的地道,防止他们挖地道进城。我们可在城墙根下每隔两丈挖一口井,然后在上面覆盖一口大瓮,让士兵日夜监听。一旦敌人挖地道,我们可采取水淹或反挖地道的方式反击。”
“呵呵。这个法子好。”杨华大感佩服,这不是医院听诊器地原理吗?他野战是一把好手,可城市攻放战还是一个外行。
“防御式器械主要是用来对付敌人投石车射击的。我们可以在城墙垛口后立一排竹排、布幔或者皮帘,这样敌人的矢石射来就会被弹性回去。”感觉到杨华鼓励地目光,张知府来了精神:“撞击砸打式器械主要是檑木和滚石,还有撑敌人云梯的秆子。如果敌人登梯,我们可用滚石砸打下去。实在不行。还可以将热水和铅汁、火油倒下去…………这就是所谓的烧灼式。敌人在攻城的时候肯定会用火箭和火罐,城中还需准备大量的水囊、水袋、麻搭、唧筒等灭火。这些都要预先准备,制定出方案来。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
“好,张大人果然大才,杨华服了。”杨华感叹。
张知府客气地说:“张孝纯也是久病成医。摸索出一些门道出来而已。”
杨华:“张大人谦虚了,以后还请多多指点,杨华先谢过了。”
张孝纯道:“杨侯客气,但有差遣,只需说话。”
城墙上风越来越大,身边地红旗在风中呼啸张扬。两个大人说得上劲,倒将黄公公冷落到一边。
黄彦节本就是小孩子,如何呆得住,四下乱跑,看什么都新鲜。什么都要摸上一摸。
杨华也不在意。反正他这个监军也不过是个摆设,拉他过来也不过是装个样子。
他忙问张孝纯城墙上的防守兵力和器械该如何配制。野战中,步兵方阵当然是越厚实紧密越好。可城墙这么长,就算把全城的人拉出来,也不一定站得满。
张知府回答说,其实现在地城市攻坚战早过了靠人海战术蚁附攻城的年代,随着一大批新式器械的出现,战争地形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