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一品-第9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支军队驻守青龙场,若是对面有任何异常情况,立刻就通知本将。”
“是。”赞婆脸色一变,赶紧说道。
“嘿嘿,这个时候,薛仁贵很难见到我军的实际情况,但是我们居高临下,却能将对方的大营看的清清楚楚。”麴萨若笑呵呵的说道。
“好,就这么办吧我连夜就撤军,前往黄龙溪。”钦陵摆了摆手,道:“我军虽然占据了一定的地利优势,但是若是白天撤军,对方也能看的清清楚楚,只能这个时候出发了。”
“是,我就去准备。”赞婆赶紧点了点头,转身去准备不提。
“大哥,你看这个时候,我军该如何渡河才好?”薛仁贵坐在石头上,那周青等人也围坐在一边,火堆上架着一支烤全羊,九个人正坐在一起,笑呵呵的吃了起来。
“若你是钦陵,你会如何选择驻地?是在黄龙溪,或者是在青龙场?”薛仁贵指着对面吐蕃大营,淡淡的说道:“钦陵可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啊!”
“大哥,按照我的意思,还是从上游,或者从下游渡河为好,不能从黄龙溪和青龙场两地渡江,从这里渡江,就是将我们将士的性命送到对方手中。十分不值。武学中所教导的知识,就是怎么样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历代名将自古都是如此。若是我们强行渡江,也许凭借我们大唐将士也许能攻上岸上,但是也会因此死伤无数,到时候,我们又还有多少的兵马可以用来抵抗吐蕃军队呢?虽然从别的地方渡江,或许会浪费不少的时间,但是砍柴不误磨刀工啊我们能减少损失,而且能尽可能的快点渡江,和吐蕃士兵决战,才是最佳的办法。”李庆红等人也都点了点头,显然也都赞成这个观点。
“你们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忘记一个重要的事情。”薛仁贵深深的叹了口气,指着对面的松州城说道:“松州城乃是一个诱饵,不断的引诱着我大唐的军队去进攻。若是我军不去进攻的话,他们就会攻入松州城,将里面的百姓杀的一空,若真是这样,我们固然能保存实力,也许以后我们会击败钦陵,但是这松州城内的百姓呢?死了还能复生吗?陛下曾经告诫我等,军人是为什么而生,不就是为了保境安民,保护这些百姓们不会被吐蕃士兵所伤害吗?若是连松州城的百姓都保护不了,我们又何必当兵呢?如何为陛下效命呢?”
“可是,要让我们这些士兵们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冲上去,那可是死伤不少啊!”周青轻轻的叹息道。
“若是能将钦陵他们的兵马调动到一起去就好了。”薛仁贵轻轻的叹息道。
“将军,陛下派人前来传密旨了。将军你赶紧去迎接才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亲兵闯了过来。
“密旨?”薛仁贵面色一变,说道:“传圣旨的公公在哪里?”
“将军,不是皇宫里的公公。”亲兵脸上微微露出一丝惊异道。
“不是公公?走,去看看。”薛仁贵和周青等人相互望了一眼,薛仁贵赶紧站起身来,就朝大营走去。
“锦衣卫第三千五百三十号见过薛将军。”薛仁贵等人刚刚进入大营,就见大帐中,有一个瘦小的汉子站在大帐中间。
“锦衣卫?”薛仁贵面色一变,赶紧说道:“不知道陛下密旨何在?”周围的众人也都好奇的望着眼前的锦衣卫,锦衣卫是没有名字的,只有代号,像周青等人也是第一次见到锦衣卫,居然穿着如此普通。
“这是陛下三天前写下的密旨。请将军仔细查看。”锦衣卫密探赶紧割开皮靴,就从里面摸出一张纸来。
“三天前写下的密旨?”薛仁贵面色一变,惊讶的说道:“陛下现在在什么地方?在茂州城吗?”三天的时间就能传来密旨,在薛仁贵的猜想中,卢照辞就应该在这附近才是。
“呵呵这也是绝密。将军应该知道,陛下的行踪是不能任何人都能知道的。”密探笑呵呵的说道。
“哦!”薛仁贵闻言点了点头,说道:“这点本将差点忘记了,对了昆仑镇现在有消息吗?”他脸上虽然露出一丝笑容,但是双目中的戒备之色却是没有消除。
“呵呵将军果真很小心。”密探笑呵呵的说道:“将军是在怀疑我们锦衣卫传递消息的能力吧!”
“呵呵陛下此刻应该在昆仑镇,昆仑镇到这里,莫说是山川险要,非一两个月是不可能到这里的,倒是这位密探,居然能将陛下的消息,在三天之内送到这里。让我等不得不小心。”周青冷笑道。
“这不是你们应该知道的事情。”密探原本笑呵呵的面容,忽然变的冷峻起来,冷哼道:“我等锦衣卫在进入锦衣卫的时候,就曾经在身上留下记号,请看。”密探低着头,薛仁贵等人这个时候,才在他的后颈处发现一行字来,上面写着“锦三千五百三十”的号码,字迹很小,非认真看,还真看不出来。
“多有得罪之处,还请密探莫要怪罪。”薛仁贵这个时候才正式确定此人的身份,赶紧拱手说道。
“呵呵,我等锦衣卫都是在暗处,自然不为所知,不为人所待见了。将军,小人先行告辞了。”锦衣卫密探不敢停留,拱了拱手,就告辞而去。
“大唐也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才会有今日的繁荣和昌盛啊!”薛仁贵指着那人的背影轻轻的叹息道。周青等人也都点了点头,脸上更是显出一丝敬仰之色。这些锦衣卫虽然名声上不好听,但是实际上,正是因为这些躲在暗处的人,大唐的军队才会战无不胜。实际上,军队与锦衣卫的关系远比那些文官们要好多了。
“大哥,陛下密旨上是怎么说?”周青好奇的望着薛仁贵手上的纸条问道。
“声东而击西,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试问青龙场上的百姓何在?”纸条上并没有写多少,只有数十个字而已。薛仁贵一脸的迷糊,望着手中的纸张念道。
“大哥,这是什么意思?”周青好奇的问道。
“声东而击西?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试问青龙场的百姓何在?”薛仁贵也是紧皱着眉头,望着手上的纸条说道。
“这里能渡江的也只有黄龙溪和青龙场,如今我们的大军就在青龙场,若是能渡江,要么是青龙场,要么是在黄龙溪。陛下这是在提示我们,用声东击西的方式,调开钦陵的军队,使他们合兵一处,然后我军的大部队就可以从容渡江。只是怎么样才能声东击西呢?”薛仁贵皱了皱眉头。
“陛下说的这青龙场的百姓?莫不是在给我们提示吧!”周青轻轻的问道。
“青龙场的百姓总共有多少人?”薛仁贵面色一动,忽然问道。
“不过万人而已。这还是因为青龙场是岷江边有名的渡口,渡口边的酒肆较多,这些日子,战争突起,有许多商家都被迫停留在这里,所以才有万人之多。”周青赶紧说道。
“万人?还是少了一点。”薛仁贵摇了摇头,说道:“不过,暂时也只能是这么用了。传我的命令,让这些人统统进入大营。”
“统统进入大营?”李庆红等人面色一变。
“不错,统统进入大营,我这次就依靠这些人渡过岷江,会一会这个钦陵到底厉害不厉害。”薛仁贵脸上露出一丝冷笑来。想他自从加入大唐军队以来,虽然不是说战无不胜,但是最起码也没有像这么失败过,损失着如此多的士兵,这让他这个天子门生,大将军李靖的关门弟子,还没有和吐蕃人交手,最后先锋大军数千人被全军覆没,连前锋大将都被人斩杀,此事此刻恐怕在长安城内早就传扬开来,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在笑话自己呢?
“陛下果真是厉害,只是不知道陛下如何知道这里的情况。指挥起大军来,如若臂使啊!”周青笑呵呵的说道。
“江山如画,都是在陛下的掌控之中,江山如棋,莫说是我们这些做将军的,还有那些士兵,就算是大唐江山的一山一水也都是陛下的棋子。陛下又有锦衣卫,这里的情况,陛下岂会不知道?”薛仁贵笑呵呵的说道。
第641章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将军,对面有反应了,您看。”吐蕃军大营中,赞婆正在观看着一队舞女那美妙的舞姿。不得不说,这大唐的女人和吐蕃的女人是有着天壤之比的,不但皮肤光滑而细腻,就是这跳舞的时候,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吐蕃的舞蹈根本就不能与大唐的舞蹈相提并论。赞婆这个时候也明白,为什么吐蕃的国主总想着攻占中原了,就是中原的这些女子们,就足以让人着迷,让人不由自主的进攻大唐朝。
“什么反应?”赞婆望着对面的探子说道。
“有大批军队出了大营。朝黄龙溪而去。”探子不敢怠慢,赶紧说道。
“大批军队出了唐军大营?”赞婆一下子清醒过来,猛的站起身来,朝那些舞女摆了摆手,这些舞女不敢怠慢,哪里还敢在大帐中停留的,纷纷退了下去。
“走,待我去看看。”赞婆终于决定还是亲自去看看好。当下就去了宝刀,领着三五个亲兵朝渡口而来。
果然,黑夜之中,繁星点点,只是对面的唐军大营中,却是灯火通明,火焰如同一条长蛇一般,径自朝远处行去,火把连绵不绝,赞婆仔细打量了一番,点了点头,这支人马正是朝黄龙溪方向而去。
“你估算一下,对面的唐军大约有多少人?”赞婆对身边的侍卫问道。
“回将军的话,约有两万多人。”侍卫分辨了一番,说道:“黑夜之中,这种人马行军,看的实际上比白天看的更加清楚。”
“两万多人?”赞婆眉头皱的更紧了,说道:“据那些俘虏的唐军士兵说,薛仁贵此次领军三万人,前来松州,加上我军灭掉的大唐前锋,如此一来,薛仁贵手中也不过是两万多人而已,他如此行军,难道是大军尽出了?难道他真的是从黄龙溪出兵吗?”
“来人,你们驻扎大营,本将要亲自去一趟黄龙溪。千万不能让唐军趁夜渡江。若是有什么动静,就万箭齐发就是了。”赞婆想了想,决定亲自赶往黄龙溪,看看钦陵有何决断。
从青龙场到黄龙溪,看上去倒是没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