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娇-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夫人这一次低下了头,没有再分辩一句:红袖的身份摆在了她的眼前,她哪里还敢再强辩半句。
沈老侯爷的怒火却怎么也压不下去了,现在红袖身份的转变,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了:如果他的老妻知道一点点分寸,事情也不会到如此地步。
沈太夫人老老实实的听训,直到沈老侯爷不再怒斥,她才轻轻的道:“如今最要紧的是想法子让红袖回到府中,她一个人在外面带着个身子,实在是让人不放心的。”
沈老侯爷冷冷哼了一声:“你现在才知道孙媳带着身子?”他一拂袖子:“要孙媳回来,你说怎么才能让孙媳回来?”
沈太夫人过了好一会儿才道:“我就是去请孙媳,孙媳也不会理睬于我,必不会跟我回来。”她是有些怕了,只是还没有认为自己错的有多厉害;所以对当日到老宅的事情,还是有些耿耿于怀的,她也不想再去丢那个人。
沈老侯爷看了她一眼:“这些事情不用你操心了,你自去收拾一下到家庙去吧;自此之后,没有我的话你不能离开家庙一步!”
“不然——;”沈老侯爷的声音森然了三分:“你就等着领一纸休书回去吧!我豁出这张老脸不要,也不能让你祸害我们沈家的子孙!”
沈太夫人的眼圈一红,看了一眼沈老侯爷不敢多说什么,只得低低应了一声儿:这一辈子,怕是再也看不到沈老侯爷了。
她又看了一眼沈侯爷父子:儿子、孙子也不能常常看到。
沈侯爷夫妇和沈妙歌都跪下了,却都没有说什么:沈太夫人所为,他们也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沈妙歌心里最是矛盾:祖母去家庙了此残生,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只是红袖所受的委屈,他也清清楚楚——总要给红袖一个交待吧?
最终,他只能想着,过上几年沈太夫人的心气在庙中磨得差不多了,到时再和红袖好好的说一说,把她接来府来颐养天年;好在现在沈太夫人的身体极好,年岁也不是很大,去家庙就当是去养性吧。
沈太夫人看沈老侯爷看也不看她,轻轻一叹起身道:“你、你日后要多在意身子,年岁大了莫要多生气恼怒,有什么事情交给儿子和五哥儿去办,你少操些心……”
她是真得关心老侯爷:几十年的夫妻,她不管怎么样,心中只有这么一个男人;原本老来是伴儿的,但现在她去要去家庙度余年。
她倒并不恨老侯爷,明白眼下她不得不去家庙,不然郑红袖难说会回府:她不回府,时间久了就是被太后或是皇上皇后随口问上一句,也说不定会引来什么祸事儿。
她知道沈老侯爷现在烦她,所以也没有多啰嗦,又叮嘱了儿子、孙子几句,吩咐他们一定要好好的照顾老侯爷,早晚记得给老侯爷加衣,晚上老侯爷熬夜记得给他煮碗热汤等等。
沈老侯爷不是铁石心肠,多年的夫妻岂能没有一丝感情?只是老妻所为实在是让人忍无可忍,做错事情总要有所惩戒才是,不然如何警示他人。
所以他硬下心肠没有看太夫人一眼:怕太夫人看出他心软下来,再多恳求一两句,自己再也硬不下心肠赶她去家庙——对郑家、对红袖如何交待不说,他实在是不想遗祸子孙。
沈侯爷夫妇和沈妙歌都眼眶微红,叩头请沈老侯爷暂缓送太夫人去家庙。
沈老侯爷缓缓摇头:“你们莫要求了。如果红袖是我们家的姑娘,被婆家如此相待,我们会如何?”
一时间屋里无一人说话,沈太夫人对着沈老侯爷微一屈膝,起身向外行去;她真得很凄惶:这一次同上一次不同,红袖今非昔比,她终生不要想回来了。
太夫人几乎是三步一回头的走进自己的卧房,还没有收拾什么,就愣愣的落下泪来;她虽然极为伤心,却没有多大怒火:现在红袖的身份,让她生不出恼怒来。
只要红袖不来找她的麻烦,她已经感觉到万幸了;她知道:其实老侯爷让她去家庙,也是保护她;不然红袖真在皇帝或是太后面前进言,她的下场绝对比去家庙要难堪的多。
因为怕了红袖,沈太夫人再有不舍也没有指望能留下来,只得指挥着丫头们收拾房子;不过她看到露珠之后,忽然想起露珠当天听到的事情——这丫头留不得啊。
露珠看到太夫人看过来,立是跪下,言道愿意一生不嫁终生伺候太夫人:意思是说你死了,我便去做姑子给你守灵。
太夫人看着露珠满脸的惧色,不知道为什么心下就是一软,居然就这样轻轻点头放过了她。
露珠也没有想到太夫人会如此轻易的放过自己,愣过之后急忙叩头谢过了太夫人。
沈太夫人收拾好之后,便出了卧房准备走了:她最后恋恋不舍的又看了一眼上房的花厅,她的夫君、儿子、孙子都在那里。
她不想再进去,不如这样悄悄的走为好;再见一面,也只会更不舍、更伤感而已。
怕了红袖,所以她走得也还算甘心。
红袖回到府中,却立时叫了赵氏到面前,吩咐她带上几样备好的礼物去沈府一趟,让她如此如此这般说话。
赵氏十分的不服,红袖却道:“去吧,奶娘,我自有分寸把握的。”赵氏拗不过红袖,只得来到了沈府。
沈老侯爷等人听到红袖打发人来,便请赵氏进去相见。
听完赵氏的话后,沈老侯爷沉默半晌才道:“好媳妇,果然是好媳妇啊,我们沈家、沈家真是有愧于她,有愧于她啊。”
沈侯爷夫妇也是一脸的有相信,和一脸的愧色:这样的媳妇真是好的不能再好,再想想沈太夫人,他们夫妇还真是感觉没有脸见儿媳妇。
沈妙歌却只有感激,感激红袖:袖儿永远知道他的心,永远都替他考虑;只是、只是自己和沈府太对不起红袖了。
红袖打发赵氏只为一件事情,请求沈老侯爷把沈太夫人留在府中。
沈老侯爷想了想之后,让人把沈太夫人请了来,让赵氏把红袖的意思对她说了;沈太夫人当时便愣在了当地。
虽然她一开始以为红袖只是故意这样做,博取自己丈夫、儿子等人好感;可是后来想到红袖的身份,以她现在的身份哪里还需要这样做?
她在这霎间,是真得后悔了;在怕之后,听到红袖为她求情,她的良心终于浮了上来。
“我、我还是去家庙吧。”太夫人掩脸,她实在是羞愧难以见人。
沈老侯爷也是这个意思,有错岂能不罚?如果太夫人真能改过,再接她回来也是一样。
赵氏虽然再三的劝阻,沈太夫人依然上了车子:她实在是没有脸留在沈府,只是托赵氏代话,请红袖回沈府;也托赵氏代她对红袖说声对不起。
虽然只是三个字,却是沈太夫人全部的悔意。红袖等的也是沈太夫人的悔:如果只是怕,那是硬压得她服了,并不是心服。
沈府各房的人在沈太夫人走了之后,心中各有想法;不管是红袖的新身份,还是沈太夫人去家庙的静养,都让她们心生惧意。
“真没想到,这个冲喜的丫头,居然有这样的心计手段——把马大姑娘设计给了廉王,又通过她搭上太后,她倒真是好谋算!”昏暗的灯光下,坐着的人凝视那如豆的灯火。
她是故意让人只留下这一盏灯,她喜欢这样想事情。
“县主,县主!如此更要除去她,不然等她有了儿子,这府哪里还有我们的份儿?这么多年岂不是白费了心思?”
她默想良久才轻轻的吹熄了灯,只是却没有上床也没有叫人来伺候,转而看向窗外的明月:夜,总是很长很长的。
第5章 要开张了
红袖亲自和郑将军夫妇一起回了沈府,见过了沈老侯爷;红袖委婉的表示要在老宅养胎,虽然她没有明说,不过沈老侯爷也听懂了红袖的意思。
想到沈家长房子息的艰难,沈老侯爷最终答应了;红袖并不想一下子便回沈府,她现在是两个府里轮流住着,并不是干脆不回沈府。
红袖并没有回府,倒真让沈家某些人很意外,也让一些人的算盘落了空。
朝中的对沈、郑两府的封赏下来之后不久;田氏便因为得了急病死掉了:因为沈家大爷还在,而她又没有生子,所以并没有葬到沈家祖坟里。
田氏的娘家自然是不高兴的,也着人来问过此事;只是问过一次之后,便再也没有人到沈家啰嗦过此事;有人问起,田府的人也闪烁其词、并不想提及田氏的事情。
而红袖也接受的父亲和沈老侯爷的意思,上表向皇上辞去了封地:她并不是皇室宗族,也不是皇家外戚;而沈、郑两府已经在朝中算是显赫之家,她实在是不能再做一株大树招风。
如果只是县主,没有封地的县主,朝中的封了出去的可不在少数,也不会引起什么人的注意来。
就算是郡主,朝廷这一次也封了几个出去;连公主都封了一个出来,不过都没有封地:本地边关大捷,和一个外族的相助有关。
所以皇帝论功行赏大封了一番:反正封号也不花费什么,尤其是女子的封号更是贵而不费;而封赏外族男子时,皇帝便没有这样大方了。
红袖现在天天都在忙茶楼的事情,还有二三天便可以开张了。而她要开茶楼,沈妙歌并没有反对。
在沈妙歌看来,不过是红袖闲得无聊玩玩罢了,由着她去吧;红袖自然看出了沈妙歌的心思,更加想要把茶楼做好,看他还敢不敢小瞧人。
皇帝大封异族女子的事情,成了京中百姓们茶余饭后的闲话,就连赵氏和韵香等人也不免俗;除了皇帝收了几位异族女子做妃嫔之外,常挂在人们嘴边的反而是那位异族的公主。
红袖听到赵氏和韵香说那位公主如何如何漂亮、也如何如何的不知礼时,便笑道:“异族那里没有这么多的礼仪,所以也不能怪她。”
赵氏却叹道:“好好一位姑娘家,岂不是嫁不出去了?如果能被皇帝收到后宫还好,瞧,皇帝也不愿意收她一个什么规矩也不懂的女子。”
红袖摇头叹道:“不要乱说话。我朝公主也不是人人都有封号的,但是她能得皇帝封为舞霞公主,可见其得宠了。”
韵香偏头: