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侯门娇 >

第46章

侯门娇-第46章

小说: 侯门娇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此之后,袖儿你在沈府为父也能稍稍放些心;”郑将军看着红袖,却并没有笑意反而很郑重的道:“但是,日后你回到沈家绝不能张扬,不然今天我们父女所为便前功尽弃了;你要守礼守份,不管做什么事情要占住一个理字,却又不会得理不饶人,那么沈家的主子们哪一个也不能、他们也不敢让你受委屈;你可记下了?”

他是拳拳爱女之心啊。

“袖儿记下了,父亲。”红袖屈膝。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她懂的。

郑将军又叮嘱了红袖几句,这才放开神与妻女说笑起来:他当然是得意的、高兴的,所以不说一说,哪里能忍得住?

他们夫妇、父女正说的高兴,外面传来柳氏的声音:“老爷,夫人。”

郑将军正在兴头上被人打断,心里多少有一丝不舒服;而且红袖的事情关着沈府的脸面,所以当时厅上并无外人,府中的其它人都不知道沈家今日来有什么事情。

“进来吧。”郑姜氏轻轻答了一声儿。

柳氏进来一福,请示了郑姜氏两三年琐事儿后,又道:“鹏哥儿可以蒙学了,老爷看是不是给他请个先生?”

郑将军一摆手:“这事儿自有你们的夫人打理,你不必操心的。”他看了外面的天色,起身:“时辰还早,我正好去书屋处置一些事情,晚饭时分打发人来请我就好。”

红袖忽然笑道:“那由我去请父亲好了。”

郑将军笑着点头去了:他最高兴的莫过于,红袖又对他亲热起来。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沈妙歌的身子过了一个多月已经大好了;他随郑将军天天练武,两三个月过去之后,红袖不经意间发现:他身子不但强壮了不少,而且还有了些许的英气。

沈妙歌现在除了练武之外,还在随西席学习;下了学之后,多半儿便是和鸿鹏一起去寻红袖——在郑府的日子,是他长这么大以来过得最舒心的日子。

沈府查来查去,沈老侯爷等人的眉头皱起不止一次,最后他们把府中的一个有子的侍妾打死了,一个侄子送到了族里定罪。

姜太医现在自然不会再是太医,他的家人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后出京而去,但姜太医却没有同行:他在京中好像平地消失了一样。

又过一个月左右,沈侯爷夫妇再一次造访郑府,回府时便把红袖和沈妙歌接回了沈府。

红袖到了自己的院子里,才知道沈老祖已经搬到西跨院不问府中的事情很久了:她心动只是微微一动,便笑道:“那我现在就要去给老祖宗请安才对。”

沈老祖的屋里却是极热闹的,沈家的姑娘们几乎都在坐;听到红袖来了,沈老祖笑道:“袖儿就是孝顺,比我那个孙子强多了!到现在,也不见他来。”

红袖笑着上前行礼,又和沈家的姑娘们互相见了礼坐下,同沈老祖说了几句闲话:无非就是家中父母身子如何等等。

沈老祖一个字也没有提红袖是为何回家的,好像她只是平平常常的回了一趟娘家而已;除了问过她的父母,便只道想她和沈妙歌了。

红袖看沈老祖完全一派不理事的样子,心下对刚刚的判断有些起疑:难道沈老祖真得想开了,想过清闲富贵的日子?

沈家各房各院的主子们对于红袖的回府都很亲热,不但送来了礼物而且几乎所有的人都过来瞧过了沈妙歌和红袖。

沈家的厨房里已经换过了人,头儿却没有换。不过此事红袖和沈妙歌也没有放在心上:他们小夫妻还是吃自家的小厨房。

沈妙歌的身边的丫头也只留下映舒和花奴两个人,点娇也回到了沈老祖身边。红袖和沈妙歌商议过,又把点娇要了回来:什么人的面子都可以不给,但是老祖宗的面子是一定要给的。

红袖到了沈府几日后,知道沈府还真就是由沈太夫人在打理,沈老祖是不闻不问;而红袖和沈妙歌隔着十天左右便回郑府住上一两日:名为学武,所以沈家的众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沈妙歌没有问过祖父、父亲有关于下毒之人的事情,红袖自然更不会过问。

而神奇的是,沈妙歌和红袖不在沈府的这几个月里,沈妙歌的几位庶出弟弟身子也强壮了不少!有病的居然一两副药下去便大好了,没有病的——据说一直是“弱症”的弟弟,身子也不像原来一样见风倒了。

沈府中的日子平静的不能再平静了,长辈们待红袖慈爱有加,包括沈六老爷,同辈们待红袖是情同手足——这样的日子,风平浪静的让人心里发堵;因为红袖和沈妙歌都知道,现在的平静并不是真的平静;有些人,只是在等机会吧?

不过,平静的日子就这样一晃一年多过去了;而红袖也在沈府平静的生活中,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生日。

第52章

这一年多,沈太夫人待红袖是极为不错的;所以红袖的生日将临,她一样是很上心的:这可是红袖在沈府的第一个生日呢。

她特意为此去寻沈老祖:虽然沈老祖已经一年多不理事了,但是她相信红袖的生日,沈老祖一定不会不理会的。

沈老祖听到沈太夫人的话笑道:“你终究还是开了窍的!嗯,袖儿的生辰是要好好的办一办,你来寻我便是有了主意吧?有什么就说吧。”

沈太夫人道:“儿媳也是想给袖儿好好的办一办;只是府中的姑娘不是只有袖儿自己,袖儿也不是外人,我们府上的姑娘、哥儿们的生日,往年也是有规矩的——都在各房主母那里出;儿媳想,不为旁的,就只为年前郑府救了我们琦儿一事,袖儿的生日也要办得热闹一些,但是还不能被人说嘴,或是日后被人依着袖儿的例乱了已经定好的规矩;儿媳愚笨,只好来问老祖宗讨计。”

沈老祖的眼睛眯了起来:“我就知道你来寻我没有好事儿!也罢,这也不算是什么坏事儿,不就是让我说句话嘛,成!袖儿今年也是在我们府上第一做生日,便由我添些银子算到我头上,也就不会坏了规矩。”

沈太夫人站起来微微屈膝:“不敢让老祖宗出体己,只要老祖宗有这一句话,儿媳已经少了许多的麻烦;银子还是由我来出吧,也是儿媳的一份孝心。”

老祖宗倒也没有推辞:“那就随你吧。”

沈太夫人现在对老祖宗的印像已经好多了:原来只是格于规矩不得不敬着沈老祖,因为这一年多来沈老祖是真得不理事儿,大事小事一概不问不问,她倒是因此待沈老祖有了三分真心。

婆媳二人又说了几句闲话,沈太夫人便告退了。

沈夫人却在沈太夫人的房里侯着:她来也是因为红袖的生日;听到沈太夫人的话,知道她也是为了红袖的生日,特意去给沈老祖请安便笑了起来。

沈老祖和沈太夫人人的银子,沈夫人自然要说由她来出:沈太夫人已经在老祖宗面前如此说了,她这个儿媳妇岂能没有孝心?

“原一袖儿就是我房里的人,她生日原就应该由我出银子;银子多少也还罢了,只是不想因袖儿一人乱了我们府原有的规矩,日后被人拿来说嘴,所以才来讨您一句话;至于为袖儿庆生的银子,自然不能让您和老祖宗出,没有这样的道理。”沈夫人轻轻柔柔的说完了话。

沈夫人的性子柔和,所以沈太夫人对这位儿媳妇还是一向不错的,听到此话摇头,说各人尽各人的孝心吧:她出老祖宗的,由沈夫人出她的一份;也算是让沈夫人少出些银子——因为所出都是体己,沈太夫人和老祖宗都不缺这点银子。

沈家老祖宗发了话,当日沈府各房各院的主子们便知道了:约好一起到了沈夫人处打听银子数目,各自出了一份;虽然她们大半儿都不是出自本心,不得不为之,还有一些人在心里骂两句红袖也是有的,但是银子却不能不给。

不看僧面看佛面,老祖宗都出了银子,她们岂能干看着?沈夫人嘴上说得客气,不过手底下却一点儿也不客气:来者不拒,把银子都收下了。

长辈们拿银子添份子那是他们长辈儿对红袖的“慈爱”,而沈家的姑娘们也凑到一齐商议贺仪:原本都是有成例的,也用不着如此麻烦,可是现如今老祖宗发了话、又亲自拿出银子来,她们自然也不能按照原来的成例给贺仪了。

红袖知道的时候,沈府上上下下的人都已经知道沈老祖要为她庆生,她就是想阻止也来不及了:只得叹了一口气,往沈老祖和沈太夫人及沈家各长辈的房里去拜谢。

给红袖庆生,不过是沈太夫人等人想借此来让红袖、及郑家的人放心:她们真得待红袖很上心!因为平日里她们虽然有这个心,却没有什么机会:年节的时候,也只是多给红袖做了两身衣服、多给了些红包等,并不能显现出她们待红袖的特别。

沈家的人,都知道自己欠了郑家什么样的恩情:他们当初大查特查沈妙歌中毒一事时,越查他们越是心惊!一向以诗书传家自诩的沈家,现在还有几个人识得礼仪廉耻四个字?

不是郑家,他们不但不知道沈妙歌中了毒,也不会知道沈家已经不是他们表面上看到的那样了——再过上几年,怕就是有心救沈家一族的将来也回天无术了。

所以,他们想要好好的待红袖,并且还要让郑家的人知道,却又不能显得太过了:红袖的生辰,只能说是让沈家人找到了一个借口罢了。

全府上下的人都在准备给红袖庆生,人人表面上都扬着一张笑脸儿:不管他们心中是不是真的都在为红袖高兴;但,只有沈妙歌一个人拉长了脸,他不高兴,非常的不高兴!

因为,他本来想明天自己一个人给红袖好好庆生的,现在被老祖宗一句话,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但是,明天对于红袖来说却是很特殊的日子,他怎么可以同沈家其他人一样,只是对红袖说一声恭贺,送点东西就算了呢?

所以,他现在正在生气,独自一个人生闷气:他的不高兴,他感觉不能说给其他人听,只能一个人默默的生气。

沈妙歌练武之后,比原来长高了一头,身子也结实了许多,看上去决不像是十二三岁的孩子,怎么也像个十四五的大男孩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