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奉天承运 >

第246章

奉天承运-第246章

小说: 奉天承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人都在争夺,胜者便能获得更安逸的物质资源,甚至精神资源,人类社会自古如此。

赵谦的新婚妻子田钟灵在家里不再穿那些粗旷的衣服裤子,换了身儒裙,让圆润的臀部看起来更显出流线型的丰满,她浑身上下给人成熟而流畅的感觉,就像一颗熟透的苹果。

“你们下去吧。”赵谦将脚从盆里拿了出来,挥了挥手,让两个奴婢退出。这个时候,赵谦掌控了明朝的财政大权,有些地方,也不用节省,比如这些丫鬟奴婢,都是乖巧美貌的,养眼又顺心,当然价格就不是一个档次了。

田钟灵端了茶上来,然后取了毛巾为赵谦擦脚,赵谦顺势在她的屁股上摸了一把,充满弹性。田钟灵瞪了他一眼,“你是不是该去湘儿妹妹房里呆两晚上?”

赵谦有妻妾数人,田钟灵是知道的,这女人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那么好相处,田钟灵因为年龄的关系,自然是知道的,所以劝说赵谦,以免招人嫉妒。

“和李自成和谈的事儿,我想着,是不是派别人去更好……”赵谦看着红烛下田钟灵诱人的脸庞,喃喃说道。

“还是让我去,要真成天呆在这府里面,还真是不好受。”田钟灵红了红脸说,“我过了黄河,先和家父联络,如果闯王没有和谈的意思,家父是不会让我暴露身份的,相公自可放心。”

“相公……”赵谦笑着学着田钟灵的话。

田钟灵脸上一红,低下头去,毕竟是女人,就算往日纵横沙场,骨子里也有柔软的一面。

赵谦见罢田钟灵的娇羞,心中一荡,心道:这一生,倒是有两个女人对自己付出了真心,总算没有辜负。这次与李闯和谈涉险地,他在心里是不打算让田钟灵去了,虽然她去的话更容易成功,但是万一出了纰漏,造成了遗憾,岂不是一辈子的憾事?

红烛轻燃,房中的气氛已经到位,赵谦正欲和田钟灵享受人伦之乐时,门外一个奴婢道:“东家休息了么?韩先生让奴婢告诉东家,李定国派使臣来了,刚刚进南京城。”

这个时候,赵谦的手正放在田钟灵的胸脯上,听到这句话,赵谦手上抚摸的动作突然停了下来。

“正事要紧。相公先去吧。”田钟灵道,她虽然这般说,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赵谦脑子里正想着田钟灵这颗熟透的苹果在床上的疯狂劲,却被一句话搞得兴致索然,因为李定国派使臣来,这件事事关重大。

虽然明朝朝廷和李定国的矛盾已经很深,但是在这样的时候,只要有一点化敌为友的机会,明朝也是要争取的,就算不能成盟友,让李定国暂时中立,也是明朝求之不得的事。

赵谦心道:既然李定国派人来了,我们必须得拿出诚意。

田钟灵道正事要紧,赵谦便顺水推舟道:“你在家等我,我去去就来。”

“恩。”田钟灵答应的时候,声音有些异样。

赵谦顾不得许多,便在田钟灵的服侍下开始换衣服。坐拥成群妻妾,豪宅高位,这些东西都是权柄得到的,所以在赵谦心里,“正事”才是最重要的。

“来人,通知韩佐信,好生接待来使,我随后就到。”赵谦喊了一声。赵府到处都是人,到处灯火辉煌,作为主人的命令,是很快就能得到执行的。

这时韩佐信已将李定国的使者张幕僚迎进了军机处的会客厅,并亲自相陪。韩佐信心里也是了然,在李定国要投向满清怀抱之前,应该尽量争取。

房外一个仆人走到门口,说道:“禀韩大人,我家东家传话来了。”

韩佐信忙起身对张幕僚等二人拱手道:“在下失陪一下。”

待韩佐信出,张幕僚对旁边的同伴说道:“要是赵谦今夜赶来接见,那么我们的差事也就成了。”

同伴以佩服的口气说道:“张先生高见。”

赵谦换好衣服,乘轿赶到不远处的军机处,见到了韩佐信,问道:“真是李定国的人?”

“公文、印信、还有李定国的亲笔书信。”韩佐信面有喜色,“闻满清要李定国先剃发称臣,李定国不愿意,故与我们联络。”

赵谦脑子里飞快地思索了片刻,说道:“李自成入彰德府,威胁满清右翼,今李定国如不挡在我北面,败满清主力正在此时。”

韩佐信道:“李自成在彰德,抱隔岸观火之心,不可倚靠,今局势微妙,不可不慎之。”

赵谦点点头:“佐信所言极是,先对李定国使臣以礼相待,稳住再说。”

二人商量罢,走进军机处会客厅,赵谦一进门便一脸笑意,亲切地说道:“二位贵客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张幕僚二人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拱手回礼,张幕僚道:“在下张式言,乃李定国李将军帐下之人,拜见赵阁老。”

“好说好说。”赵谦客气道,“二位请坐。”

几个人寒暄了一阵,气氛客气祥和,赵谦这才进入主题,试探道:“不知李将军有什么打算?”

张式言顿了顿,在脑中组织了一番语言,才不紧不慢地说道:“我家将军以大义之心,奉召北伐……”

赵谦心道:不是老子派出董小宛,他能这么爽快就下山来了?

“……李将军奉大明皇帝为正统,诏曰北伐,我们便倾力北伐。诏曰攻开封,我们便攻开封。但是大明却趁人之危,连入汝宁、南阳,断我后路,自南夹击。我军粮道被断,给养困难,二十万大军便被逼上绝境,死伤无算……”

张式言说的都是实情,并没有夸张的话,其实当初赵谦就是打着调虎离山歼灭李定国的主意。只是现在局势有变,一则李自成进入了彰德府牵制了清军,明朝战机突显,二则李定国居然有投降异族的倾向,这完全是出乎赵谦意料之外的。

因为赵谦凭着记忆,和明朝舆论的理解,认为李定国的民族气节是有的,不可能投降满清。但是李定国被自己人逼上绝路,这时确有投降的可能,倒让赵谦有些无策。

但是断了李定国的后路,赵氏集团的人都认为没有错,这对统一南方数省,剪除后顾之忧是十分有利的。就算李定国成了明朝的敌人,在前线与明军为敌,也比在后边威胁后方要好得多。

只是大家都是想利益最大化,让事情发展最有利己方,所以在断了李定国后路的情况下,别让他在大战的时候成为敌手,也是明朝希望的。

赵谦听罢李定国的幕僚张式言的话,沉默不语,正在想用什么态度应对。

张式言说完,心里也十分紧张,刚才那席话,处处说到明朝在双方交往中的不诚意,张式言的目的自然就是在谈判中多得些利益,只是不知道眼前的这个赵大人会怎么说。

过了一会儿,赵谦说道:“张先生说的都是实情……”

张式言和其同伴都是一惊。倒是韩佐信脸上不动声色,他和赵谦相处了许久,早已知道赵谦不愿意来虚的,都是实话实说,且听他怎么回答便是。

赵谦继续说道:“……孙可望、何腾蛟各自经营自己的地盘不下十年,根基颇深,李将军占云南,又与之遥相呼应,手握重兵,拥兵自重,我大明朝岂能坐视之?今满清入关,江山风雨飘摇,大明一切以民族天下为念,欲竭力驱逐夷族,不能让重兵置于其后威胁后方,才有攻伐李将军之事,大明并无过错。李将军素以大义自称,在此危亡关头,希望其抛弃前嫌,同心伐夷,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张式言听罢想了一会,说道:“今将军正是以大义之心处之,不然不会派我等来金陵。”

赵谦点点头:“本官很佩服李将军之义。”

张式言又道:“冬天来临,我军给养困难,如明军再断粮道,物资匮乏,我军中必生哗变,望明军从南阳、汝宁撤军,以通粮道。”

明朝不顾一切,攻进河南,断了李定国等人的后路,不让其再回到山上,这时,对于张式言所说的通粮道自然是不会答应的,赵谦也不愿意一开始就把事情说僵了,便说道:“二位远道而来,已是疲惫,就请先在馆中休息,待明日天明,我们再议如何?”

张式言听罢只得说道:“愿听大人安排。”

赵谦和韩佐信告辞,唤人安排使臣的食宿,自然是“礼遇之”的待遇。想当年阿拉伯有个国王跑到明朝进贡,明朝“礼遇之”,结果那国王竟不愿意走了,在京师住到老死,自己的国家都不管了,死之前的遗言还说愿意安葬在明朝。可见“礼遇之”三个字比今天五星级宾馆还要舒服。

赵谦连夜召集心腹谋士军机处大臣商议对策,因为此前没有料到李定国会想和谈,仓促之下,唯有这时才开始想法。

连夜来到军机处的有赵逸臣、张岱,还有一些军机处的谋士,加上赵谦和韩佐信,一共就七八人。

军机处属于衙门的性质,到了晚上,官员都回去了,自然是不用烧炭的,一行人到了议事厅,才烧了几盆炭,刚点燃,温度还没有上升,议事厅内有些冻人。

衙门的开销,是公家出钱,所以木炭也不是多好的货色,议事厅泛着一股子烟味,有些呛人。

几个人分上下坐定,赵谦说道:“满清要李定国全军剃发称臣,李定国不愿意,派来使节斡旋。刚刚我接见了他们,试探出一点口风,他们议和的条件是想打通南方的退路,为猜李定国既不想投降满清,也不想受制于大明,当下的时局……诸位看看,咱们该如何安排?”

一个谋士当即说道:“放李定国回去是万万不行的,前段日子咱们与之频发血战,矛盾积深,此时他们如处在我后方,必成大患。”

另外几个人纷纷附议,“他们要给养,咱们大明给他们便是,放回去可是不行。”

赵逸臣看了一眼韩佐信,说道:“今李自成太早进入彰德府,其趁火打劫之心弄得清朝和大明都知晓了,卑职看李自成见事有不对,迟早要后撤。清军以李自成为大患,与大明决战之前,清军定想先剪除李自成。我们可以在大顺清朝火并之时,回师北上……要李定国攻下开封北上恐不易,但只要他们别挡在那里我们便有机会,不知卑职说得对与不对?”

韩佐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