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明-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枫否定了容闳的说法,他知道土地对中国的重要性,清末土地兼并严重,这也是历朝历代都会出现的问题,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很多农民都没有土地,他们要生活就得租种地主地土地,为了保障地主地权益,他们必须交租金,而且还不能随便更换佃主。也就是说双方会形成主从关系。
如果以法律的形式承认地主对土地的占有合法。那么很多人就没有土地,这种情况下。就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维持原来的租佃关系,那么佃户就没有人身自由,工业的发展缺少足够的劳力;如果是废除这种人身依附关系,那么在工业时代来临的情况下,佃户肯定会选择务工,而不是务农,就会有田没人种,地主肯定不会自己去种地的。
现在有一点是肯定的,这种人身依附关系肯定要废除,那么大量无地地农民要么租种田地,要么务工,应该说工厂的劳动力肯定没问题,但是有些地主的田没人种是肯定的,因为不管怎么说佃户的积极性是有限地。
蒸汽机时代地农业耕作效率并没有太大的提高,农田耕作还是传统方式,即便是新式农机问世,以中国地人口和土地,单纯靠地主的农场也是解决不了粮食问题的。
也可能是前世的情结,叶枫总说服不了自己让大部分人中国人都成为“无产阶级”,连自己的土地都没有。
何况这样还有个最大的坏处,那就是地主都经营自己的土地了,工商业的发展就会缺乏资本,他最希望看到的是有钱人都把钱投资到工商业里面,而大部分的农民可以老老实实地耕作自己的土地,一部分则顺利变成产业工人,他觉得这才是中国比较理想的发展模式。
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宣布土地私有,废除租佃关系的话,还是按照旧方式运作的土地生产迟早会出现问题。
叶枫倾向于将土地收归国有,然后重新划分土地,但是实施起来就比较困难,福建和台湾还好说,福建是被石达开清理过,台湾大部分是无主土地,但是浙江、广东和上海这些地方的地主富商动辄就是上千顷土地,如果是没收的话就比较麻烦。
何况现在正是战事发展的关键时候,如果这个政策引起反感的话,不仅四省内部会出现动乱,甚至统一的征程也会平添许多障碍,所以叶枫只得让这件事暂且放下,先发展再说。
好在四省的工业化也只是刚刚开启,那些活跃的浙商、闽商、粤商足以先行一步。
叶枫的计划,是等这一次对湘军的军事行动结束以后,主力军团都可以回镇地方,然后就可以推行新政,所以他也希望看到一场大胜。
在接到总督府的指示以后,颜永京就开始部署新的作战计划,经过前阶段的作战,南昌方面的华夏军北路差不多已经拿下整个广饶府,中路的靖海师与太平军李秀成、李世贤联军打下了南昌,南路第三师打下赣州以后,已经进入南安。
从当前的进攻态势来看,华夏军有利的,特别是和太平军联手,原本显得有些薄弱的华夏军在对手面前,反而更加游刃有余,倒是湘军捉襟见肘,不到十万的军队处处受制。
各支军队按照计划开始转进,首先打起来的是林文明的第一旅和常胜军,常胜军虽然也要按照华夏军的操典进行训练,但是华尔这个人的风格还是融入了这支军队,和华夏军讲究效率和战术纪律不同,常胜军作战更加勇猛,靠着他们的冲击,第一旅和常胜军很快将左宗棠和他的楚军死死围在景德镇城里。
“林旅长,为什么还不打?”华尔气势汹汹地闯入林文明的营帐,用生硬的汉语大声说道。
林文明正在看地图,闻言抬起头冷冷地看了华尔一眼,要说手底下的士兵,常胜军有六千多人,是第一旅的三倍,所以林文明成为方面军负责人,华尔非常不满,但是在华夏军一再重申的军纪面前,华尔也不敢太过于跋扈,至少林文明的命令他还是要遵守的,不然他也指挥不动下面的中国军官和士兵。
“等后面的炮兵连,”林文明冷冷地道:“攻打坚城,必须用炮,这是操典上明确的。”
“你这是贻误军机,”华尔大声道,但是也拿林文明没有丝毫办法。
在柏溪的王瀚手头拥有第十一旅的炮兵连和工兵连,却也没有马上向祁门发起进攻,因为此时的霆字营距离齐云山阵地还有一段距离。
不能说湘军行动太慢,霆字营向来以勇猛著称,可是他们在过了谯亭以后就遭到伏击,一阵排枪打过来,当场躺下几十个,队列一下子就乱了。虽然鲍超很快整理好队形发起反击,然而除了在冲锋过程中又躺下几十个人,连对方的人影都看不到。
更可怕的是埋伏的人里面似乎有特别厉害的神枪手,专门挑军官打,连死了好几个人以后,连不要命的鲍超也心惊胆颤,他倒是不怕死,可这样被冷枪打死也实在太憋屈了。
好不容易打跑了伏击者,霆字营继续前进,不久后就遭到路边炸弹的袭击,轰的一声,士兵们还没反应过来,两边又是一阵劈里啪啦的枪响,等湘军冲过去,一路上轰隆隆响个不停,那是踩上了事先埋好的地雷。
霆字营和太平军作战的表现确实非常勇猛,可是现在却有种浑身的力气使不出来的感觉,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地雷,路上遭遇到的事情是他们以前根本没遇到甚至听说过的。
霆字营很快变成了惊弓之鸟,大量的斥候撒出去,虽然避免了被伏击,可冷枪也吃了不少,行进的速度也慢了下来,等王瀚和他的第二营与炮连会合后赶到柏溪,霆字营还没到齐云山,人倒是损失了好几百。
原来斥候掌握的那台便携式电报机现在被安排的二营,得知二营已经就位以后,冯子材让骚扰霆字营的军队都撤了回来,在齐云山阵地后面养精蓄锐,就等着霆字营一头撞上来。
鲍超也发现路上的伏击变少了,行军速度一下子提高了不少,到了东亭以后,他让霆字营停下来修整,并派出了斥候,结果少量的斥候一个都没回来,望着远处的青山,他陷入了踌躇。
第六集 中国攻略 291 初战
鲍超的霆字营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以悍勇不要命着称,但是在天云山的攻防战中,面对训练有素的排枪,地雷、绳网、壕沟和各种障碍物构成的防线,仅仅半天的时间就减员超过一千人的数字,仍然让鲍超这位湘军悍将动容不已。
半天的时候,霆字营顺利拿下了华夏军三道防线,但是每当他们带着胜利的喜悦踏上华夏军的防守阵地时,就会发现在他们前面不远处还有一道严实的防线。
前三道防线都在山脚丘陵地带,三道方向后面才是真正的天云山主峰,不拿下这里,霆字营就无法冲过中间的山道杀向休宁,但是这样打下去,即便是拿下了天云山,还有力量去攻打休宁吗?就算打下休宁,还能进攻徽州?
鲍超面临的是个两难的选择,但他不愧是湘军悍将,霆字营在经过修整以后,在夜晚再次发起了进攻,夜色给湘军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也为华夏军带来了麻烦,在夜色中,排枪的威力被减弱。
不过华夏军还有很多新式武器,在湘军接近到三十米以后,冯子材让人扔出了燃烧弹,这种石油分馏的早期产品接近于汽油,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应用,此刻就变成一个个土制的燃烧弹,在阵地前方点燃了一堆又一堆大伙。
大火不仅阻止了湘军的冲锋,而且还将进攻的湘军暴露在火光下,任由华夏军士兵从容射击毙杀。
在一二次鸦片战争中,热兵器对于冷兵器的优势已经很明显,虽然后世的战场收割机马克沁机关枪还没有问世,甚至,弹仓室步枪也还没有。但是后膛遂发和滑膛枪已经是成熟的单发步枪,配合先进的障碍物、壕沟防守体系,已经具有固若金汤地味道。
何况天云山阵地虽然只有两门重炮,但是在近距离拥有手榴弹和燃烧弹,对仅仅只有一些抬枪和小枪的霆字营火力优势巨大,在战壕中且战且退,湘军只有不断流血而已。
前后发动三次进攻。打残五个营以后,鲍超终于决定停下来,他知道进攻已经是奢望,但是冯子材却没有和他客气,指挥警卫连连夜发动了一次夜袭,燃烧弹在夜袭中大显身手。烧毁湘军营帐辎重,使湘军营地乱成一片。
战斗过程的顺利甚至超出冯子材最乐观的估计,一个营五百人的兵力,在充分的火力支持下,硬是且战且退挡住了霆字营六千人的进攻,虽然地利是一方面,但是火力和相得益彰地战术、工事才是成功的关键。
夜袭的成功则显示出冯子材的指挥能力。也是因为第一天的战斗大大出乎鲍超的意料。在被偷袭以后,鲍超想到地已经不是突破天云山,进攻休宁,而是后撤的问题。
鲍超并不知道自己后路被断,他以为自己面前的是第四师十一旅的全部兵力,如果说对面只有霆字营十分之一的人,他是怎么也不会相信的。
虽然情报显示十一旅兵力分散在三个地方,不过现在显然是集中起来了,鲍超认为霆字营在途中遭受到的阻击就是十一旅为了争取集结兵力而采取地战法。
今天地战斗让鲍超心里发凉。虽然湘军拿下了几处阵地,但都是华夏军自己放弃的,也就是说湘军大部分人手中的大刀和长矛都未能派上用场,至于那些抬枪、小枪也基本被报销,也就是说根本就未能对华夏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但是霆字营白天和晚上加起来几乎失去了一半战斗力。如果这样说来的话。第二旅的两千兵力和霆字营剩下来的三千人就相差不大了。
夜里华夏军的袭营让鲍超感到恐慌,他怕自己撤退的过程中华夏军再继续这样地袭击。虽然在防守的时候对方的排枪作用不大,但是那些乱飞的炸弹和燃烧弹却非常讨厌,很少有人能在那样的情况下坚守。
当夜整理好军队后,鲍超作出一个令人意外地决定,连夜撤退,虽然霆字营已经疲惫不堪,但是在鲍超地严令之下,还是开始了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